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关山吴钩 > 第52章 茶楼论道

第52章 茶楼论道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与吴三桂的相遇,只是沈锐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不管将来吴三桂战功赫赫也好,默默无闻也罢,可能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两人之间不会再有什么交集了。席间吴三桂坦言,京城诸事已了,即将奔赴辽东。所以两人之间即便有交集,他的出现,对吴三桂来说,能造成什么影响,也很难说。

    沈锐沿着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空降到这个他本来不存在的历史中,谁也不晓得会带来什么难以预料的效应。

    当然,在这个风云变幻饿殍满地的困苦时代,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来,你永远不会知道。所以,唯有活着,才能成为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

    沈锐一行人出了得胜楼,沈安邦有事先行离去,江小楼被张无忌打发回北镇抚司坐班,张无忌现在作为代理镇抚使,名义上的北镇抚司当家人,如无要事,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他提议去茶楼喝茶醒酒,沈锐知道这是张无忌有话要说的表现,再说两人虽然做了同行,但张无忌一向事务繁忙,虽然时有见面,但单独聊天的机会几乎没有,今日恰好忙里偷闲,加之骆养性也准了沈锐半天假期,沈锐便欣然前往。

    到了茶楼,张无忌选了个僻静点的雅间,打发周传智及几名侍卫侯在外间喝茶。待小二奉上茶水离去,张无忌便道:“我观老弟刚才对那吴三桂所言似乎不以为然,难道老弟对我关宁防线还有疑虑?”

    张无忌果真是善于洞察人心,刚才轻微的表情竟然没有瞒过他的法眼,锦衣卫的人果然老道,看来自己的火候还是没有修炼到家。于是沈锐反问道:“大哥刚才一言不发,不会是真的没有看法吧?”

    张无忌笑笑:“老弟难道忘了,老哥的身份摆在那里,在场人多嘴杂,这些敏感的军事话题,于我而言还是尽量少说为妙,免得被有心人听了去,得不偿失啊!不过现在只你我二人,我们大可议论一番,男人嘛,只要不涉及到皇家禁忌,私下谈谈国事也无妨,不过老哥虽算是行伍之人,但对于行军布阵却不在行,看法自然是谈不上,但我曾随袁公一起在辽东奔波数月,亲眼目睹辽东局面由糜烂渐为安定,老哥对袁公的眼光能力还是非常敬佩的,这吴三桂的许多言论都是袁公制定的抗夷既定方针,并没有什么新意,想必也是受了袁公的熏陶,我认为还是比较可行的!”

    沈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既如此,那小弟就当一回纸上谈兵的赵括,畅所欲言一回,有说的不对的地方,张大哥可千万别请我去你那北镇衙门聊天喝茶啊!”

    张无忌一愣,继而才明白沈锐所说的聊天喝茶是什么意思,不禁抚掌大笑:“聊天喝茶……嗯,真是妙啊!以后再有谁犯了事,前去拿人,咱就笑着对他说,恭请大人到北镇抚司聊天喝茶,保证他不会在心里暗骂咱们是大老粗一个了!呵呵,老弟不愧是满腹经纶的秀才,如此凶险的事,几个字就轻飘飘的带过了!”

    沈锐故作无奈状:“等他们都知道了聊天喝茶的含义,恐怕就要杯弓蛇影了,如此小弟还不成了罪人?”

    张无忌意有所指地笑道:“老弟放心,哥哥我可是嘴紧的很,断不会把兄弟供出去挨骂,反正我这恶人也做惯了,再多些骂名也无妨!”

    不是沈锐不放心张无忌,实在这是个因一言可获重罪的年代,打打预防针是必须的,当然,沈锐也不可能在张无忌面前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言论,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有些事,点到即可。

    两人不动声色的达成了默契,于是沈锐斟酌着问:“大哥曾实地考察过关宁防线,你觉得关宁防线可能防得住女真人吗?”

    张无忌当然并不是他所说的对军事一窍不通,侃侃而道:“游牧民族善于骑战,这就决定了其必受地形所限,关宁防线所在群山临立,沟壑纵横,各城各堡遥相呼应,即便失了宁远与锦州,还有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山海关以东是茫茫大海,有我水师游弋,建奴不善水战,自然无法过来。山海关以西为燕山太行山脉,山高坡陡,更有长城修建其上,烽火台遥相呼应预警敌踪,就算有少许敌人越墙而入,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所以哥哥我私下里认为是可以依靠的,至于老弟有什么想法尽管说,这里没有旁人,出则你口,入则我耳,老弟也别卖关子了!”

    实际上张无忌说的不错,历史上这以后的十几年间满清虽然屡屡入侵中原,但山海关始终未被攻破,直到后来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投清献关。但如果想凭借关宁防线阻拦满清劫掠中原,未免有些一厢情愿了。沈锐是过来人,非常清楚这些,所以想要给张无忌这个天子近臣提个醒,能引起明庭注意最好,说不定自己这个小小的翅膀,此时煽动一下,历史既定的方向由此而改变,跳过那段屈辱的历史,也是善莫大焉。

    沈锐在心里悄悄地鄙视了自己一下,唉,自己的心还是太软啊,不忍看到将来生灵涂炭,给人提个醒至少心里安稳一些,至于能否上达天听,这已不是自己能控制得了的了。

    沈锐点点头道:“张大哥所言甚是,不过雄关天险是固定的,不可能处处设防重兵,人却可以来去自入,不一定非要硬闯过去……”

    张无忌是聪明人,听沈锐语气似有所指,不由得面色一紧,担心地道:“老弟的意思是……”

    沈锐看了一眼张无忌,缓缓道:“若满人需沿燕山太行山往西,借道蒙古,如之奈何?”

    “借道蒙古?”张无忌重复一句,面上古井不波,心中却似惊涛骇浪。一直以来,蒙古人虽然与大明不对付,但与女真也是势不两立,女真崛起后,蒙古人非常紧张,视女真为其争夺草原的强劲对手。奴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蒙古诸部曾上书朝廷共同抵抗女真人,但奴尔哈赤为避免两面作战,极少找蒙古人的麻烦,蒙古人见其似乎无害,虽然彼此敌视,但往往在与明军合力对付女真时出工不出力。

    西北虽也有险关堡垒,但不足持,蒙古人曾屡屡叩关而入,朝廷有识之士担心女真人会防效蒙古,从蒙古人的地盘上入关,但十几年来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连迹象都不曾有。所以朝廷大部分人便高枕无忧起来,认为有蒙古人守着,女真人便不敢横穿草原过来。

    实际上奴尔哈赤也未想到能入侵中原,皇太极雄才伟略,也没指望入主中原,后来他越边墙入关,打的也是劫掠一番的主意。张无忌是锦衣卫高官,自然知道明庭此时陈重兵于辽东,而西线大安口、遵化一带防务空虚。沈锐的这些言论并不新鲜,张无忌与袁崇焕巡视辽东时,袁崇焕便请求张无忌动用锦衣卫力量注意女真与蒙古人动静,后来又上书朝廷,曰“惟虑蓟门单弱,请宿重兵”,希望能加强大安口、遵化等城防务,然而不知为何,兵部及崇祯皆不以为然。

    张无忌估计不是朝廷不想,而是力不从心,毕竟现在的国力摆在那里,养不了那么多兵。而前几天据锦衣密谍送来的消息称,皇太极已与一些蒙古部落秘密达成婧合,但现在在朝堂还未引起重视,沈锐在此时抛出这些言论,张无忌一下紧张起来,是不是骆养性将消息透露给沈锐的,看着又不像,作为指挥使,骆养性知道轻重,这个到目前还极为机密的消息,骆养性应该不会轻易告知他人。

    那么又是沈锐的预判?张无忌清楚,要想借道蒙古,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蒙古各部依附女真或两方政治联盟,据张无忌掌握的情报,蒙古与女真目前还没有这个可能,即便满足这个条件,女真也不敢轻易从蒙古入关,兵力少了入关不济事,倾巢而出后方空虚,蒙古草原广袤无边,从东到西一千余里,大军出动,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政治上尔虞我诈的情况多了去,万一被蒙古人抄了老巢,就不妙了。

    所以张无忌判断,短期内女真人不大可能从蒙古入关。不过凡事都有万一,如果不幸被沈锐言中,那后果太可怕了。

    有魏忠贤的前车之鉴,张无忌对沈锐有一种本能的信任,沈锐拐弯抹角的提起此事,肯定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皇太极短时间内便满足了借道蒙古的条件,他先是以武力让一些蒙古部落臣服,然后再与一些大的蒙古部落联姻,从而促成政治联盟。最后玩了个最狠的,迫使蒙古人与他一起出兵,既壮大了兵力,又可以将这些人当成人质,以防被人背后一刀,如果真的抢到了东西,分一些给蒙古人又可以予以安抚。

    以后世的眼光看,这就叫利益捆绑,百试不爽。

    可惜的是,皇太极果敢果决,一埃平定蒙古各部,便立即发兵,明廷在蒙古的细作纵然得到消息,但受交通工具的限制,信息的的传递存在滞后性,待明廷得知女真有越边倾向,女真人的铁蹄已经踏入华北平原了。

    当然,现在除了沈锐,没有人会知道这些。张无忌担心的是,果真让女真人借道蒙古,北直隶肯定首当其冲,到时朝廷没有准备,必定生灵涂炭,怎么办,张无忌是国公之子,又是锦衣卫高级官员,按说可以直达天听,然这种军事敏感性的建议必须慎之又慎,万一朝廷采信而陈兵西线,但短时间女真又没有自西破边墙而入,责任可大了去,他爹是英国公,虽然位高,但权并不重,到时给有心人参上一本,说英国公欲插手军事,当今圣上疑心重,到时于家族可是大大不利。

    就算到时女真人如沈锐所料进了关,将来也是他们这些权贵染指军事的证据,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他相信沈锐能看到这点,朝廷里有识之士也能看到这点,但为何不向皇帝进谏,其中关窍耐人寻味。这不是张无忌一个人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不好,最后必然得不偿失,风险远远大于利益,所以张无忌立即打消了上奏的打算。

    可沈锐告诉他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希望他能上达天听,救万民于水火?也太看得起他了,这目前没有证据的事,只是猜测的话,很难让人信服,再加上朝中一些人选择性的无视,这次恐怕要让他失望了。

    想到这里,张无忌沉默半晌,黯然神伤道:“老弟所言不无可能,但哥哥我能力有限,所以……所以这次要辜负老弟的一片赤诚之心了!”

    沈锐只是记得历史上不久后女真人会从大安口方向前来劫掠中原,当时也是随口问了下吴三桂,没想到张无忌却上了心,追问而来,沈锐才据实相告,虽然有些想引人瞩目,最终的目的只是想求个心安。至于张无忌能否上达天听、朝廷是否能力挽狂澜,沈锐原本也没指望。

    现在看来,张无忌有顾虑,沈锐能理解,毕竟这是皇权社会,皇帝的心思难以揣摩,一件你认为利国利民的事,在他心里可能是包藏了祸心,权衡来权衡去,最后还在心中埋下猜疑的种子,天威难测,不得不让人三思而后行。

    沈锐见张无忌面有愧意,于是安慰道:“小弟也是胡乱猜疑,做不得真,张大哥切勿上心!“

    张无忌瞅瞅沈锐那一脸人畜无害的摸样,心里反而更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