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崤山古道,迷雾修罗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河南崤山,乱山乱林之中,一支大军偃旗息鼓地潜着,只有少数军将立于山麓间。北面有依稀枪炮声传来,但这些头戴冬帽,穿着基于英士装改制的过膝对襟中长军服的军将却毫不慌乱,他们簇拥着一位服色一致,只冬帽上飘着三眼花翎的中年人。
此人面色坚定,目光沉毅,像是形势都在掌握之中,正是这平静感染着众人,让他们如岩石一般屹立,就只有花翎和衣角随微微山风拂动。
“诸君,我等就是护住大清社稷的堤坝,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今日正当我等精忠报国之时!”
目光从不远处一座高峻关隘收回,大清钦差大臣,河南巡抚兼理提督事高起扫视身边军将,握拳沉声呼喝,众将肃然齐拜。
三月十日,英华刚接收徐州城,自江苏陆路北上的军民大队刚刚踏入山东地界,大运河水路,以内河蒸汽炮船为先导的船队刚进微山湖,皇帝龙舟才进骆马湖,北洋舰队的战舰和运兵船还在海上,漠北草原上,各部蒙古刚刚接到北海都护府的聚兵军令,主将陈廷芝还在半路。
洪流北卷之势,高起并不全知,他也无心全知,他只知道,就在河南,赤潮已铺天盖地卷来。湖北方向,红衣已过邓州,陕西方向,一路自风陵渡北上山西,一路向东连下阌乡、灵宝,陕州城请降。
今日,就在今日。红衣先锋已至硖石关,与关隘守军正激烈交战,枪炮声正是从北面十来里处战场传来的。
如果算上北面彰德府的闻香教叛乱。以及早被渗透多年,英华北伐檄文一出就官民齐降的光州府,如果还有人相信河南能在大清的舆图里呆到五月。这人铁定是脑壳烧坏了。
可高起相信,在他的领导下,河南不仅能守到五月,甚至还能一直守下去,在这南来赤潮的冲刷下,就如中流砥柱般屹立不倒。
高起本为京城西山大营副都统,慈淳太后上月紧急委他封疆河南,交给他两桩擎天重任。一是平定闻香教叛乱,一是守住河南,牵制红衣。太后幽幽交代说守到五月即可,高起却朗声道:“大清在,太后在,奴才在,河南就在!”
他这般忠于大清不是盲目的。他不仅是旗人,早年圣道伪帝起事时,在韶州战殁的湖广提督高其位就是他父亲,当时他才七岁,得知父亲亡于逆贼之手。报仇之志就根植于心。国仇家恨融在一起,当太后点将河南时,正作慷慨激昂状的满朝文武无一人应声,是他挺身而出,自愿陷身绝地。
他这般自信也不是盲目的,大清公认的火器军良帅高其悼是他从叔,高其悼已年迈,西山大营实际由他代为统领,练训教演都由他一手包办,西山大营还能保持着一定的战力,可说是他一手造就的。而他在进西山大营统军前,还是从县府一路爬上来的文官,文武双全用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身边的军将们投在高起身上的目光满含敬佩,这位高大帅上月风风火火而来,一道钧令就暂时按住了闻香教之乱。
高大帅说:“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内,可如今时势激变,就只能反其道而行,攘外得先抚内。”正如高大帅所料,闻香教乱匪内部不合,有响应南蛮的,有趁乱而起的,高大帅洒下去无数告身,上到总兵,下到千总,顿时搅散了乱匪。
接下来这一步更是关键,高大帅的话回荡在这些旗人军将心中:“大潮卷涌,看似危急,可红衣骄横,兵力如五指一般摊得太开。当年太祖萨尔浒一战里就说过:凭尔几路来,我自一路去。只要寻机歼其一路,即便北方局势不能逆,大清人心也会为之一振!”
人心,如今南北大势就是人心之战,只要折了红衣一指,地方崩溃之势就会止住。闻香教乱匪受慑,不仅匪患会大减,还会招抚更多乱民,河南形势当为之一转。河南一变,未尝不是逆势之机。
众军将一遍遍嚼着这推演,死死将心气推住,高起即便有能,他们也需要靠着这般念想,团结在高起身边。而另一股动力则来自南蛮要将满人连根拔起的企图,逼得他们这些旗人只能拼死一搏,谁让大清这几年搞“栋梁论”,但凡能掌军政之人都入了旗呢。至于汉军旗还是满州旗,有区别么?
跟着高起一同来河南的亲信自是意志坚定,来自河南抚标、提标以及各镇标的军将面上慷慨,心中忐忑,北面枪炮声渐渐稀疏时,更升起一丝惶然,如果高大帅所料有差怎么办?
就在此时,一千总急急而来,打千急报:“南蛮红衣已入古道,看旗号是两营!”
众将顿时哦哟一声,更有人朝高起拱手道:“大帅神算!”
有精于官场的军将习惯性地侧拍马屁道:“标下依旧不解,为何红衣会弃北就南?”
高起矜持地道:“这有何难料?南蛮将官都出身素无传承的庶民,本帅还知,他们学的都是各类繁复杂学,皆不知史!南蛮断道统,弃纲常,官兵已如蛮夷,又怎知这江山社稷的千年渊源,这里是哪里?”
马鞭挥动,将南北罩于手中,高起话语里蕴着深沉的沧桑之感:“这里是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西端就是函谷关,东端则是南北两道,分有硖石和雁翎两关。古道“山岸如削”、“山峪峻阻”,两关夹于石壁,最宽不过四五十丈。
史书上赫赫有名的“崤之战”,就发生在北道硖石关。春秋时秦国元帅孟明视的大军在硖石关被晋军伏击,以致“匹马只轮无返者”。而南道雁翎关。就是高起刚才眺望的险峻关隘,则是夏帝皋战死之处,西汉末年赤眉军失利东返。就在这里被刘秀部将冯异设伏围歼。
古往今来,这里都是丧师之地,即便今世已是火器争战。可不能填壑平山,这险阻就一分没变。
南蛮红衣骄横,以为大军所到之处,地方望风披靡,便是遇有抗阻,先锋为争得尽早入洛阳的大功,定不会用足力气纠缠一地,只会绕道急进。
高起令自己的儿子高澄率一千精锐守硖石关。凭借险峻地形和死战之心,定会让红衣觉出棘手。而他自己带西山大营精锐两千,以及收拾出来的一万河南绿营在雁翎关设伏。
“南蛮初至古道,定会小心提防,在硖石关设伏很容易被看破,而在雁翎关设伏,就出乎南蛮意料了。他们多半还以为自己是另辟蹊径。可没料到,大帅就是要在雁翎关等他们!”
亲信部下正解释着高起的策略,众将连连点头。
高起淡淡道:“群山之间,古道之中,雄关之下。南蛮红衣枪炮再厉害,也架不住我们人多心齐!”
话音刚落,就见远处道口显露红衣身影,高起举手,只待红衣前队抵达关前,就挥下手臂,鼓号出击。
这手举起,就一直僵着了……
二十分钟前,古道上,正急行军的红衣官兵被两侧石壁压得心中忐忑,一个参谋看看石头路面显出的依稀车辙,吞了口唾沫,对他的长官,陆军六十师统制江得道嘀咕道:“这是死地啊,北面不说了,这南面的雁翎关古道,也埋了不知多少将兵……”
江得道不在意地哦了一声,眼中只有前方的雁翎关。
早年就是个船工的江得道没什么文化,在陆军学院历次进修,文史课的分数都是垫底,但这崤函古道还是很清楚的。
作为谢定北麾下河南方向先锋,江得道带着他的师一路东进,穿州越县,目标直指洛阳。从阌乡、灵宝一路杀到陕州府城都没什么激烈抵抗,甚至都没遇到过百人以上的清军阻击。战旗所到之处,满清文武官员不是逃就是降,原本警惕万分的函谷旧关也顺顺当当过来了。
现在冲到隔在陕州和渑池中间的崤函古道,江得道的提防已经没那么重了,当先锋营在硖石关遭遇清军激烈抵抗时,他也很快作了决策。
江得道认为,在硖石关抵抗的清军要么是零散部队,要么是河南清军精锐。如果是前者,没必要跟那些不知死活的死硬分子纠缠。如果是后者,硖石关是设伏的上佳之地,很容易阴沟翻船,而且在硖石关后还有南硖山大关,并成两硖雄关,更不必在此跟清军死耗。
总之他的决策就是以先锋营佯攻硖石关,自己则亲率两营主力绕道雁翎关,直扑洛阳城。
此时行在古道上,江得道虽如教典所教导的那般,将各种可能性都过了一遍,可遭遇大队清军伏击这种可能性却没在脑子里留住一丝,他正忙着估算雁翎关的清军会耽搁他多长时间。
前队将近雁翎关,营指挥来请示是否不必再照操典按部就班进攻,而是就势急进,江得道犹豫了。
要照操典来,前方侦查戒备,后方火炮展开,全套做足,怎么也得大半个时辰,这时间足够两营三千人穿越关隘了。
就连刚才心中打鼓的参谋也道,现在是非常时刻,不能再死搬教条,再说操典本身都有规定,在特殊时刻需要丢开操典,相机从事。
江得道眉毛扭了半分钟,耸肩道:“没办法,谢帅严令,不守操典,以败战论处。”
谢帅……谢参将是个混蛋!
这话出口时,江得道几乎都能听到身边所有部下的肚子里都在狂骂,因为他自己也在骂。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为什么会有操典?就是大家照着操典办,就不会出什么大错。战机丢了就丢了,咱们不心痛,但是无谓的牺牲,哪怕只是一个人,都是难以忍受的。”
谢定北在军议上的讲话还在江得道脑子里绕着,那时的谢定北真像是只嗡嗡不停的苍蝇。
“不要以为北伐必定势如破竹,北伐是深入敌境!陛下可以把北人当作同胞。平民可以把北人当作同胞,可对我们来说,北人都是敌人!是疏忽一眨眼的功夫。就能让你送命的敌人!”
谢定北很是危言耸听了一番:“当年童贯北伐,为什么会大败?不就是以为北人会箪食壶浆迎王师么?结果呢?数十万大军化为乌有!所以啊,千万不要心怀什么王师北上的想法。那是文人涂抹的东西。要为部下的安危负责,要为陛下的北伐大业负责!”
接着谢定北一转脸,和煦之色顿消,换上森冷如阎罗的黑脸:“行军作战,一切照操典办!你们这些师营主官可以决定打不打,打哪里,但怎么打,你们无权玩花样!”
就这么。谢定北给他的西路军唱起了人人痛骂的紧箍咒,占地多少、进军多快,这都是其次,谁要不守操典,肆意行事,他就要拿掉谁。
骂归骂,大家还是得听话。一方面是军法森严,另一方面,谢参将这家伙神得很,还是别跟他对着干的好。而江得道更是谢定北的老部下,早年跟着谢定北在湖南统领当地民勇。参与湖南大战,自不敢越雷池一步。
尽管心底里有一千只耗子在挠着,想要让部队一口气冲上雁翎关,可江得道还是压住了冲动,无奈地吩咐部队,照着操典关于攻击坚关天险的条令行事。
前线侦查,战场勘查,设定火炮阵地、步兵集结地,编组攻击波次,一整套程序运转起来,有老于条令的各部参谋和军士在,三千人的部队仍如一人般转动。
常规程序之外,让江得道最恼火的一项程序也不得不进行,那就是热气球侦查。他带着两个营,这是师级单位,而要攻打的雁翎关又是雄关天险,两项加在一起,不用热气球掌握整个战场,就是违反最新一版操典。
江得道真没存一点侥幸之心,瞧他宁愿用四辆马车拖着一个热气球哨望组过来,而不是换成四门火炮就清楚这一点。上古道时就让气球组作好准备,更证明了谢定北的紧箍咒是多么有效。
短短十来分钟,热气球就缓缓升空,当这具师级单位专用,只能载一人的小号热气球升到十来丈高时,远处隐在山麓中的高起刚刚挥起手臂。
望着一具巨大的圆滚滚物事自山道中冒起,依稀听说过这东西的高起顿时大惊,手臂也僵住。而热气球上的观察哨也惊得手里的望远镜差点摔了下去,伏兵!成千上万的伏兵!正隐在石道两侧山壁后方,现在已是瓮中捉鳖之势,只等前队冲上关隘,就能截为几段,分而食之。
号角声响起,是从半空的热气球传来的,当江得道惊得浑身汗毛发炸的时候,高起也气得浑身发颤:“吹号!吹号!出击!”
此时清军的牛角号声才响起,再是铺天盖地的喊杀声。
埋伏于乱山之间的清兵如潮水般倾泻而出,堵头加封尾,还有大批清兵攀上两侧石壁,三千红衣就这么陷入到一万两千清兵的重重包围中,还无一丝纵深,前后腹背四面皆敌。
“既然不能截为几段分割歼灭,那就一股脑吃下!”
高起很快调整了心态,虽然被红衣的热气球看破了埋伏,没能将其推入十死无生的绝地,可对红衣来说,眼下也是九死一生了。
枪声如雨点般响起,最初是零零落落的细雨,渐渐汇聚为瓢泼大雨,硝烟也四面而起,渐渐将这旧日战场遮蔽。
枪声初起那一瞬间,江得道心口几乎快碎成了冰渣,接着又缓了过来,心中就在喊着:谢参将,谢大将军,你真是有气运在身,能洞烛先机吧!如果不是你下了这紧箍咒,再过一会,部队就要被清兵拦头截尾掐腰,散作几段,被敌潮淹没了。
现在么,虽然被堵在古道上,部队拉成了一条长蛇阵,可只要不被分割,还有一战之力。
打量着自己的部队,江得道心中更稳了。
骚动是难免的,六十师是从西域撤下来的部队,只有少数有实战经验,大多数都只是戎守过军堡,还习惯了广阔无垠的荒漠戈壁,对这群山相夹的环境格外不适应。当敌军自两侧高耸石壁蜂拥出现。前后也枪声不绝时,大多数人都持枪四顾,不知所措。更有人已两腿发软,就要转头狂奔。
噼噼啪啪的皮鞭声响起,哨目的军士们开始发威。鞭子上身,直觉反应顿时主宰了心神,士兵们顿时腿也稳了,腰也直了,视线也清晰了。
“忘了自己的位置么,你们这些可怜虫!”
“朝左看什么!?那是另一哨的事!他们就是你们的背!你们也是他们的背!”
“就当是准噶尔骑兵冲上来了,咱们现在列的是空心方阵,只是空心被挤掉了而已……”
基层军官的呼喝更稳住了队伍。山道中的长蛇阵很快转为面向左右的横阵,而头尾则急速收缩,自半空俯瞰,短短不到几分钟的时间,红衣长队就聚为一个哑铃状的军阵。
山道虽狭窄,可山壁上却非可容大军之地,只有零散枪弹射入队列。前后虽也有炮声,但这险关两侧的山地显然不能容重炮进退,不过是些小虎蹲。
“干死鞑子!敢伏击咱们红衣,让鞑子明白咱们为什么叫红衣!”
“不是因为咱们穿着红衣,而是跟咱们为敌。就是泡在血水里哀嚎的下场!”
“六十师也要打出一个禁卫名号来!”
当队形齐整时,士气也凝聚起来,尽管清兵冲得越来越近,枪弹越来越密,不断有人倒下,可这情形跟准噶尔骑兵的万马奔腾,或者是列阵对射,一道排枪倒三分之一的惨烈之势远远不能相比,反而是血液被这枪声炒热了。
蓬……蓬……蓬……
瓢泼大雨声中猛然炸起雷声,高起心口一个大跳,这不是雷声,也不是炮声,而是排枪声,如此整齐,如此有节奏,一下就盖过了己方的枪声。
如雷排枪声一道接一道,不久后就成了连绵不绝的怒涛,大雨在这怒涛下显得那样柔弱和凌乱,渐渐被压成了背景声。再跟着更为浑厚的雷声轰鸣,这才是炮声。尽管只是四斤炮,可对只有火枪、抬枪和旧式小炮的清兵来说,这就是无可抗拒的死亡之音。
线膛枪的排射扫上不到十丈远的山壁,居高临下射击的零散清兵如滚石一般落下,火炮更直接将山壁上的清兵炮组连人带炮轰上半空,漫天飞舞的碎石如雨点一般淅淅沥沥洒下。有些小炮位置太高,惹得红衣炮兵直接将炮斜架在翻倒的大车上。
不到一刻钟,山道中就充斥着硝烟,视线最多能及几丈,清兵无法撼动红衣队伍前后所列的阵线,高处山壁的压制又被尽数驱散,只能沿着狭窄的山脊,源源不断自山道左右的脊口冲出,企图将红衣的长蛇阵截断。
拦截他们的不止有左右的枪弹,还有凌厉的炮弹,一弹贯穿多人,可中者却并不知自己已是第四五个牺牲者,古道上,雁翎关下,崤山中,已是迷雾笼罩的修罗场。
“怎么样了!?冲断了么!?”
两刻钟,三刻钟……
半个时辰过去了,高起举着从南面走私来的高倍双筒望远镜打望了许久,依旧难以看清形势。在后方他就只见到自己的兵丁不断涌入那迷雾中,像是漏底水池中正急速抽下的漩流。
他再难忍耐这种等待,决然亲上战场,朝着枪炮声最密集的山脊奔去,即便部下哭求也拦不住他。
越走硝烟越浓,当枪炮声就在不到百步外响起,嗖嗖冷声更在左右低鸣时,高起头皮发麻,他的兵呢?怎么都是自山道向左右射出的枪弹?
再一步踏出,高起一个趔趄,部下急急搀扶,却不料多人都是脚下一滑,一群人全扑在地上。
这一扑,脚感手感都觉有异,低头仔细一看,连高起带部下,个个头皮发麻,血水,如溪水一般的血水,偏还粘稠无比,根本无立脚之地。
朝着这血水溪流的来处看去,视线穿透硝烟之雾,高起等人如置身冰窖,魂魄都被冻僵了。
就在前方,一具具尸体密密麻麻仆倒在地,层层叠叠,一直向前延伸……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河南崤山,乱山乱林之中,一支大军偃旗息鼓地潜着,只有少数军将立于山麓间。北面有依稀枪炮声传来,但这些头戴冬帽,穿着基于英士装改制的过膝对襟中长军服的军将却毫不慌乱,他们簇拥着一位服色一致,只冬帽上飘着三眼花翎的中年人。
此人面色坚定,目光沉毅,像是形势都在掌握之中,正是这平静感染着众人,让他们如岩石一般屹立,就只有花翎和衣角随微微山风拂动。
“诸君,我等就是护住大清社稷的堤坝,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今日正当我等精忠报国之时!”
目光从不远处一座高峻关隘收回,大清钦差大臣,河南巡抚兼理提督事高起扫视身边军将,握拳沉声呼喝,众将肃然齐拜。
三月十日,英华刚接收徐州城,自江苏陆路北上的军民大队刚刚踏入山东地界,大运河水路,以内河蒸汽炮船为先导的船队刚进微山湖,皇帝龙舟才进骆马湖,北洋舰队的战舰和运兵船还在海上,漠北草原上,各部蒙古刚刚接到北海都护府的聚兵军令,主将陈廷芝还在半路。
洪流北卷之势,高起并不全知,他也无心全知,他只知道,就在河南,赤潮已铺天盖地卷来。湖北方向,红衣已过邓州,陕西方向,一路自风陵渡北上山西,一路向东连下阌乡、灵宝,陕州城请降。
今日,就在今日。红衣先锋已至硖石关,与关隘守军正激烈交战,枪炮声正是从北面十来里处战场传来的。
如果算上北面彰德府的闻香教叛乱。以及早被渗透多年,英华北伐檄文一出就官民齐降的光州府,如果还有人相信河南能在大清的舆图里呆到五月。这人铁定是脑壳烧坏了。
可高起相信,在他的领导下,河南不仅能守到五月,甚至还能一直守下去,在这南来赤潮的冲刷下,就如中流砥柱般屹立不倒。
高起本为京城西山大营副都统,慈淳太后上月紧急委他封疆河南,交给他两桩擎天重任。一是平定闻香教叛乱,一是守住河南,牵制红衣。太后幽幽交代说守到五月即可,高起却朗声道:“大清在,太后在,奴才在,河南就在!”
他这般忠于大清不是盲目的。他不仅是旗人,早年圣道伪帝起事时,在韶州战殁的湖广提督高其位就是他父亲,当时他才七岁,得知父亲亡于逆贼之手。报仇之志就根植于心。国仇家恨融在一起,当太后点将河南时,正作慷慨激昂状的满朝文武无一人应声,是他挺身而出,自愿陷身绝地。
他这般自信也不是盲目的,大清公认的火器军良帅高其悼是他从叔,高其悼已年迈,西山大营实际由他代为统领,练训教演都由他一手包办,西山大营还能保持着一定的战力,可说是他一手造就的。而他在进西山大营统军前,还是从县府一路爬上来的文官,文武双全用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身边的军将们投在高起身上的目光满含敬佩,这位高大帅上月风风火火而来,一道钧令就暂时按住了闻香教之乱。
高大帅说:“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内,可如今时势激变,就只能反其道而行,攘外得先抚内。”正如高大帅所料,闻香教乱匪内部不合,有响应南蛮的,有趁乱而起的,高大帅洒下去无数告身,上到总兵,下到千总,顿时搅散了乱匪。
接下来这一步更是关键,高大帅的话回荡在这些旗人军将心中:“大潮卷涌,看似危急,可红衣骄横,兵力如五指一般摊得太开。当年太祖萨尔浒一战里就说过:凭尔几路来,我自一路去。只要寻机歼其一路,即便北方局势不能逆,大清人心也会为之一振!”
人心,如今南北大势就是人心之战,只要折了红衣一指,地方崩溃之势就会止住。闻香教乱匪受慑,不仅匪患会大减,还会招抚更多乱民,河南形势当为之一转。河南一变,未尝不是逆势之机。
众军将一遍遍嚼着这推演,死死将心气推住,高起即便有能,他们也需要靠着这般念想,团结在高起身边。而另一股动力则来自南蛮要将满人连根拔起的企图,逼得他们这些旗人只能拼死一搏,谁让大清这几年搞“栋梁论”,但凡能掌军政之人都入了旗呢。至于汉军旗还是满州旗,有区别么?
跟着高起一同来河南的亲信自是意志坚定,来自河南抚标、提标以及各镇标的军将面上慷慨,心中忐忑,北面枪炮声渐渐稀疏时,更升起一丝惶然,如果高大帅所料有差怎么办?
就在此时,一千总急急而来,打千急报:“南蛮红衣已入古道,看旗号是两营!”
众将顿时哦哟一声,更有人朝高起拱手道:“大帅神算!”
有精于官场的军将习惯性地侧拍马屁道:“标下依旧不解,为何红衣会弃北就南?”
高起矜持地道:“这有何难料?南蛮将官都出身素无传承的庶民,本帅还知,他们学的都是各类繁复杂学,皆不知史!南蛮断道统,弃纲常,官兵已如蛮夷,又怎知这江山社稷的千年渊源,这里是哪里?”
马鞭挥动,将南北罩于手中,高起话语里蕴着深沉的沧桑之感:“这里是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西端就是函谷关,东端则是南北两道,分有硖石和雁翎两关。古道“山岸如削”、“山峪峻阻”,两关夹于石壁,最宽不过四五十丈。
史书上赫赫有名的“崤之战”,就发生在北道硖石关。春秋时秦国元帅孟明视的大军在硖石关被晋军伏击,以致“匹马只轮无返者”。而南道雁翎关。就是高起刚才眺望的险峻关隘,则是夏帝皋战死之处,西汉末年赤眉军失利东返。就在这里被刘秀部将冯异设伏围歼。
古往今来,这里都是丧师之地,即便今世已是火器争战。可不能填壑平山,这险阻就一分没变。
南蛮红衣骄横,以为大军所到之处,地方望风披靡,便是遇有抗阻,先锋为争得尽早入洛阳的大功,定不会用足力气纠缠一地,只会绕道急进。
高起令自己的儿子高澄率一千精锐守硖石关。凭借险峻地形和死战之心,定会让红衣觉出棘手。而他自己带西山大营精锐两千,以及收拾出来的一万河南绿营在雁翎关设伏。
“南蛮初至古道,定会小心提防,在硖石关设伏很容易被看破,而在雁翎关设伏,就出乎南蛮意料了。他们多半还以为自己是另辟蹊径。可没料到,大帅就是要在雁翎关等他们!”
亲信部下正解释着高起的策略,众将连连点头。
高起淡淡道:“群山之间,古道之中,雄关之下。南蛮红衣枪炮再厉害,也架不住我们人多心齐!”
话音刚落,就见远处道口显露红衣身影,高起举手,只待红衣前队抵达关前,就挥下手臂,鼓号出击。
这手举起,就一直僵着了……
二十分钟前,古道上,正急行军的红衣官兵被两侧石壁压得心中忐忑,一个参谋看看石头路面显出的依稀车辙,吞了口唾沫,对他的长官,陆军六十师统制江得道嘀咕道:“这是死地啊,北面不说了,这南面的雁翎关古道,也埋了不知多少将兵……”
江得道不在意地哦了一声,眼中只有前方的雁翎关。
早年就是个船工的江得道没什么文化,在陆军学院历次进修,文史课的分数都是垫底,但这崤函古道还是很清楚的。
作为谢定北麾下河南方向先锋,江得道带着他的师一路东进,穿州越县,目标直指洛阳。从阌乡、灵宝一路杀到陕州府城都没什么激烈抵抗,甚至都没遇到过百人以上的清军阻击。战旗所到之处,满清文武官员不是逃就是降,原本警惕万分的函谷旧关也顺顺当当过来了。
现在冲到隔在陕州和渑池中间的崤函古道,江得道的提防已经没那么重了,当先锋营在硖石关遭遇清军激烈抵抗时,他也很快作了决策。
江得道认为,在硖石关抵抗的清军要么是零散部队,要么是河南清军精锐。如果是前者,没必要跟那些不知死活的死硬分子纠缠。如果是后者,硖石关是设伏的上佳之地,很容易阴沟翻船,而且在硖石关后还有南硖山大关,并成两硖雄关,更不必在此跟清军死耗。
总之他的决策就是以先锋营佯攻硖石关,自己则亲率两营主力绕道雁翎关,直扑洛阳城。
此时行在古道上,江得道虽如教典所教导的那般,将各种可能性都过了一遍,可遭遇大队清军伏击这种可能性却没在脑子里留住一丝,他正忙着估算雁翎关的清军会耽搁他多长时间。
前队将近雁翎关,营指挥来请示是否不必再照操典按部就班进攻,而是就势急进,江得道犹豫了。
要照操典来,前方侦查戒备,后方火炮展开,全套做足,怎么也得大半个时辰,这时间足够两营三千人穿越关隘了。
就连刚才心中打鼓的参谋也道,现在是非常时刻,不能再死搬教条,再说操典本身都有规定,在特殊时刻需要丢开操典,相机从事。
江得道眉毛扭了半分钟,耸肩道:“没办法,谢帅严令,不守操典,以败战论处。”
谢帅……谢参将是个混蛋!
这话出口时,江得道几乎都能听到身边所有部下的肚子里都在狂骂,因为他自己也在骂。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为什么会有操典?就是大家照着操典办,就不会出什么大错。战机丢了就丢了,咱们不心痛,但是无谓的牺牲,哪怕只是一个人,都是难以忍受的。”
谢定北在军议上的讲话还在江得道脑子里绕着,那时的谢定北真像是只嗡嗡不停的苍蝇。
“不要以为北伐必定势如破竹,北伐是深入敌境!陛下可以把北人当作同胞。平民可以把北人当作同胞,可对我们来说,北人都是敌人!是疏忽一眨眼的功夫。就能让你送命的敌人!”
谢定北很是危言耸听了一番:“当年童贯北伐,为什么会大败?不就是以为北人会箪食壶浆迎王师么?结果呢?数十万大军化为乌有!所以啊,千万不要心怀什么王师北上的想法。那是文人涂抹的东西。要为部下的安危负责,要为陛下的北伐大业负责!”
接着谢定北一转脸,和煦之色顿消,换上森冷如阎罗的黑脸:“行军作战,一切照操典办!你们这些师营主官可以决定打不打,打哪里,但怎么打,你们无权玩花样!”
就这么。谢定北给他的西路军唱起了人人痛骂的紧箍咒,占地多少、进军多快,这都是其次,谁要不守操典,肆意行事,他就要拿掉谁。
骂归骂,大家还是得听话。一方面是军法森严,另一方面,谢参将这家伙神得很,还是别跟他对着干的好。而江得道更是谢定北的老部下,早年跟着谢定北在湖南统领当地民勇。参与湖南大战,自不敢越雷池一步。
尽管心底里有一千只耗子在挠着,想要让部队一口气冲上雁翎关,可江得道还是压住了冲动,无奈地吩咐部队,照着操典关于攻击坚关天险的条令行事。
前线侦查,战场勘查,设定火炮阵地、步兵集结地,编组攻击波次,一整套程序运转起来,有老于条令的各部参谋和军士在,三千人的部队仍如一人般转动。
常规程序之外,让江得道最恼火的一项程序也不得不进行,那就是热气球侦查。他带着两个营,这是师级单位,而要攻打的雁翎关又是雄关天险,两项加在一起,不用热气球掌握整个战场,就是违反最新一版操典。
江得道真没存一点侥幸之心,瞧他宁愿用四辆马车拖着一个热气球哨望组过来,而不是换成四门火炮就清楚这一点。上古道时就让气球组作好准备,更证明了谢定北的紧箍咒是多么有效。
短短十来分钟,热气球就缓缓升空,当这具师级单位专用,只能载一人的小号热气球升到十来丈高时,远处隐在山麓中的高起刚刚挥起手臂。
望着一具巨大的圆滚滚物事自山道中冒起,依稀听说过这东西的高起顿时大惊,手臂也僵住。而热气球上的观察哨也惊得手里的望远镜差点摔了下去,伏兵!成千上万的伏兵!正隐在石道两侧山壁后方,现在已是瓮中捉鳖之势,只等前队冲上关隘,就能截为几段,分而食之。
号角声响起,是从半空的热气球传来的,当江得道惊得浑身汗毛发炸的时候,高起也气得浑身发颤:“吹号!吹号!出击!”
此时清军的牛角号声才响起,再是铺天盖地的喊杀声。
埋伏于乱山之间的清兵如潮水般倾泻而出,堵头加封尾,还有大批清兵攀上两侧石壁,三千红衣就这么陷入到一万两千清兵的重重包围中,还无一丝纵深,前后腹背四面皆敌。
“既然不能截为几段分割歼灭,那就一股脑吃下!”
高起很快调整了心态,虽然被红衣的热气球看破了埋伏,没能将其推入十死无生的绝地,可对红衣来说,眼下也是九死一生了。
枪声如雨点般响起,最初是零零落落的细雨,渐渐汇聚为瓢泼大雨,硝烟也四面而起,渐渐将这旧日战场遮蔽。
枪声初起那一瞬间,江得道心口几乎快碎成了冰渣,接着又缓了过来,心中就在喊着:谢参将,谢大将军,你真是有气运在身,能洞烛先机吧!如果不是你下了这紧箍咒,再过一会,部队就要被清兵拦头截尾掐腰,散作几段,被敌潮淹没了。
现在么,虽然被堵在古道上,部队拉成了一条长蛇阵,可只要不被分割,还有一战之力。
打量着自己的部队,江得道心中更稳了。
骚动是难免的,六十师是从西域撤下来的部队,只有少数有实战经验,大多数都只是戎守过军堡,还习惯了广阔无垠的荒漠戈壁,对这群山相夹的环境格外不适应。当敌军自两侧高耸石壁蜂拥出现。前后也枪声不绝时,大多数人都持枪四顾,不知所措。更有人已两腿发软,就要转头狂奔。
噼噼啪啪的皮鞭声响起,哨目的军士们开始发威。鞭子上身,直觉反应顿时主宰了心神,士兵们顿时腿也稳了,腰也直了,视线也清晰了。
“忘了自己的位置么,你们这些可怜虫!”
“朝左看什么!?那是另一哨的事!他们就是你们的背!你们也是他们的背!”
“就当是准噶尔骑兵冲上来了,咱们现在列的是空心方阵,只是空心被挤掉了而已……”
基层军官的呼喝更稳住了队伍。山道中的长蛇阵很快转为面向左右的横阵,而头尾则急速收缩,自半空俯瞰,短短不到几分钟的时间,红衣长队就聚为一个哑铃状的军阵。
山道虽狭窄,可山壁上却非可容大军之地,只有零散枪弹射入队列。前后虽也有炮声,但这险关两侧的山地显然不能容重炮进退,不过是些小虎蹲。
“干死鞑子!敢伏击咱们红衣,让鞑子明白咱们为什么叫红衣!”
“不是因为咱们穿着红衣,而是跟咱们为敌。就是泡在血水里哀嚎的下场!”
“六十师也要打出一个禁卫名号来!”
当队形齐整时,士气也凝聚起来,尽管清兵冲得越来越近,枪弹越来越密,不断有人倒下,可这情形跟准噶尔骑兵的万马奔腾,或者是列阵对射,一道排枪倒三分之一的惨烈之势远远不能相比,反而是血液被这枪声炒热了。
蓬……蓬……蓬……
瓢泼大雨声中猛然炸起雷声,高起心口一个大跳,这不是雷声,也不是炮声,而是排枪声,如此整齐,如此有节奏,一下就盖过了己方的枪声。
如雷排枪声一道接一道,不久后就成了连绵不绝的怒涛,大雨在这怒涛下显得那样柔弱和凌乱,渐渐被压成了背景声。再跟着更为浑厚的雷声轰鸣,这才是炮声。尽管只是四斤炮,可对只有火枪、抬枪和旧式小炮的清兵来说,这就是无可抗拒的死亡之音。
线膛枪的排射扫上不到十丈远的山壁,居高临下射击的零散清兵如滚石一般落下,火炮更直接将山壁上的清兵炮组连人带炮轰上半空,漫天飞舞的碎石如雨点一般淅淅沥沥洒下。有些小炮位置太高,惹得红衣炮兵直接将炮斜架在翻倒的大车上。
不到一刻钟,山道中就充斥着硝烟,视线最多能及几丈,清兵无法撼动红衣队伍前后所列的阵线,高处山壁的压制又被尽数驱散,只能沿着狭窄的山脊,源源不断自山道左右的脊口冲出,企图将红衣的长蛇阵截断。
拦截他们的不止有左右的枪弹,还有凌厉的炮弹,一弹贯穿多人,可中者却并不知自己已是第四五个牺牲者,古道上,雁翎关下,崤山中,已是迷雾笼罩的修罗场。
“怎么样了!?冲断了么!?”
两刻钟,三刻钟……
半个时辰过去了,高起举着从南面走私来的高倍双筒望远镜打望了许久,依旧难以看清形势。在后方他就只见到自己的兵丁不断涌入那迷雾中,像是漏底水池中正急速抽下的漩流。
他再难忍耐这种等待,决然亲上战场,朝着枪炮声最密集的山脊奔去,即便部下哭求也拦不住他。
越走硝烟越浓,当枪炮声就在不到百步外响起,嗖嗖冷声更在左右低鸣时,高起头皮发麻,他的兵呢?怎么都是自山道向左右射出的枪弹?
再一步踏出,高起一个趔趄,部下急急搀扶,却不料多人都是脚下一滑,一群人全扑在地上。
这一扑,脚感手感都觉有异,低头仔细一看,连高起带部下,个个头皮发麻,血水,如溪水一般的血水,偏还粘稠无比,根本无立脚之地。
朝着这血水溪流的来处看去,视线穿透硝烟之雾,高起等人如置身冰窖,魂魄都被冻僵了。
就在前方,一具具尸体密密麻麻仆倒在地,层层叠叠,一直向前延伸……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