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议和之始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话说沈惟敬上一次高谈阔论,吹牛不打草稿,把朝鲜国王唬得一愣一愣的,就差对他五体投地了。而此番再次来到朝鲜义州,是为了完成朝廷交给他的第二个任务、也是最主要的任务:与日军谈判,拖延时间。
书房里的沈惟敬一改往日戏谑,埋着头挥毫洒墨、奋笔疾书。旁边两名家丁侍立两侧,静等主人。
稍后,一封书成,沈惟敬将其放入信封装好,他递给其中一名家丁并吩咐说:“这一封信,你即刻送往平壤,交予他们的军团长小西行长。”当时的中日朝三国,虽然语言不同,但是文字相同,尽管不少语法迥异,可书面交流起来还是没有太大障碍的。作为使臣,先写封表示友好的信送给日方,也算符合礼节。
然而又过了一会儿,又一封书成,沈惟敬递给另一名家丁,吩咐道:“此一封信你贴身放好,先去睡觉,等今天晚上快马加鞭,送到某地某处。”这名家丁点头示意,收起信就转身退下,装作无事发生一样。
而前一个家丁带着信出了门,找人借了匹马便直奔平壤去了。
随沈惟敬来朝鲜的李密看见,转头就进了他的住处,找到沈惟敬问道:“沈大人,方才您的家丁出门,可是去送信给倭军?”
沈惟敬道:“正是。估计几天内应该能有回音。”
李密道:“下官想说的不是这些。其实送信给倭军,派我大明或是朝鲜的军士去,不是显得更正式些吗?”
沈惟敬呵呵笑道:“不瞒你说,倭军的先锋军团长小西行长过去是商人,我与他有点交情,派自己的仆人送信给他正好合适。如果换其他人——我看其他人也没胆量去吧?”朝鲜人自不必说,如今畏倭如虎;至于大明的兵士,因为上次辽东军惨败,加上几乎是只身逃脱的祖副总兵不断地妖魔化倭军,说什么倭人头上长犄角、剑气长达一丈八之类的话,也都对倭军有所畏惧;另外倭军喜好杀人的行为由朝鲜方面传到明军耳中,令这些兵士相当胆怯,不敢去办送信这种在他们眼中等同于送人头的任务。
“原来如此。”李密微微点头。紧接着他却又突然问道:“送往倭军的信需要沈大人的家丁去处理,那另一封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沈惟敬差点一个激灵,他差点忘了,眼前这个人是一名锦衣卫,而且是一个从力士、校尉一路做到总旗的锦衣卫,这样的人能力是极其突出的,一点点小动作都逃不过那一对明察秋毫的锐眼。
不过沈惟敬到底是老江湖,他面不改色道:“另一封是交往兵部的密信,涉及诸多机密,必须由专人交予尚书大人。外加白天人多眼杂,为防止有倭军奸细渗透,本官才特地嘱咐人晚间出发。李总旗现在明白了吧?”
“既然沈大人说清楚了,那下官也没什么好说的。”李密虽然退下,但仍然本能地感到第二封信并不是发往兵部的。然而仅凭猜测是没有说服力的,他决定暗暗调查。
话分两头,沈惟敬的家丁驱快马赶往平壤,数日后便携信抵达郊外。时值夏季,前不久在此激战阵亡的辽东将士的尸体已经腐烂,半泡在泥里,正散发着恶臭,有些尸体身上的盔甲已经作为战利品被剥走,有些则没有,但这些尸身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头颅基本都被砍去了,因为领军功是看人头数的。
家丁抑制住想要呕吐的冲动,直奔主城而去。
城门方向,驻守的倭军刀剑如林,大声喝止。
家丁用日语高喊:“我领大明使臣沈惟敬之命而来,特有议和书信奉上。”说着他掏出了信件。
倭军士兵听到“大明使臣”和“议和”这些词汇,稍作思考,便接过信件转身回去通报。
此时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二人正在作为临时指挥部的朝鲜行宫内,针对前不久治部少辅石田三成抵达王京的事情而讨论不休。原本太阁是任命石田三成为船奉行,在名护屋执行运送部队、粮食和武器的任务。但是在先锋军陆续攻下王京、平壤后,太阁就改任大谷吉继为船奉行,而将石田三成这个“讨人嫌”的家伙派往王京。
“这家伙在后面负责后勤就可以了。仗着深得太阁宠爱,在我们打得差不多的时候过来分军功,也太无耻了!”加藤清正对于三成一事相当不满,如果他再知道丰臣秀吉交给石田三成的任务除了“抢军功”外,还有给各武将划分在朝鲜的领地的话,估计会更愤怒。
加藤清正作为“宁宁幼儿园”【*】出身的人,外加他本身脑筋就有点问题,自然是什么话都敢说。而小西行长作为商人出身的武士,虽是嫡系先锋,但在丰臣家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军略以外的事情,那当然是只管在旁边听,不时应和两声了。
加藤清正喷了有段时间,小西行长也听了有段时间,门外有人拿着信件通报大明使臣一事。二人倍感意外,转念一想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
“看来是大明被打怕了,想要和我们议和。”加藤清正前面说得不准,但后面是猜对了。
小西行长接过信件,拆开来读道:“小西殿敬启,今大明日本两国交兵,皆因朝鲜之事……大明皇帝特遣本使前来议和,力图求同存异。故人沈惟敬参上。”
“怎么,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见小西行长读完信愣住了,清正问道。
“故人沈惟敬?”小西行长也觉得诧异。他在成为武士之前,在西国(日本地区)行商,偶尔接触过大明来的走私商贩,印象中的确与某个姓沈的人有过一面之缘,但还不至于达到有交情的程度,对方却写了“故人”二字,不知是何用意。
不过,“书信措辞诚恳,末尾又有印章,虽然不知道大明使臣的印章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但是或许大明的确有议和的意思。”小西行长如此判断。随后他问通报的士兵:“送信的人现在何处?快将他叫进来。”
【*】丰臣秀吉的发妻宁宁抚养了许多武将(其中包括关原战神小早川秀秋),所以她本人又被戏称为托儿所所长、园长北政所等等。
话说沈惟敬上一次高谈阔论,吹牛不打草稿,把朝鲜国王唬得一愣一愣的,就差对他五体投地了。而此番再次来到朝鲜义州,是为了完成朝廷交给他的第二个任务、也是最主要的任务:与日军谈判,拖延时间。
书房里的沈惟敬一改往日戏谑,埋着头挥毫洒墨、奋笔疾书。旁边两名家丁侍立两侧,静等主人。
稍后,一封书成,沈惟敬将其放入信封装好,他递给其中一名家丁并吩咐说:“这一封信,你即刻送往平壤,交予他们的军团长小西行长。”当时的中日朝三国,虽然语言不同,但是文字相同,尽管不少语法迥异,可书面交流起来还是没有太大障碍的。作为使臣,先写封表示友好的信送给日方,也算符合礼节。
然而又过了一会儿,又一封书成,沈惟敬递给另一名家丁,吩咐道:“此一封信你贴身放好,先去睡觉,等今天晚上快马加鞭,送到某地某处。”这名家丁点头示意,收起信就转身退下,装作无事发生一样。
而前一个家丁带着信出了门,找人借了匹马便直奔平壤去了。
随沈惟敬来朝鲜的李密看见,转头就进了他的住处,找到沈惟敬问道:“沈大人,方才您的家丁出门,可是去送信给倭军?”
沈惟敬道:“正是。估计几天内应该能有回音。”
李密道:“下官想说的不是这些。其实送信给倭军,派我大明或是朝鲜的军士去,不是显得更正式些吗?”
沈惟敬呵呵笑道:“不瞒你说,倭军的先锋军团长小西行长过去是商人,我与他有点交情,派自己的仆人送信给他正好合适。如果换其他人——我看其他人也没胆量去吧?”朝鲜人自不必说,如今畏倭如虎;至于大明的兵士,因为上次辽东军惨败,加上几乎是只身逃脱的祖副总兵不断地妖魔化倭军,说什么倭人头上长犄角、剑气长达一丈八之类的话,也都对倭军有所畏惧;另外倭军喜好杀人的行为由朝鲜方面传到明军耳中,令这些兵士相当胆怯,不敢去办送信这种在他们眼中等同于送人头的任务。
“原来如此。”李密微微点头。紧接着他却又突然问道:“送往倭军的信需要沈大人的家丁去处理,那另一封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沈惟敬差点一个激灵,他差点忘了,眼前这个人是一名锦衣卫,而且是一个从力士、校尉一路做到总旗的锦衣卫,这样的人能力是极其突出的,一点点小动作都逃不过那一对明察秋毫的锐眼。
不过沈惟敬到底是老江湖,他面不改色道:“另一封是交往兵部的密信,涉及诸多机密,必须由专人交予尚书大人。外加白天人多眼杂,为防止有倭军奸细渗透,本官才特地嘱咐人晚间出发。李总旗现在明白了吧?”
“既然沈大人说清楚了,那下官也没什么好说的。”李密虽然退下,但仍然本能地感到第二封信并不是发往兵部的。然而仅凭猜测是没有说服力的,他决定暗暗调查。
话分两头,沈惟敬的家丁驱快马赶往平壤,数日后便携信抵达郊外。时值夏季,前不久在此激战阵亡的辽东将士的尸体已经腐烂,半泡在泥里,正散发着恶臭,有些尸体身上的盔甲已经作为战利品被剥走,有些则没有,但这些尸身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头颅基本都被砍去了,因为领军功是看人头数的。
家丁抑制住想要呕吐的冲动,直奔主城而去。
城门方向,驻守的倭军刀剑如林,大声喝止。
家丁用日语高喊:“我领大明使臣沈惟敬之命而来,特有议和书信奉上。”说着他掏出了信件。
倭军士兵听到“大明使臣”和“议和”这些词汇,稍作思考,便接过信件转身回去通报。
此时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二人正在作为临时指挥部的朝鲜行宫内,针对前不久治部少辅石田三成抵达王京的事情而讨论不休。原本太阁是任命石田三成为船奉行,在名护屋执行运送部队、粮食和武器的任务。但是在先锋军陆续攻下王京、平壤后,太阁就改任大谷吉继为船奉行,而将石田三成这个“讨人嫌”的家伙派往王京。
“这家伙在后面负责后勤就可以了。仗着深得太阁宠爱,在我们打得差不多的时候过来分军功,也太无耻了!”加藤清正对于三成一事相当不满,如果他再知道丰臣秀吉交给石田三成的任务除了“抢军功”外,还有给各武将划分在朝鲜的领地的话,估计会更愤怒。
加藤清正作为“宁宁幼儿园”【*】出身的人,外加他本身脑筋就有点问题,自然是什么话都敢说。而小西行长作为商人出身的武士,虽是嫡系先锋,但在丰臣家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军略以外的事情,那当然是只管在旁边听,不时应和两声了。
加藤清正喷了有段时间,小西行长也听了有段时间,门外有人拿着信件通报大明使臣一事。二人倍感意外,转念一想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
“看来是大明被打怕了,想要和我们议和。”加藤清正前面说得不准,但后面是猜对了。
小西行长接过信件,拆开来读道:“小西殿敬启,今大明日本两国交兵,皆因朝鲜之事……大明皇帝特遣本使前来议和,力图求同存异。故人沈惟敬参上。”
“怎么,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见小西行长读完信愣住了,清正问道。
“故人沈惟敬?”小西行长也觉得诧异。他在成为武士之前,在西国(日本地区)行商,偶尔接触过大明来的走私商贩,印象中的确与某个姓沈的人有过一面之缘,但还不至于达到有交情的程度,对方却写了“故人”二字,不知是何用意。
不过,“书信措辞诚恳,末尾又有印章,虽然不知道大明使臣的印章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但是或许大明的确有议和的意思。”小西行长如此判断。随后他问通报的士兵:“送信的人现在何处?快将他叫进来。”
【*】丰臣秀吉的发妻宁宁抚养了许多武将(其中包括关原战神小早川秀秋),所以她本人又被戏称为托儿所所长、园长北政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