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平津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九月十一日,南下的大司马刘虞一行人来到了黄河之畔,站在黄河岸边看着远处的小平津关,刘虞怅然一叹:“离京不过年余,竟与先帝天人永隔,思之令人神伤。”
纵然对灵帝的行为有再多不满,刘虞心里还是很感激灵帝的知遇之恩,一步步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也未曾对宦官有所阿谀,全凭灵帝对宗室臣子的偏护。
否则若说功劳政绩,大汉朝从来不缺这种官员。凉州三明之一的故太尉段颎,平西羌,灭东羌,前后与羌人一百八十余战,如此赫赫战功,还是不得不阿附宦官,甘为走狗。
中常侍王甫被定罪后,段颎也因此被牵连,于狱中饮鸩自杀。
而宗室大臣大多能独善其身,确实离不开灵帝的刻意偏袒。
“大司马定北疆、抚万民,不负先帝所托。先帝泉下有知,必会为之欣慰。”
说话的是侍中荀爽,苍苍白发的荀爽看起来比刘虞还要老上几分。其作为前来迎接刘虞的先导,可以说是各方势力达成的一个妥协。
荀爽本人是天下知名的名士,名望播于四海,又是比两千石的侍中,身份上无可挑剔;
侍中是皇帝近臣,荀爽又是知名的守礼老顽固,没人怀疑他对皇室的忠诚,是以天子也满意;
他是何进以辅政资格征拜入朝的,与何进又有割不断的渊源;
其作为清贵士人中最有名望的一批人之一,颍川荀氏又是天下有名的大族,袁氏也要与其几分薄面。
一项任命,便将如今朝堂的复杂程度体现的淋漓尽致,君不近臣,臣权盖君,正是祸乱之兆。
刘虞摇头叹息道:“慈明公谬赞了,北疆事尚未定,如今却匆匆入京,也不知将来会是如何。”
“刘景升也是天下知名的人物,才能卓著,想来必能萧规曹随,将大司马的善政继续下去。”
刘虞失笑道:“虞何敢比拟萧相?”
“中兴之相,未必差了开国之相。”
刘虞闻言一怔,继而幽幽道:“若大汉真能中兴,虞九死而不悔。”
“中兴之道,无非是诛奸佞,亲贤臣,任用清廉能吏,自政务着手。”荀爽意有所指的笑道。
“虞还要再看看,这朝堂上谁是奸佞,谁是贤臣。”刘虞眼睛一闪,继而大笑道。
“朝堂上的奸佞贤臣很难分清,但这京城周围,早有一人将狼子野心显露无疑,大司马可知是何人?”
刘虞愣了下,旋即将目光投向东边孟津关方向,意味莫名的说道:“满朝诸公,奈何不了一个暴戾武夫?”
“有庸人作保,终究难以动手。”
刘虞袖袍一甩,大步向船上走去:“庸人作保?既是庸人,作保也是谬言,当一并处置。”
荀爽轻笑了一声,慢悠悠的跟了上去。
……
黄河,华夏之根,几千年来的王朝大多建都于黄河之畔。
这滔滔黄河与雒水、伊水将雒阳城环抱在中央,成为雒阳城的天然屏障。雒阳八关中的孟津关与小平津关便是依黄河而建。
由于在这一区间内,黄河骤然加宽,水势减缓,便于船渡,故而自古便是黄河的优良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因此,让董卓把着孟津关,对于朝堂上的许多人来说,简直如鲠在喉,寝不安席。
然而不知何太后与天子是不是吃错了药,竟然一力支持何苗,对董卓不闻不问,这也令包括太傅袁隗在内的公卿们愈发不满。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刘虞自然不可能从孟津关渡河,董卓的狼戾残忍天下闻名,其人更是胆大包天,万一渡河时他抽风了,刘虞可就死的太冤了。
小平津关乃是中平元年才建关戍守,比起孟津要简陋许多,距离雒阳要近上不少,刘虞选此渡河,也是摆明了不信任董卓。
船舶靠岸,刘虞大步下了船,显得精神矍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身后的荀爽是由两名侍从搀扶着才下了船。
看到岸边迎候的一众文武,刘虞眼神紧紧盯住了最前面的两人,不出意外的话,那两人便是今后几年里他最大的对手。
大将军何进,以及太傅袁隗,两位正经的托孤辅政大臣。
前来迎接的人群阵容太过豪华了,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譬如何进与袁隗,按照道理来说,他们是没有必要出来迎接刘虞的。
三人皆是位在三公之上的官位,又都是录尚书事的大臣,也就袁隗在爵位上逊色了不少,但到了这个级别,那点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何进与袁隗出来迎接刘虞,也让百官讶异又心惊,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刘虞又念及方才荀爽旁敲侧击的话语,心里隐隐有了猜测,眼神微微一扫,便看到了那个凶相毕露的武人。
站在百官群中,他显得颇为格格不入,身边的官员不自觉的便远离了他几分,他也毫不在意,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似是感觉到了刘虞的视线,董卓也望了过来,还咧嘴露出一个凶狠的笑容。
思绪不过转瞬之间,刘虞大步向前,作揖问候道:“有劳诸位同僚相迎,往后同殿为臣,实在不需如此多礼。”
何进今日里显得精神了不少,还微微有些亢奋的样子,但深陷的眼窝还是暴露了他处境的不妙,回礼之后,何进大笑道:
“大司马是国之柱石,海内名臣,进不过晚生后辈,幸得高位,如何敢在大司马面前拿大?出京相迎方是正理。”
苍老的袁隗也开口道:“大司马为国家安定北疆,功勋卓著,天子本要亲迎,只是被老夫劝阻。作为太傅,便由老夫代天子迎大司马归京。”
刘虞和声道:“安有君迎臣之礼?太傅老成持重,不愧是先帝信重的托孤大臣。”
袁隗眼睛微眯,轻笑道:“大司马谬赞了,还请上车,陛下在宫中已备下宴席,只待大司马入宫。”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虞既归京,天子遣侍中荀爽去京百里相迎,大将军何进以下大小官员皆候于小平津,以示隆宠。
——《后汉书·刘虞列传》
九月十一日,南下的大司马刘虞一行人来到了黄河之畔,站在黄河岸边看着远处的小平津关,刘虞怅然一叹:“离京不过年余,竟与先帝天人永隔,思之令人神伤。”
纵然对灵帝的行为有再多不满,刘虞心里还是很感激灵帝的知遇之恩,一步步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也未曾对宦官有所阿谀,全凭灵帝对宗室臣子的偏护。
否则若说功劳政绩,大汉朝从来不缺这种官员。凉州三明之一的故太尉段颎,平西羌,灭东羌,前后与羌人一百八十余战,如此赫赫战功,还是不得不阿附宦官,甘为走狗。
中常侍王甫被定罪后,段颎也因此被牵连,于狱中饮鸩自杀。
而宗室大臣大多能独善其身,确实离不开灵帝的刻意偏袒。
“大司马定北疆、抚万民,不负先帝所托。先帝泉下有知,必会为之欣慰。”
说话的是侍中荀爽,苍苍白发的荀爽看起来比刘虞还要老上几分。其作为前来迎接刘虞的先导,可以说是各方势力达成的一个妥协。
荀爽本人是天下知名的名士,名望播于四海,又是比两千石的侍中,身份上无可挑剔;
侍中是皇帝近臣,荀爽又是知名的守礼老顽固,没人怀疑他对皇室的忠诚,是以天子也满意;
他是何进以辅政资格征拜入朝的,与何进又有割不断的渊源;
其作为清贵士人中最有名望的一批人之一,颍川荀氏又是天下有名的大族,袁氏也要与其几分薄面。
一项任命,便将如今朝堂的复杂程度体现的淋漓尽致,君不近臣,臣权盖君,正是祸乱之兆。
刘虞摇头叹息道:“慈明公谬赞了,北疆事尚未定,如今却匆匆入京,也不知将来会是如何。”
“刘景升也是天下知名的人物,才能卓著,想来必能萧规曹随,将大司马的善政继续下去。”
刘虞失笑道:“虞何敢比拟萧相?”
“中兴之相,未必差了开国之相。”
刘虞闻言一怔,继而幽幽道:“若大汉真能中兴,虞九死而不悔。”
“中兴之道,无非是诛奸佞,亲贤臣,任用清廉能吏,自政务着手。”荀爽意有所指的笑道。
“虞还要再看看,这朝堂上谁是奸佞,谁是贤臣。”刘虞眼睛一闪,继而大笑道。
“朝堂上的奸佞贤臣很难分清,但这京城周围,早有一人将狼子野心显露无疑,大司马可知是何人?”
刘虞愣了下,旋即将目光投向东边孟津关方向,意味莫名的说道:“满朝诸公,奈何不了一个暴戾武夫?”
“有庸人作保,终究难以动手。”
刘虞袖袍一甩,大步向船上走去:“庸人作保?既是庸人,作保也是谬言,当一并处置。”
荀爽轻笑了一声,慢悠悠的跟了上去。
……
黄河,华夏之根,几千年来的王朝大多建都于黄河之畔。
这滔滔黄河与雒水、伊水将雒阳城环抱在中央,成为雒阳城的天然屏障。雒阳八关中的孟津关与小平津关便是依黄河而建。
由于在这一区间内,黄河骤然加宽,水势减缓,便于船渡,故而自古便是黄河的优良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因此,让董卓把着孟津关,对于朝堂上的许多人来说,简直如鲠在喉,寝不安席。
然而不知何太后与天子是不是吃错了药,竟然一力支持何苗,对董卓不闻不问,这也令包括太傅袁隗在内的公卿们愈发不满。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刘虞自然不可能从孟津关渡河,董卓的狼戾残忍天下闻名,其人更是胆大包天,万一渡河时他抽风了,刘虞可就死的太冤了。
小平津关乃是中平元年才建关戍守,比起孟津要简陋许多,距离雒阳要近上不少,刘虞选此渡河,也是摆明了不信任董卓。
船舶靠岸,刘虞大步下了船,显得精神矍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身后的荀爽是由两名侍从搀扶着才下了船。
看到岸边迎候的一众文武,刘虞眼神紧紧盯住了最前面的两人,不出意外的话,那两人便是今后几年里他最大的对手。
大将军何进,以及太傅袁隗,两位正经的托孤辅政大臣。
前来迎接的人群阵容太过豪华了,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譬如何进与袁隗,按照道理来说,他们是没有必要出来迎接刘虞的。
三人皆是位在三公之上的官位,又都是录尚书事的大臣,也就袁隗在爵位上逊色了不少,但到了这个级别,那点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何进与袁隗出来迎接刘虞,也让百官讶异又心惊,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刘虞又念及方才荀爽旁敲侧击的话语,心里隐隐有了猜测,眼神微微一扫,便看到了那个凶相毕露的武人。
站在百官群中,他显得颇为格格不入,身边的官员不自觉的便远离了他几分,他也毫不在意,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似是感觉到了刘虞的视线,董卓也望了过来,还咧嘴露出一个凶狠的笑容。
思绪不过转瞬之间,刘虞大步向前,作揖问候道:“有劳诸位同僚相迎,往后同殿为臣,实在不需如此多礼。”
何进今日里显得精神了不少,还微微有些亢奋的样子,但深陷的眼窝还是暴露了他处境的不妙,回礼之后,何进大笑道:
“大司马是国之柱石,海内名臣,进不过晚生后辈,幸得高位,如何敢在大司马面前拿大?出京相迎方是正理。”
苍老的袁隗也开口道:“大司马为国家安定北疆,功勋卓著,天子本要亲迎,只是被老夫劝阻。作为太傅,便由老夫代天子迎大司马归京。”
刘虞和声道:“安有君迎臣之礼?太傅老成持重,不愧是先帝信重的托孤大臣。”
袁隗眼睛微眯,轻笑道:“大司马谬赞了,还请上车,陛下在宫中已备下宴席,只待大司马入宫。”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虞既归京,天子遣侍中荀爽去京百里相迎,大将军何进以下大小官员皆候于小平津,以示隆宠。
——《后汉书·刘虞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