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计划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自去年动念括户时起, 我便已有了一整个大计划:第一是推广新制的犁具,促进农耕;第二是在奉天局之外,更设平民化的企业, 防止垄断;第三是在乡里广设义学和图书馆,虽做不到义务教育,至少要使一乡中多几个能看懂朝廷布告的人, 此外还要在民间推广阿拉伯数字——现在叫做万寿字——和基本的算术技巧;第四是推广卫生——记得从前的某位老师说过, 真正大幅促进人均寿命的并不是医疗技术的进步,而是卫生条件的改善, 那位老师本意是向我们强调手术环境和卫生护理的重要, 我们记得更多的,却是她所列举的古人“坐月子”习俗的由来;第五是促进江南的商业。
去岁岁中, 自十数年前便开始研制的犁具终于有了进展, 奉天局将我自己庄园中原本的江东犁更加改进,变成一名丁壮即可拖动的小巧犁具, 同时又更设计出一种双人犁,若是实在连丁壮也没有, 那么两个弱男弱女,也能勉强动得——最好自然还是要有耕牛, 或至少有个驴、骡, 但考虑到这犁具的造价只有原本的一半,那么耕田速度慢些,也可接受。我的设想,最好是能将这犁具推广至全国, 而且价格要再更便宜些,务使家家户户都能承担。
这事我却不打算交给奉天局。一则因奉天局局中上下都是精挑细选的工匠,一向用的也都是好东西,从来都不知节约成本为何物,何况还有各种商路渠道、人员等成本在,一旦交由奉天局去办,价钱决计便宜不了。二则奉天局已是垄断,我不愿它再涉足基本民生行当。三则因奉天局实已机构臃肿,且又树大招风,若再管了农具,恐更要受到非议。想来想去,还是崔明德提议,效仿我设承天局的意思,立一先农局,将这生产制作的事交给民间去做,朝廷只负责质量和店铺专营,不负责生产,同时因农具特殊,先农局还务必承担协调物价、平衡市场的责任——承天局是我早就想好了要办的,主要是用以制衡奉天局,其次则立意为平民百姓提供实用的衣裳,当时为此搜肠刮肚地想了些“竞标价目”、“外包生产”、“授权经营”的主意,主要目的还在降低物价成本、促进当地纺织商业,不曾想倒被崔明德借鉴过来,用在犁具上。
我身边许多人都提出过改进的主意,阿欢以为主管竞标之人与在当地经营之人当分开、所有管事限在三年一任,崔明德与崔秀认为所有商户必须每年竞标,并且一州之中,所有县的竞标地点都在一处,柳厚德认为这地点也该每年一变,徐真如海提议说这犁具应当限在内地销售,不能出关外,贺娄则以为只要我们能够控制成本,被人学走也不怕——大不了就派兵出去抢回来嘛。独孤绍还因犁具之事,向我提议专设一司钻研器具,不仅包括农具,还有兵器,因这事实在有些敏感,且有与尚方抢功之嫌,暂先按下。其余又有各种防止舞弊之法,不能一一尽述。守礼提出以长短偏差和使用次数作为验货标准,并且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来检验——这是最使我惊异的,盖因其他人说的都是我大致能想到的东西,守礼所提的却真真正正是我所全不熟悉的领域。
义学与图书馆之事,因在省中已经推过,我倒是有了些经验,此事因有着教化的名分,倒不及承天局和先农局推行起来那么难,却也有两个最大的难点:第一是人员,第二是财用。括户计得天下户、口之数,以及各州县的赋税田亩,因此轻松便可估量此事所需财物——反正绝不是母亲会批给我的数字。而比财物更难之处,则在人员的分派。时下能读书识字的人,多以功名为务,功名中又以为朝官、为上州官、为上县官、参军为上,边远地方,连刺史、县令都没人愿意做,何况是留在乡闾之间,做些抄书、管书的流外吏事?这事议到最后,终是将天下州县分了三批,拟一批一批推行,而正式推第一批之前,又将在益州先行试验,使崔秀之才,必能发现此事实行中的优与劣,到时在加以改进,当更稳妥。
推广卫生的事乃是所有事中最简单,也是眼下便可实行的,总不过交各州刺史推行而已。至于江南的商业,亦只能先托柳厚德在当地看看,是否有能可为之处。柳厚德倒是满口答应,后效如何,却远未知。
这计划自去年开始,到今年一月间,括户等预备事项都已完成,却逢母亲不在,又稍稍耽搁了下来。守礼既未经典礼,便还不算名正言顺,且他又是“留守”而非“监国”——哪怕是“监国”,也没有哪一位太子或太孙敢不报君父,便擅自做这样的决定——何况都中还有武三思虎视眈眈,疏奏不比面见,能尽言此事利弊,易于说服,我只得将大部分的步骤都按下来,先把推广卫生以及承天局——这事因能直接增加国家岁入,又有奉天局在前,母亲和宰相们倒都乐见其成——的事疏奏母亲,怕母亲不愿意,特地写了一封书信给阿欢,请她托婉儿从中转圆,结果母亲倒是极爽快地允准,又直接命守礼与我全权负责。
疏奏连同犁具都是二月十日送到汝州的,批复在万寿节当日便到了都城,守礼即发鸾台施行,除了武三思从中讨了几个紧要官缺之外,大致都还算顺利。
不顺利的,却是我这一阵未及顾及到一头——女人社。
自去年动念括户时起, 我便已有了一整个大计划:第一是推广新制的犁具,促进农耕;第二是在奉天局之外,更设平民化的企业, 防止垄断;第三是在乡里广设义学和图书馆,虽做不到义务教育,至少要使一乡中多几个能看懂朝廷布告的人, 此外还要在民间推广阿拉伯数字——现在叫做万寿字——和基本的算术技巧;第四是推广卫生——记得从前的某位老师说过, 真正大幅促进人均寿命的并不是医疗技术的进步,而是卫生条件的改善, 那位老师本意是向我们强调手术环境和卫生护理的重要, 我们记得更多的,却是她所列举的古人“坐月子”习俗的由来;第五是促进江南的商业。
去岁岁中, 自十数年前便开始研制的犁具终于有了进展, 奉天局将我自己庄园中原本的江东犁更加改进,变成一名丁壮即可拖动的小巧犁具, 同时又更设计出一种双人犁,若是实在连丁壮也没有, 那么两个弱男弱女,也能勉强动得——最好自然还是要有耕牛, 或至少有个驴、骡, 但考虑到这犁具的造价只有原本的一半,那么耕田速度慢些,也可接受。我的设想,最好是能将这犁具推广至全国, 而且价格要再更便宜些,务使家家户户都能承担。
这事我却不打算交给奉天局。一则因奉天局局中上下都是精挑细选的工匠,一向用的也都是好东西,从来都不知节约成本为何物,何况还有各种商路渠道、人员等成本在,一旦交由奉天局去办,价钱决计便宜不了。二则奉天局已是垄断,我不愿它再涉足基本民生行当。三则因奉天局实已机构臃肿,且又树大招风,若再管了农具,恐更要受到非议。想来想去,还是崔明德提议,效仿我设承天局的意思,立一先农局,将这生产制作的事交给民间去做,朝廷只负责质量和店铺专营,不负责生产,同时因农具特殊,先农局还务必承担协调物价、平衡市场的责任——承天局是我早就想好了要办的,主要是用以制衡奉天局,其次则立意为平民百姓提供实用的衣裳,当时为此搜肠刮肚地想了些“竞标价目”、“外包生产”、“授权经营”的主意,主要目的还在降低物价成本、促进当地纺织商业,不曾想倒被崔明德借鉴过来,用在犁具上。
我身边许多人都提出过改进的主意,阿欢以为主管竞标之人与在当地经营之人当分开、所有管事限在三年一任,崔明德与崔秀认为所有商户必须每年竞标,并且一州之中,所有县的竞标地点都在一处,柳厚德认为这地点也该每年一变,徐真如海提议说这犁具应当限在内地销售,不能出关外,贺娄则以为只要我们能够控制成本,被人学走也不怕——大不了就派兵出去抢回来嘛。独孤绍还因犁具之事,向我提议专设一司钻研器具,不仅包括农具,还有兵器,因这事实在有些敏感,且有与尚方抢功之嫌,暂先按下。其余又有各种防止舞弊之法,不能一一尽述。守礼提出以长短偏差和使用次数作为验货标准,并且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来检验——这是最使我惊异的,盖因其他人说的都是我大致能想到的东西,守礼所提的却真真正正是我所全不熟悉的领域。
义学与图书馆之事,因在省中已经推过,我倒是有了些经验,此事因有着教化的名分,倒不及承天局和先农局推行起来那么难,却也有两个最大的难点:第一是人员,第二是财用。括户计得天下户、口之数,以及各州县的赋税田亩,因此轻松便可估量此事所需财物——反正绝不是母亲会批给我的数字。而比财物更难之处,则在人员的分派。时下能读书识字的人,多以功名为务,功名中又以为朝官、为上州官、为上县官、参军为上,边远地方,连刺史、县令都没人愿意做,何况是留在乡闾之间,做些抄书、管书的流外吏事?这事议到最后,终是将天下州县分了三批,拟一批一批推行,而正式推第一批之前,又将在益州先行试验,使崔秀之才,必能发现此事实行中的优与劣,到时在加以改进,当更稳妥。
推广卫生的事乃是所有事中最简单,也是眼下便可实行的,总不过交各州刺史推行而已。至于江南的商业,亦只能先托柳厚德在当地看看,是否有能可为之处。柳厚德倒是满口答应,后效如何,却远未知。
这计划自去年开始,到今年一月间,括户等预备事项都已完成,却逢母亲不在,又稍稍耽搁了下来。守礼既未经典礼,便还不算名正言顺,且他又是“留守”而非“监国”——哪怕是“监国”,也没有哪一位太子或太孙敢不报君父,便擅自做这样的决定——何况都中还有武三思虎视眈眈,疏奏不比面见,能尽言此事利弊,易于说服,我只得将大部分的步骤都按下来,先把推广卫生以及承天局——这事因能直接增加国家岁入,又有奉天局在前,母亲和宰相们倒都乐见其成——的事疏奏母亲,怕母亲不愿意,特地写了一封书信给阿欢,请她托婉儿从中转圆,结果母亲倒是极爽快地允准,又直接命守礼与我全权负责。
疏奏连同犁具都是二月十日送到汝州的,批复在万寿节当日便到了都城,守礼即发鸾台施行,除了武三思从中讨了几个紧要官缺之外,大致都还算顺利。
不顺利的,却是我这一阵未及顾及到一头——女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