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元末称雄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战前论战

第二百五十三章 战前论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又是两天之后,在这一天的中午,太不花率领着麾下的大军,也终于来到了许州城外。

    此时的他,自然也已经知道了张世华的人马撤兵的事情,所以这几天了,太不花的心情一直都很不好。毕竟数万大军的补给并不是一个小问题,张世华的人马撤回襄城,便也代表着他麾下大军的补给线,一下子又拉长了一百多里。

    这样的距离在靠人力和畜力运输的古代,可不是一件小事。再加上张世华撤回襄城,使得他依据许州而攻打上社的算盘落了空,平白失了地利,心情自然越发不好。

    不过,太不花毕竟也是久居高位之人,养气的功夫倒也练得不错,所以一路上来,纵然心中不快,可是在面上,太不花却从没有表露出来。甚至不但没有表露出来,在接到黑衣军撤退的消息之后,他还对着一众将官们笑言:“黑衣贼惧我而撤兵,此战我军必胜矣。”

    虽然说这样的话在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败之后没有什么信服力。但由此也可见,太不花此人城府之深。

    而再说许州这边,就在许州城十里之外,因为太不花这个太尉的到来,外加长社黑衣军的撤退。所以许州城内知道太不花要来的一众大小官员们,在今天自也是齐齐在此,恭敬的等候着太不花的到来。

    “下官许州知州、许州达鲁花赤、许州千户、许州同知……,拜见太尉。”许州城的一众官员们,见到身着蟒袍、骑在一匹白马之上,被一众将官簇拥着,显得不怒自威的江北行省平章政事外加太尉衔的太不花策马来到之后,自也是在太不花马前,这般齐声对太不花跪拜道。

    而策马而来的太不花见此,抚了一下自己的胡须,却并没有让这些人站起来,而是用眼睛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许州千户牛天佑道:“你就是千户官牛天佑?”

    跪在地上的牛天佑听到这话,脸上自也不由露出了一抹狂喜,不顾许州知州、许州同知等看向他的可怜表情,便急忙派胸脯道:“太尉明鉴,末将便是便是许州千户牛天佑。”

    “哦,我看前两日你发来的奏报说,是你英勇反击打退了黑衣贼,重新夺回了长社城,是吗?”看着跪在地上的牛天佑,太不花目中一寒,却也不由这般问道。

    而那牛天佑听到此问,却并没有察觉到太不花语气中的异样,反而以为太不花是要褒奖他,故而便想也不想的急忙说道:“太尉明鉴,那一日确实是末将率部打退了来犯的黑衣贼,当然全赖太尉洪福、全赖太尉洪福。”

    然而他这话说完,预想中的褒奖却并没有出现。太不花只是冷冷的看着他,然后便道:“来啊,将次冒功之贼拉下去砍了!”

    “什么!太尉饶命,太尉饶命,太尉饶命啊!”跪在地上的牛天佑,闻言一愣,待其反应过来之后,便也不由见其,一边被几名身强力壮的士卒拖拽着,一便高呼饶命。

    不过对此,太不花却看也没看一眼。甚至不光太不花没有理会,就连许州城的那些个官员们,也是一个个把头低的低低的。

    “哎,这蠢货。什么功劳都敢贪墨,这个蠢货也不想想,要是让你把功劳贪了,那率兵来援的太尉他们,岂不成了笑柄。你这是找死,怪不得别人啊!”看着被拉下去,最后砍了脑袋的牛天佑,许州知州微微一叹,心中也不由如此道。

    不过心中虽然明白这种道理,但是亲眼看到牛天佑这般被处死之后,这些个许州城的官员们,却还是不由生出了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所以这种感觉升起之后,跪在地上的许州同知和许州达鲁花赤也不由争抢着,将识人不明的罪过拦在了自己的身上。

    并在此之后,又默默的将好几桩罪名栽在了牛天佑的头上,好给其争取到了一个抄家的罪过。

    毕竟面对太不花这样完全凌驾于他们的存在,他们根本无法反抗,既如此,那就只能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

    又是三天后,在襄城,张世华落脚的将军府中。

    “将军大人,求援的使者回来了。不过……刘元帅那边却并不打算派军来援,说是那边战事也无比吃紧,元蒙朝廷又给那也先派去了十万兵马,所以要让咱们自己想办法。”议事堂中,李五当着一众将官们的面,也不由将这些话朗声说了出来。

    而这话说完之后,一旁站着的张世辉自也不由愤愤的说道:“我就知道,刘元帅根本就不会给咱们派援兵,他根本就是把咱们当吸引鞑子的鱼饵了,又怎么可能派援兵。”这话说完,也不由极其不满的冷哼了一声。

    不过对此,张世华却并没有什么表示。显然对于这种说法张世华也是默许的,当然更加深层的含义其实是张世华已经渐渐生出了自立的想法,所以对此才会这般放纵默许。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单说现在。在张世辉愤愤不平的说完方才的话之后,张世华摆了摆手,压下堂下一众将官们不瞒的附和之言后,便也不由朗声说道:“尔等也都知道,现在我军到底处在什么样的局势中了。”

    “太不花已然率领着麾下的人马对着我军杀来了,按照他们的速度,最多明天傍晚也就能杀到了。所以不知诸位,有什么克敌制胜的办法吗?”

    作为一个领导者和决策者,张世华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一般都很少会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在这个时候,张世华便也不由习惯性的这般对着堂下众将官们问道。

    而那一众将官们听到张世华这样的问话,相视一顾之后,却也不由做出了一副低头思虑的样子。

    不过他们思虑的时间并不长,毕竟有想法的肯定早就有想法了,那些没办法的即使在给他们两天,他们也估计想不出来。

    所以,也就是片刻功夫,堂下的赵子玉便也不由主动站了出来,并对着张世华抱拳道:“回将军大人的话,既然刘元帅那边不能派遣援军,那咱们接下来也不过就是一战罢了。”

    “襄城虽然是座县城,但这些天来却也被我军经营的固若金汤。所以属下以为,只要我军据城坚守,以守代攻,和鞑子们耗到最后,我军必能取胜!”说到这,赵子玉也不由露出了一副自信满满的表情。

    因为这些天他已经知道,太不花率领着大军向着他们杀来时,汴梁路那边却也是出现了一定的空虚。虽然说元蒙朝廷家大业大,很快便补上了这点空虚。但是太不花的离开,却也导致了更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汴梁路开封府那边,军队的最高指挥权还是落到了也先的手上。

    也先,那不过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二世祖罢了。让这样的一个人长期镇守汴梁,不出事都不可能。

    所以赵子玉坚信,若是论消耗,太不花他们一定耗不过己方。

    毕竟他们上一年冬天缴获的那十几万石粮食可还胜了一大半呢。这么多粮食,都够他们坚持大半年的了,兵精粮足,他们黑衣军可不怕打持久战。

    然而对于赵子玉这样的提议,张世华听完之后,却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

    没错,太不花他们那边论消耗,的确很有可能会比他们先一步溃败。但是,这样的消耗战、持久战,就算是打赢了,张世华也绝对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毕竟他起义时间太短,地盘又小,底子太薄。这样的消耗战,就算是胜仗,张世华估计都打不了两次。

    再加上,此时都已经是二月份的深春时节了,正是春耕繁忙的时候。他们在这个时候开战,就算是能速战速决,春耕其实也算是被影响耽误了。不过速战速决的话,倒还能有办法补救。

    但如果打成持久战的话,襄城和叶县等地的春耕是别想了。那这样一来,时间再拖下去,这两个地方必将形成饥民潮。要知道这两县的百姓,加上上蔡的移民,人口已经接近四万了。

    近四万嗷嗷待哺的百姓,张世华想起了都不禁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毕竟近四万的百姓,再加上他麾下的万余人马,那便就是足足五万人。五万人听起来不多,但是这五万人,却足以将张世华本就不多的家底,给彻底的消耗一空。

    所以一念至此之后,张世华在心中,也不由默默的放弃了这个稳妥的办法。

    毕竟在兵荒马乱的乱世,粮食可是比兵马都更加宝贵的。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乱世,有粮就有兵,有粮食就等于有一切。

    故而在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张世华便也不由摇了摇头,看着堂下的一众将官们再次问道:“子玉办法倒是稳妥,但是我军底子太薄,消耗战实属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故此法不可行。所以不知众将官们,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这个……”听到张世华再次发问,堂下众人相视一顾,却也不由再次沉默了下来。

    不过这一次沉默的时间却明显的比上一次要长了。毕竟在实力不如人的情况下,还想要快速取胜,那有这么简单。

    所以堂下的一众将官沉默了近一刻钟之后,却还是没有一个人,想出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

    而一直高坐于主坐的张世华见此,脸上却也并没有露出什么失望的表情来。毕竟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就连诸葛亮那样的人物尚且做不到算无遗漏,就更加不要说他们了。

    所以见堂下诸将官们并没有什么好办法之后,张世华轻咳一声,便也不由说道:“我以为疆场厮杀,所能决定胜负的,不过也就是三点。其一乃是兵甲、其二乃是士卒、其三乃是统兵带兵之将。”

    “若兵甲锐利,士卒勇悍,统兵带兵之将有皆是智勇之辈的话,那么这一战一定可以说是必胜的了。”

    “若说兵甲,这些日子来,不但我军在舞阳的铁厂,日夜不休的打造出了共计七百五十二副板甲,而且这些日子一来的缴获兵甲加在一起,却也是让我军有了足足四千五百余副重甲和一万一千余件皮甲。”

    “而这也就是说,我军万余士卒,披甲之卒的比例便达到了四成。这么大的比例,太不花的兵马是远远比不过的。所以若说兵甲的话,和太不花的兵马比较,我军当占上风。”

    这话说完,张世华顿了顿也不由看着堂下的将官们一眼。而堂下的一众将官们听到张世华方才的话,却也不由暗自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同了张世华的话。毕竟近五千的披甲悍卒,的确是无比可怕的力量。

    所以见到这样的一幕之后,张世华在心中默默一笑,便也不由接着说道:“再说士卒,这就更不用说了。”

    “我且问诸君一句,我军自起义以来,所经大小十余战,可有一败?”

    “回将军大人,未尝一败!”听到张世华如此问,堂下站着的一众将官们,自也是信心十足的高声吼道。

    而一直坐在主坐上的张世华听到堂下一众将官们的高吼声,自也是呵呵笑道:“所以,若论士卒勇悍,哪怕往保守里说,我军之悍卒,也足以以一当三。而若是按以一当三算,我军集结在襄城的兵马足有一万两千余。”

    “故而单论兵马的话,我军其实并不比太不花他们差。甚至不但不差,反而还可以说是略占上风。”

    话说到这,张世华自然又顿了顿,看到堂下一众将官,眼中信心更足之后,便也不由接着高声说道:“而除此之外,那剩下的就是最重要的统兵带兵之将了,也就是你们了。所以今日,我且问一句,诸君比之鞑将,可有信心否?”

    “我等,皆有必死之心、必胜之志!”听到张世华的问话,一众被张世华言语鼓起信心的将官,自也不由这般齐声高吼道。

    而张世华见此,微微一笑之后,自也是哈哈笑道:“既如此,此战我军必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