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第18宗灵异事件)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孩子们,来......先进屋!”莫里代伊让孩子们进了自己的屋,随后让随从找出孩子们爱吃的零食来招待这些通风报信的孩子们。见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坐在了地毯上吃起了零食,自己就悄悄的带领着随从们径直走向了镇口。
莫里代伊真的是一名非常细心的老者,他招待孩子们吃零食,是希望孩子们不要轻易的走出家门。在战争年代,来了一群不明身份的人通常是凶多吉少。少让孩子接触到恐惧,这是这位“先知”唯一能做的事情。
当莫里代伊带着镇里的年轻小伙们来到了镇口,碰到了孩子口中所说的“不明身份”之人,大家都傻了,有激动的哭了,更有甚者,都已经跑向了那群不明身份的人......
为何会有这样的场面发生呢?那是因为他们的“家人”回来了。
这事情要慢慢说起,先来说一下那个年代的黎巴嫩:1975年4月15日,巴勒斯坦游击队和基督教长枪党民兵之间的战斗在黎巴嫩爆发,这一天死亡总人数接近100人。右翼基督教长枪党在这个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各占一半的国家有着牢固基础。黎巴嫩人民在这一冲突中同样分为两派,长枪党反对巴勒斯坦从黎巴嫩领土进攻以色列。这次战斗主要涉及在1970-1971年被侯赛因国王从约旦驱走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将来的家园问题。这场内战断断续续持续了16年之久。这在世界史中称之为“黎巴嫩内战”!
黎巴嫩内战爆发后,整个国民就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由于黎巴嫩是一个多教派国家,约130万的人口,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人口比例为6∶5,因为宗教矛盾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黎巴嫩这个国度里是屡见不鲜的。当黎巴嫩内战爆发后,一旦有一帮派占优势后,那就会出现惨绝人寰的屠杀行为。黎巴嫩贝鲁特大屠杀就是诸多屠杀中,最为“臭名远扬”的一次反.人类行为。
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SabraandShatilamassacre),是一场发生于1982年9月15日至9月18日的一场大屠杀,发生地点是贝鲁特的萨布拉街区和邻近的夏蒂拉难民营,凶手是黎巴嫩的基督教民兵组织。遇难人数大约在762人至3500人之间,绝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的什叶派穆.斯林。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了?德利穆塞镇是一个主要由什叶派穆.斯林信徒组成的小村庄。(编者按:千万不要以为国外的镇跟中国的镇是“同级别”的。别的不说,中国有多大?黎巴嫩才多大?黎巴嫩的镇充其量就是中国的一个村。)人口约有四百多人,因为黎巴嫩内战的问题,这个镇的很多镇民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只有两个选择:一,跑往叙利亚,成为一名国际难民,二,往首都贝鲁特跑,相对而言,首都是全国最为安全的一个地方。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1982年9月,德利穆塞镇的镇民有31人选择前往贝鲁特,还有8人选择逃亡叙利亚,成为一名国际难民,剩下的民众则在莫里代伊的带领下,祈祷着真主的庇佑。
在战争年代,能够选择逃亡的,通常都是有点本事的人。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这一观点?笔者觉得有必要就逃难的事宜向处在和平年代的读者们做一个普及。
逃难,常规意义上来讲,就是去往所谓的安全目的地,怎么去?这就得看你的本事了......
中国人都有一种“家”的情怀,所以一旦逃难,必定是举步维艰,中国人把最大的财富都融入在一张房产证上了,说白了,逃难再中国人的概念当中只是“背井离乡”而已,换而言之,逃难是暂时的,我还是要融会鼓励的。综上所述,逃难更多的是“随波逐流”,只是一种暂时的避难行为,是一种逼不得已的行为,目的地没有明确的定向,大家说哪里安全,我就跟着大部队走呗,逃到哪里我无所谓,反正我还是要回家的!所以在中国人的印象中,逃难的“门槛”非常高,我们看过电影里的很多场景,城市都沦陷了,很多人都不愿意逃跑,等在那边,宁可与“家”共存亡。我去往哪个城市,我发展的再成功,都是有异乡人的符号,只有回到自个儿的家,上了自家的坑儿,那才叫真正的回家。中国那么大呢,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可要让你产生有家的感觉,那是千难万难,所以国人一般没有“逃亡”的概念,实在万不得已了,真正的战争祸害已经危及到自身和家人的安全了,那才有逃难的想法。所以在国人的概念中,你要真心逃难,门槛其实并不高,关键的是在于你迈不过心中那“家”的门槛。这是精神层面上的。但在国际社会上,真正的逃难其门槛就相对较高。逃难就等同于搬家,他们没有“户籍”这个概念,就今天我可以是北京人,明天我不高兴了,来个南迁,就能成为上海人、广州人。这一来,逃难就有了门槛。总想去往最好的地方,反正搬一次家嘛,总希望一步到位。于是一到逃难时刻,几个特定的“优良”城市就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前往目的地,无非就是公共交通,那可真所谓是一票难求。就拿贝鲁特来说吧,它是首都,是人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那大家都把贝鲁特视为逃难的首选之地,那自然而然的,前往贝鲁特的交通就一票难求了。
可以这么说:当时能从德利穆塞逃难至贝鲁特的,那就是有点能力的,至少能搞到车票的。这逃难的31人中,大部分都不容许你拖家带口的,相当于我跑出去了,却把亲人丢在了德利穆塞。看似有点残忍,但在人性的面前,这是一种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悲哀,一张车票,对于全家人来说,就是全部的希望和寄托。
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逃亡贝鲁特的人们,并没有因为来到首都而得到安全的保障,恰恰相反,1982年的9月16日,成为了这些逃亡人真正灾难的开始——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有关这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至今还有很多人对这宗反.人类的事件互相推诿着,有的人凭借这次屠杀得到了财富,有的人凭借这次屠杀得到了地位,有的人凭借这次屠杀得到了权力的巩固......唯独没有人因为这次屠杀而得到罪有应得的处罚!
大家来看看这次屠杀过后,那些“侩子手”们得到了怎样的处罚:1982年12月16日(事后的三个月),联合国代表大会谴责了这一屠杀事件并将其定性为种族清洗。在对相关谴责声明进行的投票中,123个国家投了赞成票,没有国家投反对票。22个国家投弃权票,12个国家未投票。谴责......就是对那些侩子手们最大的惩罚。就如同一个杀人凶手,在大庭广众之下,杀了很多人,然后给出的正确裁决是:你杀人是不对的,我们要唾骂你。仅此而已!
那这次屠杀的真正指使者是谁呢?(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孩子们,来......先进屋!”莫里代伊让孩子们进了自己的屋,随后让随从找出孩子们爱吃的零食来招待这些通风报信的孩子们。见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坐在了地毯上吃起了零食,自己就悄悄的带领着随从们径直走向了镇口。
莫里代伊真的是一名非常细心的老者,他招待孩子们吃零食,是希望孩子们不要轻易的走出家门。在战争年代,来了一群不明身份的人通常是凶多吉少。少让孩子接触到恐惧,这是这位“先知”唯一能做的事情。
当莫里代伊带着镇里的年轻小伙们来到了镇口,碰到了孩子口中所说的“不明身份”之人,大家都傻了,有激动的哭了,更有甚者,都已经跑向了那群不明身份的人......
为何会有这样的场面发生呢?那是因为他们的“家人”回来了。
这事情要慢慢说起,先来说一下那个年代的黎巴嫩:1975年4月15日,巴勒斯坦游击队和基督教长枪党民兵之间的战斗在黎巴嫩爆发,这一天死亡总人数接近100人。右翼基督教长枪党在这个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各占一半的国家有着牢固基础。黎巴嫩人民在这一冲突中同样分为两派,长枪党反对巴勒斯坦从黎巴嫩领土进攻以色列。这次战斗主要涉及在1970-1971年被侯赛因国王从约旦驱走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将来的家园问题。这场内战断断续续持续了16年之久。这在世界史中称之为“黎巴嫩内战”!
黎巴嫩内战爆发后,整个国民就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由于黎巴嫩是一个多教派国家,约130万的人口,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人口比例为6∶5,因为宗教矛盾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黎巴嫩这个国度里是屡见不鲜的。当黎巴嫩内战爆发后,一旦有一帮派占优势后,那就会出现惨绝人寰的屠杀行为。黎巴嫩贝鲁特大屠杀就是诸多屠杀中,最为“臭名远扬”的一次反.人类行为。
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SabraandShatilamassacre),是一场发生于1982年9月15日至9月18日的一场大屠杀,发生地点是贝鲁特的萨布拉街区和邻近的夏蒂拉难民营,凶手是黎巴嫩的基督教民兵组织。遇难人数大约在762人至3500人之间,绝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的什叶派穆.斯林。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了?德利穆塞镇是一个主要由什叶派穆.斯林信徒组成的小村庄。(编者按:千万不要以为国外的镇跟中国的镇是“同级别”的。别的不说,中国有多大?黎巴嫩才多大?黎巴嫩的镇充其量就是中国的一个村。)人口约有四百多人,因为黎巴嫩内战的问题,这个镇的很多镇民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只有两个选择:一,跑往叙利亚,成为一名国际难民,二,往首都贝鲁特跑,相对而言,首都是全国最为安全的一个地方。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1982年9月,德利穆塞镇的镇民有31人选择前往贝鲁特,还有8人选择逃亡叙利亚,成为一名国际难民,剩下的民众则在莫里代伊的带领下,祈祷着真主的庇佑。
在战争年代,能够选择逃亡的,通常都是有点本事的人。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这一观点?笔者觉得有必要就逃难的事宜向处在和平年代的读者们做一个普及。
逃难,常规意义上来讲,就是去往所谓的安全目的地,怎么去?这就得看你的本事了......
中国人都有一种“家”的情怀,所以一旦逃难,必定是举步维艰,中国人把最大的财富都融入在一张房产证上了,说白了,逃难再中国人的概念当中只是“背井离乡”而已,换而言之,逃难是暂时的,我还是要融会鼓励的。综上所述,逃难更多的是“随波逐流”,只是一种暂时的避难行为,是一种逼不得已的行为,目的地没有明确的定向,大家说哪里安全,我就跟着大部队走呗,逃到哪里我无所谓,反正我还是要回家的!所以在中国人的印象中,逃难的“门槛”非常高,我们看过电影里的很多场景,城市都沦陷了,很多人都不愿意逃跑,等在那边,宁可与“家”共存亡。我去往哪个城市,我发展的再成功,都是有异乡人的符号,只有回到自个儿的家,上了自家的坑儿,那才叫真正的回家。中国那么大呢,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可要让你产生有家的感觉,那是千难万难,所以国人一般没有“逃亡”的概念,实在万不得已了,真正的战争祸害已经危及到自身和家人的安全了,那才有逃难的想法。所以在国人的概念中,你要真心逃难,门槛其实并不高,关键的是在于你迈不过心中那“家”的门槛。这是精神层面上的。但在国际社会上,真正的逃难其门槛就相对较高。逃难就等同于搬家,他们没有“户籍”这个概念,就今天我可以是北京人,明天我不高兴了,来个南迁,就能成为上海人、广州人。这一来,逃难就有了门槛。总想去往最好的地方,反正搬一次家嘛,总希望一步到位。于是一到逃难时刻,几个特定的“优良”城市就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前往目的地,无非就是公共交通,那可真所谓是一票难求。就拿贝鲁特来说吧,它是首都,是人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那大家都把贝鲁特视为逃难的首选之地,那自然而然的,前往贝鲁特的交通就一票难求了。
可以这么说:当时能从德利穆塞逃难至贝鲁特的,那就是有点能力的,至少能搞到车票的。这逃难的31人中,大部分都不容许你拖家带口的,相当于我跑出去了,却把亲人丢在了德利穆塞。看似有点残忍,但在人性的面前,这是一种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悲哀,一张车票,对于全家人来说,就是全部的希望和寄托。
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逃亡贝鲁特的人们,并没有因为来到首都而得到安全的保障,恰恰相反,1982年的9月16日,成为了这些逃亡人真正灾难的开始——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有关这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至今还有很多人对这宗反.人类的事件互相推诿着,有的人凭借这次屠杀得到了财富,有的人凭借这次屠杀得到了地位,有的人凭借这次屠杀得到了权力的巩固......唯独没有人因为这次屠杀而得到罪有应得的处罚!
大家来看看这次屠杀过后,那些“侩子手”们得到了怎样的处罚:1982年12月16日(事后的三个月),联合国代表大会谴责了这一屠杀事件并将其定性为种族清洗。在对相关谴责声明进行的投票中,123个国家投了赞成票,没有国家投反对票。22个国家投弃权票,12个国家未投票。谴责......就是对那些侩子手们最大的惩罚。就如同一个杀人凶手,在大庭广众之下,杀了很多人,然后给出的正确裁决是:你杀人是不对的,我们要唾骂你。仅此而已!
那这次屠杀的真正指使者是谁呢?(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