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文武孰弱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苏文强原本就故意将张靖海带进节奏来,张靖海文名高,在苏杭的号召力不弱于他。这次对武人和军兵的仇视,那是碰触到苏杭几乎所有士林的心弦,引起公愤了。
这时候,让张靖海说出一通话,势必会让苏杭文人们与之对立,张靖海的文名会受到压制。
听苏文强的话,张靖海并不理会,转身准备离开。苏文强顿时大声说,“靖海兄别走,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苏杭局面,人人引以为痛,人人看到是军兵不力,将官无能。军武废弛是事实,靖海兄却将这些罪责,归于文人士子。是何道理?”
张靖海自然听得出苏文强的用意,原本不想反驳。一走了之固然轻松,但今天的迎春文会,本意就是来博取文名的,这可事关下次科考,张靖海也不敢不正面以对。
当即转身面对苏文强,向他走近一些,四周的文人士子也知道张靖海和苏文强之间的关系,也都围拢过来,听两人辩驳。
有几个人是张靖海的好友,之前虽也骂武人、军兵、将官,这时候却站到张靖海身后,表示对张靖海的力挺之意。
见张靖海走过来,苏文强更得意,注定了张靖海与所有文人士子对立,这样的局面真是难得。他身边另一个文名不差于苏文强的,叫文中兴,也在人群里走过来,到苏文强身边,说,“靖海兄果然习惯与奇谈怪论,你是想以此博取文名吗?说说看,让这里的文士们听一听,看能不能让大家心诚悦服?”
苏文强和文中兴经常联手,一起争名,对这样的竞争,在文士中是常见的。也因为有这样的竞争,才使得整个士林,有更多的活力。
“中兴兄也想听人骂武人、将官?”张靖海自然不惧,朗声说,“自前朝以来,改朝换代到国朝,文风鼎盛,士林繁盛,这是好事,也是我朝中兴之象……”
对于辩驳,张靖海虽不屑于,可真要与苏文强等人面对面辩驳,也不能让对手捏拿住自己的把柄。立场正确、政治正确这是先决之基,不然,让苏文强抓住这样的弱点,就不仅仅是文名被污。
“我朝文强武弱,强文抑武,这是高祖定下的国策。”张靖海继续说,也不看苏文强和文中兴的神态,“高祖以下,到目前我朝四面皆敌,东有后金残余,喘息多年,有恢复实力之象,窥视我朝,企图复辟;
北有蒙匈族,马背上征战,所过之处,草木不生,若无长城天险为凭依,我朝如何抗击蒙匈族的侵扰?西北则是蛮夷之地,好在我朝文德润泽,令蛮夷深感我朝感化之力,少有扰边还为我朝征战;
东与南有倭国,倭国武士浪儿随海船入我国朝来,则成为倭寇。而苏杭一地,也有不臣居心者,暗地借倭寇之势,祸乱地方,抢掠烧杀,不过为一己之私。
纵所言,只要关心国事之辈,都知我朝处在四战之地,这是不争之事实。既然四面皆敌,国策是强文弱武,以文驭武。你等痛骂武人将士,是何道理?
文人领军,文士掌军权。御外敌无力,剿灭倭寇失利,这难道不是文人无能,没有统御好军将所致?”
“一派胡言。”苏文强怒声说,“武人上战场,天经地义。武人征战,抵御外敌,这是他们的宿命。难道张靖海你要文人放下圣人经典、文章、笔墨,持刀上阵?笑话。”
“文强兄这是强词夺理吗?国朝国策,文人掌军,调军用军,皆出自文人。每军里必设监军一人以上,就是掌军。这一点,文强兄不会不知吧?既然文人掌军,战事不利,却怪罪军将,是何道理?
再者,蛮夷也是我朝周边,为何没有侵边?那是因为我朝文德所感而至,圣人文章经义,为蛮夷所知,感化了蛮夷,令蛮夷心向我朝。然而,我朝文德显然还不够强大,才没能让圣人经义,感化蒙匈族、后金余孽,难道不是我们文人不足,令教化不力,才导致的结果?”
说到教化不力,自然是文人之故。围在这里的士林诸子,也是明知这样说不对劲,显然是谬误之言,却又无法反驳。
教化是文人的终身志向,谁都愿意用一辈子的努力践行这一目标。但实际上有几个人会这样做,那就不得而知。
口头上,谁也不会否认教化之力。文人士林,就是用教化来管理一切的,谁否定教化之力,必然会成为士林的公敌。
如今,文朝没那个教化蒙匈族、后金余孽、倭寇等外敌,按照逻辑,自然是文人们力所不足,才有这样的结果。
苏文强和文中兴听张靖海这样一番话,也是难以驳斥,但明知这么说不对劲,在这样的公众场合中,不能说一些话。苏文强说,“张靖海,苏杭倭寇乱境,军将抵御不力,与我朝国策并不相悖。以你一个小小的秀才,如何揣度大儒之尊?”
杨继业等人进来后,恰好听到他们辩驳的全过程。刘潇杰轻声说,“杨咏石,你以为苏杭之局,是文人之祸还是武人之弱?”
杨继业摇摇头,参加迎春文会不是来招人妒恨的。自己在苏杭所作的事情,很多都不能对外传扬,但杨咏石这个文名,经过唐俊词等大人物的推动,已经在苏杭名气不小,可说是很多苏杭的书生都能够说出杨咏石的几首诗来。
没必要在苏杭招惹这些人,对于文朝的文人,他们心里那种踞傲、自我感觉高大,是自己难以苟同但没必要去打击他们。
“同知大人,我不过一小小少年,见识少,可不敢议论国策的。至于苏杭这边的乱局,一开始大人们没用心与倭寇上,如今,有唐大人、刘大人您等戮力而行,必然在短时间里,将倭寇之祸消除,还苏杭一片朗朗乾坤。”杨继业笑着说。
“杨咏石,你这样说话,好吗?”刘潇杰知道杨继业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有自身独到之处,自然想听一听,对以后在苏杭这里的做法,也是一个借鉴。
苏文强原本就故意将张靖海带进节奏来,张靖海文名高,在苏杭的号召力不弱于他。这次对武人和军兵的仇视,那是碰触到苏杭几乎所有士林的心弦,引起公愤了。
这时候,让张靖海说出一通话,势必会让苏杭文人们与之对立,张靖海的文名会受到压制。
听苏文强的话,张靖海并不理会,转身准备离开。苏文强顿时大声说,“靖海兄别走,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苏杭局面,人人引以为痛,人人看到是军兵不力,将官无能。军武废弛是事实,靖海兄却将这些罪责,归于文人士子。是何道理?”
张靖海自然听得出苏文强的用意,原本不想反驳。一走了之固然轻松,但今天的迎春文会,本意就是来博取文名的,这可事关下次科考,张靖海也不敢不正面以对。
当即转身面对苏文强,向他走近一些,四周的文人士子也知道张靖海和苏文强之间的关系,也都围拢过来,听两人辩驳。
有几个人是张靖海的好友,之前虽也骂武人、军兵、将官,这时候却站到张靖海身后,表示对张靖海的力挺之意。
见张靖海走过来,苏文强更得意,注定了张靖海与所有文人士子对立,这样的局面真是难得。他身边另一个文名不差于苏文强的,叫文中兴,也在人群里走过来,到苏文强身边,说,“靖海兄果然习惯与奇谈怪论,你是想以此博取文名吗?说说看,让这里的文士们听一听,看能不能让大家心诚悦服?”
苏文强和文中兴经常联手,一起争名,对这样的竞争,在文士中是常见的。也因为有这样的竞争,才使得整个士林,有更多的活力。
“中兴兄也想听人骂武人、将官?”张靖海自然不惧,朗声说,“自前朝以来,改朝换代到国朝,文风鼎盛,士林繁盛,这是好事,也是我朝中兴之象……”
对于辩驳,张靖海虽不屑于,可真要与苏文强等人面对面辩驳,也不能让对手捏拿住自己的把柄。立场正确、政治正确这是先决之基,不然,让苏文强抓住这样的弱点,就不仅仅是文名被污。
“我朝文强武弱,强文抑武,这是高祖定下的国策。”张靖海继续说,也不看苏文强和文中兴的神态,“高祖以下,到目前我朝四面皆敌,东有后金残余,喘息多年,有恢复实力之象,窥视我朝,企图复辟;
北有蒙匈族,马背上征战,所过之处,草木不生,若无长城天险为凭依,我朝如何抗击蒙匈族的侵扰?西北则是蛮夷之地,好在我朝文德润泽,令蛮夷深感我朝感化之力,少有扰边还为我朝征战;
东与南有倭国,倭国武士浪儿随海船入我国朝来,则成为倭寇。而苏杭一地,也有不臣居心者,暗地借倭寇之势,祸乱地方,抢掠烧杀,不过为一己之私。
纵所言,只要关心国事之辈,都知我朝处在四战之地,这是不争之事实。既然四面皆敌,国策是强文弱武,以文驭武。你等痛骂武人将士,是何道理?
文人领军,文士掌军权。御外敌无力,剿灭倭寇失利,这难道不是文人无能,没有统御好军将所致?”
“一派胡言。”苏文强怒声说,“武人上战场,天经地义。武人征战,抵御外敌,这是他们的宿命。难道张靖海你要文人放下圣人经典、文章、笔墨,持刀上阵?笑话。”
“文强兄这是强词夺理吗?国朝国策,文人掌军,调军用军,皆出自文人。每军里必设监军一人以上,就是掌军。这一点,文强兄不会不知吧?既然文人掌军,战事不利,却怪罪军将,是何道理?
再者,蛮夷也是我朝周边,为何没有侵边?那是因为我朝文德所感而至,圣人文章经义,为蛮夷所知,感化了蛮夷,令蛮夷心向我朝。然而,我朝文德显然还不够强大,才没能让圣人经义,感化蒙匈族、后金余孽,难道不是我们文人不足,令教化不力,才导致的结果?”
说到教化不力,自然是文人之故。围在这里的士林诸子,也是明知这样说不对劲,显然是谬误之言,却又无法反驳。
教化是文人的终身志向,谁都愿意用一辈子的努力践行这一目标。但实际上有几个人会这样做,那就不得而知。
口头上,谁也不会否认教化之力。文人士林,就是用教化来管理一切的,谁否定教化之力,必然会成为士林的公敌。
如今,文朝没那个教化蒙匈族、后金余孽、倭寇等外敌,按照逻辑,自然是文人们力所不足,才有这样的结果。
苏文强和文中兴听张靖海这样一番话,也是难以驳斥,但明知这么说不对劲,在这样的公众场合中,不能说一些话。苏文强说,“张靖海,苏杭倭寇乱境,军将抵御不力,与我朝国策并不相悖。以你一个小小的秀才,如何揣度大儒之尊?”
杨继业等人进来后,恰好听到他们辩驳的全过程。刘潇杰轻声说,“杨咏石,你以为苏杭之局,是文人之祸还是武人之弱?”
杨继业摇摇头,参加迎春文会不是来招人妒恨的。自己在苏杭所作的事情,很多都不能对外传扬,但杨咏石这个文名,经过唐俊词等大人物的推动,已经在苏杭名气不小,可说是很多苏杭的书生都能够说出杨咏石的几首诗来。
没必要在苏杭招惹这些人,对于文朝的文人,他们心里那种踞傲、自我感觉高大,是自己难以苟同但没必要去打击他们。
“同知大人,我不过一小小少年,见识少,可不敢议论国策的。至于苏杭这边的乱局,一开始大人们没用心与倭寇上,如今,有唐大人、刘大人您等戮力而行,必然在短时间里,将倭寇之祸消除,还苏杭一片朗朗乾坤。”杨继业笑着说。
“杨咏石,你这样说话,好吗?”刘潇杰知道杨继业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有自身独到之处,自然想听一听,对以后在苏杭这里的做法,也是一个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