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边患依旧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明朝是太祖朱元璋推翻之前由蒙古人统治的大元才建立的王朝,但即便如此,蒙人却一直都是大明朝廷的心头大患。
虽然因为成祖的几次北击而使得整个草原分裂,变作了曾经成吉思汗一统蒙古诸部之前的模样,鞑靼、瓦剌诸部的实力更是无法和以前横扫中原,席卷欧亚的铁骑相比,但他们依然有足够的力量来给大明的边境造成不断的威胁,让朝廷必须将更多的兵力投放到九边重镇,把国内最善战的将领派去镇守北疆。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蒙人内部也因为相互之间的争斗而不断耗损,虽然依然时不时能对边地造成威胁,可他们已几乎没有侵犯中原江山的实力了。尤其是在嘉靖朝之后,当最后的一个蒙古枭雄俺答渐渐老去,蒙人再难复往日的荣光,只能自保而已。
这是大明历史上与北边的宿敌之间的故事。虽然在此之后,东北的女真部族突然崛起,以让人惊讶万分的速度取代了蒙人成为大明最大的敌人,并最终夺取了整个大明的江山。但至少蒙人是彻底堕落了,自无回勇的可能。
但现在,一切却显然发生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变化。一个在草原中极不起眼,本该早已湮灭在草原弱肉强食规则下的盖乞部,却以让人咋舌的速度突然冒起,短短几年间,它吞并了草原上的诸多大小部族,一如他们之前的祖先成吉思汗铁木真一般,几乎就要统一整个蒙古草原了。
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盖乞部的崛起甚至比成吉思汗的部族还快,还叫人不可思议。要知道,成吉思汗那是花了几十年工夫,大小几百战才一统草原,而盖乞部,却不过花了五六年工夫,就使自己屹立在了草原之巅……
当盖乞部的这一神迹般的表现不断被北边的探子报来时,朝廷上下都感到了一丝别样的紧张,这等强敌在侧的压力,可是实实在在的。
若是换了太祖或成祖朝,一旦得知有此强敌将立,大明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主动出击,将威胁扼杀在襁褓之中。但如今的大明朝早没有了当初的锐气,文人当国之下,自然是空谈有余而实干不足,即便朝中总有人提到蒙人的威胁,可一旦真有人提议北伐,则必然会招来一片讨伐声——
朝廷这些年来一直内忧外患不断,国库纵有结余也并不多,怎么可能拿出钱粮来支持一场大规模的北伐呢?何况,当真出兵北伐可是很大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朝廷可不是街边的地痞,能随便寻个理由就跟人动手——但最近几年,蒙人比以前可要老实得多了,只有少量不安分的小部族会侵犯大明边境,如此自然就让朝廷少了个名正言顺出兵北伐的借口——这些种种的因素凑在一起,让群臣对北用兵那自然是极力反对的。
万历纵然心有不甘,在如今朝廷君臣的格局下,也不好一意孤行,最终只能拒绝了某些激进官员的提议。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对北边的局势很是关心,每过几日,便会叫杨震所率的锦衣卫把那边的情况及时上奏,好叫他有个心理准备。
杨震对此,自然也极其上心,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对此事可比皇帝更加的重视。只因为满朝君臣,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此事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这个盖乞部还和他有着剪不断的联系。
对于盖乞部的崛起,杨震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因为就他自身的记忆,以及兄长的历史知识,可以很明确地给出一个截然相反的草原情况。可盖乞部的出现,却把他们兄弟所熟知的草原彻底变了模样,这么个小部族一旦崛起,居然就呈如此燎原之势,这实在太也耸人听闻了些。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么?正因为我的出现,导致蒙人内部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原来逐渐衰弱的草原各部重新凝聚,而对中原产生了极大威胁?”杨震曾这样问自己的兄长。
而杨晨对此,也拿不出个明确的答案来:“虽然你曾与他们有所交集,并在之前帮助过他们,但这似乎并不足以让这么个 小部落不断强大,甚至有吞并草原的实力哪……这蝴蝶效应怕也太强了些吧。”
“可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另一个合理的解释了。大哥你是知道真实历史的,那些蒙古部族在之后的几百年里都再没有团结,哪怕出了葛尔丹这样的人物也是一般。可现在,盖乞部却做到了‘后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又是因我而起,我不能不这么想哪。”杨震颇有些自责地说道。
“这个……”一时间,杨晨也不知道该如何劝慰自己的兄弟了,只能说一切必有其他因素,杨震不过只是起到个推动作用而已。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到底正确与否,杨震之后便派了不少锦衣卫的探子深入草原去摸清楚个中的变故和具体情况。而随着对盖乞部的不断了解,他对这个不断壮大的潜在对手是越发的警惕了,照此下去,只怕他们统一草原真不再是一句空话。
而就在昨天,一个更叫杨震震惊不已的消息传了回来——两月之前,盖乞部的人对位于东北的女真部落发起了攻击,将那儿的几个小部落都给歼灭了。而这些部落里便称作建州女真!
这几年里,因为已彻底融入了这个时代,杨震也开始了未雨绸缪,对于那个将来会成为大明掘墓人之一的满族前身建州女真,那是相当的重视,也曾派人去那边盯着了。
不过就这段时日的回报来看,这个小到不能再小,弱到不能再弱的女真部落实在无法对庞大的大明构成任何的威胁。
这个结果,让杨震产生了一个想法,或许只要自身的改变,大明便不会重蹈覆辙,成为历史上人们所熟知的那个大明。至于建州女真,只要让他查明白了努尔哈赤等人的下落,下手除掉也便是了。
但没想到,自己还没有下这个手呢,却有蒙人帮着出手了,居然一举就把这个弱小的建州女真给彻底抹平了。只怕这一下,那个历史上曾统一女真各部,最终成为大明心头之患的努尔哈赤也被杀了吧。
可这却有些奇怪了,那些蒙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般来说,草原部落出兵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掠夺——无论是人口还是财富都是他们出兵最大的需求——可建州女真却是一穷二白的存在,比蒙人的日子更加难过,他们怎么会对这么个穷困潦倒的小部落用兵呢?
正因这个消息,让杨震几乎一宿没能睡好。今日入宫,却又不好说出这一点,毕竟天子可不知道将来的事情,所以只能用比较严重的语气道出蒙人有多大的威胁。
果然,万历听了这话后,也深以为戒:“杨卿,你说说,咱们到底该怎么应对才好?”
“这个……朝中百官显然是反对大举用兵的,所以如今只有用些非常手段了。比如派遣精干之士刺杀那些重要的蒙人各部头领,以挑起他们内部的矛盾。又比如让守边的军卒多作准备……”杨震有些无奈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虽然他知道,这些做法未必真能缓解眼下的局面。
“这后者,朕恐怕是无法给他们下旨的……”万历苦笑了一声。大明素以仁义标榜自己,自然不可能主动出击了:“至于前者,看来还是得仰仗杨卿你手下的锦衣卫去办了。”
杨震深深点头:“臣明白,其实在确知蒙人的变化后,臣就有心做这些了。只是此事毕竟干系重大,臣不敢妄动。既然陛下也是这么想的,那臣自会做出相应的安排。”
“唔,那朕就把北边的事情托付给你们锦衣卫了。”
“臣定不负陛下之信任!”杨震忙拱手道。说到这儿,他又看了皇帝一眼,有些关切地道:“不知陛下除了这北边之事外还有什么其他烦恼,怎的如此模样?”
皇帝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果然是没能瞒过杨卿的双眼哪。确实,朕在为一事而苦恼不已。”说着,便把案上的那份奏疏递到了孙海面前,示意他拿给杨震过目。
杨震恭敬地接过奏疏,只扫了一眼,也不觉露出了无奈的笑容来。最近朝中官员最关切的事情,他自然也是有所耳闻的,却没想到皇帝竟会因此大感苦恼,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反感臣下插嘴太子之事。
似乎是心里憋屈得很了,极需要一个宣泄口,再加上对杨震的信任,万历便对着他大吐起了苦水来:“杨卿,你说说,朕才不过二十岁,那些臣子便逼着朕赶紧册立太子,就仿佛朕什么时候就会……他们也看得太远了!你说说,朕该怎么做,这个太子怎能如此仓促就立了?”说着,他便气鼓鼓地看着杨震,等着这个自己最信任的朋友评评理!
继续感谢书友喜欢望着你@百度,执着小鹰和angelxydmimi的打赏、月票方面的支持!!!!
大明朝是太祖朱元璋推翻之前由蒙古人统治的大元才建立的王朝,但即便如此,蒙人却一直都是大明朝廷的心头大患。
虽然因为成祖的几次北击而使得整个草原分裂,变作了曾经成吉思汗一统蒙古诸部之前的模样,鞑靼、瓦剌诸部的实力更是无法和以前横扫中原,席卷欧亚的铁骑相比,但他们依然有足够的力量来给大明的边境造成不断的威胁,让朝廷必须将更多的兵力投放到九边重镇,把国内最善战的将领派去镇守北疆。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蒙人内部也因为相互之间的争斗而不断耗损,虽然依然时不时能对边地造成威胁,可他们已几乎没有侵犯中原江山的实力了。尤其是在嘉靖朝之后,当最后的一个蒙古枭雄俺答渐渐老去,蒙人再难复往日的荣光,只能自保而已。
这是大明历史上与北边的宿敌之间的故事。虽然在此之后,东北的女真部族突然崛起,以让人惊讶万分的速度取代了蒙人成为大明最大的敌人,并最终夺取了整个大明的江山。但至少蒙人是彻底堕落了,自无回勇的可能。
但现在,一切却显然发生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变化。一个在草原中极不起眼,本该早已湮灭在草原弱肉强食规则下的盖乞部,却以让人咋舌的速度突然冒起,短短几年间,它吞并了草原上的诸多大小部族,一如他们之前的祖先成吉思汗铁木真一般,几乎就要统一整个蒙古草原了。
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盖乞部的崛起甚至比成吉思汗的部族还快,还叫人不可思议。要知道,成吉思汗那是花了几十年工夫,大小几百战才一统草原,而盖乞部,却不过花了五六年工夫,就使自己屹立在了草原之巅……
当盖乞部的这一神迹般的表现不断被北边的探子报来时,朝廷上下都感到了一丝别样的紧张,这等强敌在侧的压力,可是实实在在的。
若是换了太祖或成祖朝,一旦得知有此强敌将立,大明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主动出击,将威胁扼杀在襁褓之中。但如今的大明朝早没有了当初的锐气,文人当国之下,自然是空谈有余而实干不足,即便朝中总有人提到蒙人的威胁,可一旦真有人提议北伐,则必然会招来一片讨伐声——
朝廷这些年来一直内忧外患不断,国库纵有结余也并不多,怎么可能拿出钱粮来支持一场大规模的北伐呢?何况,当真出兵北伐可是很大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朝廷可不是街边的地痞,能随便寻个理由就跟人动手——但最近几年,蒙人比以前可要老实得多了,只有少量不安分的小部族会侵犯大明边境,如此自然就让朝廷少了个名正言顺出兵北伐的借口——这些种种的因素凑在一起,让群臣对北用兵那自然是极力反对的。
万历纵然心有不甘,在如今朝廷君臣的格局下,也不好一意孤行,最终只能拒绝了某些激进官员的提议。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对北边的局势很是关心,每过几日,便会叫杨震所率的锦衣卫把那边的情况及时上奏,好叫他有个心理准备。
杨震对此,自然也极其上心,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对此事可比皇帝更加的重视。只因为满朝君臣,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此事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这个盖乞部还和他有着剪不断的联系。
对于盖乞部的崛起,杨震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因为就他自身的记忆,以及兄长的历史知识,可以很明确地给出一个截然相反的草原情况。可盖乞部的出现,却把他们兄弟所熟知的草原彻底变了模样,这么个小部族一旦崛起,居然就呈如此燎原之势,这实在太也耸人听闻了些。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么?正因为我的出现,导致蒙人内部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原来逐渐衰弱的草原各部重新凝聚,而对中原产生了极大威胁?”杨震曾这样问自己的兄长。
而杨晨对此,也拿不出个明确的答案来:“虽然你曾与他们有所交集,并在之前帮助过他们,但这似乎并不足以让这么个 小部落不断强大,甚至有吞并草原的实力哪……这蝴蝶效应怕也太强了些吧。”
“可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另一个合理的解释了。大哥你是知道真实历史的,那些蒙古部族在之后的几百年里都再没有团结,哪怕出了葛尔丹这样的人物也是一般。可现在,盖乞部却做到了‘后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又是因我而起,我不能不这么想哪。”杨震颇有些自责地说道。
“这个……”一时间,杨晨也不知道该如何劝慰自己的兄弟了,只能说一切必有其他因素,杨震不过只是起到个推动作用而已。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到底正确与否,杨震之后便派了不少锦衣卫的探子深入草原去摸清楚个中的变故和具体情况。而随着对盖乞部的不断了解,他对这个不断壮大的潜在对手是越发的警惕了,照此下去,只怕他们统一草原真不再是一句空话。
而就在昨天,一个更叫杨震震惊不已的消息传了回来——两月之前,盖乞部的人对位于东北的女真部落发起了攻击,将那儿的几个小部落都给歼灭了。而这些部落里便称作建州女真!
这几年里,因为已彻底融入了这个时代,杨震也开始了未雨绸缪,对于那个将来会成为大明掘墓人之一的满族前身建州女真,那是相当的重视,也曾派人去那边盯着了。
不过就这段时日的回报来看,这个小到不能再小,弱到不能再弱的女真部落实在无法对庞大的大明构成任何的威胁。
这个结果,让杨震产生了一个想法,或许只要自身的改变,大明便不会重蹈覆辙,成为历史上人们所熟知的那个大明。至于建州女真,只要让他查明白了努尔哈赤等人的下落,下手除掉也便是了。
但没想到,自己还没有下这个手呢,却有蒙人帮着出手了,居然一举就把这个弱小的建州女真给彻底抹平了。只怕这一下,那个历史上曾统一女真各部,最终成为大明心头之患的努尔哈赤也被杀了吧。
可这却有些奇怪了,那些蒙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般来说,草原部落出兵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掠夺——无论是人口还是财富都是他们出兵最大的需求——可建州女真却是一穷二白的存在,比蒙人的日子更加难过,他们怎么会对这么个穷困潦倒的小部落用兵呢?
正因这个消息,让杨震几乎一宿没能睡好。今日入宫,却又不好说出这一点,毕竟天子可不知道将来的事情,所以只能用比较严重的语气道出蒙人有多大的威胁。
果然,万历听了这话后,也深以为戒:“杨卿,你说说,咱们到底该怎么应对才好?”
“这个……朝中百官显然是反对大举用兵的,所以如今只有用些非常手段了。比如派遣精干之士刺杀那些重要的蒙人各部头领,以挑起他们内部的矛盾。又比如让守边的军卒多作准备……”杨震有些无奈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虽然他知道,这些做法未必真能缓解眼下的局面。
“这后者,朕恐怕是无法给他们下旨的……”万历苦笑了一声。大明素以仁义标榜自己,自然不可能主动出击了:“至于前者,看来还是得仰仗杨卿你手下的锦衣卫去办了。”
杨震深深点头:“臣明白,其实在确知蒙人的变化后,臣就有心做这些了。只是此事毕竟干系重大,臣不敢妄动。既然陛下也是这么想的,那臣自会做出相应的安排。”
“唔,那朕就把北边的事情托付给你们锦衣卫了。”
“臣定不负陛下之信任!”杨震忙拱手道。说到这儿,他又看了皇帝一眼,有些关切地道:“不知陛下除了这北边之事外还有什么其他烦恼,怎的如此模样?”
皇帝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果然是没能瞒过杨卿的双眼哪。确实,朕在为一事而苦恼不已。”说着,便把案上的那份奏疏递到了孙海面前,示意他拿给杨震过目。
杨震恭敬地接过奏疏,只扫了一眼,也不觉露出了无奈的笑容来。最近朝中官员最关切的事情,他自然也是有所耳闻的,却没想到皇帝竟会因此大感苦恼,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反感臣下插嘴太子之事。
似乎是心里憋屈得很了,极需要一个宣泄口,再加上对杨震的信任,万历便对着他大吐起了苦水来:“杨卿,你说说,朕才不过二十岁,那些臣子便逼着朕赶紧册立太子,就仿佛朕什么时候就会……他们也看得太远了!你说说,朕该怎么做,这个太子怎能如此仓促就立了?”说着,他便气鼓鼓地看着杨震,等着这个自己最信任的朋友评评理!
继续感谢书友喜欢望着你@百度,执着小鹰和angelxydmimi的打赏、月票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