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托福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允泰借机劝诫外甥,可谓用心良苦。可他却没想到洪衍武竟也有他自己的一番道理。
“舅舅啊。您说的都是为我好。可我跟您明说了吧,我并没有打算在这行里深钻。因为我就像您刚才那话说的似的,并不是风雅之人。我喜欢这些东西,就是喜欢它们现在太便宜,也相对安全。”
“还是那句话,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我买的就是它们由衰转盛的升值空间,买的就是当下连赝品也是民国仿造的老物。我知道这行里水深,所以真等到这些东西贵了,今天的人也开始学着造假了。那我就只卖不买了。”
眼见允泰呈现错愕神情。洪衍武又是一笑。
“舅舅,您大概觉得我有点没出息。为了怕水深,不去学游泳反倒不下水了。您或许还觉得我有点市侩,买了古董竟然是为了有朝一日卖出去。可我这既是有自知之明,也是为了‘资源合理配置’。”
“首先我志向不在此处,我个人今后的打算还想找机会恢复洪家的买卖。我的性情也并不沉稳,绝不会只专项于某一行业的经营。而古玩里面的文化浩如烟海,无论谁要想钻进去,一辈子都得耗在这上面。这点我就做不到。”
“其次古玩中的文化价值固然是它的风雅之处,也是他的可贵之处、有趣之处。但古玩的价格并不一定按照其文化价值界定,拿字画来说,有的画家艺术水平高,价格却低,有的艺术水平低,价格却高。其中受名气、年代和存世量的影响很大。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有可能是分裂的。”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收藏古玩纯粹是一种浓缩财富,保存财富的手段。我更在乎它的性价比。也就会在行情低迷的时候,囤货居奇,行情高涨的时候,考虑出售牟利。”
“说白了,我觉得古玩哪怕蕴含着再多的文化,也是有价的。因为再好的东西也只是死物,如果卖出一件老瓷器,就能换来重新烧制出这种瓷器的技术,我会毫不犹豫的卖了它。”
“另外东西再好也是为人所用的,如果有一天我真遇到了需要用钱的难处,我不可能干出像守财奴抱着金币挨饿一样的蠢事。您没见张伯驹晚景多么凄凉嘛,他那样的圣人不是我的榜样。”
“但是,这一切都不表示我不尊重文化。尽管我不愿意钻研其中,但我愿意洪家的孩子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甚至是让更多的国人从中汲取知识。所以我觉得自己至少可以做到两点。”
“第一,价格不到位,不缺钱用的时候,我不会考虑出卖这些东西。第二,即使转手,我也不会卖到海外去,更不会永远藏私。我会尽最大的能力保存好这些艺术精品。而且条件合适了,我会尽力找一些公众的展出机会,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收藏。这就是我对这些东西的大概想法……”
洪衍武一席话说完,允泰不由沉默了。良久之后才淡淡的说,“舅舅是没法教你了。我本来还想多说一句,人别把钱看那么重,才能成气候。可你反倒是触类旁通,用经济之道说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怎么说呢?你是够‘钢口’的,口才比我强。只是知易行难,就算你是这么想的,那也得真能做到才好。”
确实,虽然允泰对洪衍武的说辞挑不出大毛病,但却仍有点存疑。他怕这个外甥只是唱高调的说辞罢了。可倒是没想到回去之后,洪衍武很快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切。
敢情这一天敛巴的这些东西,从卷轴里不但真发现米芾的字儿了,而且还有一幅沈周的《一枝独秀》,一幅郑板桥的《墨竹》,和一幅乾隆御笔《岁寒三益图》。
但最珍贵的,还是从那些瓷器里,又发现了一只有“枢府”二字白瓷碗。
经允泰和王蕴琳兄妹一起合议,从碗为小底足,厚胎,素釉失透,色青白的特点出发,再想到了明代曹昭《格古要论》“古饶器”条中有“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一句。
最终确定,这应是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为“枢密院”所制的定烧器。
要知道,元代不过一百年,故而烧制数量极为有限,有铭文者就更寥寥无几。
类似的碗,后代虽都有烧制,但样式已改,釉也不润,于是这有数的元代“枢府瓷”,便成了绝品。是一件货真价实的国宝无疑。
就对这几件东西,允泰是爱不释手啊。甚至为此都临时改了计划,想要多留一天好好再看看。
可没想到洪衍武竟出奇的大方。当场就要把这些东西都送与允泰,说反正都是一家人,肉烂在锅里。舅舅喜欢就尽管拿走,只要外甥有的,绝无二话。
为此允泰大感熨帖,也不禁暗暗称奇。他没想到洪衍武还真无半点虚言妄语,说到做到啊。这么一比,反倒是他自己为物所迷,有点落了下乘。
反过来,他一个当舅舅的,又怎么好占亲外甥这么大便宜呢?所以最后承情是承情,他也真的只是拿去玩玩罢了,并不会据为己有。
其实允泰还有一点不知道,洪衍武的大方也不是没来由的。就因为去“晓市”这件事,这小子已经又产生了一个更大胆的念头。
他觉得收东西还就得从大户人家手里敛巴啊。去“晓市”不如主动出击。趁着现在还没人认这些玩意,工商政策又有所放开,那干嘛不早点下手大笔吃进呢?
所以送走了舅舅一家之后,找了天晚上,洪衍武和陈力泉就把“三蹦子”和“菜刀”的人都叫来商量大计。
达成共识后,洪衍武很快就把手里的六家影院减少到了四家。
最终是把“菜刀”负责的“莲花河影剧院”和“三蹦子”负责的“广安门电影院”以总共两千元的友情价,转给了南城把子“小酸枣”。
而从此,他麾下这两个影院的兄弟们就跑到西城区和东城区“上班儿”去了。
每日开始,这些人就在西单、西四、东单、东四、鼓楼、什刹海这些重点地区蹬着自行车游走停留。
车前就挂个“高价回收字画、瓷器、家具”的牌子,专门收这几类解放前的老物件。等于是新生代的“打鼓儿的”。
至于他们这伙儿人的收入,那可就直线飞升了。
因为洪衍武给他们的条件,是参考“晓市”价儿给的保底死价儿。中间的差价全归他们自己。
像卷轴类字两块,画儿五块。瓷器两档,有款儿的小件两块,中间的四块,大件儿六块。没款儿的小件一块,中件儿两块,大件儿三块。古典家具是与市场上出售的新家具价值相等。
这些东西如有瑕疵破损折半。但无论真假,只要送来就给现钱。再懒的人,最少一个月也得弄个几百块啊。勤奋点的中间差价能过千。
另外如有主家想多卖钱要议价的,也可以再找洪衍武去单谈。
不过洪衍武就得劳动王蕴琳出马鉴定了。最后按成交情况再给拉纤儿的提成了。
总而言之,洪衍武定下的规矩虽然不是无懈可击,时间一长,肯定有人会钻各种各样的空子想法多搂点。可中间的风险也确实被时代的特殊性压倒了最低。
即使收着假货他也肯定陪不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无数散落民间的好玩意就以惊人的速度,如潺潺流水一样涌进了洪衍武的囊中。
初期时,洪衍武还有意统计了一下大概几率。
他发现收上来的东西经过母亲的鉴定,真假比例大概维持在六成真,四成假的区间里。而一百件物件里,又有很大可能发现一两件被人忽视的奇珍。那太值得干了。
不用说,这全是托乱世的福啊。还千万别细琢磨,否则就难免有点发国难财的意思了。
允泰借机劝诫外甥,可谓用心良苦。可他却没想到洪衍武竟也有他自己的一番道理。
“舅舅啊。您说的都是为我好。可我跟您明说了吧,我并没有打算在这行里深钻。因为我就像您刚才那话说的似的,并不是风雅之人。我喜欢这些东西,就是喜欢它们现在太便宜,也相对安全。”
“还是那句话,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我买的就是它们由衰转盛的升值空间,买的就是当下连赝品也是民国仿造的老物。我知道这行里水深,所以真等到这些东西贵了,今天的人也开始学着造假了。那我就只卖不买了。”
眼见允泰呈现错愕神情。洪衍武又是一笑。
“舅舅,您大概觉得我有点没出息。为了怕水深,不去学游泳反倒不下水了。您或许还觉得我有点市侩,买了古董竟然是为了有朝一日卖出去。可我这既是有自知之明,也是为了‘资源合理配置’。”
“首先我志向不在此处,我个人今后的打算还想找机会恢复洪家的买卖。我的性情也并不沉稳,绝不会只专项于某一行业的经营。而古玩里面的文化浩如烟海,无论谁要想钻进去,一辈子都得耗在这上面。这点我就做不到。”
“其次古玩中的文化价值固然是它的风雅之处,也是他的可贵之处、有趣之处。但古玩的价格并不一定按照其文化价值界定,拿字画来说,有的画家艺术水平高,价格却低,有的艺术水平低,价格却高。其中受名气、年代和存世量的影响很大。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有可能是分裂的。”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收藏古玩纯粹是一种浓缩财富,保存财富的手段。我更在乎它的性价比。也就会在行情低迷的时候,囤货居奇,行情高涨的时候,考虑出售牟利。”
“说白了,我觉得古玩哪怕蕴含着再多的文化,也是有价的。因为再好的东西也只是死物,如果卖出一件老瓷器,就能换来重新烧制出这种瓷器的技术,我会毫不犹豫的卖了它。”
“另外东西再好也是为人所用的,如果有一天我真遇到了需要用钱的难处,我不可能干出像守财奴抱着金币挨饿一样的蠢事。您没见张伯驹晚景多么凄凉嘛,他那样的圣人不是我的榜样。”
“但是,这一切都不表示我不尊重文化。尽管我不愿意钻研其中,但我愿意洪家的孩子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甚至是让更多的国人从中汲取知识。所以我觉得自己至少可以做到两点。”
“第一,价格不到位,不缺钱用的时候,我不会考虑出卖这些东西。第二,即使转手,我也不会卖到海外去,更不会永远藏私。我会尽最大的能力保存好这些艺术精品。而且条件合适了,我会尽力找一些公众的展出机会,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收藏。这就是我对这些东西的大概想法……”
洪衍武一席话说完,允泰不由沉默了。良久之后才淡淡的说,“舅舅是没法教你了。我本来还想多说一句,人别把钱看那么重,才能成气候。可你反倒是触类旁通,用经济之道说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怎么说呢?你是够‘钢口’的,口才比我强。只是知易行难,就算你是这么想的,那也得真能做到才好。”
确实,虽然允泰对洪衍武的说辞挑不出大毛病,但却仍有点存疑。他怕这个外甥只是唱高调的说辞罢了。可倒是没想到回去之后,洪衍武很快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切。
敢情这一天敛巴的这些东西,从卷轴里不但真发现米芾的字儿了,而且还有一幅沈周的《一枝独秀》,一幅郑板桥的《墨竹》,和一幅乾隆御笔《岁寒三益图》。
但最珍贵的,还是从那些瓷器里,又发现了一只有“枢府”二字白瓷碗。
经允泰和王蕴琳兄妹一起合议,从碗为小底足,厚胎,素釉失透,色青白的特点出发,再想到了明代曹昭《格古要论》“古饶器”条中有“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一句。
最终确定,这应是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为“枢密院”所制的定烧器。
要知道,元代不过一百年,故而烧制数量极为有限,有铭文者就更寥寥无几。
类似的碗,后代虽都有烧制,但样式已改,釉也不润,于是这有数的元代“枢府瓷”,便成了绝品。是一件货真价实的国宝无疑。
就对这几件东西,允泰是爱不释手啊。甚至为此都临时改了计划,想要多留一天好好再看看。
可没想到洪衍武竟出奇的大方。当场就要把这些东西都送与允泰,说反正都是一家人,肉烂在锅里。舅舅喜欢就尽管拿走,只要外甥有的,绝无二话。
为此允泰大感熨帖,也不禁暗暗称奇。他没想到洪衍武还真无半点虚言妄语,说到做到啊。这么一比,反倒是他自己为物所迷,有点落了下乘。
反过来,他一个当舅舅的,又怎么好占亲外甥这么大便宜呢?所以最后承情是承情,他也真的只是拿去玩玩罢了,并不会据为己有。
其实允泰还有一点不知道,洪衍武的大方也不是没来由的。就因为去“晓市”这件事,这小子已经又产生了一个更大胆的念头。
他觉得收东西还就得从大户人家手里敛巴啊。去“晓市”不如主动出击。趁着现在还没人认这些玩意,工商政策又有所放开,那干嘛不早点下手大笔吃进呢?
所以送走了舅舅一家之后,找了天晚上,洪衍武和陈力泉就把“三蹦子”和“菜刀”的人都叫来商量大计。
达成共识后,洪衍武很快就把手里的六家影院减少到了四家。
最终是把“菜刀”负责的“莲花河影剧院”和“三蹦子”负责的“广安门电影院”以总共两千元的友情价,转给了南城把子“小酸枣”。
而从此,他麾下这两个影院的兄弟们就跑到西城区和东城区“上班儿”去了。
每日开始,这些人就在西单、西四、东单、东四、鼓楼、什刹海这些重点地区蹬着自行车游走停留。
车前就挂个“高价回收字画、瓷器、家具”的牌子,专门收这几类解放前的老物件。等于是新生代的“打鼓儿的”。
至于他们这伙儿人的收入,那可就直线飞升了。
因为洪衍武给他们的条件,是参考“晓市”价儿给的保底死价儿。中间的差价全归他们自己。
像卷轴类字两块,画儿五块。瓷器两档,有款儿的小件两块,中间的四块,大件儿六块。没款儿的小件一块,中件儿两块,大件儿三块。古典家具是与市场上出售的新家具价值相等。
这些东西如有瑕疵破损折半。但无论真假,只要送来就给现钱。再懒的人,最少一个月也得弄个几百块啊。勤奋点的中间差价能过千。
另外如有主家想多卖钱要议价的,也可以再找洪衍武去单谈。
不过洪衍武就得劳动王蕴琳出马鉴定了。最后按成交情况再给拉纤儿的提成了。
总而言之,洪衍武定下的规矩虽然不是无懈可击,时间一长,肯定有人会钻各种各样的空子想法多搂点。可中间的风险也确实被时代的特殊性压倒了最低。
即使收着假货他也肯定陪不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无数散落民间的好玩意就以惊人的速度,如潺潺流水一样涌进了洪衍武的囊中。
初期时,洪衍武还有意统计了一下大概几率。
他发现收上来的东西经过母亲的鉴定,真假比例大概维持在六成真,四成假的区间里。而一百件物件里,又有很大可能发现一两件被人忽视的奇珍。那太值得干了。
不用说,这全是托乱世的福啊。还千万别细琢磨,否则就难免有点发国难财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