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鉴宝 > 第五百三十三章 蒲华

第五百三十三章 蒲华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杰仔主要捉住人物画这一点来点评,他能看出一些东西。

    “我们看到的这幅人物画,从画风来看,它的历史应该不长,清末、甚至民国时候的作品。”杰仔说道。

    到了民国的后期,照相已经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因此,一些遗像等,基本上都会用照片,而不是画画。

    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肖像画与人物画的创作客体都是人,都以客观存在的人物作为观察对象和创作素材。但是,在转化为艺术形象时,肖像画有着比人物画更为现实而具体的要求。

    “从它的笔风中,我能看出一些现代的因素,比如,这个人物画像上,手上的一根烟管。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种烟管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流行起来。”杰仔的一些推论,无论谁听,都比刚才汪建州好得多。

    台上的郑半山赞同地点头:“很有道理!”

    杰仔摇头苦笑:“我能看出的,差不多就这些,个人觉得,这画非常好。”

    “那么,还是让我们帅哥专家最后点评吧!”孙莉笑道。

    “刚才,两位都说得有根有据,尤其是杰哥说的。首先,我们需要承认,它是一幅古画,怎么看出来呢?从它纸质可以判断出来。”

    “每一个时代的每一样物品,都有它的时代特征,是我们鉴宝工作者需要特别辨认的,它将会是我们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这纸,是清朝跟民国初期才有的。后来,我们虽然也仿造过,但历史的韵味,是造不出来的。”

    然后,杨奕指出纸张的几个特征,都是清朝很流行的。

    “我们接着说一说那个烟管吧!这种东西,它虽然是我们中国的产物,但结合了西洋的特征。清末的时候,西方文化很吸引人,就连我们的瓷器,都刻录了西洋的气息,比如最出名的,就是珐琅彩。这是完全按照西洋口味制造出来的一种瓷器,色彩斑斓,非常贵气。”杨奕说得非常通俗易懂,现场的人听得认真。

    “前面,说到了这个人物,汪老师声称是那氏族的祖先,根据也很充足,毕竟不可能祠堂挂别人祖先的画像,孔子这些圣贤就例外哈!”

    “只不过,很不巧,这画上的就是一代名人。”

    “不知是何人!”台上的郑半山立即提起精神,果然这个年轻人是有实力的,看出了那么多问题。

    “蒲华,听说过吧!”杨奕比较肯定地说道。

    蒲华作为清末民初的著名画家,喜欢古画的人,不可能没听说过。

    然而,这个人作为画家,却没有人见过他的画像,很奇怪。那些画家,到了晚年,都会自己留下自画像,无论是装逼也好,纪念也好,总得留下点什么。

    也正是这样,蒲华这个人,我们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他长什么样的。

    “蒲华?肯定知道,但不是说他没有儿子的吗?”郑半山皱眉,开始怀疑杨奕的推断了。没有儿子,就没有后代,怎么来的祠堂?

    “是没有儿子,但人家也有兄弟,也就算是有后代。在古时候,甚至现在的中国,过继很罕见吗?”杨奕笑了笑。

    呃!

    一点都不罕见!

    研究过这个人的,就会清楚,蒲华因而在沪期间,仍为生计所驱,不时奔走于沪宁、沪杭之间。清末多灾荒,他同高邕之等发起组织"豫园书画善会",义卖书画以助赈。蒲华素无疾,步履轻捷。

    据说,1911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醉归寓所,寝睡不起。人们去看他,才知假牙落入喉管,气塞而逝。蒲华无子,一女在乡。吴昌硕等为其治丧,由一侄扶榇归葬嘉兴西丽桥西堍。

    沈汝瑾撰述、吴昌硕书写的"蒲山人墓志铭"刻就时,墓已封土,乃嵌藏南湖监亭的内壁。今墓不存,而此铭石,已成为后人凭吊胜迹。蒲华的一生,贫困潦倒,极不得志,吴昌硕在他的墓志铬上题“富于笔墨穷于命”,道出其一生经历。

    在中国古代,凡是有点才华的人,好像都贫困。实则不然,主要还是他们有能力赚钱的时候大手大脚。

    就说蒲华吧!

    一个精通画技的人,作为那个时候一派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画技高超,一幅画就能卖不少钱,怎么可能一生贫困?

    我们查看记载,就能看到,蒲吴两家粗豪奔放的画风,使纤巧因袭之作大为逊色,俨然一新画派崛起于沪上画坛。声名远扬,乡间旧友聊翩前来探望。蒲华盛情款待,视同至亲。而于阿堵之物,素所轻视。日本来客,每以重金求画,得资便呼朋斗酒,或为堕入青楼的女子赎身,竟至垂橐空囊。

    “还有,你怎么就肯定,他就是蒲华呢?也没有听说,蒲华喜欢抽烟的呀!我知道的,他应该是喜欢琴。”郑半山又质疑道。

    蒲华癖好古琴,遇即购藏,视为心爱之物,故居屋名为“九琴十砚”楼。

    杨奕点头:“喜欢琴是没有错,你应该也知道,他喜欢竹吧?”

    郑半山眼睛微微睁大,落在画上人物旁边的一株竹子。

    “画上,我们看到的竹子,他的竹子很有特点,不难看出,这是蒲华画的。也就是说,这幅画就是蒲华的作品。那么,可能又有人要问了,并不能代表上面的人物就是蒲华呀!”

    现场所有人都闻言点头,没错呀!不能就说是蒲华本人。

    “正真的证据,其实是他身上的一块玉,上面有一个符号。我在一本书上见过,那块玉是蒲华的重要物品。”

    哗!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都为杨奕精细的观察力所震惊。

    郑半山同样,举起拇指:“厉害,厉害!”

    如此一来,这幅画的价值就呼之欲出,市场价肯定在五十万以上。因为蒲华的自画像极罕见,价格肯定也就更高,上百万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