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七章 道别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崇祯盛世,天下太平。
秦书淮回到家以后,就不再操心国家大事了。
孙承宗都找他好几次了,劝他时不时地去上上朝,露个脸,好歹他现在还是内阁大员不是?
可秦书淮每次都是笑呵呵地打太极,说什么都不去上朝。
其实这事崇祯也亲自跟秦书淮提过好几次了,因为他最近发现秦书淮总是在到处乱跑,要找他的时候找不到人,这让他有些郁闷。
现在是新政第三年,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大把的问题出现,这些事情要是秦书淮这个新政的主推者不发表意见,崇祯都觉得心里没底。
除了新政,还有大把的事情崇祯也想找秦书淮商量,可往往太监去国公府宣人的时候,国公爷都不在!
崇祯觉得自己的要求也不高,每月让他上个四次朝总可以吧?
好,就算你不上朝,那像以前一样你时不时来朕的御书房转转总行吧?朕还能少你小吃糕点怎么的?不行咱在御书房开一桌烧烤还不行?
可是这个混蛋,现在一个月顶多来一次,这个月都二十了,连个影鬼都没看到,也不知道一天天上哪疯去了。
且说崇祯在御书房想骂人的时候,秦书淮正在外边优哉游哉。。
这些日子以来,秦书淮到处跑是因为想跟这个世界的老友们好好再叙叙旧,就当是道别了。
之前他去了少林寺,和面壁已经结束,目前执掌了达摩堂的智仁好好聚了聚。当然,也少不得和智空、智云乃至智远方丈一起畅聊了一番。
不过当这个几个和尚跟他探讨武学的他时候,他兴趣寥寥,因为再提升什么武学也已经没大用了不是?
足足在少林待了五六天,除了智仁打死也不肯喝酒外,也没别的什么遗憾了,心满意足地去了天津。
在天津,他先是去白莲教里,“视察”了一番教务,同时叮嘱老道和花沉要多回来找他喝酒。
从白莲教出来,他又去丐帮总舵找了汪大童、鲁有脚等人,一起喝酒谈天好不热闹。
随后他又去了蓟镇,把遵化、三屯营、蓟州城等这些他曾带着弟兄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又走了一遍,每到一处,他都要洒酒敬这些战死的弟兄们一杯。
在蓟镇,他也碰到了一干旧相识。
赵率教现在奉命镇守蓟州,听闻秦书淮到了蓟州以后,亲自出城十里迎接,之后又大摆筵席,把当年奔袭罗文峪的大小将领全部都叫来了,大伙儿又是喝酒又是高歌,忆往昔峥嵘岁月,不少人都哭得稀里哗啦,连秦书淮都不禁双目泪湿。
告别赵率教,本来要回去,结果正巧碰上要去遵化赴任的曹文诏,两人相见甚欢,又喝了一夜酒。
从蓟镇回来以后,现在这一站,就是黄陂村了。
说起来黄陂村离京城也不远,但是一晃好几年了,秦书淮一直说想去,但是都没去成。
这个村子对他的意义,不仅仅是救了他一命,更是让他第一次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让他心存感激地活在这个世界,并且想拼命地保护这个世界。
要说高兴,陈晴儿是最高兴的,说起来她也好久没有回村里来了。
当然,随行的还有戚氏、陈书、陈敬、**一家人。
来之前,戚氏让乔管家准备三大马车的礼品,里头不仅有粮油米面用的着的,还是不少城里的稀罕货。
按照戚氏的话说,做人不能忘本。当初陈家落难之际,要不是黄陂村收留了他们,哪还有今天的陈家?
关于这点,乔管家也提过,说要不然给每户分点银子,这样大伙儿肯定更高兴。
不过很快就被戚氏骂回去了,说你个老东西就是俗气,拿银子这是要笑话人家呢?黄陂村别看人不多,但是民风至古,村民那都是脊梁骨笔挺的人,当年各路人马来去搜你们老爷,哪个不是出了高价,可有谁把老爷卖了没有?
说得乔管家赶紧苦笑着道歉,深怕戚奶奶气坏了身子。
其实,现在黄陂村不缺钱。
整个黄陂村就十来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男人在江河帮做事。
他们没有武功,自然是只能打打杂,秦书淮吩咐各堂,只要是黄陂村的来的,一律都优先安排到总舵做活,工钱可以按照较高的老帮众算,这已经是破例了。
不过戚氏得知后,偷偷找到负责总舵的邱大力,说但凡是黄陂村的,每月工钱再额外加三两,这些钱就从她老婆子这拿,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千万不能让他们知道。
邱大力架不住老夫人的恳求,只好每月巧立各种名目,给黄陂村的男人们加那么两三两。
为了加得天衣无缝,不让黄陂村的人看出来,每个月他可没少花心思。
至于黄陂村的人,可能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他们每月的工钱里包含了戚氏的一部分,只道是自己干的勤快,帮里额外赏的——说起来,他们确实很勤快,而帮里确实有除工钱外的赏钱。
现在黄陂村的男人,每人一月能拿到差不多十两银子。有的家里有两三个男人在江河帮,那一月就是二三十两,比以前他们一年的收入都多了。
更好的是,江河帮现在一月能有四天例休,而且例休都给工钱!这么一来,大伙儿每月都能回趟家,地里的活都不会落下,这可叫一个好日子。
现在,黄陂村早已告别了低矮的茅草房,而是家家户户都盖起了黑瓦白墙的泥瓦房,住着那叫一个舒坦。
不过,村里最大的一栋房子,还是叫“义安居”。
“义安居”这两年经过了三次扩建,现在已经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三进三出大宅院了。
至于以前从老房子拆来的那些旧料?早就已经不用了。
全都是新料!
按照老里长的话,那就是以前咱们没钱,只能糊弄下国公爷,现在咱托国公爷的福过上好日子了,要是再拿旧料糊弄他,传出去脸还往哪搁?
张蛋全曾经问过里长,说这“义安居”都建成好些年了,国公爷会不会来住?哪怕是来住一天也好啊!
当时他就被老里长一顿骂,“国公爷的正妻是从咱们黄陂村出去的,他还能不来?你没看见他这些年为了咱大明在南征北战?等这天下太平了,他一准来!”
在老里长的安排下,现在各家各户每隔三天都要去义安居打扫一次,雷打不动,已经成了黄陂村的规矩。
大伙儿就一个念头:万一什么时候国公爷来了呢?咱们这些泥里打滚的庄稼汉住啥样都行,但国公爷来了,你能让他住蒙着灰的屋子?
所以,当秦书淮出现在村口的时候,第一个看到他的张小六都愣了一下。
揉揉眼睛,再细细一看,是国公爷没错!
除了国公爷,还有戚老太、陈晴儿,还有陈家那三个小子都回来了!
张小六赶紧往回跑,一溜烟就跑没了。
陈晴儿本来正准备跟张小六打招呼呢,没想到他逃命似的跑了,弄得一头雾水。
“这家伙跑啥啊?”
张小六跑进村子,大喊,“大伙儿赶紧出来哇,国、国公爷来了!国公爷来了!”
李家大婶问,“小六你不是在胡咧咧?”
张小六急了,“咧咧啥啊!这种事我能胡说吗?”
李家大婶当时就把手里的喂鸡盆给扔地上了,然后飞快地往里正的院子跑去,在门口就喊了起来,“国公爷来啦!老里长,国公爷来了!咋弄啊?”
老里长正在院子里优哉游哉地喝茶,一听国公爷来了,噌地一下弹起来了,差点摔一跤。
“这、这咋这会儿来了呢?快快快,把各家各户都叫齐了,一起去村头啊!”
其实根本不用叫,村里本来就十来户人家,张小六大嗓门一喊谁都听到了,一眨眼就都到老里长家集中了。
老里长说道,“走走走,赶紧去迎接国公爷!张小六这个孬货,见到国公爷也不知道先作揖请安!”
......
秦书淮的到来,让整个黄陂村都忙碌起来了。
大伙儿喜气洋洋,比过年都热闹。
又逢例休,村子里大多数男人都在,这就更热闹了。
趁做饭的功夫,老里正带着几位村里老者,一起把秦书淮迎进了那栋三进三出的大宅子。
话说这栋宅子,在时隔六年之后,终于迎来了它主人的正式入住。
而让秦书淮惊讶的是,这栋宅子空置多年,不但丝毫没有蒙灰,甚至连床上的被褥都是新的!
这一夜,黄陂村无眠,酒香与菜香交织成欢快的乐章。
......
崇祯盛世,天下太平。
秦书淮回到家以后,就不再操心国家大事了。
孙承宗都找他好几次了,劝他时不时地去上上朝,露个脸,好歹他现在还是内阁大员不是?
可秦书淮每次都是笑呵呵地打太极,说什么都不去上朝。
其实这事崇祯也亲自跟秦书淮提过好几次了,因为他最近发现秦书淮总是在到处乱跑,要找他的时候找不到人,这让他有些郁闷。
现在是新政第三年,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大把的问题出现,这些事情要是秦书淮这个新政的主推者不发表意见,崇祯都觉得心里没底。
除了新政,还有大把的事情崇祯也想找秦书淮商量,可往往太监去国公府宣人的时候,国公爷都不在!
崇祯觉得自己的要求也不高,每月让他上个四次朝总可以吧?
好,就算你不上朝,那像以前一样你时不时来朕的御书房转转总行吧?朕还能少你小吃糕点怎么的?不行咱在御书房开一桌烧烤还不行?
可是这个混蛋,现在一个月顶多来一次,这个月都二十了,连个影鬼都没看到,也不知道一天天上哪疯去了。
且说崇祯在御书房想骂人的时候,秦书淮正在外边优哉游哉。。
这些日子以来,秦书淮到处跑是因为想跟这个世界的老友们好好再叙叙旧,就当是道别了。
之前他去了少林寺,和面壁已经结束,目前执掌了达摩堂的智仁好好聚了聚。当然,也少不得和智空、智云乃至智远方丈一起畅聊了一番。
不过当这个几个和尚跟他探讨武学的他时候,他兴趣寥寥,因为再提升什么武学也已经没大用了不是?
足足在少林待了五六天,除了智仁打死也不肯喝酒外,也没别的什么遗憾了,心满意足地去了天津。
在天津,他先是去白莲教里,“视察”了一番教务,同时叮嘱老道和花沉要多回来找他喝酒。
从白莲教出来,他又去丐帮总舵找了汪大童、鲁有脚等人,一起喝酒谈天好不热闹。
随后他又去了蓟镇,把遵化、三屯营、蓟州城等这些他曾带着弟兄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又走了一遍,每到一处,他都要洒酒敬这些战死的弟兄们一杯。
在蓟镇,他也碰到了一干旧相识。
赵率教现在奉命镇守蓟州,听闻秦书淮到了蓟州以后,亲自出城十里迎接,之后又大摆筵席,把当年奔袭罗文峪的大小将领全部都叫来了,大伙儿又是喝酒又是高歌,忆往昔峥嵘岁月,不少人都哭得稀里哗啦,连秦书淮都不禁双目泪湿。
告别赵率教,本来要回去,结果正巧碰上要去遵化赴任的曹文诏,两人相见甚欢,又喝了一夜酒。
从蓟镇回来以后,现在这一站,就是黄陂村了。
说起来黄陂村离京城也不远,但是一晃好几年了,秦书淮一直说想去,但是都没去成。
这个村子对他的意义,不仅仅是救了他一命,更是让他第一次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让他心存感激地活在这个世界,并且想拼命地保护这个世界。
要说高兴,陈晴儿是最高兴的,说起来她也好久没有回村里来了。
当然,随行的还有戚氏、陈书、陈敬、**一家人。
来之前,戚氏让乔管家准备三大马车的礼品,里头不仅有粮油米面用的着的,还是不少城里的稀罕货。
按照戚氏的话说,做人不能忘本。当初陈家落难之际,要不是黄陂村收留了他们,哪还有今天的陈家?
关于这点,乔管家也提过,说要不然给每户分点银子,这样大伙儿肯定更高兴。
不过很快就被戚氏骂回去了,说你个老东西就是俗气,拿银子这是要笑话人家呢?黄陂村别看人不多,但是民风至古,村民那都是脊梁骨笔挺的人,当年各路人马来去搜你们老爷,哪个不是出了高价,可有谁把老爷卖了没有?
说得乔管家赶紧苦笑着道歉,深怕戚奶奶气坏了身子。
其实,现在黄陂村不缺钱。
整个黄陂村就十来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男人在江河帮做事。
他们没有武功,自然是只能打打杂,秦书淮吩咐各堂,只要是黄陂村的来的,一律都优先安排到总舵做活,工钱可以按照较高的老帮众算,这已经是破例了。
不过戚氏得知后,偷偷找到负责总舵的邱大力,说但凡是黄陂村的,每月工钱再额外加三两,这些钱就从她老婆子这拿,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千万不能让他们知道。
邱大力架不住老夫人的恳求,只好每月巧立各种名目,给黄陂村的男人们加那么两三两。
为了加得天衣无缝,不让黄陂村的人看出来,每个月他可没少花心思。
至于黄陂村的人,可能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他们每月的工钱里包含了戚氏的一部分,只道是自己干的勤快,帮里额外赏的——说起来,他们确实很勤快,而帮里确实有除工钱外的赏钱。
现在黄陂村的男人,每人一月能拿到差不多十两银子。有的家里有两三个男人在江河帮,那一月就是二三十两,比以前他们一年的收入都多了。
更好的是,江河帮现在一月能有四天例休,而且例休都给工钱!这么一来,大伙儿每月都能回趟家,地里的活都不会落下,这可叫一个好日子。
现在,黄陂村早已告别了低矮的茅草房,而是家家户户都盖起了黑瓦白墙的泥瓦房,住着那叫一个舒坦。
不过,村里最大的一栋房子,还是叫“义安居”。
“义安居”这两年经过了三次扩建,现在已经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三进三出大宅院了。
至于以前从老房子拆来的那些旧料?早就已经不用了。
全都是新料!
按照老里长的话,那就是以前咱们没钱,只能糊弄下国公爷,现在咱托国公爷的福过上好日子了,要是再拿旧料糊弄他,传出去脸还往哪搁?
张蛋全曾经问过里长,说这“义安居”都建成好些年了,国公爷会不会来住?哪怕是来住一天也好啊!
当时他就被老里长一顿骂,“国公爷的正妻是从咱们黄陂村出去的,他还能不来?你没看见他这些年为了咱大明在南征北战?等这天下太平了,他一准来!”
在老里长的安排下,现在各家各户每隔三天都要去义安居打扫一次,雷打不动,已经成了黄陂村的规矩。
大伙儿就一个念头:万一什么时候国公爷来了呢?咱们这些泥里打滚的庄稼汉住啥样都行,但国公爷来了,你能让他住蒙着灰的屋子?
所以,当秦书淮出现在村口的时候,第一个看到他的张小六都愣了一下。
揉揉眼睛,再细细一看,是国公爷没错!
除了国公爷,还有戚老太、陈晴儿,还有陈家那三个小子都回来了!
张小六赶紧往回跑,一溜烟就跑没了。
陈晴儿本来正准备跟张小六打招呼呢,没想到他逃命似的跑了,弄得一头雾水。
“这家伙跑啥啊?”
张小六跑进村子,大喊,“大伙儿赶紧出来哇,国、国公爷来了!国公爷来了!”
李家大婶问,“小六你不是在胡咧咧?”
张小六急了,“咧咧啥啊!这种事我能胡说吗?”
李家大婶当时就把手里的喂鸡盆给扔地上了,然后飞快地往里正的院子跑去,在门口就喊了起来,“国公爷来啦!老里长,国公爷来了!咋弄啊?”
老里长正在院子里优哉游哉地喝茶,一听国公爷来了,噌地一下弹起来了,差点摔一跤。
“这、这咋这会儿来了呢?快快快,把各家各户都叫齐了,一起去村头啊!”
其实根本不用叫,村里本来就十来户人家,张小六大嗓门一喊谁都听到了,一眨眼就都到老里长家集中了。
老里长说道,“走走走,赶紧去迎接国公爷!张小六这个孬货,见到国公爷也不知道先作揖请安!”
......
秦书淮的到来,让整个黄陂村都忙碌起来了。
大伙儿喜气洋洋,比过年都热闹。
又逢例休,村子里大多数男人都在,这就更热闹了。
趁做饭的功夫,老里正带着几位村里老者,一起把秦书淮迎进了那栋三进三出的大宅子。
话说这栋宅子,在时隔六年之后,终于迎来了它主人的正式入住。
而让秦书淮惊讶的是,这栋宅子空置多年,不但丝毫没有蒙灰,甚至连床上的被褥都是新的!
这一夜,黄陂村无眠,酒香与菜香交织成欢快的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