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明末妖僧 > 第361章 两大疑案

第361章 两大疑案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慧明道,“宋太祖建立北宋以后,深感武将的危害,便大力重用读书人,使他们成为整个北宋最强大的政治力量。宋室南渡之后,这些人又团结在赵构身边,继续苟延残喘,像极了西晋南渡。最终,忽必烈灭了南宋,士绅们又到元庭做官,然后太祖驱除元庭,士绅们改头换面又做了大明的官,他们和臣之前讲的两汉士族、关陇贵族本质上是一样的。我在这里可以做一个大胆的预测,如果换李自成或者皇太极来做中原的皇帝,只要能保证他们的官位和财产,臣相信他们也不会有很大的意见的。”

    “你!好大的胆子!”王承恩终于忍不住骂道,“口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该掌嘴!”

    崇祯一直沉默着,直到王承恩发飙了,才有气无力地道,“王伴伴,刘先生说得有理,朕说了不会怪罪的。”

    “谢陛下隆恩。”刘慧明拱手谢恩,“臣还有更惊天动地的话没说,陛下还敢听吗?”

    “别说了!”王承恩急忙打断,“再说真该杀头了!”

    崇祯摆摆手,“说吧,朕禁得起!”

    刘慧明顿了顿,缓缓地道,“臣北上京师勤王时,听说了一件怪事,说复社的创始人张溥是被周延儒指使,让吴昌时用一杯毒酒毒死的。”

    “啊?”崇祯和王承恩同时大叫一声,随即捂住嘴,喃喃地道,“不可能,不可能?”

    刘慧明不以为然地道,“臣听说事情是这样的,周延儒被削籍回家以后,一直在谋求复起,而奔走最勤的就是张溥和吴昌时,他们在江南筹了很多钱,然后去拜访前大学士冯铨,冯铨又到京师疏通,最终才把周延儒重新推了上来。张溥正是在周延儒来京的途中,到淮安送行,在舟中和周延儒、吴昌时三人密探,后来又和吴昌时一起吃饭喝酒,回去之后就腹痛欲裂,当晚就死了。现在当事人都还在,陛下一查便知。”

    崇祯脸色铁青,半天无语,拳头握得搁置作响,而王承恩早已吓得满头大汗,匍匐在地连头都不敢抬。

    崇祯恶狠狠地道,“周延儒为何要谋害张溥?”

    刘慧明道,“据坊间传闻,周延儒这次能复起,张溥和吴昌时出了大力,而吴昌时得任高官,现在更为文选司主事,大明最肥的缺。而张溥还在乡里教书,或许是他提了过分的要求,也有可能是周延儒过河拆桥,据说周延儒在得知张溥之死后,先是惊叹‘先如奈何遽死!既而又感叹道:‘天如死,吾方好做官’。门客不解,他便出一册名单,道:‘这上面都是他要杀的人,我如何能杀尽?’”

    崇祯看着地上的王承恩,“真有此事?”

    刘慧明忙笑道,“这事不知真假,我也是听来的,陛下就当个逸闻趣事吧。”

    崇祯可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当背景板,听刘慧明讲完,早已气得脸色发青,严肃地道,“王伴伴,朕把此案交于你去查,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老奴,遵,遵旨!”王承恩说话都在打颤了。

    刘慧明叹了口气,道,“陛下,这就是文人的嘴脸,只要挡了他们的路,不管什么人,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灭了他,不论这人是谁,就算是天子也不例外。”

    “刘侍郎,老奴求你了,别说了!”王承恩哭丧着说,“老奴胆小,禁不起惊吓”。

    崇祯一摆手,愤怒地道,“难道,他们连朕都敢动?”

    刘慧明沉默了,算是默认了。

    崇祯急切地道,“你给朕说说,他们真的敢以下犯上?”

    刘慧明平复了一下心情,缓缓地道,“陛下,一个二十多岁,身体健康,没什么疾病,还爱好习武的人掉到水里就死了,陛下你信吗?而且还是两个!”

    “什么?”崇祯一下就炸毛了,“你说的是皇兄和武宗皇帝?”

    王承恩已经瘫软无力,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刘慧明小声道,“陛下,臣怀疑贤先帝是银中毒死的,而正德皇帝死于太医之手,陛下若不信,可以去查两朝实录,绝对能找到蛛丝马迹。”

    “中毒?不可能,不可能,银怎么可能中毒?”崇祯一脸的不可置信,王承恩也说,“大内的饭食经过层层挑选,就算一只蚊子飞进去了都会仔细盘查,怎么可能下毒?”

    刘慧明道,“问题并非出自灵露饮上,而是装灵露饮的银杯有毒,先帝是死于慢性银中毒。”

    这是刘慧明逛论坛时看到的,现在正好拿来唬人。

    崇祯还是不相信,直呼不可能,“不可能,给皇兄献上灵露饮的是霍维华,霍维华可是魏奸的死党,他怎么可能谋害皇兄?”

    刘慧明道,“臣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按灵露饮那种制法,本来没有危害的银就会产生毒性,这种毒药是慢性的。而且只有西洋人才会这种下毒方法,因为臣曾经在西洋人手下做事,所以知道这个。而且先帝的症状和银中毒极像,陛下若不信,可以下旨让人依霍维华之法制作一些灵露饮给一个死刑犯喝,看他会不会死。”

    “真的?”崇祯将信将疑地道,看了一眼瘫软在地上的王承恩,喝道,“听到没,就按此法试验一次,要保密,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老奴,遵,遵旨!”王承恩断断续续地道。

    刘慧明接着道,“第二个问题,臣以为有两个可能,一是霍维华是无心之过;二是霍维华被人买通了,臣偏向于后一种,因为魏奸倒台之后,只有霍维华一人全身而退,因此,他有重大嫌疑。

    崇祯怒道,“王伴伴,去把霍维华抓来,朕要亲自审问!”

    刘慧明摇头道,“霍维华八年前就死了。”

    “便宜这厮了!”崇祯一拳砸在桌子上,怒骂了一句,随即又问,“可是,朕有一事不明,他们为何要谋害皇兄?”

    刘慧明道,“事情还要从三大案说起,陛下以为神宗和光宗前后驾崩,先帝登基以来,朝中谁人得利了?”

    崇祯道,“是魏奸!”

    “不是!”刘慧明摇摇头,“魏奸是后来才崛起的,先帝登基之初,得利的是东林党,因为东林党人有拥立之功,所以先帝才大力重用他们。当时的首辅是叶向高,孙慎行任吏部尚书,邹元标任都御史;东林党人已经控制了内阁、六部和都察院,这意味着有着整个文官系统都在东林党的掌握之中,陛下觉得此种情况如何?”

    崇祯摇头,“东林党一家独大,政令难行!”

    刘慧明点头道,“所以才有了后来魏奸崛起,大肆打压东林党人,臣以为倘若没有先帝默许,借魏忠贤十个脑袋他也不敢这么干。当然,这也是先帝没有办法的办法,东林党人只会喊口号,缺乏实际理政才能,要治理好国家光靠仁义肯定是不够的。”

    崇祯默然。

    刘慧明道,“天启朝不论是国库还是内帑都是不缺钱的,而且还在逐年增加,后金的攻势也被遏制住了,流民也没有起来造反,而这些都要归在先帝和魏公公身上,要不是魏公公大刀阔斧地推行工商税,降低农业税,朝廷哪有那么多银子?”

    “陛下,老奴也觉得刘侍郎说的有理”,王承恩终于缓了过来,见刘慧明在为宦官说话,忙附和道,“朝廷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库无银可用,连内帑都已经见底了,要不是刘大人送了一些来,陛下可真要揭不开锅了。”。

    崇祯一句话也没说。

    刘慧明道,“陛下是否还记得先帝临走前对陛下说的那句‘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吗?陛下现在想想,倘若有魏忠贤这样不计个人生死的人辅佐您,您何至于这么辛苦?”

    崇祯还是一言不发,他现在终于有些明白,刘慧明说了这老半天到底是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