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再议军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天早朝在两仪殿举行,只是姬轻尘朝会上没有发言,朝会讨论的就是怎么样稳住离国出兵,有建议跟离国联姻的,有建议跟离国议和的,有建议跟离国开战者,可讨论了一个早晨,就是没有讨论出一个确切的结果。
待朝会结束姬轻尘出了两仪殿,就有内侍上前向他说道,“殿下,陛下请你到御书房议事。”
“御书房?”姬轻尘有点不解,御书房议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不过还是跟内侍来到书房。
书房里除了燕帝外,有丞相裴文矩、户部尚书唐俭、兵部尚书柳平原、兵部侍郎薛举、枢密院枢密使白晋和大内侍卫统领姬兴等。当姬轻尘到了书房时,众人似乎还没有开始讨论问题,正在传阅一份奏报。
“参见父皇!”姬轻尘向燕帝施礼。
燕帝微微点头,就让他看大家传阅的奏报,薛举将奏报递给了姬轻尘。姬轻尘接过奏报,仔细看了一下,就请了凑报上的内容,这是潜伏在离国的暗卫送出的情报,说离国准备出动大军十万到宁武关。
宁武关本就有十万大军,还有离国重骑铁浮屠,要是再增加十万铁骑,一下子在宁武关聚集了二十万铁骑,这是想做什么不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吗?
“诸位爱卿说说,我们到底该怎么办?”燕帝开口说道,这一句话就直接定下了御书房商议的主题,什么都不议,就说怎么应对离国的二十万铁骑。
众人面面相觑,便都将目光移向了枢密院的白晋和兵书的刘平原以及薛举。
因为军国大事一向是由枢密院拿出具体的应对方案,再由各部尚书一同参详商议和评判,然而确定最佳的方略,再交给兵部实施的。
可现在枢密院没拿出一份像样的应对方案,让众人一开口就要说应对之策,这让大家有点无从下手感觉。
丞相裴文矩还好一点,作为大燕丞相的他虽然不管军务,只是处理全国的政务,可好歹在军略方面下过苦功夫,倒是略知一二,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可作为户部尚书唐俭就惨了,他一个管钱袋子的懂什么军国大事啊?让他说出个应对之策,不就等于跟逼-良为-娼没什么区别吗?
“枢密院有什么应对之策吗?”唐俭开口问道,目光直逼枢密院使白晋,现在李牧之南下夷州,枢密院就他一人说了算,他成了枢密院名副其实的大总管了。可是白晋的话让唐俭失望了,他没有回避唐俭的目光,而是蹙眉道,“因为得到的情报太少,消息又来的太过仓促,到现在枢密院还没有制定出详细的应对之策。”
枢密院虽然跟政事堂平起平坐,可人员配置远远不及政事堂,政事堂除了丞相之外还有六部尚书,可枢密院除了能拿主意的白晋和李牧之,剩下的全都是一些司马和参军类的人物,除了整理军务军情,就只剩下抄抄写写的能力了。所以在大燕官场上,要是将谁调入枢密院,就等于将打入了冷宫一样,属于谪贬的行列了。
因为枢密院人员配置少,没有能挑大梁大才,当这段时间白晋将精力放在新征的士卒训练上时,枢密院就出现了当前这样的尴尬情况,没来得及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离国二十万铁骑的应对之策。
不过白晋这么说,大家也不敢有丝毫的怨言。
因为燕帝都不埋怨白晋,他们又有何资格说白晋呢?
“对,我们在没确定离国向宁武关增兵的真正原因之前,确实不能做出贸然的举动。”丞相裴文矩说道,见大家似有不解,他就解释说道,“当下大燕已经跟北戎开战,期间虽然北戎退出了云州,可北戎二十万铁骑盘踞在辽州,可见他们死心不改,依然还有明天开春再次兵锋南下的想法。所以面对北戎强大的野心,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该做好跟北戎不惜死战的决心。这就必须要将一半的精力放在云州。而岭南的夷族,联姻是能缓解跟他们跟大燕之间的矛盾,可这依然不是长久之计,只要我们跟北戎铁骑陷入苦战,以夷族对夷州的虎视眈眈,他们又岂能放过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这又要分散我们一半的精力。要是在处理不好跟离国的关系,要是出现三线作战的局面,就是大燕再实力雄厚,恐怕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丞相说的很对,对于离国这个北方强敌,我们不能不慎重考虑。”兵部尚书柳平原附和道,“尤其是眼下的危机关头,贸然增兵,只会引起北戎的猜忌,认为宁州城兵力空虚,只会让离国铁骑更家肆无忌惮。当然,实际上以宁武关十万铁骑和数万步卒的兵力,只要做好了防御工作,离国二十万铁骑就是南下,他们想要阻挡个三五个月是没问题的。”
柳平原是兵部尚书,他能说出这样肯定的话,大家自然深信不疑。
薛举作为兵部侍郎,自然同意柳平原的意见,不过还是将目光移向了姬轻尘问道,“殿下在离国为质十年,不知道怎么看待离国这次的增兵举动?”
早在内侍让他到御书房议事的时候姬轻尘就在纳闷,商议军国大事一向都是丞相和六部尚书、,枢密院的专权,何曾轮到自己一个地方都督指手画脚了?现在听薛举这么一问,他就清楚了让自己来御书房的原因。
“不知道薛侍郎想知道什么?”姬轻尘问道。他就知道离国准备增兵宁武关,其他的一概不知道,不敢贸然发表意见,只能取巧的问薛举想知道什么。
薛举一下子被姬轻尘问的有点茫然了,愣了一下这才说道,“离国增兵宁武关的意图。”
“不管离国向宁武关增派多少铁骑,只要领军的大将不是老师,宁武关守将不是大师兄木峰,我们就不用怕他什么。”姬轻尘微微一笑说道。就他知道的在离国将骑兵战运用的出神入化的统兵将领除了自己的老师李青衣外,就只有大师兄木峰深得其中三味,而至于老师的另一个徒弟二师兄铁岩,似乎是一个不错的统兵大将,训练士卒很有一套,可要说对骑兵战的运用方面,跟大师兄比就只能望其项背了。
是以在姬轻尘来看,离国铁骑要是没有了老师和大师兄做统兵大将,他们的铁骑就等于是一群失去了头狼的狼群,攻击力可能依然会很强势,可要在战术方面就落了下乘。像这样的一支骑兵,以柳东楼和自己三个姬弘昌的能力,又有何惧呢?
对于姬轻尘的回答,薛举没有听出其中的含义,只是皱眉不已,可燕帝和裴文矩以及白晋都懂了他话里的意思,刚才脸上的焦虑之色少了很多。
燕帝便将目光移向柳平原问道,“宁州大军粮饷还有多少?士兵的盔甲器械,弓箭刀枪是否还有储存?要是有的话,让他们一定最少也要保持半年所需,要是没有的话,兵部立即将拨付一批过去。至于增派援兵的——就以你刚才说的,要是离国二十万铁骑真的南下宁武关,让柳东楼和姬弘昌两人阻挡半年吧。朕想半年时间,辽州跟北戎的一战也能分出胜负了吧!”
柳平原虽不知道燕帝为何对姬轻尘有这么大的信心,认为只需要半年大燕跟北戎的战争就能分出胜负,不过看到燕帝将宁州的事务全都交给了外甥姬弘昌和柳东楼,他心里倒是颇为高兴,就躬身答道道,“诺!”
“眼下我们的问题还是应该放在北辽身上。”燕帝继续说道,“北戎是大燕危机关键所在,要是来年开春北戎跟大燕一战中战了上风,就别说的离国,恐怕岭南夷族也要向大燕分一杯羹了。要是大燕在跟北戎的一战中获胜,估计离国也不会再冒然南下,而岭南夷族也会安分几天。”
“陛下说的对,老夫也是这个意思。”白晋出言说道,“北戎骑兵强悍天下闻名,要是大燕能够在跟北戎的一战中取得辉煌战果,到时候恐怕就是离国和岭南夷族的兵锋再怎么强盛,他们想要趁势攻打大燕也要掂量一下吧!”
“臣弟的想法也跟皇兄一样,觉得该将辽州战场放在首位。”皇叔姬云说道,“不过,对于岭南夷族,我们不能不防。现在夷族兵力不足,又要改建都督府,人心和军心肯定会出现动荡,就是有李将军坐镇,可还是要以防万一。所以臣弟的意见是,离国方面我们静观其变,可对于岭南夷族,我们需要加强警惕,有必要的话可以向夷族派几万大军。”
燕帝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姬云的意见,将目光移向了负责新征的新军训乱的白晋。白晋唯一思量开口说道,“新征士卒有三十万,大部分都是各州县的州兵,只要稍加训练一段时间,上场杀敌是没有问题。关键还在于军械马匹。像跟北戎作战,要以防守而论,三十万士卒随时可以北上守城。可我们要的是能够重创北戎,让他们在今后数年甚至是数十年不敢南下。这就需要大量的骑兵作为倚仗。然而现在新军士卒中马匹供给困难,想要训练一支精锐的骑兵难度很大。”
“还缺多少匹战马?”白晋还没有说完就开口燕帝问道。
“想要组建一支二十万人的骑兵,还需要十万匹战马。”白晋回答道。
“这方面兵部和户部有什么办法吗?”燕帝向唐俭和柳平原问道。
“宁州已经提供了八万匹战马,这已经是极限了。”柳平原回到道。
“户部倒是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来给新军购买战马,可这也得有人愿意卖啊!”唐俭很无奈的说道,“以前我们有辽州和营州的马场,不缺战马。可现在跟北戎开战,他们占据而来辽州和营州断了我们的战马来源,而离国又对宁州虎视眈眈,跟他们购买战马无疑是痴人说梦。可是除此两国外,还能有什么地方可以购买到这么多的战马吗?”
“留下六万士卒用以组建羽林骑,再拨四万士卒南下夷族支援李爱卿。剩下的二十万全部给北辽大都督府,再给他们购买战马的银钱,比平时多给三成,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马匹问题吧!”燕帝沉吟了一下说道。
这话一出口,裴文矩和白晋两人不怀好意的望着姬轻尘,很有幸灾乐祸的意味。柳平原和唐俭松了一口气,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只有姬轻尘在听到燕帝的无赖做法时脸一下子白了,让自己解决将近十万匹战马,自己到什么地方去解决?
然而燕帝已经发话了,这就是圣旨,他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认栽了。不过依然想讨价还价的问道,“父皇,这个让北辽都督府自行解决战马问题,不是不行,可是你得给儿臣便宜行事的权力,不然儿臣也很难办啊!”
“你想要什么样的便宜行事的权力?”燕帝似笑非笑的问道。
“比如——让儿臣跟北戎通商,或者——”姬轻尘说到这里,沉吟了一下,想给燕帝和御书房里诸人一段时间的时间,又继续说道,“让儿臣组建一支商队,想办法从离国购买。”
“你们的意思呢?”燕帝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向众人问道。
因为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涉及到军务问题,还涉及到了政务和邦交方面,他要向丞相裴文矩征求意见。
“小范围之内殿下可以一试!”裴文矩一开口说话就定下了基调,再往大离发展就不行,这没有转圜的余地。
燕帝望向姬轻尘。
“可以。”姬轻尘说道。
“这件事情你要立刻去办,不能拖延时间,还有这次北上,这二十万新军你也一块带回曹州吧!”燕帝说道,语气变得有点冷漠,“朕给了你这么大的支持,要是年后跟北戎一战失礼了,你这个大都督也别做了,今后就安安分分在君临待着吧!”
燕帝这是放下了狠话,他是不亏余力的支持姬轻尘,可也不想姬轻尘让他失望。同时也再向御书房内的众人提醒,意思是要众人不亏余力的支持姬轻尘对付北戎,可要是姬轻尘作战不利他也不会留情。
“诺!”姬轻尘领命道。
他本想立即离开去处理马匹问题,可是见燕帝没有让他离开的意思,就忍住了继续坐在书房中。
这时就听白晋说道,“陛下,李牧之南下夷州短时间难以返回,老夫又向训练新军,还要组建羽林骑,少了我们两人枢密院才没有一个主心骨不行,以老夫看,殿下作为李青衣弟子,精通军务和兵法,又深谙统兵之道。”
说到这里,白晋沉吟了一下,向燕帝说道,“老夫建议让殿下入主枢密院。”
政事堂跟枢密院一政一军互不统属,再说枢密院只管作战,不管军械和将领任免,枢密院的权力被兵部给分了,他觉得枢密院增添一个枢密使或者副枢密使跟他没关系,便沉默不说话。
作为户部尚书,同样跟枢密院不存在权力交集,他也不反对让姬轻尘入主枢密院。可是作为兵部尚书的柳平原和薛举就不同了。兵部原本就从枢密院分出了一部分权力,相对于六部中的其他五部而言,权力相对要小很多。要是让姬轻尘这个皇子再入枢密院,难不说这位强势的皇子会收回兵部分出枢密院的权力。
可是两人刚准备反对,一旁的皇叔姬云就已经口说道,“北辽王姬轻尘身为北辽大都督,今后将要面对北戎二十万铁骑,让他兼任枢密院职务倒是不错的建议,这样能够给他更大的权力,让他全力以赴对付北戎二十万铁骑。”
“恩!朕也是这么想的。”燕帝微微点头道。
见皇叔和燕帝都同意了白晋的建议,就是柳平原和薛举不同意又能怎么办呢?只能沉默不语算是默认了白晋的提议。
就这样,一场御书房议政让姬轻尘头上又增加了一个头衔,大燕枢密院的同知枢密院使,相当于枢密院副使,仅次于白晋和李牧之的存在。
不过姬轻尘知道自己在君临待的时间不长,这个同知枢密院使对他而言没多大作用,也就没有推辞的答应了。
第二天早朝在两仪殿举行,只是姬轻尘朝会上没有发言,朝会讨论的就是怎么样稳住离国出兵,有建议跟离国联姻的,有建议跟离国议和的,有建议跟离国开战者,可讨论了一个早晨,就是没有讨论出一个确切的结果。
待朝会结束姬轻尘出了两仪殿,就有内侍上前向他说道,“殿下,陛下请你到御书房议事。”
“御书房?”姬轻尘有点不解,御书房议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不过还是跟内侍来到书房。
书房里除了燕帝外,有丞相裴文矩、户部尚书唐俭、兵部尚书柳平原、兵部侍郎薛举、枢密院枢密使白晋和大内侍卫统领姬兴等。当姬轻尘到了书房时,众人似乎还没有开始讨论问题,正在传阅一份奏报。
“参见父皇!”姬轻尘向燕帝施礼。
燕帝微微点头,就让他看大家传阅的奏报,薛举将奏报递给了姬轻尘。姬轻尘接过奏报,仔细看了一下,就请了凑报上的内容,这是潜伏在离国的暗卫送出的情报,说离国准备出动大军十万到宁武关。
宁武关本就有十万大军,还有离国重骑铁浮屠,要是再增加十万铁骑,一下子在宁武关聚集了二十万铁骑,这是想做什么不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吗?
“诸位爱卿说说,我们到底该怎么办?”燕帝开口说道,这一句话就直接定下了御书房商议的主题,什么都不议,就说怎么应对离国的二十万铁骑。
众人面面相觑,便都将目光移向了枢密院的白晋和兵书的刘平原以及薛举。
因为军国大事一向是由枢密院拿出具体的应对方案,再由各部尚书一同参详商议和评判,然而确定最佳的方略,再交给兵部实施的。
可现在枢密院没拿出一份像样的应对方案,让众人一开口就要说应对之策,这让大家有点无从下手感觉。
丞相裴文矩还好一点,作为大燕丞相的他虽然不管军务,只是处理全国的政务,可好歹在军略方面下过苦功夫,倒是略知一二,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可作为户部尚书唐俭就惨了,他一个管钱袋子的懂什么军国大事啊?让他说出个应对之策,不就等于跟逼-良为-娼没什么区别吗?
“枢密院有什么应对之策吗?”唐俭开口问道,目光直逼枢密院使白晋,现在李牧之南下夷州,枢密院就他一人说了算,他成了枢密院名副其实的大总管了。可是白晋的话让唐俭失望了,他没有回避唐俭的目光,而是蹙眉道,“因为得到的情报太少,消息又来的太过仓促,到现在枢密院还没有制定出详细的应对之策。”
枢密院虽然跟政事堂平起平坐,可人员配置远远不及政事堂,政事堂除了丞相之外还有六部尚书,可枢密院除了能拿主意的白晋和李牧之,剩下的全都是一些司马和参军类的人物,除了整理军务军情,就只剩下抄抄写写的能力了。所以在大燕官场上,要是将谁调入枢密院,就等于将打入了冷宫一样,属于谪贬的行列了。
因为枢密院人员配置少,没有能挑大梁大才,当这段时间白晋将精力放在新征的士卒训练上时,枢密院就出现了当前这样的尴尬情况,没来得及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离国二十万铁骑的应对之策。
不过白晋这么说,大家也不敢有丝毫的怨言。
因为燕帝都不埋怨白晋,他们又有何资格说白晋呢?
“对,我们在没确定离国向宁武关增兵的真正原因之前,确实不能做出贸然的举动。”丞相裴文矩说道,见大家似有不解,他就解释说道,“当下大燕已经跟北戎开战,期间虽然北戎退出了云州,可北戎二十万铁骑盘踞在辽州,可见他们死心不改,依然还有明天开春再次兵锋南下的想法。所以面对北戎强大的野心,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该做好跟北戎不惜死战的决心。这就必须要将一半的精力放在云州。而岭南的夷族,联姻是能缓解跟他们跟大燕之间的矛盾,可这依然不是长久之计,只要我们跟北戎铁骑陷入苦战,以夷族对夷州的虎视眈眈,他们又岂能放过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这又要分散我们一半的精力。要是在处理不好跟离国的关系,要是出现三线作战的局面,就是大燕再实力雄厚,恐怕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丞相说的很对,对于离国这个北方强敌,我们不能不慎重考虑。”兵部尚书柳平原附和道,“尤其是眼下的危机关头,贸然增兵,只会引起北戎的猜忌,认为宁州城兵力空虚,只会让离国铁骑更家肆无忌惮。当然,实际上以宁武关十万铁骑和数万步卒的兵力,只要做好了防御工作,离国二十万铁骑就是南下,他们想要阻挡个三五个月是没问题的。”
柳平原是兵部尚书,他能说出这样肯定的话,大家自然深信不疑。
薛举作为兵部侍郎,自然同意柳平原的意见,不过还是将目光移向了姬轻尘问道,“殿下在离国为质十年,不知道怎么看待离国这次的增兵举动?”
早在内侍让他到御书房议事的时候姬轻尘就在纳闷,商议军国大事一向都是丞相和六部尚书、,枢密院的专权,何曾轮到自己一个地方都督指手画脚了?现在听薛举这么一问,他就清楚了让自己来御书房的原因。
“不知道薛侍郎想知道什么?”姬轻尘问道。他就知道离国准备增兵宁武关,其他的一概不知道,不敢贸然发表意见,只能取巧的问薛举想知道什么。
薛举一下子被姬轻尘问的有点茫然了,愣了一下这才说道,“离国增兵宁武关的意图。”
“不管离国向宁武关增派多少铁骑,只要领军的大将不是老师,宁武关守将不是大师兄木峰,我们就不用怕他什么。”姬轻尘微微一笑说道。就他知道的在离国将骑兵战运用的出神入化的统兵将领除了自己的老师李青衣外,就只有大师兄木峰深得其中三味,而至于老师的另一个徒弟二师兄铁岩,似乎是一个不错的统兵大将,训练士卒很有一套,可要说对骑兵战的运用方面,跟大师兄比就只能望其项背了。
是以在姬轻尘来看,离国铁骑要是没有了老师和大师兄做统兵大将,他们的铁骑就等于是一群失去了头狼的狼群,攻击力可能依然会很强势,可要在战术方面就落了下乘。像这样的一支骑兵,以柳东楼和自己三个姬弘昌的能力,又有何惧呢?
对于姬轻尘的回答,薛举没有听出其中的含义,只是皱眉不已,可燕帝和裴文矩以及白晋都懂了他话里的意思,刚才脸上的焦虑之色少了很多。
燕帝便将目光移向柳平原问道,“宁州大军粮饷还有多少?士兵的盔甲器械,弓箭刀枪是否还有储存?要是有的话,让他们一定最少也要保持半年所需,要是没有的话,兵部立即将拨付一批过去。至于增派援兵的——就以你刚才说的,要是离国二十万铁骑真的南下宁武关,让柳东楼和姬弘昌两人阻挡半年吧。朕想半年时间,辽州跟北戎的一战也能分出胜负了吧!”
柳平原虽不知道燕帝为何对姬轻尘有这么大的信心,认为只需要半年大燕跟北戎的战争就能分出胜负,不过看到燕帝将宁州的事务全都交给了外甥姬弘昌和柳东楼,他心里倒是颇为高兴,就躬身答道道,“诺!”
“眼下我们的问题还是应该放在北辽身上。”燕帝继续说道,“北戎是大燕危机关键所在,要是来年开春北戎跟大燕一战中战了上风,就别说的离国,恐怕岭南夷族也要向大燕分一杯羹了。要是大燕在跟北戎的一战中获胜,估计离国也不会再冒然南下,而岭南夷族也会安分几天。”
“陛下说的对,老夫也是这个意思。”白晋出言说道,“北戎骑兵强悍天下闻名,要是大燕能够在跟北戎的一战中取得辉煌战果,到时候恐怕就是离国和岭南夷族的兵锋再怎么强盛,他们想要趁势攻打大燕也要掂量一下吧!”
“臣弟的想法也跟皇兄一样,觉得该将辽州战场放在首位。”皇叔姬云说道,“不过,对于岭南夷族,我们不能不防。现在夷族兵力不足,又要改建都督府,人心和军心肯定会出现动荡,就是有李将军坐镇,可还是要以防万一。所以臣弟的意见是,离国方面我们静观其变,可对于岭南夷族,我们需要加强警惕,有必要的话可以向夷族派几万大军。”
燕帝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姬云的意见,将目光移向了负责新征的新军训乱的白晋。白晋唯一思量开口说道,“新征士卒有三十万,大部分都是各州县的州兵,只要稍加训练一段时间,上场杀敌是没有问题。关键还在于军械马匹。像跟北戎作战,要以防守而论,三十万士卒随时可以北上守城。可我们要的是能够重创北戎,让他们在今后数年甚至是数十年不敢南下。这就需要大量的骑兵作为倚仗。然而现在新军士卒中马匹供给困难,想要训练一支精锐的骑兵难度很大。”
“还缺多少匹战马?”白晋还没有说完就开口燕帝问道。
“想要组建一支二十万人的骑兵,还需要十万匹战马。”白晋回答道。
“这方面兵部和户部有什么办法吗?”燕帝向唐俭和柳平原问道。
“宁州已经提供了八万匹战马,这已经是极限了。”柳平原回到道。
“户部倒是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来给新军购买战马,可这也得有人愿意卖啊!”唐俭很无奈的说道,“以前我们有辽州和营州的马场,不缺战马。可现在跟北戎开战,他们占据而来辽州和营州断了我们的战马来源,而离国又对宁州虎视眈眈,跟他们购买战马无疑是痴人说梦。可是除此两国外,还能有什么地方可以购买到这么多的战马吗?”
“留下六万士卒用以组建羽林骑,再拨四万士卒南下夷族支援李爱卿。剩下的二十万全部给北辽大都督府,再给他们购买战马的银钱,比平时多给三成,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马匹问题吧!”燕帝沉吟了一下说道。
这话一出口,裴文矩和白晋两人不怀好意的望着姬轻尘,很有幸灾乐祸的意味。柳平原和唐俭松了一口气,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只有姬轻尘在听到燕帝的无赖做法时脸一下子白了,让自己解决将近十万匹战马,自己到什么地方去解决?
然而燕帝已经发话了,这就是圣旨,他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认栽了。不过依然想讨价还价的问道,“父皇,这个让北辽都督府自行解决战马问题,不是不行,可是你得给儿臣便宜行事的权力,不然儿臣也很难办啊!”
“你想要什么样的便宜行事的权力?”燕帝似笑非笑的问道。
“比如——让儿臣跟北戎通商,或者——”姬轻尘说到这里,沉吟了一下,想给燕帝和御书房里诸人一段时间的时间,又继续说道,“让儿臣组建一支商队,想办法从离国购买。”
“你们的意思呢?”燕帝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向众人问道。
因为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涉及到军务问题,还涉及到了政务和邦交方面,他要向丞相裴文矩征求意见。
“小范围之内殿下可以一试!”裴文矩一开口说话就定下了基调,再往大离发展就不行,这没有转圜的余地。
燕帝望向姬轻尘。
“可以。”姬轻尘说道。
“这件事情你要立刻去办,不能拖延时间,还有这次北上,这二十万新军你也一块带回曹州吧!”燕帝说道,语气变得有点冷漠,“朕给了你这么大的支持,要是年后跟北戎一战失礼了,你这个大都督也别做了,今后就安安分分在君临待着吧!”
燕帝这是放下了狠话,他是不亏余力的支持姬轻尘,可也不想姬轻尘让他失望。同时也再向御书房内的众人提醒,意思是要众人不亏余力的支持姬轻尘对付北戎,可要是姬轻尘作战不利他也不会留情。
“诺!”姬轻尘领命道。
他本想立即离开去处理马匹问题,可是见燕帝没有让他离开的意思,就忍住了继续坐在书房中。
这时就听白晋说道,“陛下,李牧之南下夷州短时间难以返回,老夫又向训练新军,还要组建羽林骑,少了我们两人枢密院才没有一个主心骨不行,以老夫看,殿下作为李青衣弟子,精通军务和兵法,又深谙统兵之道。”
说到这里,白晋沉吟了一下,向燕帝说道,“老夫建议让殿下入主枢密院。”
政事堂跟枢密院一政一军互不统属,再说枢密院只管作战,不管军械和将领任免,枢密院的权力被兵部给分了,他觉得枢密院增添一个枢密使或者副枢密使跟他没关系,便沉默不说话。
作为户部尚书,同样跟枢密院不存在权力交集,他也不反对让姬轻尘入主枢密院。可是作为兵部尚书的柳平原和薛举就不同了。兵部原本就从枢密院分出了一部分权力,相对于六部中的其他五部而言,权力相对要小很多。要是让姬轻尘这个皇子再入枢密院,难不说这位强势的皇子会收回兵部分出枢密院的权力。
可是两人刚准备反对,一旁的皇叔姬云就已经口说道,“北辽王姬轻尘身为北辽大都督,今后将要面对北戎二十万铁骑,让他兼任枢密院职务倒是不错的建议,这样能够给他更大的权力,让他全力以赴对付北戎二十万铁骑。”
“恩!朕也是这么想的。”燕帝微微点头道。
见皇叔和燕帝都同意了白晋的建议,就是柳平原和薛举不同意又能怎么办呢?只能沉默不语算是默认了白晋的提议。
就这样,一场御书房议政让姬轻尘头上又增加了一个头衔,大燕枢密院的同知枢密院使,相当于枢密院副使,仅次于白晋和李牧之的存在。
不过姬轻尘知道自己在君临待的时间不长,这个同知枢密院使对他而言没多大作用,也就没有推辞的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