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惟功就是他们的救星。
“大家起来,我来看看大家,日后的日子会比现在过的好的多。”
在往盐池的路上,惟功也是经过大量的棚户区。
这些棚户都是给建筑工人和未来的盐场工人具住的,一棚接着一棚的紧邻在一起,挖地为基,棚舍一半在地下,虽然出入要弯腰,不过这种屋子倒是保暖性能颇佳。
每个棚中都发有桌椅,也有碗筷等物,被褥也是新的,惟功手摸一摸,里头的棉花塞的实实的,布质也还不错,虽然是最便宜的松江布,估计也比这些灶户家原本用的麻布要强的多了去了。
倒是没有锅灶,因为这些棚户都太小了,只能容纳食宿,想开火地方太小,也容易引发火灾。
现在的方法是每一百户人编在一起,共用一个食堂,每日三餐是到食堂领取,可以在食堂吃,也能领回来一家老小一起享用。
现在正是饭点,这也是惟功过来,惊动这么多人的原因。
要是做活的时候,大家就没有什么时间来拜见了,惟功经过的时候,看到这么多大人物陪同,惟功又是年轻的不象话,身上还是一品袍服,这些灶户再没见识,也是知道来的究竟是什么人了。
所有人都在自己棚户前跪下,还有老人,妇人,儿童。
不少小孩子被大人训斥着跪下,却是忍不住抬头,眼神之中,也是坦露无疑的好奇之色。
他们肯定不大明白,这个大哥哥模样的人物,不象以前戏文里看到的大官的样子,怎么大家见到之后,却是如此的敬服。
“嗯,吃的也不坏。”
惟功一家家的棚户去看,今日午餐是吃的猪肉,用的大锅炖菜,香气扑鼻,看起来红通通,油汪汪的,一看就食指大开。
主食则是黄色的小米制成的馒头,也就是黍这种中国先秦时就开始种植的作物。
当时的北方,主食就是这种作物,虽然有些粗糙,但比起高粱来还是强多了,高粱只有荒年时人才会食用,不然就是酿酒或是喂养牧畜。
现在还没有到收麦子的时候,惟功预计,两年之后,全辽阳镇覆盖的范围,只要在他的羽翼之下,所有人都将享受到麦收后的欢愉。
“这都是托总爷的福。”
一个老者拭泪,灶户比军户更苦,这个老人其实也就五十来岁,但齿牙动摇,腰也弯了下来,整个人如后世八旬老人般的衰老。
这样的老人,却是恨不得五体投地来感谢眼前的少年郎君。
一切都是拜惟功所赐,今日得见,自然是感激异常。
“老人家不必多礼,将来会更好。”
惟功心中感念至深,从一排排的棚户走过去,安抚众人。
吃,穿,用,都会更好,数月之后,就会住进标准的小院之中,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老人可有所养,孩童可以快乐成长起来。
他的眼角也有一些湿润,眼前的这些人,就是这个民族的脊梁,自己能天底下家家户户都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这一世便不虚度了。
这个念头,其实是很狂妄,估计万历都不敢这么想,历朝历代,有大心愿的强者能人都很多,但真没有几个能得偿所愿。
惟功但愿自己能办到!
“这里就是结晶池,这是最早的一个,这已经结晶,大人可以拿起来看。”
盐池的管理者面露骄傲之色,虽然晒盐法是惟功带来的,而且山东沿海已经有一些地方通晓此法,但用在辽东,这绝对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
不需要柴火,也不要日夜熬煮,只要将海水引到这些池中,不停的挥发,搅动,慢慢的由太阳,风力来将海水变成晶盐。
惟功用手掌捧起一捧,感觉到盐的细滑,如细沙一般,从他的指缝隙处不停的洒落下去。
同行的人,不少都面露惊喜之色,甚至难以自持。
在后世,盐是最平常的货物了,在清季之前,任何一个王朝,盐都是最硬通的商品,有好多王朝,盐铁是专卖,百姓不准经营,任何人不能擅自出售,明朝的盐法虽不如前代严密,也是控制的十分严格,贩卖私盐的抓着了一样面临斩刑。
而百姓的食盐,多是煮出来的粗盐,颗粒很大,价格又十分昂贵。
只有真正的有钱人,中产之上,才能食用从西部运出来的井盐,也就是后世所谓的青盐。细密,洁白,可以用来食用,也可以用来洁齿,在当时,细密的白盐是很难得的上等货色,有时候有钱也不一定能买的着。
“这盐不比青盐差。”
孙可大与张思根彼此对视一眼,都抓起了一把盐来仔细观看。
“贩卖出去,可获重利!”
“大人,这应该交给顺字行来专营。”
“顺字行就算了。”惟功摇头笑道:“官盐还好说,我们现在打算卖私盐,用顺字行的名义是给人口实攻击。这盐我会交给一个联合商号来做,辽商,淮商,两湖,山东的临清商人,济宁商人,各家有份,和顺字行的生意没有交流,专门暗中卖私盐。”
“大人的办法妙。”张思根想了想,极为赞同。
孙大可补充道:“开始时可以先创牌子,将这些盐再晒的细密一些,先高价卖,再一直不停的降价,给人心理冲击。”
“现在一斤盐均价已经到了一钱银子,十斤一两银子,这一片盐池,一个月就能日产万斤,整个盐场运作起来,一年千万斤可得。大人,这财源太大了。”
“整个两淮和两湖,南直隶,浙东,还有山东,河南,这些地方吃下来就成了,盐场最终达到一亿斤的规模就可以了。”
惟功说的这些区域,加起来最少有三亿斤的食盐盘子,以辽东盐的质量产量和价格,吃下三分之一,惟功已经算是客气。
至于盐商反扑,论势力,论实力,哪一条怕他们?来打,放马过来便是。
“迟早全部控制。”张思根杀气腾腾的说着,众人闻言,俱是大笑起来。
惟功看着脚下的盐池,看着广阔无边的大海,也是很舒适的长吁了口气。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真的很好,如果上苍厚待他和大明,能让人尽情的发挥和发展下去,不止是辽阳镇一地,整个辽东,蓟镇,宣大,保定,山东,整个大明都会脱胎换骨,西北之地,也能过上可比现在江南地方的好日子,而江南等富裕的地方,也会因富而强,变的更加的强大。
整个大明,都是蒸蒸日上。
可惜……他的眼中露出一丝凌厉之色,知道自己不能想当然了。
……
……
六月中旬的时候,惟功从宽甸返回辽阳。
在宽甸,傅廷勋已经几次提起要自请致仕,并且请辽阳镇派出新的宽甸参将来……由他这个主官自请离职,朝廷不会怀疑有什么异谋,而惟功守备宽甸有责,由他推荐新的宽甸参将,亦是份属应当。
新参将是惟功举荐的话,那么宽甸就顺利成章的成为惟功真正掌握的地盘,这样也不算有违大小相制的祖制,只要惟功平时不干预宽甸参将的日常管理则可。
当然,这个规定,只能是具文罢了。
象几十年后毛文龙开镇东江,不论左协右协,还是毛文龙任用的海盖参将和宽甸参将,哪一个不是他的干儿子……规矩是规矩,在大明,规矩立下来也就是叫人来破罢了。
不过,惟功婉拒了傅廷勋的好意……老爷子越是想离开,则越不必叫他离开了。
倒是底下的五个游击,惟功到宽甸弹劾了两个,同时将材料交给在广宁的梅国桢,该管总兵和巡按一起参,走人是必然之事。
这几个家伙,太过贪婪,买树已经赚一份,仍然苛待军户,盘剥如吸血鬼一般,仍然勒索女真,制造不和,是以惟功将他们弹劾。
同时还有十来个备御,守备,千户,也是一并弹劾。
经过这一次动作之后,相信留下来的手会短很多,态度也会老实很多。
在宽甸,惟功是这样的大动作,辽南四卫除了一个倒霉鬼黄敬之外,反而是一个也没有动。这其中自有妙处,辽南是大军压境,屯堡林立,四卫等同架空,这样的情形之下,反而不必弹劾。
宽甸是以拉为主,反而要将一些不合作的赶走,剩下来的,自然就听话了。
等宽甸也军堡林立时,是不是换上自己人当参将,又要紧吗?
傅廷勋倒是不妨留着,当一个标杆人物,这才是正上佳的选择。
“看这两边的麦地,已经收完了?”
惟功离开辽阳时,官道两边的麦地才刚有一些显露出一点浅浅的青黄之色,但待他回来时,到辽阳附近时,已经看不到还有不曾收取的麦地,全部割的干干净净,连麦草都没有留在田地里头,全部被收割起来了。
“是收完了。”孙承宗满脸虬须根根翘起,眼中是掩饰不住的欢喜之色,他骑着一匹青色大马,迎上前来,第一个抢声回答。
惟功就是他们的救星。
“大家起来,我来看看大家,日后的日子会比现在过的好的多。”
在往盐池的路上,惟功也是经过大量的棚户区。
这些棚户都是给建筑工人和未来的盐场工人具住的,一棚接着一棚的紧邻在一起,挖地为基,棚舍一半在地下,虽然出入要弯腰,不过这种屋子倒是保暖性能颇佳。
每个棚中都发有桌椅,也有碗筷等物,被褥也是新的,惟功手摸一摸,里头的棉花塞的实实的,布质也还不错,虽然是最便宜的松江布,估计也比这些灶户家原本用的麻布要强的多了去了。
倒是没有锅灶,因为这些棚户都太小了,只能容纳食宿,想开火地方太小,也容易引发火灾。
现在的方法是每一百户人编在一起,共用一个食堂,每日三餐是到食堂领取,可以在食堂吃,也能领回来一家老小一起享用。
现在正是饭点,这也是惟功过来,惊动这么多人的原因。
要是做活的时候,大家就没有什么时间来拜见了,惟功经过的时候,看到这么多大人物陪同,惟功又是年轻的不象话,身上还是一品袍服,这些灶户再没见识,也是知道来的究竟是什么人了。
所有人都在自己棚户前跪下,还有老人,妇人,儿童。
不少小孩子被大人训斥着跪下,却是忍不住抬头,眼神之中,也是坦露无疑的好奇之色。
他们肯定不大明白,这个大哥哥模样的人物,不象以前戏文里看到的大官的样子,怎么大家见到之后,却是如此的敬服。
“嗯,吃的也不坏。”
惟功一家家的棚户去看,今日午餐是吃的猪肉,用的大锅炖菜,香气扑鼻,看起来红通通,油汪汪的,一看就食指大开。
主食则是黄色的小米制成的馒头,也就是黍这种中国先秦时就开始种植的作物。
当时的北方,主食就是这种作物,虽然有些粗糙,但比起高粱来还是强多了,高粱只有荒年时人才会食用,不然就是酿酒或是喂养牧畜。
现在还没有到收麦子的时候,惟功预计,两年之后,全辽阳镇覆盖的范围,只要在他的羽翼之下,所有人都将享受到麦收后的欢愉。
“这都是托总爷的福。”
一个老者拭泪,灶户比军户更苦,这个老人其实也就五十来岁,但齿牙动摇,腰也弯了下来,整个人如后世八旬老人般的衰老。
这样的老人,却是恨不得五体投地来感谢眼前的少年郎君。
一切都是拜惟功所赐,今日得见,自然是感激异常。
“老人家不必多礼,将来会更好。”
惟功心中感念至深,从一排排的棚户走过去,安抚众人。
吃,穿,用,都会更好,数月之后,就会住进标准的小院之中,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老人可有所养,孩童可以快乐成长起来。
他的眼角也有一些湿润,眼前的这些人,就是这个民族的脊梁,自己能天底下家家户户都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这一世便不虚度了。
这个念头,其实是很狂妄,估计万历都不敢这么想,历朝历代,有大心愿的强者能人都很多,但真没有几个能得偿所愿。
惟功但愿自己能办到!
“这里就是结晶池,这是最早的一个,这已经结晶,大人可以拿起来看。”
盐池的管理者面露骄傲之色,虽然晒盐法是惟功带来的,而且山东沿海已经有一些地方通晓此法,但用在辽东,这绝对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
不需要柴火,也不要日夜熬煮,只要将海水引到这些池中,不停的挥发,搅动,慢慢的由太阳,风力来将海水变成晶盐。
惟功用手掌捧起一捧,感觉到盐的细滑,如细沙一般,从他的指缝隙处不停的洒落下去。
同行的人,不少都面露惊喜之色,甚至难以自持。
在后世,盐是最平常的货物了,在清季之前,任何一个王朝,盐都是最硬通的商品,有好多王朝,盐铁是专卖,百姓不准经营,任何人不能擅自出售,明朝的盐法虽不如前代严密,也是控制的十分严格,贩卖私盐的抓着了一样面临斩刑。
而百姓的食盐,多是煮出来的粗盐,颗粒很大,价格又十分昂贵。
只有真正的有钱人,中产之上,才能食用从西部运出来的井盐,也就是后世所谓的青盐。细密,洁白,可以用来食用,也可以用来洁齿,在当时,细密的白盐是很难得的上等货色,有时候有钱也不一定能买的着。
“这盐不比青盐差。”
孙可大与张思根彼此对视一眼,都抓起了一把盐来仔细观看。
“贩卖出去,可获重利!”
“大人,这应该交给顺字行来专营。”
“顺字行就算了。”惟功摇头笑道:“官盐还好说,我们现在打算卖私盐,用顺字行的名义是给人口实攻击。这盐我会交给一个联合商号来做,辽商,淮商,两湖,山东的临清商人,济宁商人,各家有份,和顺字行的生意没有交流,专门暗中卖私盐。”
“大人的办法妙。”张思根想了想,极为赞同。
孙大可补充道:“开始时可以先创牌子,将这些盐再晒的细密一些,先高价卖,再一直不停的降价,给人心理冲击。”
“现在一斤盐均价已经到了一钱银子,十斤一两银子,这一片盐池,一个月就能日产万斤,整个盐场运作起来,一年千万斤可得。大人,这财源太大了。”
“整个两淮和两湖,南直隶,浙东,还有山东,河南,这些地方吃下来就成了,盐场最终达到一亿斤的规模就可以了。”
惟功说的这些区域,加起来最少有三亿斤的食盐盘子,以辽东盐的质量产量和价格,吃下三分之一,惟功已经算是客气。
至于盐商反扑,论势力,论实力,哪一条怕他们?来打,放马过来便是。
“迟早全部控制。”张思根杀气腾腾的说着,众人闻言,俱是大笑起来。
惟功看着脚下的盐池,看着广阔无边的大海,也是很舒适的长吁了口气。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真的很好,如果上苍厚待他和大明,能让人尽情的发挥和发展下去,不止是辽阳镇一地,整个辽东,蓟镇,宣大,保定,山东,整个大明都会脱胎换骨,西北之地,也能过上可比现在江南地方的好日子,而江南等富裕的地方,也会因富而强,变的更加的强大。
整个大明,都是蒸蒸日上。
可惜……他的眼中露出一丝凌厉之色,知道自己不能想当然了。
……
……
六月中旬的时候,惟功从宽甸返回辽阳。
在宽甸,傅廷勋已经几次提起要自请致仕,并且请辽阳镇派出新的宽甸参将来……由他这个主官自请离职,朝廷不会怀疑有什么异谋,而惟功守备宽甸有责,由他推荐新的宽甸参将,亦是份属应当。
新参将是惟功举荐的话,那么宽甸就顺利成章的成为惟功真正掌握的地盘,这样也不算有违大小相制的祖制,只要惟功平时不干预宽甸参将的日常管理则可。
当然,这个规定,只能是具文罢了。
象几十年后毛文龙开镇东江,不论左协右协,还是毛文龙任用的海盖参将和宽甸参将,哪一个不是他的干儿子……规矩是规矩,在大明,规矩立下来也就是叫人来破罢了。
不过,惟功婉拒了傅廷勋的好意……老爷子越是想离开,则越不必叫他离开了。
倒是底下的五个游击,惟功到宽甸弹劾了两个,同时将材料交给在广宁的梅国桢,该管总兵和巡按一起参,走人是必然之事。
这几个家伙,太过贪婪,买树已经赚一份,仍然苛待军户,盘剥如吸血鬼一般,仍然勒索女真,制造不和,是以惟功将他们弹劾。
同时还有十来个备御,守备,千户,也是一并弹劾。
经过这一次动作之后,相信留下来的手会短很多,态度也会老实很多。
在宽甸,惟功是这样的大动作,辽南四卫除了一个倒霉鬼黄敬之外,反而是一个也没有动。这其中自有妙处,辽南是大军压境,屯堡林立,四卫等同架空,这样的情形之下,反而不必弹劾。
宽甸是以拉为主,反而要将一些不合作的赶走,剩下来的,自然就听话了。
等宽甸也军堡林立时,是不是换上自己人当参将,又要紧吗?
傅廷勋倒是不妨留着,当一个标杆人物,这才是正上佳的选择。
“看这两边的麦地,已经收完了?”
惟功离开辽阳时,官道两边的麦地才刚有一些显露出一点浅浅的青黄之色,但待他回来时,到辽阳附近时,已经看不到还有不曾收取的麦地,全部割的干干净净,连麦草都没有留在田地里头,全部被收割起来了。
“是收完了。”孙承宗满脸虬须根根翘起,眼中是掩饰不住的欢喜之色,他骑着一匹青色大马,迎上前来,第一个抢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