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温馨陪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08温馨陪伴
【108】温馨陪伴
丁一说:“知道一点,我算不上新闻界的人,充其量还是个新兵,但是采访你之前,我恶补了一下育种知识,知道这个人。”
邹子介很满意丁一的谦虚,他说:“炎老师培育成功的农—098,打破了世界纪录,因为就是在全世界,也没有一个玉米品种被广泛种植达十多年之久,而且种植面积达到十来亿亩,增产百亿公斤。这说明,这个品种非常适合我们国家的国情,优质、高产、高效。”
“他是怎么培养成功的?”丁一感觉到老师在他的心目中的位置,另外,说起老师,他特别兴奋,尽管他的老师不在本次采访范围之内,但着对于了解邹子介这个人也至关重要。
果然,邹子介说道:“老师了不起啊!”他淡棕色的眼睛露出崇敬之情,“早在六十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就发现隐性突变基因,能使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提高80%以上。于是,很多国家都相继开始了这种玉米的研究工作,选育了许多自交系和杂交种。但是,由于这种基因在提高营养价值的同时,也使籽粒胚乳粉质化,带来了一系列缺点:籽粒千粒重降低,脱粒时易破碎,易遭虫鼠危害,而且在成熟时易生穗腐或粒腐病,难以在生产中推广。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美国、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进行了长期研究,收效甚微。但是,这个课题被老师攻克了,他用了12年的时间,将美国高赖氨酸和墨西哥带有优质蛋白质基因杂交,又连续自交,终于培育出玉米籽粒硬、抗病能力高的早熟和晚熟两个系列品种,我田里就有老师的自交系品种。”
“这个098品种有什么特点?”
“根系发达,茎杆坚硬,穗下叶片平展而穗上叶片上冲、紧凑,籽粒成熟后,秸杆不枯不萎,仍是青株绿叶,收获后,整株秸秆可以当做青储饲料。”
丁一又问:“你是怎么认识老师的?”
“嗨,那说来话长了,文革期间,他遭到迫害,被下放到我们村接受劳动改造,那个时候他住在我家,用我家的自留地当做玉米试验田,他有个铁皮箱子,走到哪儿扛到哪儿,里面全是玉米粒,有的玉米粒还不如我们家地里种的个大饱满,我就说,您还是搞育种的,这个玉米粒还不如我种的粒大,他告诉我,这是父本,跟母本一结合,就是种子,这个种子种出来的玉米不但会比我的粒大,而且营养价值高,赖氨酸和蛋白质都比普遍玉米高很多很多。从哪儿开始,我迷上了育种,开始跟在他**后面学。”
“那个时候,我已经是生产队科技小组成员,我们主要任务是小麦选种,后来因为小麦品种稳定,更替慢,我就转行跟老师学玉米育种。那个时候,国家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粮食高产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但是,从科研的角度考虑,玉米的品质问题迟早会提到日程上来,而要改进一个作物的品质,难度很大,所需的时间也很长,必须早做准备。正是这种超前意识的理论,使老师一开始就把研究定位于质、量并重,从改良品质入手和大力搜集种质资源,扩大遗传基础,下大力气培育有突破性的优良自交系品种。”
“你的第一个独立培育的品种是什么?”丁一必须把他的话题拉回来。
“亢单1号、2号、3号。”
“表现怎么样?”
邹子介听丁一问的很专业,他就欣赏的说道:“你居然知道我们的行业术语,你比中央台那些记者可是强多了。”
丁一坦率的说道:“我是临阵磨枪。”
“我的亢单系列在北方地区表现非常好,在京津唐地方种植广泛,产量高,穗大,秸秆通绿。甚至最早长出的那片叶子到成熟时都是绿的,这是炎老师所有学生共同的特点。[`书小说`]老师就说,搞育种的人,必须要有远见卓识,因为一个品种的成功,会持续几年的种植时间,期间不能落伍。”
“你有老师的照片吗?”
“有。”邹子介说着,找出一个小相册,里面全是玉米的照片,翻到最后是他和老师的合影。
丁一看了看说道:“你老师很年轻啊。”
邹子介笑了,说道:“你猜猜他的年纪。”
丁一说:“从他灰白的头发判断,也就是五十多岁,如果从他的面相判断,也就是四十多岁?”
“哈哈,你什么七十了!”
“啊?”丁一怎么也不相信,照片上那个人居然快七十岁了。
“没错,这张照片是前几年的,目前也老了,有白头发了。不过搞育种的人要天天劳动,出大汗,排大毒,老师快七十岁了,没上过医院,身体倍儿棒。”邹子介兴奋的说道。
“你也很棒。”丁一看了一眼他健壮的身材。
“呵呵,搞育种的人,想不棒都不行,天天在太阳底下照着,不缺钙。”
丁一说:“去你试验田里看看?”
“好,不过你得戴顶草帽子,太阳很毒。”说着,去里屋给他找来一顶新的草帽。
丁一见科长和村主任在院里说话,就说道:“我们去地里看看?”
彭长宜点点头。
丁一看见这个场院四周,都长满了一种一人高的花,节节开花,叶大花大,层层叠叠的,颜色艳丽,如果单看花朵,跟牡丹没什么区别。这种花在北方农村司空见惯,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却无人知道它学名叫什么,而且邹子介院子开的花,明显比别处的大,形状快赶上牡丹了,她说:
“这是什么花?”
邹子介说:“这种花的学名叫蜀葵,属草本花卉,有‘花生奇态,开如绣锦夺目’之誉,郭沫若描述为‘箭茎条条直射,琼花朵朵相继’。叶大、花繁、色艳,花期长,老百姓非常喜爱。花的红色素,在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褐色,可作中和的指示剂。你说我种的花比别人的大就对了,我种的是经过特殊改良后的品种。”
“你难道也给这种花杂交了吗?”
“嗬嗬,算我选育的吧。”
“神奇,你搞玉米育种,难道还研究花卉?”
邹子介显然比平时更健谈,他说道:“用不着特别研究,我就能培养出蓝色的玫瑰和绿色的玫瑰,不过你别写进报道里。”
“为什么?花卉的经济价值也很高的。”
“是高,比玉米还高,但是人不能吃啊。我们研究的是能让人吃饱吃好的玉米,被饿怕了。”邹子介说道:“我父母去世的早,是奶奶把我拉扯大供我上学读书,这种花农村老太太特别喜爱,但是种出来的多是单瓣,花朵小,有一天奶奶就问我,能不能把那花培育大点,像牡丹那样?我说能啊,你孙子都能让玉米穗变大,当然也能让花朵变大,但不能跟牡丹一样,牡丹是国花,我不能混淆人们固有的审美眼光。奶奶说,那你就把它给我改良一下,花朵大点,要重瓣的。就这样,我每年去海南,都带着这种花的种子,往返两年,经过四次选育,终于达到了奶奶的要求。”
“呵呵,奶奶高兴了?”
邹子介扭过头,半天才说:“她,没看上。去年冬天,我正在海南育种,村里打电话,说奶奶病重,我当时没有钱,无法回来,后来还是炎老师知道后,给了我钱,我才回来,但是奶奶已经下葬了,我只能跪在奶奶的坟前赎罪。”
旁边的村主任说:“大冷的天,在坟前都跪了多半天了,谁叫都不起来,最后还是我和支书我们俩硬把他架回家。”
丁一有些过意不去,没想到自己的好奇心触痛了这个汉子的悲痛,她说道:“对不起,我不了解情况。”
邹子介眼圈红了,说道:“没关系。我原想今年把这种花种在奶奶坟前,赶上平坟,没办法,咱得响应号召,就把坟平了,我就把这花种在我家周围,也种在了这个场院。”
邹子介边说边和丁一往玉米地里走去。
彭长宜跟村主任说:“主任你回去吧,咱们要给记者自由采访的空间。”
村主任见彭长宜态度坚决,另外头来的时候彭长宜也声明了态度,就说:“那我先回村里,有什么事您在招呼我。”他推起摩托车,坐道:“丁秘书不简单,能掏出他这么多的话,往日这个人的话很少。”
彭长宜笑笑,目送着村主任骑着摩托,驶入青纱帐那条小路。他这才发现丁一和邹子介不见了,他就沿着其中的一条小路走去,走到一大片花生地也没见着他们,他又原路返回,坐在院中的葫芦架下,自己进屋,把沏好的水端出来,坐在一个小方桌旁,看着邹子介的报纸。
这时,他的呼机响了,一看是江帆,他这才想起上次吃乳鸽的时候,江帆说想认识邹子介,就急忙掏出手机,给江帆回了电话。
“长宜,你在什么地方?”
彭长宜感到丁一是“搭”江帆车回来的,他心里有些异样,但是江帆这话问的一点毛病都没有,既不是明知故问,也不是抛砖引玉,直接就问他在什么地方。彭长宜说道:“市长,我在陪丁一采访邹子介。”
“采访到什么地步了?”
“我们刚到,刚开始座谈,我现在找不着他们了,不知他们去了哪里,刚坐在葫芦架下,正准备告诉您呐。”
江帆又问:“都谁在哪儿?”
“目前就丁一我俩,村主任刚走。”
“具体在什么地方,我过去找你们。”
彭长宜给他指了具体地址,说道:“我去接您吧,反正我在这儿也没事。”
江帆说:“不用了,我开车过去。”
“好,您到了路边后,就摁喇叭,我出去接您。”说着,就收了线。
这时,传来了一阵狗吠声,原来,从他们来时的青纱帐掩映的庄稼路上,传来了汽车引擎的声音,一会,温庆轩坐着车赶来了,村支书从车里面钻了出来。
彭长宜站起,迎着温庆轩走过去,温庆轩说道:“彭主任亲自陪同采访,太支持我们工作了,感谢。”说着,向彭长宜伸出手。
彭长宜握过温庆轩的手后,说道:“温局过奖了,你们这是宣传我们基层,求之不得。”
温庆轩没见到丁一,就说:“小丁哪?”
彭长宜说:“他们去试验田了,正在座谈,咱们就在这儿坐会吧,一会江市长来。”
“哦,惊动了市长?”
“是啊,上次小丁给我打电话,说要回来采访,正好我那时跟市长在一起,他听了这件事后对邹子介这个人很感兴趣,嘱咐我,什么时候有机会要见见邹子介,认识一下,他说这是咱们亢州籍的科学家,无价之宝。你们来的时候,我刚给市长汇报完,他说马上就过来。”
村支书说:“市长是到大队部还是来地里?”
彭长宜说:“来地里。”
村支书就急忙到邹子介的屋里,拿出几只圆凳,说道:“这市长来了,要不要通知区里?”
温庆轩笑了,说道:“区主任在这儿,你还想通知谁?”
支书不好意思的笑了,彭长宜明白他指的是任小亮,就说道:“江市长也是来找我的,不是公事。”
支书尴尬的笑笑,不再说什么。
来到北城后,彭长宜一直对自己比较自信,即便他对任小亮表现出尊重,那也是在自信的基础上的尊重,是角色决定他必须这样,所以,他丝毫没有感到过差距,但是从这个支书的眼神中,他第一次感觉到他和任小亮之间的距离,确切的说是和党委书记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让他有了一丝不满足感。
很快,青纱帐外,传来了汽车喇叭声,彭长宜立刻起身,往出走,温庆轩和村支书等人跟在后头。
果然,江帆的车停在路边,江帆探出头,说道:“能进去吗?”
彭长宜说:“没问题,我给您引路。”说着,就倒退着往里走。
江帆仔细看了这段土路,除去两道车辙外,路边都是杂草,半空是玉米叶子,这些都对他的车漆够不上危害,就放心的往里开。
彭长宜给他拉开车门,江帆出来后,一一和他们握手,他笑着对温庆轩说:“你是亲自督阵啊。”
温庆轩说:“不是督阵,是想学习一下,对小丁找的这个人物很感兴趣。”
“那就说明她在选题上成功了一半。”江帆肯定的说道。
温庆轩说:“市长都这样肯定了,应该错不了。”
江帆说:“温局长带的兵不会错。”
温庆轩很高兴,说道:“哪里,我们都是江市长的兵。”
江帆说道:“要那样说的话,我们都是钟。”
大家都笑了,江帆问:“他们人哪?”
“彭长宜说,在里面,但不知在哪块地里。”
村支书说:“我去找找去。”
江帆说:“别打扰他们,让他们聊吧。”
村支书就给江帆递过一个圆凳,又从屋里拿出几只茶杯,彭长宜把茶杯洗过之后,支书往里倒满水,彭长宜分别递到江帆和温庆轩的面前。
温庆轩的司机打量着院子里的蜀葵花说道:“倒是搞育种的,这些花都比别处的大。”
彭长宜笑了,说道:“刚刚介绍过,这些花也是经过选育后栽培出来的。”
村支书因为事前听彭长宜说,市长是有私事找他,所以不好在这里继续打扰他们,就说道:“彭主任,您说中午怎么安排,我去准备。”
“我刚才就说了,不用你们管,温局长带人来咱们北城采访,江市长也来督阵,中午我安排,你要是有事就去忙,要是没事就一起。”
村支书听他这么说,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就说:“这么多领导来我们这里视察工作,我就是再忙也不忙了。”
江帆说:“你该忙就去忙,我真的没事,是找长宜来了,不是视察工作。”
支书说:“我也没啥事。”说着,就又去给他们倒水。
他们坐下后,话题自然围着这个邹子介,支书就给在座的领导介绍了邹子介的情况。
通过介绍,在座的无论是江帆还是彭长宜和温庆轩,都深深的感到邹子介是个人才,而且有着朴素的观点,他最初搞育种,首先追求的就是高产,高产是他的终极目标,他研究培养的亢单1号,曾经创下亩产1260公斤的记录,刷新了老师的亩产1120公斤的记录。
------------------------------
08浪子
今日推荐《我和我的女病人们:妇产科》
简介:一位妇产科男医生,在结识了一位女性官员后竟然成为官场灼手可热的人物。在江南省,他有着组织部长一样的权力。但,他仅仅是一名医生,一位妇产科方面的专家。本书揭秘的是女性、特别是女性官员的生存状态。
直接搜索《妇产科》,或记下书号172208,然后任意打开一本书的连接,把地址中的数字替换成172208即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最新更新!
108温馨陪伴
【108】温馨陪伴
丁一说:“知道一点,我算不上新闻界的人,充其量还是个新兵,但是采访你之前,我恶补了一下育种知识,知道这个人。”
邹子介很满意丁一的谦虚,他说:“炎老师培育成功的农—098,打破了世界纪录,因为就是在全世界,也没有一个玉米品种被广泛种植达十多年之久,而且种植面积达到十来亿亩,增产百亿公斤。这说明,这个品种非常适合我们国家的国情,优质、高产、高效。”
“他是怎么培养成功的?”丁一感觉到老师在他的心目中的位置,另外,说起老师,他特别兴奋,尽管他的老师不在本次采访范围之内,但着对于了解邹子介这个人也至关重要。
果然,邹子介说道:“老师了不起啊!”他淡棕色的眼睛露出崇敬之情,“早在六十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就发现隐性突变基因,能使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提高80%以上。于是,很多国家都相继开始了这种玉米的研究工作,选育了许多自交系和杂交种。但是,由于这种基因在提高营养价值的同时,也使籽粒胚乳粉质化,带来了一系列缺点:籽粒千粒重降低,脱粒时易破碎,易遭虫鼠危害,而且在成熟时易生穗腐或粒腐病,难以在生产中推广。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美国、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进行了长期研究,收效甚微。但是,这个课题被老师攻克了,他用了12年的时间,将美国高赖氨酸和墨西哥带有优质蛋白质基因杂交,又连续自交,终于培育出玉米籽粒硬、抗病能力高的早熟和晚熟两个系列品种,我田里就有老师的自交系品种。”
“这个098品种有什么特点?”
“根系发达,茎杆坚硬,穗下叶片平展而穗上叶片上冲、紧凑,籽粒成熟后,秸杆不枯不萎,仍是青株绿叶,收获后,整株秸秆可以当做青储饲料。”
丁一又问:“你是怎么认识老师的?”
“嗨,那说来话长了,文革期间,他遭到迫害,被下放到我们村接受劳动改造,那个时候他住在我家,用我家的自留地当做玉米试验田,他有个铁皮箱子,走到哪儿扛到哪儿,里面全是玉米粒,有的玉米粒还不如我们家地里种的个大饱满,我就说,您还是搞育种的,这个玉米粒还不如我种的粒大,他告诉我,这是父本,跟母本一结合,就是种子,这个种子种出来的玉米不但会比我的粒大,而且营养价值高,赖氨酸和蛋白质都比普遍玉米高很多很多。从哪儿开始,我迷上了育种,开始跟在他**后面学。”
“那个时候,我已经是生产队科技小组成员,我们主要任务是小麦选种,后来因为小麦品种稳定,更替慢,我就转行跟老师学玉米育种。那个时候,国家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粮食高产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但是,从科研的角度考虑,玉米的品质问题迟早会提到日程上来,而要改进一个作物的品质,难度很大,所需的时间也很长,必须早做准备。正是这种超前意识的理论,使老师一开始就把研究定位于质、量并重,从改良品质入手和大力搜集种质资源,扩大遗传基础,下大力气培育有突破性的优良自交系品种。”
“你的第一个独立培育的品种是什么?”丁一必须把他的话题拉回来。
“亢单1号、2号、3号。”
“表现怎么样?”
邹子介听丁一问的很专业,他就欣赏的说道:“你居然知道我们的行业术语,你比中央台那些记者可是强多了。”
丁一坦率的说道:“我是临阵磨枪。”
“我的亢单系列在北方地区表现非常好,在京津唐地方种植广泛,产量高,穗大,秸秆通绿。甚至最早长出的那片叶子到成熟时都是绿的,这是炎老师所有学生共同的特点。[`书小说`]老师就说,搞育种的人,必须要有远见卓识,因为一个品种的成功,会持续几年的种植时间,期间不能落伍。”
“你有老师的照片吗?”
“有。”邹子介说着,找出一个小相册,里面全是玉米的照片,翻到最后是他和老师的合影。
丁一看了看说道:“你老师很年轻啊。”
邹子介笑了,说道:“你猜猜他的年纪。”
丁一说:“从他灰白的头发判断,也就是五十多岁,如果从他的面相判断,也就是四十多岁?”
“哈哈,你什么七十了!”
“啊?”丁一怎么也不相信,照片上那个人居然快七十岁了。
“没错,这张照片是前几年的,目前也老了,有白头发了。不过搞育种的人要天天劳动,出大汗,排大毒,老师快七十岁了,没上过医院,身体倍儿棒。”邹子介兴奋的说道。
“你也很棒。”丁一看了一眼他健壮的身材。
“呵呵,搞育种的人,想不棒都不行,天天在太阳底下照着,不缺钙。”
丁一说:“去你试验田里看看?”
“好,不过你得戴顶草帽子,太阳很毒。”说着,去里屋给他找来一顶新的草帽。
丁一见科长和村主任在院里说话,就说道:“我们去地里看看?”
彭长宜点点头。
丁一看见这个场院四周,都长满了一种一人高的花,节节开花,叶大花大,层层叠叠的,颜色艳丽,如果单看花朵,跟牡丹没什么区别。这种花在北方农村司空见惯,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却无人知道它学名叫什么,而且邹子介院子开的花,明显比别处的大,形状快赶上牡丹了,她说:
“这是什么花?”
邹子介说:“这种花的学名叫蜀葵,属草本花卉,有‘花生奇态,开如绣锦夺目’之誉,郭沫若描述为‘箭茎条条直射,琼花朵朵相继’。叶大、花繁、色艳,花期长,老百姓非常喜爱。花的红色素,在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褐色,可作中和的指示剂。你说我种的花比别人的大就对了,我种的是经过特殊改良后的品种。”
“你难道也给这种花杂交了吗?”
“嗬嗬,算我选育的吧。”
“神奇,你搞玉米育种,难道还研究花卉?”
邹子介显然比平时更健谈,他说道:“用不着特别研究,我就能培养出蓝色的玫瑰和绿色的玫瑰,不过你别写进报道里。”
“为什么?花卉的经济价值也很高的。”
“是高,比玉米还高,但是人不能吃啊。我们研究的是能让人吃饱吃好的玉米,被饿怕了。”邹子介说道:“我父母去世的早,是奶奶把我拉扯大供我上学读书,这种花农村老太太特别喜爱,但是种出来的多是单瓣,花朵小,有一天奶奶就问我,能不能把那花培育大点,像牡丹那样?我说能啊,你孙子都能让玉米穗变大,当然也能让花朵变大,但不能跟牡丹一样,牡丹是国花,我不能混淆人们固有的审美眼光。奶奶说,那你就把它给我改良一下,花朵大点,要重瓣的。就这样,我每年去海南,都带着这种花的种子,往返两年,经过四次选育,终于达到了奶奶的要求。”
“呵呵,奶奶高兴了?”
邹子介扭过头,半天才说:“她,没看上。去年冬天,我正在海南育种,村里打电话,说奶奶病重,我当时没有钱,无法回来,后来还是炎老师知道后,给了我钱,我才回来,但是奶奶已经下葬了,我只能跪在奶奶的坟前赎罪。”
旁边的村主任说:“大冷的天,在坟前都跪了多半天了,谁叫都不起来,最后还是我和支书我们俩硬把他架回家。”
丁一有些过意不去,没想到自己的好奇心触痛了这个汉子的悲痛,她说道:“对不起,我不了解情况。”
邹子介眼圈红了,说道:“没关系。我原想今年把这种花种在奶奶坟前,赶上平坟,没办法,咱得响应号召,就把坟平了,我就把这花种在我家周围,也种在了这个场院。”
邹子介边说边和丁一往玉米地里走去。
彭长宜跟村主任说:“主任你回去吧,咱们要给记者自由采访的空间。”
村主任见彭长宜态度坚决,另外头来的时候彭长宜也声明了态度,就说:“那我先回村里,有什么事您在招呼我。”他推起摩托车,坐道:“丁秘书不简单,能掏出他这么多的话,往日这个人的话很少。”
彭长宜笑笑,目送着村主任骑着摩托,驶入青纱帐那条小路。他这才发现丁一和邹子介不见了,他就沿着其中的一条小路走去,走到一大片花生地也没见着他们,他又原路返回,坐在院中的葫芦架下,自己进屋,把沏好的水端出来,坐在一个小方桌旁,看着邹子介的报纸。
这时,他的呼机响了,一看是江帆,他这才想起上次吃乳鸽的时候,江帆说想认识邹子介,就急忙掏出手机,给江帆回了电话。
“长宜,你在什么地方?”
彭长宜感到丁一是“搭”江帆车回来的,他心里有些异样,但是江帆这话问的一点毛病都没有,既不是明知故问,也不是抛砖引玉,直接就问他在什么地方。彭长宜说道:“市长,我在陪丁一采访邹子介。”
“采访到什么地步了?”
“我们刚到,刚开始座谈,我现在找不着他们了,不知他们去了哪里,刚坐在葫芦架下,正准备告诉您呐。”
江帆又问:“都谁在哪儿?”
“目前就丁一我俩,村主任刚走。”
“具体在什么地方,我过去找你们。”
彭长宜给他指了具体地址,说道:“我去接您吧,反正我在这儿也没事。”
江帆说:“不用了,我开车过去。”
“好,您到了路边后,就摁喇叭,我出去接您。”说着,就收了线。
这时,传来了一阵狗吠声,原来,从他们来时的青纱帐掩映的庄稼路上,传来了汽车引擎的声音,一会,温庆轩坐着车赶来了,村支书从车里面钻了出来。
彭长宜站起,迎着温庆轩走过去,温庆轩说道:“彭主任亲自陪同采访,太支持我们工作了,感谢。”说着,向彭长宜伸出手。
彭长宜握过温庆轩的手后,说道:“温局过奖了,你们这是宣传我们基层,求之不得。”
温庆轩没见到丁一,就说:“小丁哪?”
彭长宜说:“他们去试验田了,正在座谈,咱们就在这儿坐会吧,一会江市长来。”
“哦,惊动了市长?”
“是啊,上次小丁给我打电话,说要回来采访,正好我那时跟市长在一起,他听了这件事后对邹子介这个人很感兴趣,嘱咐我,什么时候有机会要见见邹子介,认识一下,他说这是咱们亢州籍的科学家,无价之宝。你们来的时候,我刚给市长汇报完,他说马上就过来。”
村支书说:“市长是到大队部还是来地里?”
彭长宜说:“来地里。”
村支书就急忙到邹子介的屋里,拿出几只圆凳,说道:“这市长来了,要不要通知区里?”
温庆轩笑了,说道:“区主任在这儿,你还想通知谁?”
支书不好意思的笑了,彭长宜明白他指的是任小亮,就说道:“江市长也是来找我的,不是公事。”
支书尴尬的笑笑,不再说什么。
来到北城后,彭长宜一直对自己比较自信,即便他对任小亮表现出尊重,那也是在自信的基础上的尊重,是角色决定他必须这样,所以,他丝毫没有感到过差距,但是从这个支书的眼神中,他第一次感觉到他和任小亮之间的距离,确切的说是和党委书记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让他有了一丝不满足感。
很快,青纱帐外,传来了汽车喇叭声,彭长宜立刻起身,往出走,温庆轩和村支书等人跟在后头。
果然,江帆的车停在路边,江帆探出头,说道:“能进去吗?”
彭长宜说:“没问题,我给您引路。”说着,就倒退着往里走。
江帆仔细看了这段土路,除去两道车辙外,路边都是杂草,半空是玉米叶子,这些都对他的车漆够不上危害,就放心的往里开。
彭长宜给他拉开车门,江帆出来后,一一和他们握手,他笑着对温庆轩说:“你是亲自督阵啊。”
温庆轩说:“不是督阵,是想学习一下,对小丁找的这个人物很感兴趣。”
“那就说明她在选题上成功了一半。”江帆肯定的说道。
温庆轩说:“市长都这样肯定了,应该错不了。”
江帆说:“温局长带的兵不会错。”
温庆轩很高兴,说道:“哪里,我们都是江市长的兵。”
江帆说道:“要那样说的话,我们都是钟。”
大家都笑了,江帆问:“他们人哪?”
“彭长宜说,在里面,但不知在哪块地里。”
村支书说:“我去找找去。”
江帆说:“别打扰他们,让他们聊吧。”
村支书就给江帆递过一个圆凳,又从屋里拿出几只茶杯,彭长宜把茶杯洗过之后,支书往里倒满水,彭长宜分别递到江帆和温庆轩的面前。
温庆轩的司机打量着院子里的蜀葵花说道:“倒是搞育种的,这些花都比别处的大。”
彭长宜笑了,说道:“刚刚介绍过,这些花也是经过选育后栽培出来的。”
村支书因为事前听彭长宜说,市长是有私事找他,所以不好在这里继续打扰他们,就说道:“彭主任,您说中午怎么安排,我去准备。”
“我刚才就说了,不用你们管,温局长带人来咱们北城采访,江市长也来督阵,中午我安排,你要是有事就去忙,要是没事就一起。”
村支书听他这么说,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就说:“这么多领导来我们这里视察工作,我就是再忙也不忙了。”
江帆说:“你该忙就去忙,我真的没事,是找长宜来了,不是视察工作。”
支书说:“我也没啥事。”说着,就又去给他们倒水。
他们坐下后,话题自然围着这个邹子介,支书就给在座的领导介绍了邹子介的情况。
通过介绍,在座的无论是江帆还是彭长宜和温庆轩,都深深的感到邹子介是个人才,而且有着朴素的观点,他最初搞育种,首先追求的就是高产,高产是他的终极目标,他研究培养的亢单1号,曾经创下亩产1260公斤的记录,刷新了老师的亩产1120公斤的记录。
------------------------------
08浪子
今日推荐《我和我的女病人们:妇产科》
简介:一位妇产科男医生,在结识了一位女性官员后竟然成为官场灼手可热的人物。在江南省,他有着组织部长一样的权力。但,他仅仅是一名医生,一位妇产科方面的专家。本书揭秘的是女性、特别是女性官员的生存状态。
直接搜索《妇产科》,或记下书号172208,然后任意打开一本书的连接,把地址中的数字替换成172208即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