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仰岂能凌驾于国家之上?!(1)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锦衣卫自己也养马,但也就是二十几匹。
许仙大手一挥全部带走,一部分人在前头慢慢骑马,剩下的人快步跟上,多有气势。
他就是要把锦衣卫的气势打出来,告诉整个钱塘县的百姓,锦衣卫不光是会在暗中搞小动作,也会在明面上搞大动作。
上了一匹棕色的骏马,许仙扬起马鞭,看着身后的大部队,轻轻抽在马屁股上,直奔雷峰塔。
宗富也从县衙里出发了,假的县丞也跟着宗富一起,这是钱塘县难得的盛世,每一年县令和县丞都要亲自前往,今年有些不一样,往年的锦衣卫都不会参与,而这一次,许仙也会去。
李公甫在头前领着路,挎着腰刀,百姓们提着大大小小的篮子,也跟着宗富同路,不过百姓们看见宗富的轿子都纷纷避让。
忽然一阵震地的马蹄和脚步声从后面追上来,百姓们惊慌失措的避让两旁。
宗富挑开车帘,往后面一瞧,就见许仙一马当先,身后跟着二十几骑,后面还有数十人跑步跟上,脚步整齐而统一,每个人脸上都是冷漠,加上纯黑色的统一制服,气势如虹。
李公甫张着嘴巴,他是知道许仙专门为锦衣卫定做了制服,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好看。
百姓们避让了之后,就看着锦衣卫的队伍议论纷纷,这和往日他们印象中的锦衣卫不太一样啊。
许仙远远就看见了宗富的轿子,耳边清晰的听到百姓的议论,好像效果还不错。
赶上宗富的轿子,对着宗富拱拱手,“县令大人早啊!”
“许百户也挺早的!”
许仙笑了笑没有再理会宗富,而是和李公甫寒暄了几句,就带着人继续快速向前走。
宗富看着锦衣卫的队伍走过去,才放下车帘,脸色难看至极。
本来自己就比许仙官职低,如今气势上又落了一截,真真是让人恼怒!忽然又有点不明白,许仙如此声势浩大的去参加讲经,怎么感觉有些不太对呢?
吴不响早早就埋伏在了被发现的箱子两旁的草丛里,跟他一起的还有两个锦衣卫弟兄,他们两个主要就是一会儿演戏的时候向许仙禀报发现了箱子。
吴不响在静静等待,忽然天边出现了一抹鱼肚白,悠扬的钟声从雷峰塔响起,传遍了整个天空。
“是时候了。”吴不响喃喃自语,而两个锦衣卫已经向着雷峰塔的方向跑去了。
雷峰塔今日寺门大开,一个个穿着僧衣的小和尚穿梭在人群之中为人们解答着关于什么时候开始讲经的问题。
一个尖锐的声音蓦然从人群中响起,不知道是那个哪个百姓喊了一声,“锦衣卫来了!”
许仙在寺门口下了马,不是说他有礼貌,而是寺庙门并不能让他很帅气的骑进去。
早有守门的小僧人进了寺庙去请住持,许仙下了马,也不等人来引,领着一百多锦衣卫直直就向寺庙里面走去,守门的小僧人想要阻拦,却被一百多双吃人的目光吓的差点尿裤子。
他们那里见过这个场面,确实有不少大官来钱塘的时候也来雷峰塔请过愿,但是那都是客客气气,哪里像这种,杀气四溢。
沿路的百姓纷纷避让,许仙挎着鸣鸿刀,很有成就的看着百姓们避让自己,要是做不到人人爱戴,让人人惧怕也是个好办法。
正远还是赶在许仙因为人太多找不到讲经处而要发火的前沿找到了许仙。
许仙似笑非笑的看着正远,“方丈,你要再不来,我可就要把所有百姓都赶出去了。”
“百户大人说得这是什么话?”
“进来半天了,这些和尚见到老子都像见了鬼了,找个问路的都找不到,就连要饭的都有和尚来帮着引路,老子还不如个要饭的?!”
正远闻言,看了身边有些惧意的和尚们,叹了口气,“请大人不要见怪,他们从小就是在寺庙长大,见到大人如此器宇轩昂,难免认生了些。”
许仙眯了眯眼睛,“方丈,别看你用了几个褒义词,可是我知道,你每个字都是浓浓的讽刺。”许仙猛地向前一步,靠上了正远的耳边,正远身边的和尚们以为许仙要做什么,意欲上前拦住,许仙微微抬了下头,就听身后整齐的拔刀声音。
一百柄闪着寒光的绣春刀,震得无一和尚再敢抬头,不管是和尚,旁边有些看热闹的百姓也屏住了呼吸。
许仙笑了笑,“不如咱们两个打个赌,我猜你这雷峰塔,今天就要关门了。”
正远动也不动,目不转睛的说道,“想问大人赌什么呢?”
“如果我输了,我这次就不抓你们这些和尚,如果你输了,你们所有人都要乖乖跟我走。”
“大人说笑了,若是今天雷峰塔不关门,大人自然是抓不了我们,若是今天雷峰塔真如大人所言关门了,恐怕我们也不得不跟大人走。”
“方丈,你真聪明。”许仙退后一步,掸了掸袖子上莫须有的灰尘,“我许仙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的,方正,咱们锦衣卫地牢见!”
正远面色不改,侧过身子,大声说道,“百户大人,雷峰塔已为大人在讲经坛上备好了斋菜,大人请!”
许仙背着手,跟着正远向前走,锦衣卫走远了之后,围观的百姓们才松了一口气,自古以来锦衣卫就是麻烦的代名词,只要锦衣卫一出现,那必然有人丧命。
无非好与坏,锦衣一念间。
雷峰塔现在还不像后世一般只余下一座塔,现在还是个挺大的寺庙,五脏俱全,而且看起来,才翻新不久。
就是讲经坛简陋了点,不过是一个较大的广场,搭起了一个两级的石台。
最高的那一阶放着三张摆满了斋菜的桌子,最中间的是许仙的,两旁是县令和县丞的。
第二阶,则是放了一个个蒲团,应该是讲经的和尚们坐的。
打眼看过去,许仙宛如帝王,剩下的都侍立两边。
“方丈,没想到,你们这还挺会拍马屁的。”
锦衣卫自己也养马,但也就是二十几匹。
许仙大手一挥全部带走,一部分人在前头慢慢骑马,剩下的人快步跟上,多有气势。
他就是要把锦衣卫的气势打出来,告诉整个钱塘县的百姓,锦衣卫不光是会在暗中搞小动作,也会在明面上搞大动作。
上了一匹棕色的骏马,许仙扬起马鞭,看着身后的大部队,轻轻抽在马屁股上,直奔雷峰塔。
宗富也从县衙里出发了,假的县丞也跟着宗富一起,这是钱塘县难得的盛世,每一年县令和县丞都要亲自前往,今年有些不一样,往年的锦衣卫都不会参与,而这一次,许仙也会去。
李公甫在头前领着路,挎着腰刀,百姓们提着大大小小的篮子,也跟着宗富同路,不过百姓们看见宗富的轿子都纷纷避让。
忽然一阵震地的马蹄和脚步声从后面追上来,百姓们惊慌失措的避让两旁。
宗富挑开车帘,往后面一瞧,就见许仙一马当先,身后跟着二十几骑,后面还有数十人跑步跟上,脚步整齐而统一,每个人脸上都是冷漠,加上纯黑色的统一制服,气势如虹。
李公甫张着嘴巴,他是知道许仙专门为锦衣卫定做了制服,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好看。
百姓们避让了之后,就看着锦衣卫的队伍议论纷纷,这和往日他们印象中的锦衣卫不太一样啊。
许仙远远就看见了宗富的轿子,耳边清晰的听到百姓的议论,好像效果还不错。
赶上宗富的轿子,对着宗富拱拱手,“县令大人早啊!”
“许百户也挺早的!”
许仙笑了笑没有再理会宗富,而是和李公甫寒暄了几句,就带着人继续快速向前走。
宗富看着锦衣卫的队伍走过去,才放下车帘,脸色难看至极。
本来自己就比许仙官职低,如今气势上又落了一截,真真是让人恼怒!忽然又有点不明白,许仙如此声势浩大的去参加讲经,怎么感觉有些不太对呢?
吴不响早早就埋伏在了被发现的箱子两旁的草丛里,跟他一起的还有两个锦衣卫弟兄,他们两个主要就是一会儿演戏的时候向许仙禀报发现了箱子。
吴不响在静静等待,忽然天边出现了一抹鱼肚白,悠扬的钟声从雷峰塔响起,传遍了整个天空。
“是时候了。”吴不响喃喃自语,而两个锦衣卫已经向着雷峰塔的方向跑去了。
雷峰塔今日寺门大开,一个个穿着僧衣的小和尚穿梭在人群之中为人们解答着关于什么时候开始讲经的问题。
一个尖锐的声音蓦然从人群中响起,不知道是那个哪个百姓喊了一声,“锦衣卫来了!”
许仙在寺门口下了马,不是说他有礼貌,而是寺庙门并不能让他很帅气的骑进去。
早有守门的小僧人进了寺庙去请住持,许仙下了马,也不等人来引,领着一百多锦衣卫直直就向寺庙里面走去,守门的小僧人想要阻拦,却被一百多双吃人的目光吓的差点尿裤子。
他们那里见过这个场面,确实有不少大官来钱塘的时候也来雷峰塔请过愿,但是那都是客客气气,哪里像这种,杀气四溢。
沿路的百姓纷纷避让,许仙挎着鸣鸿刀,很有成就的看着百姓们避让自己,要是做不到人人爱戴,让人人惧怕也是个好办法。
正远还是赶在许仙因为人太多找不到讲经处而要发火的前沿找到了许仙。
许仙似笑非笑的看着正远,“方丈,你要再不来,我可就要把所有百姓都赶出去了。”
“百户大人说得这是什么话?”
“进来半天了,这些和尚见到老子都像见了鬼了,找个问路的都找不到,就连要饭的都有和尚来帮着引路,老子还不如个要饭的?!”
正远闻言,看了身边有些惧意的和尚们,叹了口气,“请大人不要见怪,他们从小就是在寺庙长大,见到大人如此器宇轩昂,难免认生了些。”
许仙眯了眯眼睛,“方丈,别看你用了几个褒义词,可是我知道,你每个字都是浓浓的讽刺。”许仙猛地向前一步,靠上了正远的耳边,正远身边的和尚们以为许仙要做什么,意欲上前拦住,许仙微微抬了下头,就听身后整齐的拔刀声音。
一百柄闪着寒光的绣春刀,震得无一和尚再敢抬头,不管是和尚,旁边有些看热闹的百姓也屏住了呼吸。
许仙笑了笑,“不如咱们两个打个赌,我猜你这雷峰塔,今天就要关门了。”
正远动也不动,目不转睛的说道,“想问大人赌什么呢?”
“如果我输了,我这次就不抓你们这些和尚,如果你输了,你们所有人都要乖乖跟我走。”
“大人说笑了,若是今天雷峰塔不关门,大人自然是抓不了我们,若是今天雷峰塔真如大人所言关门了,恐怕我们也不得不跟大人走。”
“方丈,你真聪明。”许仙退后一步,掸了掸袖子上莫须有的灰尘,“我许仙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的,方正,咱们锦衣卫地牢见!”
正远面色不改,侧过身子,大声说道,“百户大人,雷峰塔已为大人在讲经坛上备好了斋菜,大人请!”
许仙背着手,跟着正远向前走,锦衣卫走远了之后,围观的百姓们才松了一口气,自古以来锦衣卫就是麻烦的代名词,只要锦衣卫一出现,那必然有人丧命。
无非好与坏,锦衣一念间。
雷峰塔现在还不像后世一般只余下一座塔,现在还是个挺大的寺庙,五脏俱全,而且看起来,才翻新不久。
就是讲经坛简陋了点,不过是一个较大的广场,搭起了一个两级的石台。
最高的那一阶放着三张摆满了斋菜的桌子,最中间的是许仙的,两旁是县令和县丞的。
第二阶,则是放了一个个蒲团,应该是讲经的和尚们坐的。
打眼看过去,许仙宛如帝王,剩下的都侍立两边。
“方丈,没想到,你们这还挺会拍马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