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 > 第56章 观主看重你。慈幼局孩童。

第56章 观主看重你。慈幼局孩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南都城乃是留都,达官贵人历代勋贵云集之地。

    城东与城南,是富商巨贾与权贵们所居住的。

    这些地方是不允许乞丐出现。一来影响市容市貌,二来若是冲撞了贵人们,那也是个死。

    对南都城稍微熟悉的,都知道只有小富之家居住的城西,以及普通百姓居住的城北,才允许乞丐出现。

    然而,当慧云慧明带着十几个慈航观的坤道在城北转了小半天,也没找到她们想要的小乞丐。

    就算零星有,也是被一群大乞丐带着的,两者之间多半有血缘关系。

    继续漫无目的地找下去也是浪费时间。

    慧云直接让慧明拿着二十个铜钱去向街边的乞丐打听。

    “哎,问你个事儿!”

    慧明先丢了十个铜钱给那乞丐。

    那乞丐看了眼碗里的铜钱,懒洋洋的:

    “问什么,说吧。”

    “城里的小乞丐们哪里去了?”

    乞丐上下打量了她一眼。

    见慧明穿着道袍,有些诧异:

    “我还以为是人牙子,原来是道姑啊,怎么着,想给小乞丐们布施?”

    慧明没有暴露真实目的,点头默认。

    乞丐道:

    “那你来晚了,要布施,就去慈幼局吧!他们三天两头就会在城里城外搜罗小叫花子,昨儿刚搜了一趟!”

    慧明小时候家在村里,被卖出来后一直在慈航观做苦役,倒是不怎么了解城里的事。

    闻言感慨:

    “慈幼局倒是挺尽心尽责。”

    乞丐闻言嗤笑一声:

    “尽心尽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能不上心?他们若不勤快点,可就被人牙子们捉走了!”

    慧明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沉默地回到慧云那边。

    “怎么样?”

    慧明说了自己打听到的情况。

    慧云见她神色泱泱,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发顶。

    “明日我们去挑选一批人,也算是帮他们脱离苦海了。”

    “明日再去吗?今天不是还早么?”

    慧明不解。

    慧云道:

    “今日先去采买些孩子们的日常用品。明日换了衣服,再去慈幼局。”

    毕竟要添好多人口,道观的衣裳被褥碗筷等肯定是不够用的,可以提前采买回去。

    更重要的是,慈幼局这番做派,若得知她们搜罗人回去,是为了开立慈幼堂,必定要以为是竞争对手。

    想买人,要么会被刁难,要么会被收取高价。

    她既然管着观里的采买事宜,自然是不会让观主当这个冤大头。

    明日换身俗家衣衫,让慈幼局摸不清来历才是最好的。

    慧明听完若有所思:

    “多谢师姐教诲!”

    能这样掰开了揉碎了说给她听,是真的不藏私在教导她。

    慧明不是不懂事的人,深知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

    慧云露出温柔的笑意:

    “谢我做什么,观主让你跟在我身边,就是让我教你呢。眼看着我们慈航观的摊子越铺越大,需要的管事人越来越多了。观主看重你,你可得好好努力。”

    慧明顿时忘了先前的抑郁,大受鼓舞。

    原来观主竟是对她寄予这么高的期望,她可一定不能辜负观主的看重,赶紧成长起来才行!

    *

    采买完日常用品,慧云这才回到慈航观,在晚膳后向陈青竹复命,并对她今日白跑一趟,未能完成任务表示歉意。

    陈青竹摇了摇头:

    “你考虑得很周到,理应如此才对。”

    这世道,但凡能榨取到丁点利益的地方,又岂会没有几只吸血蚂蟥。

    她们想顺手做些善事,能以尽量小的代价达成目的,为什么要当冤大头给那些人送钱。

    第二天,慧云等人换了俗家衣衫,再次来到南都城。

    这次依然没有直奔慈幼局,而是先去附近的牙行,找了人牙子打听了价格,又租了好几辆马车,这才带着人去了慈幼局。

    南都城的城东和城南就不说了,寸土寸金。

    哪怕是城西,地价都不便宜。

    南都曾经是京城,如今也是留都,官府拨款多,民间捐款也多,慈幼局的规模很大,因此设在了地价最便宜的城北。

    走到慈幼局外头,便看到一个围墙很高的大宅子。

    黑色的大门紧闭,门头上悬着牌匾,红底金字,上书“官办慈幼局”几个大字。

    慧明前去敲门,拿着李千户的帖子,自称是李千户亲戚家的下人,前来采买些年纪小的孩子在家中使唤。

    与官府的人打交道,自然是有官府背景最好。

    李千户拿了陈青竹那么多钱,为表诚意,自然也留了一张名帖,以供她需要时使用。

    今日来慈幼局,陈青竹就让慧云把李千户的名帖拿上了。

    看门的见惯不怪,“等着,我这就去禀告局正。”

    没多久,就让她们进去。

    得知李千户是兵部钱侍郎的小舅子,局正的态度热情了两分。

    带着慧云等人先去看人。

    走进里头的一间院子,没多久,四五十个打扮还算干净整齐,相貌清秀的孩童便被拿着鞭子的管事驱赶到了院子里。

    “姑娘瞧瞧,咱们这里头的孩子一个个长得精神,又听话,您买回去绝对有排面!”

    一问价格,二十两一个。

    这年头,人最不值钱,尤其是这种没长成的孩童。

    人牙子手头,容貌极好的七八岁小姑娘,也才二三十两一个。

    (当然,这是卖出的价格,收的时候会压低,如同陈青竹那等被抓去抵债的,又刻意扮丑了,价格也会大打折扣。)

    普通些的,差不多是五两一个。

    女孩再养几年可以生育可以换彩礼,男孩长大了可以干重活,在此时,各有各的长处,所以价格上是差不多的。

    慧云来买人,主要是为了填补慈幼局的人手,有排面与否,对她来说没有区别。

    性价比才是她考虑的第一要素。连价都没还,便直接道:

    “我们家买回去都是干活的,也不需要长得多好看,手脚伶俐听话就行。”

    听到这话,局正的态度顿时就冷淡下来。

    “那便让管事带姑娘去另一个院子看吧,我还有事,就不奉陪了。”

    慧云跟着管事去了另一个院子。

    那里远不如先前的院子房子好,而且一进去,就闻到一股酸臭味。

    坤道中,有人忍不住捂了下鼻子。

    带路的管事见状,解释道:

    “哎呀,姑娘别嫌弃,小孩子家家的,冬天洗澡容易得病,所以就脏了点,洗干净了是一样的,你们瞧,这一个个的干活多麻利!”

    慧云等人朝院子里看去,只见这个大院子里,至少有六七十个小孩。

    大的不超过十岁,小的只怕才三四岁,头发蓬乱,脸上满是脏污,衣服鞋袜也是破破烂烂,手脚上到处都是冻疮。

    每个人或坐或站,手上都有活。

    有的在糊纸盒子,有的在打络子,有的在浆洗衣物,有的在磨箭矢,没一个闲着。

    旁边还有好几个手里拿着鞭子的胖管事在一旁监督。

    那脑满肠肥的样子,和瘦骨嶙峋的孩子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姑娘,五两一个,随便挑吧。”

    说着,招呼众人:

    “好了,大家手上的活儿停一停,都站起来,脸都抬起来,让这位姑姑好好看看。”

    “这可是大户人家的姑姑,来带你们去过好日子呢!”

    众多孩童都听话的站起来,只有其中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童,始终低着头。

    管事的一鞭子抽在他单薄的背上:

    “叫你把脸抬起来,耳朵聋了!”

    小童痛叫一声,带着哭腔,却不敢叫得太大声,被扯着头发,战战兢兢地抬起头。

    慧云看得皱眉:

    “这一个我要了。”

    那小童顿时被推到一边。

    “同等货色,牙行里头可以入奴籍的才五两一个,管事这价格只怕得再少点。我要的数量多。”

    这慈幼局里的孩子,没法正大光明去官府入奴籍,得买家自己想办法,价格上自然应该便宜些。

    双方一番讨价还价,价格说定在四两银子一个,打包卖,没得挑。

    除了那个小童,慧云又要了四十九个,总共二百两。

    慈幼堂的管事们,拿出麻绳,将这些孩子一个个绑了手,拎到慈航观的几辆马车上。

    众多小童被扔上车,神情麻木地靠在车壁上一动不动。

    说什么去大户人家过好日子,他们一个字都不信。

    先前真正被卖去大户人家的,都是长相好的。

    原以为是去过好日子了,可据那些曾经溜出去的同伴说,其中有两三个人,都被发现丢在乱葬岗。

    浑身上下遍体鳞伤,下身全烂了。

    他们中许多人都已经知事了,而且在慈幼局也见过不少类似的事情,自然明白那些所谓的过好日子的同伴,遭遇了什么。

    而他们这样长相平平的,被卖出去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能选中他们这些人的,哪里是什么真正的大户人家。

    不过是为了省些钱。

    慈幼局毫无成本将他们从街上抓回来,尚且逼着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活。

    这些所谓大户人家,花了那么多银子将他们买回去,为了回本,还不得拿鞭子逼着他们做到死。

    他们不过是从一个地狱,被转移到另一个地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