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得封齐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灵帝已经病得不能上朝,得知这个消息,命人将刘辩、何进传进内宫。&#候两人入室,灵帝倚在榻上,道:“京城谣言四起,言姜述破家媚民,大肆收买人心,又练精兵十余万,已生自立之心,你等可曾听闻?”
刘辩急忙辩解道:“此流言尔,姜述为国为民,此是有心之人刻意为之。”
何进也道:“姜述得尚嫡长公主,又居州牧高位,已是富贵之极,何必行此大逆之事?其破家为国,反被人诬为邀民心自立,此是妖言惑众,臣也以为流言不能轻信。”
灵帝摇头道:“青州悬于敌后,姜述大权自握,确有自立实力。倘若黄巾不灭,青州与朝堂隔绝,长久便会形成事实割据。流言之举与去年行刺之事类似,朕不会因此怀疑姜述忠心。如今这般情况,定有人背后主持,若此人生出事端,诈以朝堂欲治姜述之罪,逼得姜述无路可走,而与黄巾结连,朝廷之势危也。”
刘辩急道:“此事但请父皇放心,青州虽然孤悬敌后,但是姜述与儿臣有信息互通,儿臣回去即写信给姜述,令其提防离间之计。”
灵帝道:“以姜述以往所为,品行端正,人又多智,寻常计谋难以离之。若其非忠义之士,必是未来的奸雄,防备与否效果都是一样。若其待在京城,安有如此流言?其想为百姓做些实事,就难免有人议论,做的事越多,盯上的人便会越多。下道旨意,以姜述军功封为齐侯,食掖县两千户。”
齐侯与昌邑侯虽然都是侯爵,其中却是差别大了,汉代封号以单字为贵,齐国为春秋大国,即使皇家得此封号亦属殊荣。姜述得封昌邑侯,是因为尚公主的缘故,若是身份太低,皇家会失了脸面,侯爵只是名分,而无实质封邑。如今实封二千户,这是天大的恩赏,恒灵两代,外戚皇亲、达官贵人皆无如此高的封赏。
刘辩与何进互视一眼,皆想不到灵帝会如此重赏姜述。灵帝问刘辩道:“皇儿如何看待此事?”
刘辩道:“姜述统兵平复青州,又复徐州三郡,此军功确应加赏,其功封邑尚可,齐是最高等单字侯,有些厚赐。”
灵帝咳了几声,刘辩上前为其捶背,又拿软绵垫其身后,灵帝道:“皇儿再想想。”
刘辩默想一阵,道:“莫非还击流言之事?”
灵帝道:“流言不是关键,背后之人却是关键,朝廷若是应对不当,定会被人利用。此事涉及谋反,为姜家诛族之祸,姜述破家为国,若闻朝廷欲治其罪,心中如何考虑?其若为忠臣,则会伤心欲绝;若为奸雄,便会顺势据青州自立,然后结连黄巾,其势难制。如今重赏其功,则会安抚其心,流言不攻自破。”
刘辩跪拜道:“父皇圣明,皇儿代姜述谢君厚恩。”
灵帝道:“朕病重不能上朝理事,皇儿明日上朝监国。”
刘辩跪下道:“此事万万不可,父皇很快就会痊愈。”
灵帝语意坚定,道:“天下生乱,倘若应对失误,汉室大祸即临。辩儿近年甚有长进,心性仁慈,朝中根基已稳,可以承担监国重任。今使大将军与辩儿同来,便是交待此事。”
刘辩见灵帝之意已决,泣拜道:“儿奉父皇旨意。”
灵帝又谓何进道:“卿进退有度,又无私心,可以太子臂助。太子年幼,卿为皇舅,须竭力相助。”
何进拜道:“臣受陛下重用,自应竭尽全力,辅佐太子监国。”
灵帝又道:“皇儿以为流言何人所为?”
刘辩即答道:“故计重施尔。”
灵帝道:“皇儿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刘辩道:“儿臣欲除之。”
灵帝摇头道:“大乱之时,不可轻举妄动,已经忍耐多日,何必急于一时。黄巾平复之日,再行雷霆一击。”
刘辩躬身道:“谨遵父皇旨意。”
次日众官上朝,张让上殿宣灵帝旨,使刘辩监国。又宣旨封姜述为齐侯,食邑二千户。
下朝之后,袁愧至家,急召族人亲信商议,道:“陛下遇刺,太子已怀疑为袁家所为。今朝加封姜述,流言之举已破,倘若太子坐稳帝位,袁家危矣。”
袁绍道:“太子亲近何家,中侍失势,或可联合。”
袁愧摇头道:“何家手握重兵,即使与中侍联合,我等举事亦无夺位可能。”
袁绍道:“今朝廷大军与黄巾相持,可说服何进调董卓来援。董卓坐镇西凉,兼并诸军,拥兵十万,虎踞西北。卓为董太后族人,若以拥立皇次子为饵,取得董太后诏命,待卓至京之时,卒然发动,大事或可为之。”
袁愧道:“董卓虽为董太后族人,但是远支,其为何进提拔,怎会与我等联合?”
袁绍道:“董卓早年曾得董重举荐,虽未被董重之案牵连,但对何进必有防备之心,请得董太后诏书,劝其出兵便有五五可能。二皇子年幼,继位需监国之臣,若以此位相诱,卓素有大志,应能随我等举事。”
众人皆言此计甚合时局,袁愧遂决,分派族人亲信分头其事。
袁愧之侄袁咐负责宦官,晚间归宅,谓袁愧道:“赵忠向与何进有怨,近年又因张让、左丰得**,与两人皆不和,已许其为内宫之首,其答应联合举事。张让忠于陛下,左丰与皇后、太子关系皆好,担心泄密,未敢。”
袁愧点头道:“如此便好,张让、左丰确实不好说服,既有赵忠相助,余人莫再惊忧。”
不久袁绍归宅,谓袁愧道:“今日议事,已建言何进调董卓部入关平贼,何进已允。”
袁家四世三公,底蕴确非一般,一经发动,京城内外顿时暗流汹涌。史阿派人暗中监视,见袁家近期频频议事,亲信出入频繁,火速报给刘辩。刘辩内心深恶袁家,却因灵帝所言,不敢轻易发动,让史阿继续密切关注袁家,召何进入府商议。
何进虽然读书识字,也懂兵法计谋,却非王佐之才,闻言笑道:“袁家门生虽多,但多是文职,其子侄为将者仅有数人,部下兵丁不足万,不必多虑。”
此时荀攸赴长安办差未归,田丰不知内情细节,无从参谋,刘辩听信何进之言,以为袁家没有军权,定然不敢起事,并未放在心上。
姜述闻得京城动静,知道袁氏又在兴风作浪,谓贾诩道:“袁家不断生事,也不能任其胡为,传命敬江、臧霸,开始行动。”
敬江早已统领部下水军入了内海,迅即打出东海贼旗号。战船虽为老式战船,但是配备不少新式武器,连挑数家海匪,一时间名声又起。东海贼向为海匪老大,又有姜述在后暗中支持,实力比之前更是强横,纵横渤海、黄海、东海之间,两月之内兼并消灭大小海匪三十余股,部下兵力由千人涨至三千余人。
接到姜述军令,东海贼神出鬼没,连续劫夺海商,近期抢夺大海船二十六艘,小船百余艘,又分兵进入黄河水道,二十天内作案十起。五家大商亦有货物被抢,尤以袁系商行损失最大,海运货物几乎全部被抢,黄河水道亦损失大宗货物九起。
商家纷纷报案至东莱郡府,但因东莱郡府只有常备水军建制千名,战船亦小,不能远航,新造海船还未下水,对海匪无可奈何。袁氏商行为首,招揽三十余家商行,共同集资若干,请求郡府速建水军,保障水路畅通。姜述应商家之请,批准建立东莱水军,编制一万,在东莱招募兵丁,使姜虎负责此事。
商家因为水路危险,大多改走陆路,不料泰山贼臧霸在陈留现身。臧霸部下皆为惯匪,消息灵通,手段狠辣,不仅劫夺陆路客商,还不时抢夺黄河水道货物。众多商行连续遭劫,损失巨大,其中以袁系商行损失最为惨重。继海路损失之后,袁系商行再受重创,几乎没有财力继续运转,不得不从内地商铺调拨资金货物维持。
陈留太守张邈,应袁家所请,派兵往剿臧霸,数战不利。官亥闻知陈留空虚,率部夜袭攻破郡城,逼得张邈仓皇逃出城外。官亥率部洗劫城中大户,抢尽城中仓库钱粮物资,然后扬长而去。
张邈逃到属县暂时安顿,闻听官亥撤军确切消息,回城一看钱粮空空,真是欲哭无泪,连剿匪官兵钱粮亦无法维持,不得已将兵马撤回,分至各县就食。
灵帝已经病得不能上朝,得知这个消息,命人将刘辩、何进传进内宫。&#候两人入室,灵帝倚在榻上,道:“京城谣言四起,言姜述破家媚民,大肆收买人心,又练精兵十余万,已生自立之心,你等可曾听闻?”
刘辩急忙辩解道:“此流言尔,姜述为国为民,此是有心之人刻意为之。”
何进也道:“姜述得尚嫡长公主,又居州牧高位,已是富贵之极,何必行此大逆之事?其破家为国,反被人诬为邀民心自立,此是妖言惑众,臣也以为流言不能轻信。”
灵帝摇头道:“青州悬于敌后,姜述大权自握,确有自立实力。倘若黄巾不灭,青州与朝堂隔绝,长久便会形成事实割据。流言之举与去年行刺之事类似,朕不会因此怀疑姜述忠心。如今这般情况,定有人背后主持,若此人生出事端,诈以朝堂欲治姜述之罪,逼得姜述无路可走,而与黄巾结连,朝廷之势危也。”
刘辩急道:“此事但请父皇放心,青州虽然孤悬敌后,但是姜述与儿臣有信息互通,儿臣回去即写信给姜述,令其提防离间之计。”
灵帝道:“以姜述以往所为,品行端正,人又多智,寻常计谋难以离之。若其非忠义之士,必是未来的奸雄,防备与否效果都是一样。若其待在京城,安有如此流言?其想为百姓做些实事,就难免有人议论,做的事越多,盯上的人便会越多。下道旨意,以姜述军功封为齐侯,食掖县两千户。”
齐侯与昌邑侯虽然都是侯爵,其中却是差别大了,汉代封号以单字为贵,齐国为春秋大国,即使皇家得此封号亦属殊荣。姜述得封昌邑侯,是因为尚公主的缘故,若是身份太低,皇家会失了脸面,侯爵只是名分,而无实质封邑。如今实封二千户,这是天大的恩赏,恒灵两代,外戚皇亲、达官贵人皆无如此高的封赏。
刘辩与何进互视一眼,皆想不到灵帝会如此重赏姜述。灵帝问刘辩道:“皇儿如何看待此事?”
刘辩道:“姜述统兵平复青州,又复徐州三郡,此军功确应加赏,其功封邑尚可,齐是最高等单字侯,有些厚赐。”
灵帝咳了几声,刘辩上前为其捶背,又拿软绵垫其身后,灵帝道:“皇儿再想想。”
刘辩默想一阵,道:“莫非还击流言之事?”
灵帝道:“流言不是关键,背后之人却是关键,朝廷若是应对不当,定会被人利用。此事涉及谋反,为姜家诛族之祸,姜述破家为国,若闻朝廷欲治其罪,心中如何考虑?其若为忠臣,则会伤心欲绝;若为奸雄,便会顺势据青州自立,然后结连黄巾,其势难制。如今重赏其功,则会安抚其心,流言不攻自破。”
刘辩跪拜道:“父皇圣明,皇儿代姜述谢君厚恩。”
灵帝道:“朕病重不能上朝理事,皇儿明日上朝监国。”
刘辩跪下道:“此事万万不可,父皇很快就会痊愈。”
灵帝语意坚定,道:“天下生乱,倘若应对失误,汉室大祸即临。辩儿近年甚有长进,心性仁慈,朝中根基已稳,可以承担监国重任。今使大将军与辩儿同来,便是交待此事。”
刘辩见灵帝之意已决,泣拜道:“儿奉父皇旨意。”
灵帝又谓何进道:“卿进退有度,又无私心,可以太子臂助。太子年幼,卿为皇舅,须竭力相助。”
何进拜道:“臣受陛下重用,自应竭尽全力,辅佐太子监国。”
灵帝又道:“皇儿以为流言何人所为?”
刘辩即答道:“故计重施尔。”
灵帝道:“皇儿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刘辩道:“儿臣欲除之。”
灵帝摇头道:“大乱之时,不可轻举妄动,已经忍耐多日,何必急于一时。黄巾平复之日,再行雷霆一击。”
刘辩躬身道:“谨遵父皇旨意。”
次日众官上朝,张让上殿宣灵帝旨,使刘辩监国。又宣旨封姜述为齐侯,食邑二千户。
下朝之后,袁愧至家,急召族人亲信商议,道:“陛下遇刺,太子已怀疑为袁家所为。今朝加封姜述,流言之举已破,倘若太子坐稳帝位,袁家危矣。”
袁绍道:“太子亲近何家,中侍失势,或可联合。”
袁愧摇头道:“何家手握重兵,即使与中侍联合,我等举事亦无夺位可能。”
袁绍道:“今朝廷大军与黄巾相持,可说服何进调董卓来援。董卓坐镇西凉,兼并诸军,拥兵十万,虎踞西北。卓为董太后族人,若以拥立皇次子为饵,取得董太后诏命,待卓至京之时,卒然发动,大事或可为之。”
袁愧道:“董卓虽为董太后族人,但是远支,其为何进提拔,怎会与我等联合?”
袁绍道:“董卓早年曾得董重举荐,虽未被董重之案牵连,但对何进必有防备之心,请得董太后诏书,劝其出兵便有五五可能。二皇子年幼,继位需监国之臣,若以此位相诱,卓素有大志,应能随我等举事。”
众人皆言此计甚合时局,袁愧遂决,分派族人亲信分头其事。
袁愧之侄袁咐负责宦官,晚间归宅,谓袁愧道:“赵忠向与何进有怨,近年又因张让、左丰得**,与两人皆不和,已许其为内宫之首,其答应联合举事。张让忠于陛下,左丰与皇后、太子关系皆好,担心泄密,未敢。”
袁愧点头道:“如此便好,张让、左丰确实不好说服,既有赵忠相助,余人莫再惊忧。”
不久袁绍归宅,谓袁愧道:“今日议事,已建言何进调董卓部入关平贼,何进已允。”
袁家四世三公,底蕴确非一般,一经发动,京城内外顿时暗流汹涌。史阿派人暗中监视,见袁家近期频频议事,亲信出入频繁,火速报给刘辩。刘辩内心深恶袁家,却因灵帝所言,不敢轻易发动,让史阿继续密切关注袁家,召何进入府商议。
何进虽然读书识字,也懂兵法计谋,却非王佐之才,闻言笑道:“袁家门生虽多,但多是文职,其子侄为将者仅有数人,部下兵丁不足万,不必多虑。”
此时荀攸赴长安办差未归,田丰不知内情细节,无从参谋,刘辩听信何进之言,以为袁家没有军权,定然不敢起事,并未放在心上。
姜述闻得京城动静,知道袁氏又在兴风作浪,谓贾诩道:“袁家不断生事,也不能任其胡为,传命敬江、臧霸,开始行动。”
敬江早已统领部下水军入了内海,迅即打出东海贼旗号。战船虽为老式战船,但是配备不少新式武器,连挑数家海匪,一时间名声又起。东海贼向为海匪老大,又有姜述在后暗中支持,实力比之前更是强横,纵横渤海、黄海、东海之间,两月之内兼并消灭大小海匪三十余股,部下兵力由千人涨至三千余人。
接到姜述军令,东海贼神出鬼没,连续劫夺海商,近期抢夺大海船二十六艘,小船百余艘,又分兵进入黄河水道,二十天内作案十起。五家大商亦有货物被抢,尤以袁系商行损失最大,海运货物几乎全部被抢,黄河水道亦损失大宗货物九起。
商家纷纷报案至东莱郡府,但因东莱郡府只有常备水军建制千名,战船亦小,不能远航,新造海船还未下水,对海匪无可奈何。袁氏商行为首,招揽三十余家商行,共同集资若干,请求郡府速建水军,保障水路畅通。姜述应商家之请,批准建立东莱水军,编制一万,在东莱招募兵丁,使姜虎负责此事。
商家因为水路危险,大多改走陆路,不料泰山贼臧霸在陈留现身。臧霸部下皆为惯匪,消息灵通,手段狠辣,不仅劫夺陆路客商,还不时抢夺黄河水道货物。众多商行连续遭劫,损失巨大,其中以袁系商行损失最为惨重。继海路损失之后,袁系商行再受重创,几乎没有财力继续运转,不得不从内地商铺调拨资金货物维持。
陈留太守张邈,应袁家所请,派兵往剿臧霸,数战不利。官亥闻知陈留空虚,率部夜袭攻破郡城,逼得张邈仓皇逃出城外。官亥率部洗劫城中大户,抢尽城中仓库钱粮物资,然后扬长而去。
张邈逃到属县暂时安顿,闻听官亥撤军确切消息,回城一看钱粮空空,真是欲哭无泪,连剿匪官兵钱粮亦无法维持,不得已将兵马撤回,分至各县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