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约一刻钟功夫过后,大队的蒙古骑兵不出意外的出现在地平线上。
如密林一般的铁矛矛尖最为耀眼和明显,还有形态特别的大纛,各色的军旗掩饰在队伍之中,北虏的骑兵以黑色和灰色为主,再近一些可以看的到,他们多半穿着厚厚的棉皮甲,甲衣用棉,胸前和要害地方加了厚厚的牛皮,同时在全甲身上镶嵌铁叶,这样的棉甲可以护卫全身,虽然不能和纯粹的铁甲比,但也有一定的防护能力,最少在防护弓箭上效果并不差。
还有一条,这种棉甲在防御明军的火器上,比纯粹的铁甲还好一些,在北虏与明军二百余年的征战岁月之中,特别是成祖年间神机营大放异彩的时候,蒙古人发觉用丝棉制成的甲比起纯铁甲更容易吸收火药喷溅和弹丸射入的伤害,丝棉会把火药残渣尽可能的挡住,并且容易清洗出来,如果换了铁甲,可能就是火药弹丸加残渣和碎铁片一起进入人体,想不死也难啊。
他们的头上是有黑色缨饰的铁胄,身上的布面甲在胸前用一根丝带束着,这是束甲绊,一般的骑兵在腰间有一根蒙古式腰带,将领和头人则还有一根笏头带,颜色各异,用来鄣显自己的身份。
他们的脚上,一般都穿着鹅顶靴,如果是将领,内衬就不是普通的棉袍,而是华丽的用丝绸制成的质孙服,束甲绊也不是蓝色或黑色,而是红色或黄色,棉甲外也会绣上华丽的图案,再加上腿裙和皮靴,就是标准的北虏将领和头人的打扮了。
这一身打扮,在女真人那里也很流行,不少女真部落的台吉拿成堆的干货或是东珠和蒙古人换这一身布甲,这种装扮,自残元到明,再到清,算是中国历史上活跃时间最久的甲胄形制了。
在七百多人的北虏队伍中,九成是穿着黑灰色和蓝色布甲,束一根黑色束甲绊的普通甲骑,有一成多就是穿着各色华丽布面甲的大大小小的头人们。
隔着几里路,就能听到号角吹个不停,北虏们也是不停的叫喊着。
在他们离的近一些,发觉对面的明军不是传说中的密集冲阵的重甲骑兵时,也不是那些彪悍不在自己之下的骠骑兵时,北虏的士气明显又上来不少。
猎骑兵这几年多半是在女真地界征战,宽甸和栋鄂部到建州部一带就是长白山脉的一部份,在那里重甲骑兵和骠骑能发挥的地方太少了,猎骑兵因为是轻骑反而被运用的最多,这样一来,北虏这边听说他们的威名反而是少的多了。
“稳住,稳住!”麻登云不停的打着自己的战马,在阵列两边跑来跑去,大声的吼叫着,在他的呼喝声中,四列骑阵的明军阵线拉的更开一些,射击位也更佳。
对面的七百多鞑骑又开始分成两翼包抄的阵形,跑着跑着就成了一个半圆形,这样拉开之后,无形中又显的比明军人数多出不少来。很显然,对面的北虏甲骑首领判断了两边的人数相差不多,而眼前的地势平坦,明军最少在三五里内没有援兵赶到,这一场战算是两边的接触战,全部是甲骑的情况下,这一仗应该可以打。
如果他们能想起速把亥等人的遭遇,想起在栋鄂部往建州路上的那一次遭遇战,另外再想想这几年辽阳兵在女真部落中打出来的赫赫威名,可能就会谨慎很多,但这几年辽阳镇一直没有和他们怎么打过,这些蒙古人的印象中辽阳就一直欺负女真鞑子,不敢和他们过手,也就是重甲骑兵确实还有些用处,别的辽阳兵,不必太放在心上。
这几年辽镇骑兵越打越弱,也是令得这些北虏头人变的十分骄狂,哪怕是实力最为孱弱的福余部也是如此。
两边迅速接近了。
如果在两边骑士的角度互相看过去,除了头顶的蔚蓝天空和间杂着绿色和黑色的地平线及起伏不定的山丘之外,眼中就惟有对方策马冲锋的身影。
蒙古人的阵列拉的较开,他们摆出了包围的架式,但很明显,一会在接近五六十步骑弓有杀伤力的范围后,两侧拉向中间,来回穿梭抛射的伎俩是一定会用的。这是几百年来蒙古人对任何敌人都会用的招数,只是这些成吉思汗的后人们并没有学会在战场上灵活运用,或是改进这个战术,他们啃吃老本已经有几百年了,只是因为游牧骑兵对农耕民族的步兵先天就有强大的优势,这一招鲜已经吃了几百年,而且这些蒙古人还以为自己能继续吃下去。
明军的阵列就是四四方方,六百来人拉成了四条长长的笔直的阵线,每隔三十多人就会有一个旗队长,用自己的旗矛长枪来稳住协调阵线,每个人的骑枪都取了下来,枪膛里已经上好了子弹和火药,每支火枪都保养的很好,从枪管的亮泽到护木的养护,每一支枪不管用了多久都亮泽如新,每个骑兵都与身后的伙伴有一个身位的差距,四条阵线虽然笔直,但从远处看,每一条阵线都有一定的距离,这是留下瞄准位后的结果。
在北虏提速的时候,明军这边仍然是缓步前行,如果是重骑兵的话,也一定早就提速了。
骑兵冲击的声势实在骇人,在北虏骑兵进入一里之内以后,几乎叫人听不清楚说话的声响,耳边只有轰隆隆的马蹄声,似乎大地和山陵都在颤抖,跳动。
这还只是不到一千骑的骑兵,如果是几千骑,过万骑,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景像。
“好看,真好看。”
很妥善的藏住了自己和部下的身形之后,惟功所做的就是拿着单筒望远镜,不停的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形。
大股的骑兵冲锋过来的场面,令得他血脉贲张,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感。
“希望这一仗打完之后,北虏不要被吓破了胆,否则大规模的会战就很难了。”
战争不是一般人想的那样,一方进,一方迎,然后大家大打一场。
很多战争,对某一方来说是深谋远虑,准备很久,对另外一方则是突如其来的打击。两边的统帅怎么落子,怎么根据一切数据,比如敌人的武备,民心,人力,疆域里的地形地利等等,甚至统帅的心理,然后来推断敌人可能的会战地点,然后安排自己的部队展开,集结,最后形成决战兵团,以自己的优势不停的削弱和打击敌人,最终获得战略目标。
当然,很多仗的双方指挥官都不合格,从头到尾就是瞎打一气,这也并不少见。
惟功的战略目标就是歼灭福余部的有生力量,用骑兵不停的削减敌人的机动能力和迂回空间,最终打一场决定性的歼灭战。
眼前这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只是开始呢。
很快,两边的阵线拉到了百步之内。
蒙古人优良的骑术开始体现出来,两翼的骑兵开始不停的往中间奔驰着,大队的骑兵操控着战马在地面上踩踏出大片的烟尘,这是夏季,地面足够干燥。
在这个距离,所有的北虏已经取下骑弓,搭上铁箭。
对面的明军不为所动,阵线仍然缓慢前移,几乎没有任何的波动和变化。
面对这样沉静的敌人,北虏的指挥官也显的有些信心不足,迟迟没有将整个队列全部押上。
两翼跑出一些零散的游骑,他们似乎在哨探明军是不是有援兵,不过显然没有发觉什么。也可能是在观察明军的后阵有没有火炮,沈阳一战的余波就是蒙古领袖们知道了明军有一种可怕的小型火炮,威力远远大过现在所有已知的大炮,而他们没有发觉有大炮存在的迹象,这无疑添加了不少的信心。
“用重箭,抛射!”
终于到了百步以内,因为被明军的气势所慑,头人们已经无法等到五六十步更近的距离再执行拉瓦战术了,在他们的命令之下,骑弓上都搭上了箭头硕大的重箭,骑手们开始瞄准,虽然头人有些慌乱,但这些骑术手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士,他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拉圆弓弦,然后手指一松,标准的蒙古式射法之下,先是弓弦一崩,然后就是箭矢嗡的一声,飞向半空。
“全体,瞄准……”
在麻登云的命令下,所有的猎骑兵也举起了骑枪,黑洞洞的枪口瞄准了对方。
这样的情形对在场的北虏来说还是第一次,以前明军也在战场上用过三眼铳等火器,但绝不是这样的用法。
在明军瞄准的时候,北虏的重箭也被抛射过来。
叮叮当当的声响接连响起来了,猎骑兵们身上的甲胄也多是铁甲,以锁甲为主,还有少量制造精良的鳞甲,不论是锁甲还是鳞甲,都去除了长袖,以免影响射手持枪射击,箭矢抛射过来时掉落在人的甲衣上头,铁箭尖在铁甲叶上擦出长长的火花,发出清脆的碰击声响。
如果箭矢落在人的躯体上,就是轻微的“笃笃”声,还间杂着人的闷哼声与低低的呻吟。
在北虏的箭雨袭击下,有不少士兵落下战马,滚在烟尘之中,他们如果不被战马踏中可能会留下一条命来,更可能的就是因为被踩踏或失血过多而死,在队列后半里的地方,军医官带着医护兵在紧张的等候,只有战场脱离这一块地方之后,他们才能上前施救。
大约一刻钟功夫过后,大队的蒙古骑兵不出意外的出现在地平线上。
如密林一般的铁矛矛尖最为耀眼和明显,还有形态特别的大纛,各色的军旗掩饰在队伍之中,北虏的骑兵以黑色和灰色为主,再近一些可以看的到,他们多半穿着厚厚的棉皮甲,甲衣用棉,胸前和要害地方加了厚厚的牛皮,同时在全甲身上镶嵌铁叶,这样的棉甲可以护卫全身,虽然不能和纯粹的铁甲比,但也有一定的防护能力,最少在防护弓箭上效果并不差。
还有一条,这种棉甲在防御明军的火器上,比纯粹的铁甲还好一些,在北虏与明军二百余年的征战岁月之中,特别是成祖年间神机营大放异彩的时候,蒙古人发觉用丝棉制成的甲比起纯铁甲更容易吸收火药喷溅和弹丸射入的伤害,丝棉会把火药残渣尽可能的挡住,并且容易清洗出来,如果换了铁甲,可能就是火药弹丸加残渣和碎铁片一起进入人体,想不死也难啊。
他们的头上是有黑色缨饰的铁胄,身上的布面甲在胸前用一根丝带束着,这是束甲绊,一般的骑兵在腰间有一根蒙古式腰带,将领和头人则还有一根笏头带,颜色各异,用来鄣显自己的身份。
他们的脚上,一般都穿着鹅顶靴,如果是将领,内衬就不是普通的棉袍,而是华丽的用丝绸制成的质孙服,束甲绊也不是蓝色或黑色,而是红色或黄色,棉甲外也会绣上华丽的图案,再加上腿裙和皮靴,就是标准的北虏将领和头人的打扮了。
这一身打扮,在女真人那里也很流行,不少女真部落的台吉拿成堆的干货或是东珠和蒙古人换这一身布甲,这种装扮,自残元到明,再到清,算是中国历史上活跃时间最久的甲胄形制了。
在七百多人的北虏队伍中,九成是穿着黑灰色和蓝色布甲,束一根黑色束甲绊的普通甲骑,有一成多就是穿着各色华丽布面甲的大大小小的头人们。
隔着几里路,就能听到号角吹个不停,北虏们也是不停的叫喊着。
在他们离的近一些,发觉对面的明军不是传说中的密集冲阵的重甲骑兵时,也不是那些彪悍不在自己之下的骠骑兵时,北虏的士气明显又上来不少。
猎骑兵这几年多半是在女真地界征战,宽甸和栋鄂部到建州部一带就是长白山脉的一部份,在那里重甲骑兵和骠骑能发挥的地方太少了,猎骑兵因为是轻骑反而被运用的最多,这样一来,北虏这边听说他们的威名反而是少的多了。
“稳住,稳住!”麻登云不停的打着自己的战马,在阵列两边跑来跑去,大声的吼叫着,在他的呼喝声中,四列骑阵的明军阵线拉的更开一些,射击位也更佳。
对面的七百多鞑骑又开始分成两翼包抄的阵形,跑着跑着就成了一个半圆形,这样拉开之后,无形中又显的比明军人数多出不少来。很显然,对面的北虏甲骑首领判断了两边的人数相差不多,而眼前的地势平坦,明军最少在三五里内没有援兵赶到,这一场战算是两边的接触战,全部是甲骑的情况下,这一仗应该可以打。
如果他们能想起速把亥等人的遭遇,想起在栋鄂部往建州路上的那一次遭遇战,另外再想想这几年辽阳兵在女真部落中打出来的赫赫威名,可能就会谨慎很多,但这几年辽阳镇一直没有和他们怎么打过,这些蒙古人的印象中辽阳就一直欺负女真鞑子,不敢和他们过手,也就是重甲骑兵确实还有些用处,别的辽阳兵,不必太放在心上。
这几年辽镇骑兵越打越弱,也是令得这些北虏头人变的十分骄狂,哪怕是实力最为孱弱的福余部也是如此。
两边迅速接近了。
如果在两边骑士的角度互相看过去,除了头顶的蔚蓝天空和间杂着绿色和黑色的地平线及起伏不定的山丘之外,眼中就惟有对方策马冲锋的身影。
蒙古人的阵列拉的较开,他们摆出了包围的架式,但很明显,一会在接近五六十步骑弓有杀伤力的范围后,两侧拉向中间,来回穿梭抛射的伎俩是一定会用的。这是几百年来蒙古人对任何敌人都会用的招数,只是这些成吉思汗的后人们并没有学会在战场上灵活运用,或是改进这个战术,他们啃吃老本已经有几百年了,只是因为游牧骑兵对农耕民族的步兵先天就有强大的优势,这一招鲜已经吃了几百年,而且这些蒙古人还以为自己能继续吃下去。
明军的阵列就是四四方方,六百来人拉成了四条长长的笔直的阵线,每隔三十多人就会有一个旗队长,用自己的旗矛长枪来稳住协调阵线,每个人的骑枪都取了下来,枪膛里已经上好了子弹和火药,每支火枪都保养的很好,从枪管的亮泽到护木的养护,每一支枪不管用了多久都亮泽如新,每个骑兵都与身后的伙伴有一个身位的差距,四条阵线虽然笔直,但从远处看,每一条阵线都有一定的距离,这是留下瞄准位后的结果。
在北虏提速的时候,明军这边仍然是缓步前行,如果是重骑兵的话,也一定早就提速了。
骑兵冲击的声势实在骇人,在北虏骑兵进入一里之内以后,几乎叫人听不清楚说话的声响,耳边只有轰隆隆的马蹄声,似乎大地和山陵都在颤抖,跳动。
这还只是不到一千骑的骑兵,如果是几千骑,过万骑,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景像。
“好看,真好看。”
很妥善的藏住了自己和部下的身形之后,惟功所做的就是拿着单筒望远镜,不停的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形。
大股的骑兵冲锋过来的场面,令得他血脉贲张,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感。
“希望这一仗打完之后,北虏不要被吓破了胆,否则大规模的会战就很难了。”
战争不是一般人想的那样,一方进,一方迎,然后大家大打一场。
很多战争,对某一方来说是深谋远虑,准备很久,对另外一方则是突如其来的打击。两边的统帅怎么落子,怎么根据一切数据,比如敌人的武备,民心,人力,疆域里的地形地利等等,甚至统帅的心理,然后来推断敌人可能的会战地点,然后安排自己的部队展开,集结,最后形成决战兵团,以自己的优势不停的削弱和打击敌人,最终获得战略目标。
当然,很多仗的双方指挥官都不合格,从头到尾就是瞎打一气,这也并不少见。
惟功的战略目标就是歼灭福余部的有生力量,用骑兵不停的削减敌人的机动能力和迂回空间,最终打一场决定性的歼灭战。
眼前这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只是开始呢。
很快,两边的阵线拉到了百步之内。
蒙古人优良的骑术开始体现出来,两翼的骑兵开始不停的往中间奔驰着,大队的骑兵操控着战马在地面上踩踏出大片的烟尘,这是夏季,地面足够干燥。
在这个距离,所有的北虏已经取下骑弓,搭上铁箭。
对面的明军不为所动,阵线仍然缓慢前移,几乎没有任何的波动和变化。
面对这样沉静的敌人,北虏的指挥官也显的有些信心不足,迟迟没有将整个队列全部押上。
两翼跑出一些零散的游骑,他们似乎在哨探明军是不是有援兵,不过显然没有发觉什么。也可能是在观察明军的后阵有没有火炮,沈阳一战的余波就是蒙古领袖们知道了明军有一种可怕的小型火炮,威力远远大过现在所有已知的大炮,而他们没有发觉有大炮存在的迹象,这无疑添加了不少的信心。
“用重箭,抛射!”
终于到了百步以内,因为被明军的气势所慑,头人们已经无法等到五六十步更近的距离再执行拉瓦战术了,在他们的命令之下,骑弓上都搭上了箭头硕大的重箭,骑手们开始瞄准,虽然头人有些慌乱,但这些骑术手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士,他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拉圆弓弦,然后手指一松,标准的蒙古式射法之下,先是弓弦一崩,然后就是箭矢嗡的一声,飞向半空。
“全体,瞄准……”
在麻登云的命令下,所有的猎骑兵也举起了骑枪,黑洞洞的枪口瞄准了对方。
这样的情形对在场的北虏来说还是第一次,以前明军也在战场上用过三眼铳等火器,但绝不是这样的用法。
在明军瞄准的时候,北虏的重箭也被抛射过来。
叮叮当当的声响接连响起来了,猎骑兵们身上的甲胄也多是铁甲,以锁甲为主,还有少量制造精良的鳞甲,不论是锁甲还是鳞甲,都去除了长袖,以免影响射手持枪射击,箭矢抛射过来时掉落在人的甲衣上头,铁箭尖在铁甲叶上擦出长长的火花,发出清脆的碰击声响。
如果箭矢落在人的躯体上,就是轻微的“笃笃”声,还间杂着人的闷哼声与低低的呻吟。
在北虏的箭雨袭击下,有不少士兵落下战马,滚在烟尘之中,他们如果不被战马踏中可能会留下一条命来,更可能的就是因为被踩踏或失血过多而死,在队列后半里的地方,军医官带着医护兵在紧张的等候,只有战场脱离这一块地方之后,他们才能上前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