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纪初禾萧晏安 > 第210章 反败为胜,各行其道

第210章 反败为胜,各行其道

作者:小说免费阅读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皇上点了点头,“这只能算这孩子不知天高地厚,构不上欺君之罪,王妃不必紧张,起来吧。”

    “谢皇上。”王妃缓缓站起身。

    纪初禾有些不明白,母妃怎么会突然忌惮起罗贵妃的这一句挑拨了。

    淮阳王府这些年来上上下下对皇上一片忠心。

    这是有目共睹的。

    皇上就算再多疑,也不可能就因为这事让淮阳王府担上个欺君的罪名。

    她听着母妃的话里还有一些别的意思。

    似乎刻意提到贵族子弟的优秀,应该是意有所指。

    皇后的目光往皇上的身上移了一下。

    罗贵妃一点都没觉察到王妃这话有什么不妥之处。

    “皇上,淮阳王妃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自当是各行其道。”皇后突然开口。

    皇后的这一句话让纪初禾立即通透了!

    皇上的目光朝面前的这些少年们望去。

    刚刚还有些笑意的脸色沉了下来。

    各行其道?

    行的是哪条道!

    这些倾尽整个家族培养出来的优秀子弟,又有多少是对他这个皇上忠心耿耿的?

    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家族,才这么优秀,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培养优秀的后辈,只为了巩固自身的权力!

    因为只有这样,不管谁做皇帝,都能为家族谋得最大的利益!

    他们的权力能够左右朝堂!左右皇权!

    罗贵妃还在沾沾自喜今日侄子的优秀表现,却不知,皇上的心里已经在想着怎么将这些盘踞在帝都多年的大家族连根拔除!

    纪初禾后背一阵发凉。

    皇后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皇后出身平凡,母族势力很弱,完全没有办法与帝都这些世族抗衡。所以,除掉世族,就相当于除掉三皇子储君之路上的所有障碍!

    “比赛结束了,把朕的赏赐拿上来。”皇上一声令下。

    一旁的太监立即将赏赐端了上来。

    罗继勋和几个表现好的世族子弟脸上露出几分得意之色。

    “罗继勋,上前领赏。”

    罗继勋立即走上前,跪了下来,等着领赏。

    “今日,罗公子拔得头筹,赏黄金百两。”

    罗继勋有些诧异,只是一些黄白之物吗?就没有别的了?

    “罗公子,还不谢恩。”太监见罗继勋发呆,赶紧提醒了一声。

    “臣叩谢皇上赏赐!”罗继勋立即谢恩。

    剩下的人也和罗继勋一样,得到了都金银赏赐。

    萧晏安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看着身边随风摆动的旗帜。

    “萧晏安。”皇上突然喊了一声。

    萧晏安转过头,恭敬地唤了一声,“皇上。”

    “世子,快来领赏了。”太监一脸笑意地提醒。

    “我也有赏?”萧晏安很是诧异。

    “你很爱作画?”皇上问。

    “臣只是略懂一些丹青笔墨。”萧晏安的语气已经没有那么自信了。

    皇上笑了,“瞧!这么快就学会谦虚了,孺子可教也!朕赐你一些朕收集的字画,其中还有一幅画是朕画的山河图。”

    “谢皇上赏赐!”萧晏安立即道谢。

    罗继勋不敢相信,皇上竟然赏赐给萧晏安他自己的亲笔画作!

    罗贵妃的脸色也僵硬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明明是她侄子赢了,皇上怎么也应该把画赏赐给罗继勋啊!

    如果罗继勋得到这幅皇上亲笔画的画,再加上今日优秀的表现,美名一定会传遍帝都。

    都是权贵子弟,谁会缺那些黄白之物!

    赏赐完,皇上摆驾御书房处理朝政。

    剩下的人,也各自散去。

    离开校场的时候,萧晏安回头看了一眼罗继勋的箭靶。

    只见一个太监正在收上面的箭,吃力地拽了很久,也没能把那支箭拽出来。

    最后,还是几人合力,才将箭拔出。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掌心。

    细嫩的掌心还有一片磨伤的红痕。

    他的骑射之术虽然没有今日表现得那么差,可是和罗继勋比起来还是要差上很大一截,这种差距让他的心里一阵彷徨。

    他现在,究竟应该怎么办?

    继续当个庸碌之人,靠着对皇上的忠心保一生安宁吗?

    可是,皇上的疑心这么重,圣意难测,倘若有一天,他们即使忠心耿耿,却还是难逃皇上的猜忌呢?

    不管如何打算,他都要先提升自己的实力,否则,只能任人鱼肉!

    ……

    王妃与纪初禾同乘一辆马车回国公府。

    “母妃,我今日直到最后才明白,咱们本应该是必输的局面,怎么还能转败为胜。”纪初禾主动开口。

    王妃笑着点点头,“我们要赢的不是罗继勋,也不是四皇子,更不是那些世家子弟,而是圣心。这件事情一传出去,那些世家们可能要小心谨慎一段时间了,我们也会清静许多。太后寿宴一结束,咱们立即请旨离开帝都回淮阳。”

    “母妃,咱们淮阳王府上上下下对皇上忠心耿耿,可是,皇上似乎未对我们放下戒心。”纪初禾试探地说道。

    “皇上多疑,他不会对淮阳王府消除戒心的。不仅是外地的藩王,还有帝都的这些世家权臣,哪一个不是他的心头大患!”王妃的心里,清清楚楚。

    “若是这样,皇上一旦起了杀心,岂不是祸及满门。”

    王妃叹了一口气,“即使是这样,谁又愿意做那乱臣贼子呢。”

    “今日,皇后娘娘说了一句各行其道,我觉得很有道理。为君有为君之道,为臣有为臣之道。”

    “禾儿,你说说,为臣之道应该如何?”

    “忠君爱国,是为臣子之道。但是,这是遇到明君仁君之时的为臣之道。若是皇上猜忌,始终有一把刀架在脖子上时,保全族上下安稳无忧方为上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视为不忠!”王妃这一句话,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

    “母妃认可这句话吗?”纪初禾反问道。

    王妃冷笑了一下。

    认可个屁!

    “禾儿,你放心,母妃和父王就算是拼尽全力,也会保护好你们的。”王妃还以为吓到纪初禾了,赶紧安慰一下。

    “母妃,我不怕皇上猜忌,也不怕刀架在脖子上,我只是不想死得那么冤。不仅咱们淮阳王府,国公府上上下下也是忠心不二,四位舅舅那么优秀,却都困于帝都。那罗家手握兵权,皇上想动他们,还有所忌惮,若是想动国公府呢?”

    王妃握着纪初禾的手,“禾儿,母妃知道你很聪慧,又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你所担心的这些,我和你父王早就知道,你祖父,舅舅们,也都知道。你几位舅舅留在帝都,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