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设立特区?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花家与陈家乃是多年的商业伙伴,所以对于此事,他们也是极为重视的,因为这事关他们商人的利益,可是两人对于这事的看法却有些偏差,花大掌柜认为此事还是不要掺和为好,再等等看,而陈大掌柜则要激进的多,他认为这既然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自然是要尽快提出自己的意愿,以求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
于是,双方就在争论之中各自离去了。
而事实上,不仅仅是他们两个,在汉华王国其他地方,这样的争论也有不少,而且不仅仅是商人之间,就连普通百姓之间都开始争论不休了。
好在,支持积极响应的人不少,这不,还不到十天,李江就收到了各级官吏整理出来的法律修改条例,而李江看了看之后,发现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税收这一条上。
税法乃是汉华王国除了宪法外最为根本的几部法律,之前就已经完善过几次了,但是这次,大家的意愿还是集中到了这些上面。
种地的百姓们大多都希望能够少收田地税,而商人则希望免除部分商品的税收,或者少收,而书生官吏们则觉得必须对商人加以重税。
争论存在,李江一点也不意外,重要的是这些人大部分都将目光投到了税法之上,着实出乎了李江预料,本来他以为普通百姓不会关心这些的,因为目前农业上的税收是很低的,而且大部分种地的普通百姓根本不识字,而且觉悟也非常低,他们应该不会有这么多人参加这次事情。
但事实上,人数却要比李江所想的要多的多,就李江所知道的,至少有三万人参加了这次律令修改征集。
这三万人看似不多,但你要知道目前汉华王国也才不过一百五十多万人,这比例其实已经很高了。
“算了.......我还是让尚阳等人暂时商议一番吧!”李江想了想,不禁微微摇头,小声嘀咕道。
敲定主意之后,李江即刻叫来了门外的守卫,让其将李江的意思转告给他们。
...........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过去,很快便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汉华王国依旧是气候炎热,而此时的大明北方京师,却是一片寒冷刺骨。
昨夜下了一场绵绵细雨,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城内大街上,一下子少了许多人。
大部分人都躲在屋内烤火,仅有少部分人不得已而出门。
而就在城东一条街上角落处,有一间杂货铺,所卖的东西大多都是一些日用品而已,掌柜的是个中年男子,一旁还有一小青年帮着中年男子拿货。
看着大街上稀稀疏疏的人影,又见天色渐暗了,中年男子不由对着身旁的小青年说道:“儿呀......将铺子关了吧,今天大街上都没什么人.....只怕很难有人上门了!哎.....自从先帝殡天之后,这声音是每况愈下了!”
“父亲......吾听张家铺子的老二说,他们家有一表叔是南方的,听说去了西洋,赚了好多钱回来了!”那小青年正是中年男子的儿子,他小声对着自己父亲说道。
“嘘嘘......小声点!吾大明自太祖时期起,禁海便是国策,此事可不能当众言说。.....!”中年男子一听,顿时小心翼翼的朝着左右看了看,发现并没有人看之后,即刻对着自己儿子说道。
作为地地道道的京师人,他家祖上就在京师经营着杂货铺,自然非常清楚朝廷对于禁海的态度,虽然太宗时期,有三宝太监下西洋,可是民间下西洋的活动几乎没有,大部分人都是偷偷下西洋的,所以此事是绝不能当面谈及的。
何况,他们家也就是个小铺子,与那些做大生意尤其是做海贸的大商人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父亲......你怕什么!其实这事不仅仅是张家,整个京师你去问问,有多少铺子都在说这事,据说,西洋的货物在京师极为走俏......而且.....!”
“住口!就算那事能够赚很多钱,也跟吾家没有关系!”中年男子重重呵斥了一句自己儿子,随即将铺子给关了,生气的离开了铺子回到了后院。
此时,那小青年也是十分郁闷,他觉得自己父亲太古板了,这有钱不赚真是太浪费了,但没办法,经营铺子的是自家父亲,他也不好强来。
但是对于那传说之中的西洋汉华王国,他充满了好奇,甚至他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够乘船去西洋看一看那一个神奇的国度。
其实不仅仅是这个小青年,事实上,在京师之中,许多这样的年轻人,尤其是一些不得志的年轻人都对那个传说之中的国度充满了好奇与憧憬。
的确,在这段时间内,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汉华王国的大名迅速在京师百姓之中流传开来了,有的人说汉华王国是一个遍地都可以种植粮食,而且一年可以种植三季的国家,也有人说那里到处都是金子,随便一挖便可挖到,更有人说,那里种地不用交税,而且商人的地位很高,甚至可以当官。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大部分都是言说汉华王国是有多么多么的好,隐晦表达出比大明甚至都强百倍。
对于此事,朝堂的官员自然很快就了解了,而身在后宫的张太后也从文官势力以及锦衣卫口中得到了这个消息,至于那小皇帝朱祁镇,也得到了消息。
朝堂官员对此事极为愤怒,尤其是文官势力,他们认为此消息必须禁止传播,否则后患无穷,但也有少部分人认为,防民之口不能淡出禁止传播而草草了事,应该加以引导解释。
但这样的说法很快就被张太后以及文武官员的实权派给淹没了。
唯独那小皇帝心中对此愤恨不已,事实上在此时的朱祁镇心中,汉华王国是一个极为强大的国家,他认为绝对不能与之交恶,因为他听说过太多有关汉华王国的神奇之处了。
而他年纪有如此小,根本没掌控实权,因此对于一些东西,都极度渴望拥有,就比如功绩,在他心中,若他能够将大明治理的跟汉华王国一样完美,那他必定是大明千古第一代,甚至超越太祖太宗都有可能。
作为一个小孩子,不得不说朱祁镇的这个美好愿望十分突出,但也仅仅是那样了。
因为就在这时,一则消息的传来,令整个京师朝堂都动荡了起来。
信是即将班师回朝的英国公张辅与王骥联名送来的,信中的内容也非常简单,那就是重新与黎利商谈,达成合作,将在安南南部包括升龙城割让给黎利,让其成为南安南国王,但必须臣服于大明,世世代代为大明番属国,而安南北部则划入到大明领土,重新组建一承宣布政司,其名号也继续宴席太宗时期安南名号,为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除了此事以外,信中还向朝廷建议,在琼州设立专门的特区,以便能够和汉华王国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
前者倒是没什么,中规中矩,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意见,即使是小皇帝朱祁镇也不反对,但后者就不同了,特区什么的,那些文官势力的人也并不是完全不明白,但是这样做可是完全与太祖定下的祖制背道而驰呀!这是他们坚决反对的。
就连张太后也是犹豫不决,因为这么重大的事情即使是她这位太后也无法下决心。
也是,如果此事放到太宗朱棣时期,完全不用担心,毕竟朱棣可是一代大帝,下西洋这样的事情他都能下决心,设立所谓的特区根本没什么。
但是此时是什么时候,小皇帝刚刚即位,其威望实在不高,各方大权皆都掌控在文官势力以及张太后还有勋贵手中三分势力手中,根本就没魄力下决心敲定此事。
..........
也就在大明京师朝堂为此事而议论纷纷的时候,此时的广州府衙门之中,王骥与英国公张辅正在对弈。
双方对弈极为缓慢,一旁伺候的童子则是站的脚都麻了,但没办法,谁让二人这一下就是两个时辰了。
“国公.....你就不怕朝堂会因此而驳斥.....!要知道您虽然是国公,但如今新皇登基,朝廷之中可不平静....”
“怕.....呵呵!此事王大人不也有份吗?您可是也在奏折之中签了名!你不担心,老夫自然也不担心!”
“再说......这等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难道不值得上奏朝堂吗?”张辅笑了笑,说道。
对于将琼州府设立成大明特区一事,事实上并不是张辅想出比的,而是张林想出来的,他在考察了汉华王国之后,又结合了自己的想法,最终想出了这样一个方案与汉华王国更加密切合作。
至于特区二字,那当然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李江这位穿越者想出来的。
没错,自从数日前张林来到东阳城面见李江说想要到汉华王国各地考察时,李江便跟他说起了贸易一事,后来他谈及了双方合作一事,这特区自然也被李江不经意间给说了出来。
其实,李江的不经意那只是表象罢了,跟大明合作是李江最期盼的事情,尤其是商业上往来,而琼州无疑是最佳合适之地。
一来这里山高皇帝远,就算汉华王国的人在这里势力极大,也不会威胁到大明的安全,而且这里文官势力极为薄弱,也更容易让朝廷接受。
而对于大明,此事也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尤其是对于琼州府这等穷山恶水之地,那更是一大助力,因为这可以给琼州府带来大量财富,发展当地的经济,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
........
东阳城,大统制府。
李江依旧忙着国内改革事宜,之前法令修改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对于之前税法修改也已经到了尾声,而新式教育的改革计划也被李江提了上来。
第一批印刷的“十万个为什么”已经通过各地的商人售卖了出去,而售卖的价格是平常书籍最为便宜的,而商人们也没有亏本,因为每售卖一本书籍,官府会进行相应补偿,而要求只有一个,那便是让普通百姓都能购买得了。
当然,为了避免出现有不法商人在其中大肆牟利,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李江还下令复兴社严格查探监视,若经查实,即刻封锁家产,按相应法令办事。
可以说,这次的“新书”售卖极为成功,让大多数百姓都明白了许多以前都从未注意也从不知道的冷知识。
而且,这样的样书还极为简单明了,甚至伴有插画,能够让不识字的人也能够大致了解其中的原理。
如此这般开启民智的书籍,自然大受其好评,虽然有些官员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到李江的统治,可是李江与大部分官员都没有一丝担忧,因为汉华王国可不是大明这样的传统封建王朝,而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李江的威望极高,起码几十年内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几日之后,李江再次下达指令,命令各府各县必须开设新式教育班,其比例不得低于传统教学比例的三成。
而且在传统授课科目上,李江还增加了不少科目,而且严令授课者必须重视。
至于学费,李江还规定,只要是贫困得交不起学费者,均可申请免费或者少交的方式,而且这笔钱不会通过当地官府,而是由各府各县的学政衙门发放,而这个学政衙门直属于政务堂管辖,各级官府不得干涉。
..........
对于国内的改革,李江极为重视,而对于澳洲、美洲的消息,李江也十分关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新设立的新兰府。
目前新兰府虽然搭起了框架,但官员奇缺,而移民的人口也非常少,移民到当地的人大部分都是囚徒或者是一些偷奸耍滑之人,真正移民到那里的人非常少。
这不,就在昨日,李江再次收到了新兰府知府的文书,信中依旧是要人要物资的,李江揉了揉太阳穴,对此事是颇为头疼。
花家与陈家乃是多年的商业伙伴,所以对于此事,他们也是极为重视的,因为这事关他们商人的利益,可是两人对于这事的看法却有些偏差,花大掌柜认为此事还是不要掺和为好,再等等看,而陈大掌柜则要激进的多,他认为这既然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自然是要尽快提出自己的意愿,以求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
于是,双方就在争论之中各自离去了。
而事实上,不仅仅是他们两个,在汉华王国其他地方,这样的争论也有不少,而且不仅仅是商人之间,就连普通百姓之间都开始争论不休了。
好在,支持积极响应的人不少,这不,还不到十天,李江就收到了各级官吏整理出来的法律修改条例,而李江看了看之后,发现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税收这一条上。
税法乃是汉华王国除了宪法外最为根本的几部法律,之前就已经完善过几次了,但是这次,大家的意愿还是集中到了这些上面。
种地的百姓们大多都希望能够少收田地税,而商人则希望免除部分商品的税收,或者少收,而书生官吏们则觉得必须对商人加以重税。
争论存在,李江一点也不意外,重要的是这些人大部分都将目光投到了税法之上,着实出乎了李江预料,本来他以为普通百姓不会关心这些的,因为目前农业上的税收是很低的,而且大部分种地的普通百姓根本不识字,而且觉悟也非常低,他们应该不会有这么多人参加这次事情。
但事实上,人数却要比李江所想的要多的多,就李江所知道的,至少有三万人参加了这次律令修改征集。
这三万人看似不多,但你要知道目前汉华王国也才不过一百五十多万人,这比例其实已经很高了。
“算了.......我还是让尚阳等人暂时商议一番吧!”李江想了想,不禁微微摇头,小声嘀咕道。
敲定主意之后,李江即刻叫来了门外的守卫,让其将李江的意思转告给他们。
...........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过去,很快便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汉华王国依旧是气候炎热,而此时的大明北方京师,却是一片寒冷刺骨。
昨夜下了一场绵绵细雨,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城内大街上,一下子少了许多人。
大部分人都躲在屋内烤火,仅有少部分人不得已而出门。
而就在城东一条街上角落处,有一间杂货铺,所卖的东西大多都是一些日用品而已,掌柜的是个中年男子,一旁还有一小青年帮着中年男子拿货。
看着大街上稀稀疏疏的人影,又见天色渐暗了,中年男子不由对着身旁的小青年说道:“儿呀......将铺子关了吧,今天大街上都没什么人.....只怕很难有人上门了!哎.....自从先帝殡天之后,这声音是每况愈下了!”
“父亲......吾听张家铺子的老二说,他们家有一表叔是南方的,听说去了西洋,赚了好多钱回来了!”那小青年正是中年男子的儿子,他小声对着自己父亲说道。
“嘘嘘......小声点!吾大明自太祖时期起,禁海便是国策,此事可不能当众言说。.....!”中年男子一听,顿时小心翼翼的朝着左右看了看,发现并没有人看之后,即刻对着自己儿子说道。
作为地地道道的京师人,他家祖上就在京师经营着杂货铺,自然非常清楚朝廷对于禁海的态度,虽然太宗时期,有三宝太监下西洋,可是民间下西洋的活动几乎没有,大部分人都是偷偷下西洋的,所以此事是绝不能当面谈及的。
何况,他们家也就是个小铺子,与那些做大生意尤其是做海贸的大商人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父亲......你怕什么!其实这事不仅仅是张家,整个京师你去问问,有多少铺子都在说这事,据说,西洋的货物在京师极为走俏......而且.....!”
“住口!就算那事能够赚很多钱,也跟吾家没有关系!”中年男子重重呵斥了一句自己儿子,随即将铺子给关了,生气的离开了铺子回到了后院。
此时,那小青年也是十分郁闷,他觉得自己父亲太古板了,这有钱不赚真是太浪费了,但没办法,经营铺子的是自家父亲,他也不好强来。
但是对于那传说之中的西洋汉华王国,他充满了好奇,甚至他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够乘船去西洋看一看那一个神奇的国度。
其实不仅仅是这个小青年,事实上,在京师之中,许多这样的年轻人,尤其是一些不得志的年轻人都对那个传说之中的国度充满了好奇与憧憬。
的确,在这段时间内,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汉华王国的大名迅速在京师百姓之中流传开来了,有的人说汉华王国是一个遍地都可以种植粮食,而且一年可以种植三季的国家,也有人说那里到处都是金子,随便一挖便可挖到,更有人说,那里种地不用交税,而且商人的地位很高,甚至可以当官。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大部分都是言说汉华王国是有多么多么的好,隐晦表达出比大明甚至都强百倍。
对于此事,朝堂的官员自然很快就了解了,而身在后宫的张太后也从文官势力以及锦衣卫口中得到了这个消息,至于那小皇帝朱祁镇,也得到了消息。
朝堂官员对此事极为愤怒,尤其是文官势力,他们认为此消息必须禁止传播,否则后患无穷,但也有少部分人认为,防民之口不能淡出禁止传播而草草了事,应该加以引导解释。
但这样的说法很快就被张太后以及文武官员的实权派给淹没了。
唯独那小皇帝心中对此愤恨不已,事实上在此时的朱祁镇心中,汉华王国是一个极为强大的国家,他认为绝对不能与之交恶,因为他听说过太多有关汉华王国的神奇之处了。
而他年纪有如此小,根本没掌控实权,因此对于一些东西,都极度渴望拥有,就比如功绩,在他心中,若他能够将大明治理的跟汉华王国一样完美,那他必定是大明千古第一代,甚至超越太祖太宗都有可能。
作为一个小孩子,不得不说朱祁镇的这个美好愿望十分突出,但也仅仅是那样了。
因为就在这时,一则消息的传来,令整个京师朝堂都动荡了起来。
信是即将班师回朝的英国公张辅与王骥联名送来的,信中的内容也非常简单,那就是重新与黎利商谈,达成合作,将在安南南部包括升龙城割让给黎利,让其成为南安南国王,但必须臣服于大明,世世代代为大明番属国,而安南北部则划入到大明领土,重新组建一承宣布政司,其名号也继续宴席太宗时期安南名号,为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除了此事以外,信中还向朝廷建议,在琼州设立专门的特区,以便能够和汉华王国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
前者倒是没什么,中规中矩,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意见,即使是小皇帝朱祁镇也不反对,但后者就不同了,特区什么的,那些文官势力的人也并不是完全不明白,但是这样做可是完全与太祖定下的祖制背道而驰呀!这是他们坚决反对的。
就连张太后也是犹豫不决,因为这么重大的事情即使是她这位太后也无法下决心。
也是,如果此事放到太宗朱棣时期,完全不用担心,毕竟朱棣可是一代大帝,下西洋这样的事情他都能下决心,设立所谓的特区根本没什么。
但是此时是什么时候,小皇帝刚刚即位,其威望实在不高,各方大权皆都掌控在文官势力以及张太后还有勋贵手中三分势力手中,根本就没魄力下决心敲定此事。
..........
也就在大明京师朝堂为此事而议论纷纷的时候,此时的广州府衙门之中,王骥与英国公张辅正在对弈。
双方对弈极为缓慢,一旁伺候的童子则是站的脚都麻了,但没办法,谁让二人这一下就是两个时辰了。
“国公.....你就不怕朝堂会因此而驳斥.....!要知道您虽然是国公,但如今新皇登基,朝廷之中可不平静....”
“怕.....呵呵!此事王大人不也有份吗?您可是也在奏折之中签了名!你不担心,老夫自然也不担心!”
“再说......这等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难道不值得上奏朝堂吗?”张辅笑了笑,说道。
对于将琼州府设立成大明特区一事,事实上并不是张辅想出比的,而是张林想出来的,他在考察了汉华王国之后,又结合了自己的想法,最终想出了这样一个方案与汉华王国更加密切合作。
至于特区二字,那当然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李江这位穿越者想出来的。
没错,自从数日前张林来到东阳城面见李江说想要到汉华王国各地考察时,李江便跟他说起了贸易一事,后来他谈及了双方合作一事,这特区自然也被李江不经意间给说了出来。
其实,李江的不经意那只是表象罢了,跟大明合作是李江最期盼的事情,尤其是商业上往来,而琼州无疑是最佳合适之地。
一来这里山高皇帝远,就算汉华王国的人在这里势力极大,也不会威胁到大明的安全,而且这里文官势力极为薄弱,也更容易让朝廷接受。
而对于大明,此事也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尤其是对于琼州府这等穷山恶水之地,那更是一大助力,因为这可以给琼州府带来大量财富,发展当地的经济,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
........
东阳城,大统制府。
李江依旧忙着国内改革事宜,之前法令修改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对于之前税法修改也已经到了尾声,而新式教育的改革计划也被李江提了上来。
第一批印刷的“十万个为什么”已经通过各地的商人售卖了出去,而售卖的价格是平常书籍最为便宜的,而商人们也没有亏本,因为每售卖一本书籍,官府会进行相应补偿,而要求只有一个,那便是让普通百姓都能购买得了。
当然,为了避免出现有不法商人在其中大肆牟利,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李江还下令复兴社严格查探监视,若经查实,即刻封锁家产,按相应法令办事。
可以说,这次的“新书”售卖极为成功,让大多数百姓都明白了许多以前都从未注意也从不知道的冷知识。
而且,这样的样书还极为简单明了,甚至伴有插画,能够让不识字的人也能够大致了解其中的原理。
如此这般开启民智的书籍,自然大受其好评,虽然有些官员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到李江的统治,可是李江与大部分官员都没有一丝担忧,因为汉华王国可不是大明这样的传统封建王朝,而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李江的威望极高,起码几十年内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几日之后,李江再次下达指令,命令各府各县必须开设新式教育班,其比例不得低于传统教学比例的三成。
而且在传统授课科目上,李江还增加了不少科目,而且严令授课者必须重视。
至于学费,李江还规定,只要是贫困得交不起学费者,均可申请免费或者少交的方式,而且这笔钱不会通过当地官府,而是由各府各县的学政衙门发放,而这个学政衙门直属于政务堂管辖,各级官府不得干涉。
..........
对于国内的改革,李江极为重视,而对于澳洲、美洲的消息,李江也十分关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新设立的新兰府。
目前新兰府虽然搭起了框架,但官员奇缺,而移民的人口也非常少,移民到当地的人大部分都是囚徒或者是一些偷奸耍滑之人,真正移民到那里的人非常少。
这不,就在昨日,李江再次收到了新兰府知府的文书,信中依旧是要人要物资的,李江揉了揉太阳穴,对此事是颇为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