第三百六十八章 汉中经略 诸葛亮出师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么说来,荀公达迟迟不肯前来南阳效力,就是因为刘备的缘故?“
”恐怕是的!据说刘备多次亲访公达的住所,心诚之至。公达投效之后,刘备又遵其为军师,对其计谋言听计从。公达现在刘备军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如今,公达协助刘备夺取益州,投奔南阳之事基本可以弃之不提。“郭嘉苦笑道。
”文若投了曹操,公达投了刘备,想不到,我们同窗数年,到最后还是要刀兵相见。幸好,我的身边还有你!能得鬼才相助,是我最大的幸事!“何咸说着,双手郑重举起酒杯敬郭嘉。
郭嘉没有说话,也双手举杯郑重回礼。同窗情,战友情,兄弟们,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从第一天投靠开始,郭嘉的命运便于何咸紧密捆绑在了一起。现在的南阳军南至桂阳,北临黄河,西接凉州,东抵庐江,势力范围横跨荆州、豫州、凉州、司隶校尉部和扬州部分地区,占据了大汉心脏所在,所辖百姓的数量为诸侯之最。如果说,何咸是南阳军让的一号人物,那么郭嘉就是南阳军当仁不让的二号人物。
天下大势已从诸侯混战逐渐演化为了群雄逐鹿。除了占据中央位置的南阳军,袁绍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冀州、并州和幽州,实力与何咸不分上下,为第一梯队。曹操占据了兖州和青州,孙策占据了江东大部,刘备占据了益州大部,三人为第二梯队。袁术还占据着扬州的江淮,陶谦占据了徐州,公孙瓒占据了辽东,马腾、韩遂占据了凉州大部,张鲁、刘璋占据了益州小部,是为第三梯队。
讨伐董卓时期的十八路诸侯,以及各地的地方割据势力逐渐被这些大势力吞并。王匡、张杨、桥瑁、刘岱投效了何咸;鲍信、张邈、张超投降了曹操,北海孔融被曹操击败之后,率众投效了陶谦,和陶谦抱团取暖;韩馥、吕布降了袁绍,袁遗追随了袁术;董卓、孙坚、孔伷则已身死陨灭。
“这黄忠什么时候去了益州,还一直在刘焉的麾下效力?”何咸指着信中黄忠的名字问道。想当初,何咸派人在荆州可以一通好找,始终寻不到黄忠的踪迹,没想到他却去了益州。
郭嘉回道:”具体的时间不清楚,但据说黄忠与张任的关系匪浅。黄忠入蜀,是受到了张任的邀请。“
”好吧!整个都乱了。黄忠非但没有成为刘皇叔的五虎将之一,反而成为了刘皇叔一统益州的敌人。“何咸心中感慨,但没有付诸于口。想了一想,道:”刘璋暗弱,张鲁无能,两人虽有天堑可依,但迟早会被刘备、荀攸击败。我等需早做安排,想办法进驻汉中。扼守汉中,则断绝刘备从汉中进攻关中的可能。“
”安西将军张济多次来信称身体抱恙,奏请前往南阳养老。旁敲侧击想将麾下镇守长安城的三万西凉军交给侄子越骑校尉张绣统领。主公觉得如何?“郭嘉提议道。
”按照辈分而言,张绣乃我二师兄,而益州张任则是我的大师兄。两人有同门之情,如果由张绣前往汉中援助张鲁和刘璋,想必会事半功倍。唯一的问题是,我的这位二师兄,忠诚度如何?“
郭嘉问:”主公是要听实话,还是听虚言?“
何咸笑道:“你我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讲,当然是实话。”
郭嘉肃容道:”张绣此人功利性极重。若由主公驾驭,他会是一名良将,冲锋陷阵不在话下。若是放任其自由成长,保不齐会成为另一只鸠虎!“
鸠虎者,吕布也。吕布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桀骜不驯,反复无常者的典范。
”张绣做了什么?“
”追查益州线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益州来者曾经拜访过太常、临晋侯杨彪。杨彪身边聚集了一批保皇党人,时不时地提醒陛下亲政的年纪将至,需要多多学习政务。而越骑校尉,就是与杨彪过往甚密的这群人中的一员。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越骑校尉与益州有勾结,但此事不可不防。“
何咸盯着手中的酒杯,沉默良久,叹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人各有志,或许都是为了汉室,为了天下百姓,但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张绣要用,但必须给他掣肘。奉孝有什么好的建议?“
”太尉朱儁为人正直,德高望重。且曾统领过凉州铁骑,在西凉、汉中一带很有威望。主公不妨委任朱太尉为主将,张绣为副将,取代张济镇守关西,经略汉中。“
”朱公伟心怀天下,最不屑宵小之行为。由他带着张绣,最为合适不过。希望我这位师兄能够得到朱太尉的传承,莫要误人误己!”说完,何咸饮尽了杯中之酒,拉着郭嘉前往水镜书院。朱儁虽然顶着太尉的头衔,但其更多的时间,是和皇甫嵩一起,在水镜书院的军事学院任教。
汉初平六年(公元195年)的四月,平西将军张济因病致仕,带着平阳侯的爵位来到南阳宛城治病。作为条件,张济的侄子越骑校尉张绣升任扬武将军,作为副将协助统领镇守长安的三万西凉骑兵。太尉朱儁接过安西将军之职,代替张济全面负责关西事务。所谓的关西事务,除了监视和震慑马腾、韩遂的西凉军,另一个任务便是经略汉中,防御刘备从益州杀出来。
鉴于朱儁年事已高(六十五岁),临行之前,朱儁指名点姓要庞德公的真传弟子诸葛亮作为其参军随行。原因就是年前的一场军事学术交流会上,刚刚出师下山的诸葛亮代表鹿门山书院出战,舌战水镜书院十余名学子不落下风,被朱儁、皇甫嵩惊为天人。两人一致认为,年方十五岁的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当为年轻一代中的翘楚。假以时日,悉心栽培,必能大汉之栋梁。两人本来就打算向何咸举荐诸葛亮,现在既然有复出重新领兵机会,朱儁当然不肯放过亲自调教大汉未来之星的机会!
””这么说来,荀公达迟迟不肯前来南阳效力,就是因为刘备的缘故?“
”恐怕是的!据说刘备多次亲访公达的住所,心诚之至。公达投效之后,刘备又遵其为军师,对其计谋言听计从。公达现在刘备军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如今,公达协助刘备夺取益州,投奔南阳之事基本可以弃之不提。“郭嘉苦笑道。
”文若投了曹操,公达投了刘备,想不到,我们同窗数年,到最后还是要刀兵相见。幸好,我的身边还有你!能得鬼才相助,是我最大的幸事!“何咸说着,双手郑重举起酒杯敬郭嘉。
郭嘉没有说话,也双手举杯郑重回礼。同窗情,战友情,兄弟们,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从第一天投靠开始,郭嘉的命运便于何咸紧密捆绑在了一起。现在的南阳军南至桂阳,北临黄河,西接凉州,东抵庐江,势力范围横跨荆州、豫州、凉州、司隶校尉部和扬州部分地区,占据了大汉心脏所在,所辖百姓的数量为诸侯之最。如果说,何咸是南阳军让的一号人物,那么郭嘉就是南阳军当仁不让的二号人物。
天下大势已从诸侯混战逐渐演化为了群雄逐鹿。除了占据中央位置的南阳军,袁绍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冀州、并州和幽州,实力与何咸不分上下,为第一梯队。曹操占据了兖州和青州,孙策占据了江东大部,刘备占据了益州大部,三人为第二梯队。袁术还占据着扬州的江淮,陶谦占据了徐州,公孙瓒占据了辽东,马腾、韩遂占据了凉州大部,张鲁、刘璋占据了益州小部,是为第三梯队。
讨伐董卓时期的十八路诸侯,以及各地的地方割据势力逐渐被这些大势力吞并。王匡、张杨、桥瑁、刘岱投效了何咸;鲍信、张邈、张超投降了曹操,北海孔融被曹操击败之后,率众投效了陶谦,和陶谦抱团取暖;韩馥、吕布降了袁绍,袁遗追随了袁术;董卓、孙坚、孔伷则已身死陨灭。
“这黄忠什么时候去了益州,还一直在刘焉的麾下效力?”何咸指着信中黄忠的名字问道。想当初,何咸派人在荆州可以一通好找,始终寻不到黄忠的踪迹,没想到他却去了益州。
郭嘉回道:”具体的时间不清楚,但据说黄忠与张任的关系匪浅。黄忠入蜀,是受到了张任的邀请。“
”好吧!整个都乱了。黄忠非但没有成为刘皇叔的五虎将之一,反而成为了刘皇叔一统益州的敌人。“何咸心中感慨,但没有付诸于口。想了一想,道:”刘璋暗弱,张鲁无能,两人虽有天堑可依,但迟早会被刘备、荀攸击败。我等需早做安排,想办法进驻汉中。扼守汉中,则断绝刘备从汉中进攻关中的可能。“
”安西将军张济多次来信称身体抱恙,奏请前往南阳养老。旁敲侧击想将麾下镇守长安城的三万西凉军交给侄子越骑校尉张绣统领。主公觉得如何?“郭嘉提议道。
”按照辈分而言,张绣乃我二师兄,而益州张任则是我的大师兄。两人有同门之情,如果由张绣前往汉中援助张鲁和刘璋,想必会事半功倍。唯一的问题是,我的这位二师兄,忠诚度如何?“
郭嘉问:”主公是要听实话,还是听虚言?“
何咸笑道:“你我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讲,当然是实话。”
郭嘉肃容道:”张绣此人功利性极重。若由主公驾驭,他会是一名良将,冲锋陷阵不在话下。若是放任其自由成长,保不齐会成为另一只鸠虎!“
鸠虎者,吕布也。吕布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桀骜不驯,反复无常者的典范。
”张绣做了什么?“
”追查益州线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益州来者曾经拜访过太常、临晋侯杨彪。杨彪身边聚集了一批保皇党人,时不时地提醒陛下亲政的年纪将至,需要多多学习政务。而越骑校尉,就是与杨彪过往甚密的这群人中的一员。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越骑校尉与益州有勾结,但此事不可不防。“
何咸盯着手中的酒杯,沉默良久,叹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人各有志,或许都是为了汉室,为了天下百姓,但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张绣要用,但必须给他掣肘。奉孝有什么好的建议?“
”太尉朱儁为人正直,德高望重。且曾统领过凉州铁骑,在西凉、汉中一带很有威望。主公不妨委任朱太尉为主将,张绣为副将,取代张济镇守关西,经略汉中。“
”朱公伟心怀天下,最不屑宵小之行为。由他带着张绣,最为合适不过。希望我这位师兄能够得到朱太尉的传承,莫要误人误己!”说完,何咸饮尽了杯中之酒,拉着郭嘉前往水镜书院。朱儁虽然顶着太尉的头衔,但其更多的时间,是和皇甫嵩一起,在水镜书院的军事学院任教。
汉初平六年(公元195年)的四月,平西将军张济因病致仕,带着平阳侯的爵位来到南阳宛城治病。作为条件,张济的侄子越骑校尉张绣升任扬武将军,作为副将协助统领镇守长安的三万西凉骑兵。太尉朱儁接过安西将军之职,代替张济全面负责关西事务。所谓的关西事务,除了监视和震慑马腾、韩遂的西凉军,另一个任务便是经略汉中,防御刘备从益州杀出来。
鉴于朱儁年事已高(六十五岁),临行之前,朱儁指名点姓要庞德公的真传弟子诸葛亮作为其参军随行。原因就是年前的一场军事学术交流会上,刚刚出师下山的诸葛亮代表鹿门山书院出战,舌战水镜书院十余名学子不落下风,被朱儁、皇甫嵩惊为天人。两人一致认为,年方十五岁的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当为年轻一代中的翘楚。假以时日,悉心栽培,必能大汉之栋梁。两人本来就打算向何咸举荐诸葛亮,现在既然有复出重新领兵机会,朱儁当然不肯放过亲自调教大汉未来之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