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挑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紫禁城中,太和殿上,在众目睽睽之下,李如松终于呈上了手中的奏疏。他可以对周围或艳羡或妒忌或鄙视的种种异样注视不加丝毫理会,但是唯一让他不敢也不能忽视的是一个人反应。他已经敏感的发现,就在见到他递上奏疏的那一刻,殿上太子那清澈如同一潭水样的眼神中有了显而易见的惋惜,这个发现使他本来定好的决心在一瞬间有些动摇,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李如松终究还是开了口:“臣请旨带兵援朝,平叛倭寇。”
殿上殿下安静的没有一丝声音,随着朱常洛一抬手,王安快步跑下去将李如松手中奏疏呈了上去。
李如松终于吐出一口气,事到如今尘埃落定,他相信这位太子一定会守承诺,可是这一步自已做的真的是对的么?李如松忽然觉得很疑惑,平生第一次觉得选择这个事情,居然是如此之难。前途漫漫莫测高深,此时的他忽然好象一个渴极饿极的人在悬崖峭壁上看一个肥大鲜美的苹果,却发现这果子就挂在枝头最远处一个小枝上,而下边就是万丈深渊。
这是一场人生的赌局,胜了荣耀已极,若是败了,注定一无所有。
自从奏疏递上,就没有人再去理会他心潮起伏不平,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聚集在太子身上,而朱常洛此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那封奏折上。不得不说,这是一封内容详细条理分明的奏疏,将五月以来,朝鲜境内发生各种军情记录的条理分明,一清二楚,对此朱常洛悚然动容,这一封奏折足以说明李家军这么多年的不败纪录,确实不是光凭侥幸二个字得来。
终于抬起头来,朱常洛目光冷静深沉:“朝鲜是我大明宗属之国,倭寇狼子野心,悍然发兵强占,于公于私,大明都不能袖手旁观;昨日乾清宫面见父皇时已有明示,为免他日疆界之患,这场战事大明决不可坐视不理。”
说到这个地步,再笨的人也能明白,这场战事是必打无疑。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上位者心意已定,再多说都是枉然,不如省着点唾沫星子养养神。
“从即日起,李如松由陕西提督擢升为辽东提督,专负军事。同时立刻派人加急前往朝鲜,让其安心配和,合力御敌。”说到这里,朱常洛眼睛扫向朝中众臣,各种表情尽收眼底:“至于经略一职……”尽管对提督是李如松都有些怵头,但和滔天战功比起来,却也算不了什么。
兵部尚书石星第一个出班,一脸的大义凛然,道:“身为臣子当为国分忧,微臣自请领兵入朝平乱。”
群臣班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朱常洛眸光变幻,忽然笑道:“石大人一心为国,忠心可嘉,只是这一路往来奔袭,听说你素来体弱,不宜多动,且静养吧。”
群臣中响起几声微不可闻的嗤笑声,石星的脸瞬间红得有些古怪。李如松忽然踏上一步道:“微臣保举兵部侍郎宋应昌宋大人为辽东经略。”
和身材高大美颜长须的石星相比,宋应昌无论从官职或是相貌来看,这都不是一个两个的差别。太子刚刚否了石星,那宋应昌就更不行了,就在群臣们都以为太子必定不许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就依李大人所请,只盼二位文武齐心,合力破敌御虏,早日得胜还朝。”
脸涨得通红的石星一口老血几乎都快要喷在地上,死死盯着李如松和宋应昌,恨不得上去咬上两口才解恨。
这几日朝内朝外一片忙乱,户部、兵部、吏部忙得团团乱转,各种人事调令,军费准备忙了个一塌糊涂,幸亏内阁能干,申时行和王锡爵都是久经大事的老臣,有他们二人坐镇,一切都在乱中有序的快速进行。
六月天气如同下火般热,但比火更热的是人心。
到了这个时候,除了瞎子,但凡是长眼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新任辽东提督李大将军对于这次出兵援朝的必胜决心,调令如泼水般发将下去,理所当然的第一个调令就是给他自已。事实上辽东铁骑并非只由李如松一人指挥,而是分由几人统领,除了李如松自已掌管有三千人外,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桢、李如梧以及心腹家丁祖承训、查大受等都只有一千余人,合起来总计不过一万多人。
辽东铁骑当仁不让的成为他征调第一军,作为大明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辽东铁骑的人数出人意料的不是很多,但是百战百胜的辉煌纪录让任何一个人都不敢小觑这支队伍的战力。
征调的第二军,李如松亲自进宫见太子朱常洛,上疏请求调吴惟忠一同参与援朝平叛。
对于这个请求,朱常洛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命人将这份奏疏拿给吴惟忠看,并留言任其自决。据说吴惟忠想了好久,终于还是决定参加。消息传回宫中,据说朱常洛叹了口气,随即下旨同意。李如松大喜过望,有了吴惟忠和他手下四千戚家军的相助,对于这次征朝,李如松心中胜利的砝码又增加了不少。
在征调辽东铁骑和戚家军之后,李如松犹不满足,军令发如走马灯。自万历二十年六月起,蓟州、保定、山东、浙江、山西、南直隶各军接连接到调命,一齐向辽东集结会师,自此援朝军队终于组建完成,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提督,三军中以中军指挥官为副总兵杨元,左军指挥官为副总兵李如柏,右军指挥官为副总兵张世爵,总兵力四万余人,大小将领三十几人。
这只七拚八凑起来的军队,人数或许不是很多,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眼下大明可以拿得出来的最强最精锐的军队。
一切都准备就绪,已经身在鸭绿江畔的李如松,并没有匆忙集结出发。多年征战的直觉告诉他,这次在朝鲜等待着他的,肯定是更为强大的敌人,而重要的一点是李如松知道:这次战争他只能赢,却输不起。
所以他只能谨慎再谨慎,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掉以轻心。
辽东那里大兵压境,大战一触即发,在京城中的朱常洛也没有闲着,时间宝贵,他一刻也不敢浪费。孙承宗那里传来的消息,神机营的三万人已经挑选完毕,而其余替补人员也已经募集完毕。
工部侍郎赵士桢这些天来一直在痛并快乐着,三万只燧火枪的任务几乎快将这个老头逼疯。造枪好说,但是燧火枪如何保密让老头愁得发错,做为国家最高机密,燧火枪的工艺无庸置疑的绝对不能有任何外泄,可是如此规模量产,想要做到保密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
关键时候还是朱常洛救了急,命他将枪支图纸分开,将每个零件按编号量做,最后统一组装,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可以提高产量,也避免了工艺外泄。对于这个方法,使太子在赵士桢心里的地位再次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顺利的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质变。
大明集结重兵既将援朝的消息传遍四方,对于居住辽东海西女真叶赫部来说,自然是第一个的知道。
不是他们的消息有多灵通,而是早在多少天前,做为此刻叶赫部实质名归的当家人的那林孛罗,收到了一封来自辽东总兵府的来信。
信是宁远伯李成梁亲笔写的,遣词用句中非常不客气,可以说是简单粗暴加直接,点名让叶赫部出兵帮助明兵入朝灭寇,这一点让那林孛罗的脸色瞬间变得很不好看,勉强自已不动声色的送走那位大马金刀不可一世的李家信使后,僵在脸上的笑终于冷了下来,一挥手,恰在手边的却并不碍事的铜壶应声飞起,落地后叮里当啷的一声悲鸣吓到了不少人。
冲虚真人缓缓迈进了帐篷,怒气冲冲的那林孛罗见他进来了,脸色瞬间放平,起向招呼他坐下。
看了眼一地狼籍,忽然笑道:“刚见明朝使者怒气冲冲的打马飞奔,敢问贝勒爷可是因为征朝一事烦恼?”
尽管对冲虚真人从那得来的消息有些诧异,但那林孛罗没有隐瞒自已的想法:“自从上次赫济格城一战,海西女真元气一直未复,咱叶赫族的英雄都是天上翱翔的雄鹰,草原里飞奔的苍狼,那个要去听他的差遣,真是不自量力!”说完一拳击在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大响。
冲虚真人手抚胡须目光闪动:“这样看来,贝勒已经决定是不会出兵相助的了?”
那林孛罗淡然一笑:“大明要援朝要灭寇,与咱们没有点关系。海西女真人的血只会洒在自已的土地上。”
惊讶发现那林孛罗冷静深沉,不光不被自己言语所激,对整个形势更是洞若观火,几句话连消带打,言语中的机锋和应对能力竟不逊色于那些久经杀场的老狐狸。心中暗自赞叹的冲虚真人微笑:“贝勒爷好志气,可是你知道么,你这边拒绝,建州女真那边已经发兵一枝,相助明军去了。”
这一句话一说出口,大帐内气氛瞬间变得古怪起来。已经平静下来的那林孛罗再度变色,腾的一下站起身来,声音变得阴戾低沉:“真人说的可是真的?”
冲虚真人正色道:“怒尔哈赤已经派他的兄弟舒尔哈齐带兵五千,此刻已到了鸭绿江边与明军会师,不日就要过江援朝。”
那林孛罗眉头紧紧拧起:“早就听说建奴和李家关系匪浅,怒尔哈赤想重修旧好,发兵也算是理所应当,不足为奇。”
“贝勒若是真这么想,老道只能说你不但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平静无波的语调,透着成竹在胸的肯定。那林孛罗瞪大了眼凝视着冲虚真人,眸底有光微微闪烁,既有警惕,还有一线掩饰不住的狐疑。
冲虚真人毫不在意,脸上笑容笃定自信。他相信自已既将出口的话,将会给这个海西女真的青年首领带来什么样的冲击。而且他也坚信,对方不可能拒绝自已这个提议。
……有趣好玩的一幕将从现在这一刻正式拉开,尽管冲虚真人的脸上依旧挂着恬淡自然的笑容,可是眼底早已浮上的是一片掩饰不住的狂热。
紫禁城中,太和殿上,在众目睽睽之下,李如松终于呈上了手中的奏疏。他可以对周围或艳羡或妒忌或鄙视的种种异样注视不加丝毫理会,但是唯一让他不敢也不能忽视的是一个人反应。他已经敏感的发现,就在见到他递上奏疏的那一刻,殿上太子那清澈如同一潭水样的眼神中有了显而易见的惋惜,这个发现使他本来定好的决心在一瞬间有些动摇,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李如松终究还是开了口:“臣请旨带兵援朝,平叛倭寇。”
殿上殿下安静的没有一丝声音,随着朱常洛一抬手,王安快步跑下去将李如松手中奏疏呈了上去。
李如松终于吐出一口气,事到如今尘埃落定,他相信这位太子一定会守承诺,可是这一步自已做的真的是对的么?李如松忽然觉得很疑惑,平生第一次觉得选择这个事情,居然是如此之难。前途漫漫莫测高深,此时的他忽然好象一个渴极饿极的人在悬崖峭壁上看一个肥大鲜美的苹果,却发现这果子就挂在枝头最远处一个小枝上,而下边就是万丈深渊。
这是一场人生的赌局,胜了荣耀已极,若是败了,注定一无所有。
自从奏疏递上,就没有人再去理会他心潮起伏不平,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聚集在太子身上,而朱常洛此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那封奏折上。不得不说,这是一封内容详细条理分明的奏疏,将五月以来,朝鲜境内发生各种军情记录的条理分明,一清二楚,对此朱常洛悚然动容,这一封奏折足以说明李家军这么多年的不败纪录,确实不是光凭侥幸二个字得来。
终于抬起头来,朱常洛目光冷静深沉:“朝鲜是我大明宗属之国,倭寇狼子野心,悍然发兵强占,于公于私,大明都不能袖手旁观;昨日乾清宫面见父皇时已有明示,为免他日疆界之患,这场战事大明决不可坐视不理。”
说到这个地步,再笨的人也能明白,这场战事是必打无疑。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上位者心意已定,再多说都是枉然,不如省着点唾沫星子养养神。
“从即日起,李如松由陕西提督擢升为辽东提督,专负军事。同时立刻派人加急前往朝鲜,让其安心配和,合力御敌。”说到这里,朱常洛眼睛扫向朝中众臣,各种表情尽收眼底:“至于经略一职……”尽管对提督是李如松都有些怵头,但和滔天战功比起来,却也算不了什么。
兵部尚书石星第一个出班,一脸的大义凛然,道:“身为臣子当为国分忧,微臣自请领兵入朝平乱。”
群臣班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朱常洛眸光变幻,忽然笑道:“石大人一心为国,忠心可嘉,只是这一路往来奔袭,听说你素来体弱,不宜多动,且静养吧。”
群臣中响起几声微不可闻的嗤笑声,石星的脸瞬间红得有些古怪。李如松忽然踏上一步道:“微臣保举兵部侍郎宋应昌宋大人为辽东经略。”
和身材高大美颜长须的石星相比,宋应昌无论从官职或是相貌来看,这都不是一个两个的差别。太子刚刚否了石星,那宋应昌就更不行了,就在群臣们都以为太子必定不许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就依李大人所请,只盼二位文武齐心,合力破敌御虏,早日得胜还朝。”
脸涨得通红的石星一口老血几乎都快要喷在地上,死死盯着李如松和宋应昌,恨不得上去咬上两口才解恨。
这几日朝内朝外一片忙乱,户部、兵部、吏部忙得团团乱转,各种人事调令,军费准备忙了个一塌糊涂,幸亏内阁能干,申时行和王锡爵都是久经大事的老臣,有他们二人坐镇,一切都在乱中有序的快速进行。
六月天气如同下火般热,但比火更热的是人心。
到了这个时候,除了瞎子,但凡是长眼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新任辽东提督李大将军对于这次出兵援朝的必胜决心,调令如泼水般发将下去,理所当然的第一个调令就是给他自已。事实上辽东铁骑并非只由李如松一人指挥,而是分由几人统领,除了李如松自已掌管有三千人外,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桢、李如梧以及心腹家丁祖承训、查大受等都只有一千余人,合起来总计不过一万多人。
辽东铁骑当仁不让的成为他征调第一军,作为大明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辽东铁骑的人数出人意料的不是很多,但是百战百胜的辉煌纪录让任何一个人都不敢小觑这支队伍的战力。
征调的第二军,李如松亲自进宫见太子朱常洛,上疏请求调吴惟忠一同参与援朝平叛。
对于这个请求,朱常洛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命人将这份奏疏拿给吴惟忠看,并留言任其自决。据说吴惟忠想了好久,终于还是决定参加。消息传回宫中,据说朱常洛叹了口气,随即下旨同意。李如松大喜过望,有了吴惟忠和他手下四千戚家军的相助,对于这次征朝,李如松心中胜利的砝码又增加了不少。
在征调辽东铁骑和戚家军之后,李如松犹不满足,军令发如走马灯。自万历二十年六月起,蓟州、保定、山东、浙江、山西、南直隶各军接连接到调命,一齐向辽东集结会师,自此援朝军队终于组建完成,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提督,三军中以中军指挥官为副总兵杨元,左军指挥官为副总兵李如柏,右军指挥官为副总兵张世爵,总兵力四万余人,大小将领三十几人。
这只七拚八凑起来的军队,人数或许不是很多,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眼下大明可以拿得出来的最强最精锐的军队。
一切都准备就绪,已经身在鸭绿江畔的李如松,并没有匆忙集结出发。多年征战的直觉告诉他,这次在朝鲜等待着他的,肯定是更为强大的敌人,而重要的一点是李如松知道:这次战争他只能赢,却输不起。
所以他只能谨慎再谨慎,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掉以轻心。
辽东那里大兵压境,大战一触即发,在京城中的朱常洛也没有闲着,时间宝贵,他一刻也不敢浪费。孙承宗那里传来的消息,神机营的三万人已经挑选完毕,而其余替补人员也已经募集完毕。
工部侍郎赵士桢这些天来一直在痛并快乐着,三万只燧火枪的任务几乎快将这个老头逼疯。造枪好说,但是燧火枪如何保密让老头愁得发错,做为国家最高机密,燧火枪的工艺无庸置疑的绝对不能有任何外泄,可是如此规模量产,想要做到保密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
关键时候还是朱常洛救了急,命他将枪支图纸分开,将每个零件按编号量做,最后统一组装,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可以提高产量,也避免了工艺外泄。对于这个方法,使太子在赵士桢心里的地位再次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顺利的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质变。
大明集结重兵既将援朝的消息传遍四方,对于居住辽东海西女真叶赫部来说,自然是第一个的知道。
不是他们的消息有多灵通,而是早在多少天前,做为此刻叶赫部实质名归的当家人的那林孛罗,收到了一封来自辽东总兵府的来信。
信是宁远伯李成梁亲笔写的,遣词用句中非常不客气,可以说是简单粗暴加直接,点名让叶赫部出兵帮助明兵入朝灭寇,这一点让那林孛罗的脸色瞬间变得很不好看,勉强自已不动声色的送走那位大马金刀不可一世的李家信使后,僵在脸上的笑终于冷了下来,一挥手,恰在手边的却并不碍事的铜壶应声飞起,落地后叮里当啷的一声悲鸣吓到了不少人。
冲虚真人缓缓迈进了帐篷,怒气冲冲的那林孛罗见他进来了,脸色瞬间放平,起向招呼他坐下。
看了眼一地狼籍,忽然笑道:“刚见明朝使者怒气冲冲的打马飞奔,敢问贝勒爷可是因为征朝一事烦恼?”
尽管对冲虚真人从那得来的消息有些诧异,但那林孛罗没有隐瞒自已的想法:“自从上次赫济格城一战,海西女真元气一直未复,咱叶赫族的英雄都是天上翱翔的雄鹰,草原里飞奔的苍狼,那个要去听他的差遣,真是不自量力!”说完一拳击在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大响。
冲虚真人手抚胡须目光闪动:“这样看来,贝勒已经决定是不会出兵相助的了?”
那林孛罗淡然一笑:“大明要援朝要灭寇,与咱们没有点关系。海西女真人的血只会洒在自已的土地上。”
惊讶发现那林孛罗冷静深沉,不光不被自己言语所激,对整个形势更是洞若观火,几句话连消带打,言语中的机锋和应对能力竟不逊色于那些久经杀场的老狐狸。心中暗自赞叹的冲虚真人微笑:“贝勒爷好志气,可是你知道么,你这边拒绝,建州女真那边已经发兵一枝,相助明军去了。”
这一句话一说出口,大帐内气氛瞬间变得古怪起来。已经平静下来的那林孛罗再度变色,腾的一下站起身来,声音变得阴戾低沉:“真人说的可是真的?”
冲虚真人正色道:“怒尔哈赤已经派他的兄弟舒尔哈齐带兵五千,此刻已到了鸭绿江边与明军会师,不日就要过江援朝。”
那林孛罗眉头紧紧拧起:“早就听说建奴和李家关系匪浅,怒尔哈赤想重修旧好,发兵也算是理所应当,不足为奇。”
“贝勒若是真这么想,老道只能说你不但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平静无波的语调,透着成竹在胸的肯定。那林孛罗瞪大了眼凝视着冲虚真人,眸底有光微微闪烁,既有警惕,还有一线掩饰不住的狐疑。
冲虚真人毫不在意,脸上笑容笃定自信。他相信自已既将出口的话,将会给这个海西女真的青年首领带来什么样的冲击。而且他也坚信,对方不可能拒绝自已这个提议。
……有趣好玩的一幕将从现在这一刻正式拉开,尽管冲虚真人的脸上依旧挂着恬淡自然的笑容,可是眼底早已浮上的是一片掩饰不住的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