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一骨炼妖,一骨炼精 > 第263章 一骨炼妖——古魅131

第263章 一骨炼妖——古魅131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次来得可不是马贼强盗,散兵游勇,而是中亚草原上最强大的势力,西突厥叶护可汗身边最精锐的亲卫骑兵!

    欢信素来是高昌国与突厥的专线联络使者。

    所以…逆…

    一切逢凶化吉。

    “可汗尊王,贫道受兄长之托,专程带了敬品诚献,还望笑纳。茶”

    既是消除了敌意,玄奘立刻亲自从剩余的礼品中挑选了最好的几件献上,他的此举不求叶护可汗的帮助,但求其不要为难自己。

    随后,他拿出高昌王麹文泰专门写给叶护可汗的信,并双手呈上,“可汗尊王万福,这使王兄托贫道带来的亲笔信函,敬请尊王观阅。”

    “哦……还有信呐!”

    叶护可汗浮笑接信,“我这个千里之外的高昌老友倒真是很上心,又是礼物又是信函,还随了使者,不错不错,确实招人喜欢。”

    之后的几天,唐僧的队伍一边休息,一边补充给养。

    叶护可汗虽然不十分看重所谓的大唐高僧玄奘法师,但因突厥民族习性中的气概使然,他做事也足够义气。

    此位霸主不但提供给玄奘大量沿途所需物资,还像高昌王麹文泰一样写下几十封国书让玄奘带上,分别送给沿途各国国王。

    玄奘与叶护可汗相处的日子很短,却非常重要。

    高昌王麹文泰的书信能在半个西域起作用,叶护可汗和他的数十万骑兵却能保证玄奘在整个西域通行无阻。

    唐僧临走时,叶护可汗带着贵族大臣们一直送出十余里,这才依依惜别。

    这一次告别的人还有欢信,他是多送了数里才驻足,这位领路人完成了它的使命,该回去向麹文泰复命去了。

    长日里来的朝夕相伴以及九死一生的经历使人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万般的不舍叫双方都湿了眼眶。

    欢信哽咽道:“玄奘法师多多保重,高昌的侍卫们,请尽心保护好法师,自己也保重,我等着你们回来……”

    “路有头,树有尖。”

    唐僧僧礼一别,同样哽咽着声音道:“御史大人莫再相送,请回吧。你自己多保重,保重。”

    欢信的此番离开引申出了别样的滋味,它严重刺激了悟智、悟净、悟能、悟真这四个前高昌侍卫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对方是完成使命幸福安然地回家,而自己则是更远地别家!

    何年何月能回去?

    还有没有命回去?

    这一切都是遥远的未知数,他们四人紧紧抱着御史大人痛哭不已。

    终于分别了……

    终于,欢信的身影消失于频繁的回头顾盼中。

    有了叶护可汗国书的庇护,玄奘一行的行途果然变得容易了许多,经过的数个小国无不是盛情地来款待他们。

    一路无惊无险之下,似乎……悟空在与不在都无关安危。

    那揭罗曷国迎来了远方的客人,因为这里有一座很有名的城市叫醯罗城,又叫佛顶骨城,是一处著名于僧侣们的佛教圣地。

    这座城市之所以被称为佛顶骨城,是因为城中保存着很多佛陀的遗物,尤其是那块独一无二的如来佛顶骨。

    在众多舍利子中,当数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最为珍贵,被众信徒争相供奉,而其中的佛顶骨无疑是其中最最重要的一件圣物。

    这块珍贵的如来佛顶骨被供奉在醯罗城中的七宝小塔,佛顶骨呈黄白色,周长一尺二寸,发孔七窍分明,盛放在一只镶嵌有宝石的盒子里。

    除了供人膜拜,向佛顶骨取印,拜求吉凶祸福是其主要作用。

    取印就是拿帛练把香的粉末裹成团,轻轻地放在佛顶骨上面,然后佛顶骨就会在香粉上留下不同的印记,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印记来判断祸福吉凶。

    作为一名虔诚的佛家弟子,佛顶骨在玄奘眼中也是无比神圣灵验的圣物,当然不会放过在此取印的机会。

    他居然取得了一个菩提树的印记!

    菩提树在佛教中象征着吉祥和功德圆满,这个印记无疑是在昭示玄奘的取经之旅将会取得一个十分完满的结果,他大喜万分。

    负责看护佛顶骨,并释印的僧人纷纷弹指散花表示祝贺,尤其感叹玄奘的佛缘之深,堪称首见。

    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唐僧的弟子们岂肯错过?

    他们也依葫芦画瓢,纷纷上前试着取了印记。

    结果……

    他们的印记皆为横竖相连!

    玄奘见罢吃惊不已:

    ——几人都是横折形状,像极了犀利箭头,相似中又方位各异,好比箭指四方。

    ——这佛主的顶骨好灵验,仿佛知道他们是来自同一门派,同一地方的好兄弟。

    一旁的僧人主动过来帮他们四人鉴别,可此印为首见,逐一细细辨看过之后也不得其解。

    释印者只好囫囵道:“佛主的指示千差万别,某些印记深奥无比,一时间非常难定其意,只有缘分到了才能豁然开朗。”

    “啊……怎么会无解?”

    悟真、悟智、悟净、悟能听完师父的翻译转述后大为失望。

    玄奘想必这四名高昌弟子于日后的预兆在眼下是获解无望了,于是他僧手微叹:“佛法无边,佛缘无尽,当下虽不能解疑,日后或许却能轻松而知。”

    就在众人失意而散时,一直纠结于心的玄奘乍然想起什么……

    一个字!

    这个字的意义非比寻常,竟令思悟者自己也不由得一怔,脊背更微微发凉!

    因为……

    四名弟子的箭头符号印记两大两小,合起来便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字——回!

    他突地转身,定身惊道:“等一下!”

    师父的声音很大,震动了每一位弟子。

    悟智小心地问:“师父,怎么了?”

    “你们四人形同一体,这印记只怕是要合起来解释!”

    悟能瞪出大眼,“合起来?”

    “也对呀,我们四人情同手足,既出自于同一个地方,又做着同样的事情,前前后后都可视为一体。”

    悟智激声过后却喉音了了,显然是不甚了解。

    悟能自言道:“可……合起来,那会是什么?”

    “回!”

    玄奘脱口而出,“你们四人的印记合起来就是一个‘回’字。”

    “回!”

    悟真、悟智、悟净、悟能顿时因恍然而圆目!

    悟智沮丧道,“莫不成我们要就此结束西行么?”

    唐僧向专司说印的僧人解释了这个“回”字在汉语中的意思,随后把四名弟子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释印僧听罢豁然开朗!

    他兴奋道:“原来如此,玄奘法师慧明无比,为佛说的暗语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途径,那就是用求印者故里的文字或者符语来阐明佛主的指示。”

    未等请教,该僧已是说解:“既然是‘回’字,那么法师的四名弟子就理当遵从如来佛主的指示,立刻动身回到高昌国去,不可再向西行。”

    闻者俱惊!

    释印僧人凝色道:“如来佛主在明知玄奘法师要去婆罗门国的情况下还要求弟子离开,这当中定有重大的隐情,或许……或许这些弟子出家之前的故里即将有大劫难。”

    高昌王麹文泰对于唐僧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几乎等同于西行取经!

    如果兄长有难,叫人如何去忍受?

    玄奘寒意顿起!当即与弟子言别。

    四名弟子大惊失色,“护送师父到婆罗门国取经的任务尚未完成,我等怎可回去?”

    玄奘痛心疾首道:

    “悟真、悟智、悟净、悟能,我们虽然名为师徒,但实际上形同手足。”

    “你们从高昌一路陪伴贫道,途中更是遭受了诸多的苦难,你们这份博大的恩情玄奘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能没齿难忘。”

    铮铮汉子全都声泪俱下,“师父,师父您千万别赶我们走……”

    玄奘泪眼哽咽道:

    “现如今佛主指示要你们回去,必然是为师的王兄有难,需要你们去化解,去帮扶。”

    “此地距离高昌何其之远,来时既是不易,回去自是也不易,你们路上千万要小心。”

    “师徒缘分起于佛,也终于佛,这是莫大的欣慰,可谓圆满。我们……我们就此别过,回去吧。”

    师命难违!

    悟真、悟智、悟净、悟能最终还是带着深深的不舍走了,带着师父当场写下的,转交给其王兄的阐释缘由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