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老农民的智慧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进入十一月份的冬季里,还没有什么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没有天气变暖,在九十年代初期的这个时期,华北地区早早的就迎来了一场寒潮,虽然没有下雪,但是室外依然寒风刺骨,冷的让人不愿离开温暖的被窝。
王海和妻子就是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穿着破旧的,厚厚的,很脏的棉衣棉裤,在院子里忙活着。
由于村里变压器功率不足,不足以让全村人在这个农忙季节里放开了同时用电。所以,电工会把把全村按照区域抓阄分成几个组来供电。
他们家里的用电是安排在夜里九点以后,这个时间是让很多人都非常羡慕的,因为完全不耽误白天在地里干活。
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现在这个季节,即使是白天,也是寒风阵阵,刮得脸蛋生疼了。何况是没有了阳光的夜里,气温已经到了零下。
“他爸,你说王勇弄得这玩意真成吗?”
田秀华言语中带着疑惑和憧憬,家里因为前几年婆婆生病花了不少钱。直到前年婆婆去世,然后第二个孩子王亮又诞生了,就一直没缓过劲儿来。
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积蓄了,早在婆婆生病住院的时候,家里那几百块钱就花光了。为了给婆婆治病,跟村里的相亲还有亲朋好友接了足足有五千多块钱。
这个年头,五千块钱就犹如一座珠穆朗玛峰一般高的大山一样压在她的心头。五千块钱啊!一年到头也攒不下一千块的一家人,这得要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啊?
她当然想不到,用不了十年,这所谓的五千块钱她家里一年就能够还清。二十年后,他儿子一个月的工资加上各种补助奖金也差不多有这么多了!
那是以后的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清楚地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哪怕是一天之后。所以,田秀花几乎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开始为了那五千元的“巨额债务”愁眉不展。
“应该成吧?我今天跟耀增说了一下,听他说现在东山省那边就在搞这个大棚。据他从报纸上开到的消息说人家八十年代就靠这个发大财了。据说一个大棚一个冬天下来的纯收入就有一万多!”
说道一万多的时候,王海的语气明显激动了不少,声音都有些不可抑制的颤抖起来。
这可是一万多块啊!
村里万元户也是有的,但是那也仅仅是大家怀疑的,当事人是不会承认的。虽然运动已经结束了十多年了,但是从那个疯狂的年代走过来的人很显然都明白什么叫低调做人。
整个村子一百多户,六百多口子,除了赶大车的老把式陈树红,再没有任何人可能是万元户了。
哪怕是自家的老九,这个全村唯一拥有一辆拖拉机机动车的人家,也不可能是万元户。因为他家里那辆破拖拉机那是包产到户的时候花了几百块买下的n手货,到如今用了已经有小二十年车龄了,根本值不了几个钱。
“真的?耀增真的这么说?”田秀华激动地停下手里的活计,扭身看着丈夫。很快,没等丈夫回答,她自己就先开始给自己脑补了。
“肯定不会错了,耀增可是学校的校长,他说的一定没错!”
王海没有再说什么,实际上他也是这么认为的。两个都只是小学还没毕业的老农民对于一个小学校长的话,那是深信不疑的。
“哎呀,要是咱们也能赚一万块钱就好了!还了欠债,还能剩下好几千!两孩子去年就没买新衣服,王勇都三年没穿过新衣服了。你也该添一件好衣服了,到时候过年穿,省的让家里那些叔伯哥们儿家里都笑话咱!”
“有了钱,以后你就再也不用挎着篮子去卖菜了!”
王海说这话的时候,低着头不敢看妻子。因为给母亲治病落下了巨额外债,妻子每年春天夏天,都会挎着篮子,走村串户的去卖院子里的菜,就为了能多攒几块钱,好早日把欠债还清了。
跟了自己以后,妻子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啊!
似乎知道了丈夫在想什么,田秀华没有说什么,只是手里的家伙又开始忙了起来。不过,相比之前,眼里满是光芒,脸上也露出了充满希望的笑容。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田秀华就忙着先给家里的两头猪熬猪食。快到年底了,还指望着这两头养了一年的猪能换点钱过个好年呢!
只是让她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就因为儿子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这两头猪几乎大半都进了一家人的肚子。
王海起来后径直就来到院里开着昨天儿子胡闹一般搭起来的“大棚”。简单的简直惨不忍赌!王海知道如果不休整一下,恐怕一场雪下来就得塌了。
而且,一堆破破烂烂的超薄的塑料薄膜显然根本起不到保暖的作用。必须换厚一点的,整张的塑料布。这个不担心,家里有盖白薯炕的大塑料布,完全够用了。
想到白薯炕,这个资深老农民眼前一亮。
对啊!听儿子的说法,搭这个大棚就是因为要保证在冬天让温度能够在一定高度,让里面的蔬菜能够继续生长。保持温度,这不是和烧白薯炕一样吗?
大棚咱不懂,可是烧白薯炕咱门清啊!你当老子这十来年的烧炕经验是摆设的吗?说句不厚道的话,要论烧炕,村里可没几个能比得过自己的!
只要给这个大棚挖一个火炕,然后盖上新的大塑料布,在找些草帘子铺在上面保暖防寒,种出菜应该完全没问题!
想到这里,王海心里立刻火热起来,恨不得马上就开始动手挖炕。然后明天就可以骑着自行车,驮着两大筐子新鲜的蔬菜去赶集。
王海脑海里立刻就浮现了一幅画面:自己刚一道市场,就被蜂拥而来的人们围住了。大家都纷纷举着十块钱一张的大团结使劲的朝自己怀里塞过来。
卖了钱,一定割上半斤肉!两孩子小半年都没吃过肉了,割上半斤给他们好好解解馋!到时候全要瘦肉,一点肥肉星子都不要!
大儿子王勇这孩子就见不得肥肉,就当是这次他想出这个好法子的奖励吧!只是想到油呼呼的肥肉膘,王海不禁忍不住吧嗒吧嗒嘴,很是可惜!
半斤肥肉至少能耗出几两油,剩下的油渣还能包顿大荤的饺子吃解解馋呢!
等到吃早饭的时候,王海已经用翻找出来的胳膊粗细的木棍和铁丝把这个大棚都加固了一遍,同时也把儿子千辛万苦弄来的那些塑料薄膜全都给撕扯下来,团成大大团扔到了一边。
一家人吃完早饭,不约而同的放下饭碗,就奔到了院子里继续完善大棚。一直勤快的田秀华甚至破天荒的连碗都没洗就跟着丈夫到了院里开始挖火炕。
先是在靠近窗户不远的地方往下挖了一个一米多深的坑,然后在坑底向内掏出一个空堂做火炉子。
再就是挖横纵方向的地面火道了,这个活因为王海有着十几年挖火炕的经验,很是轻车熟路。
先是在靠近炉坑的地面横着往下挖了半米多深,再在炉膛上方往斜下挖,联通之后,全家人齐上阵开始挖纵向的三条火道。
两条南北纵向的火道一直延伸到大棚的做南段,到这里这里再挖最后一跳横向火道。这样一来三条纵向火道就和两条横向火道连接了起来。
因为天气寒冷,地面都冻得很结实了。好在只是靠近地表的那一层不好挖,再往下一锹深之后,下面就是松软的泥土层了。一家人废了老大的力气,总算是在天黑之前完成了火炕的挖掘工作。
为此,那一畦韭菜都被截成了几段了。不过这一点没有人在乎,相比大棚建好之后的情景,这点代价根本不值得一提。
又是一个夜晚之后,一家人又是一起出动,翻出家里珍藏的一整张盖白薯炕的大块塑料布,将大棚盖得严严实实的。
看着眼前一人多高的大棚,全家人都是满怀憧憬,幻想着里面绿菜如荫,郁郁葱葱的样子,不由自主地脸上就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爸,我看人家大棚上面都是还盖着一层草帘子的。既能保温又能防寒,把咱家里盖白薯炕的苇帘子给它盖上呗?”
王海听了大儿子的话,没有吱声。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大棚的长度,不禁皱起了眉头。
“爸,爸!你怎么啦?你干啥呢?怎么不说话啊?”
“哦,啊!恐怕不行啊!咱家那个帘子不够长!”王海拧着眉毛,思考着怎么解决这个难题,一边敷衍着儿子。
“嗨!我当时啥事呢,就这个啊?一个不够长,咱们盖俩不就成了吗?”王勇挺着胸脯,白了一眼老爸,满不在乎地说道。
“傻儿子,咱家去哪找俩帘子啊?咱家的帘子就一个!”
田秀华显然知道丈夫在想什么,帘子这东西,谁家里也没有多余。旧的不是实在不能用了,没人会舍得买新的。所以想借都难,你用一冬天,又是冰啊雪的,明年人家还怎么用?
听了母亲的话,王勇还是毫不在乎的挥挥手,很有气魄的说道:
“咱家没有就去借呗!只要今年冬天咱这棚子能顺利长出菜来,明年买副新的还人家!”
大儿子的话让王海和田秀华都是眼前一亮,然后王海琢磨了一阵,才下定狠心一拍大腿,斩钉截铁地做出了最后的决断:
“我这就去你三姨夫家里搬帘子去!”
进入十一月份的冬季里,还没有什么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没有天气变暖,在九十年代初期的这个时期,华北地区早早的就迎来了一场寒潮,虽然没有下雪,但是室外依然寒风刺骨,冷的让人不愿离开温暖的被窝。
王海和妻子就是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穿着破旧的,厚厚的,很脏的棉衣棉裤,在院子里忙活着。
由于村里变压器功率不足,不足以让全村人在这个农忙季节里放开了同时用电。所以,电工会把把全村按照区域抓阄分成几个组来供电。
他们家里的用电是安排在夜里九点以后,这个时间是让很多人都非常羡慕的,因为完全不耽误白天在地里干活。
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现在这个季节,即使是白天,也是寒风阵阵,刮得脸蛋生疼了。何况是没有了阳光的夜里,气温已经到了零下。
“他爸,你说王勇弄得这玩意真成吗?”
田秀华言语中带着疑惑和憧憬,家里因为前几年婆婆生病花了不少钱。直到前年婆婆去世,然后第二个孩子王亮又诞生了,就一直没缓过劲儿来。
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积蓄了,早在婆婆生病住院的时候,家里那几百块钱就花光了。为了给婆婆治病,跟村里的相亲还有亲朋好友接了足足有五千多块钱。
这个年头,五千块钱就犹如一座珠穆朗玛峰一般高的大山一样压在她的心头。五千块钱啊!一年到头也攒不下一千块的一家人,这得要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啊?
她当然想不到,用不了十年,这所谓的五千块钱她家里一年就能够还清。二十年后,他儿子一个月的工资加上各种补助奖金也差不多有这么多了!
那是以后的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清楚地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哪怕是一天之后。所以,田秀花几乎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开始为了那五千元的“巨额债务”愁眉不展。
“应该成吧?我今天跟耀增说了一下,听他说现在东山省那边就在搞这个大棚。据他从报纸上开到的消息说人家八十年代就靠这个发大财了。据说一个大棚一个冬天下来的纯收入就有一万多!”
说道一万多的时候,王海的语气明显激动了不少,声音都有些不可抑制的颤抖起来。
这可是一万多块啊!
村里万元户也是有的,但是那也仅仅是大家怀疑的,当事人是不会承认的。虽然运动已经结束了十多年了,但是从那个疯狂的年代走过来的人很显然都明白什么叫低调做人。
整个村子一百多户,六百多口子,除了赶大车的老把式陈树红,再没有任何人可能是万元户了。
哪怕是自家的老九,这个全村唯一拥有一辆拖拉机机动车的人家,也不可能是万元户。因为他家里那辆破拖拉机那是包产到户的时候花了几百块买下的n手货,到如今用了已经有小二十年车龄了,根本值不了几个钱。
“真的?耀增真的这么说?”田秀华激动地停下手里的活计,扭身看着丈夫。很快,没等丈夫回答,她自己就先开始给自己脑补了。
“肯定不会错了,耀增可是学校的校长,他说的一定没错!”
王海没有再说什么,实际上他也是这么认为的。两个都只是小学还没毕业的老农民对于一个小学校长的话,那是深信不疑的。
“哎呀,要是咱们也能赚一万块钱就好了!还了欠债,还能剩下好几千!两孩子去年就没买新衣服,王勇都三年没穿过新衣服了。你也该添一件好衣服了,到时候过年穿,省的让家里那些叔伯哥们儿家里都笑话咱!”
“有了钱,以后你就再也不用挎着篮子去卖菜了!”
王海说这话的时候,低着头不敢看妻子。因为给母亲治病落下了巨额外债,妻子每年春天夏天,都会挎着篮子,走村串户的去卖院子里的菜,就为了能多攒几块钱,好早日把欠债还清了。
跟了自己以后,妻子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啊!
似乎知道了丈夫在想什么,田秀华没有说什么,只是手里的家伙又开始忙了起来。不过,相比之前,眼里满是光芒,脸上也露出了充满希望的笑容。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田秀华就忙着先给家里的两头猪熬猪食。快到年底了,还指望着这两头养了一年的猪能换点钱过个好年呢!
只是让她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就因为儿子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这两头猪几乎大半都进了一家人的肚子。
王海起来后径直就来到院里开着昨天儿子胡闹一般搭起来的“大棚”。简单的简直惨不忍赌!王海知道如果不休整一下,恐怕一场雪下来就得塌了。
而且,一堆破破烂烂的超薄的塑料薄膜显然根本起不到保暖的作用。必须换厚一点的,整张的塑料布。这个不担心,家里有盖白薯炕的大塑料布,完全够用了。
想到白薯炕,这个资深老农民眼前一亮。
对啊!听儿子的说法,搭这个大棚就是因为要保证在冬天让温度能够在一定高度,让里面的蔬菜能够继续生长。保持温度,这不是和烧白薯炕一样吗?
大棚咱不懂,可是烧白薯炕咱门清啊!你当老子这十来年的烧炕经验是摆设的吗?说句不厚道的话,要论烧炕,村里可没几个能比得过自己的!
只要给这个大棚挖一个火炕,然后盖上新的大塑料布,在找些草帘子铺在上面保暖防寒,种出菜应该完全没问题!
想到这里,王海心里立刻火热起来,恨不得马上就开始动手挖炕。然后明天就可以骑着自行车,驮着两大筐子新鲜的蔬菜去赶集。
王海脑海里立刻就浮现了一幅画面:自己刚一道市场,就被蜂拥而来的人们围住了。大家都纷纷举着十块钱一张的大团结使劲的朝自己怀里塞过来。
卖了钱,一定割上半斤肉!两孩子小半年都没吃过肉了,割上半斤给他们好好解解馋!到时候全要瘦肉,一点肥肉星子都不要!
大儿子王勇这孩子就见不得肥肉,就当是这次他想出这个好法子的奖励吧!只是想到油呼呼的肥肉膘,王海不禁忍不住吧嗒吧嗒嘴,很是可惜!
半斤肥肉至少能耗出几两油,剩下的油渣还能包顿大荤的饺子吃解解馋呢!
等到吃早饭的时候,王海已经用翻找出来的胳膊粗细的木棍和铁丝把这个大棚都加固了一遍,同时也把儿子千辛万苦弄来的那些塑料薄膜全都给撕扯下来,团成大大团扔到了一边。
一家人吃完早饭,不约而同的放下饭碗,就奔到了院子里继续完善大棚。一直勤快的田秀华甚至破天荒的连碗都没洗就跟着丈夫到了院里开始挖火炕。
先是在靠近窗户不远的地方往下挖了一个一米多深的坑,然后在坑底向内掏出一个空堂做火炉子。
再就是挖横纵方向的地面火道了,这个活因为王海有着十几年挖火炕的经验,很是轻车熟路。
先是在靠近炉坑的地面横着往下挖了半米多深,再在炉膛上方往斜下挖,联通之后,全家人齐上阵开始挖纵向的三条火道。
两条南北纵向的火道一直延伸到大棚的做南段,到这里这里再挖最后一跳横向火道。这样一来三条纵向火道就和两条横向火道连接了起来。
因为天气寒冷,地面都冻得很结实了。好在只是靠近地表的那一层不好挖,再往下一锹深之后,下面就是松软的泥土层了。一家人废了老大的力气,总算是在天黑之前完成了火炕的挖掘工作。
为此,那一畦韭菜都被截成了几段了。不过这一点没有人在乎,相比大棚建好之后的情景,这点代价根本不值得一提。
又是一个夜晚之后,一家人又是一起出动,翻出家里珍藏的一整张盖白薯炕的大块塑料布,将大棚盖得严严实实的。
看着眼前一人多高的大棚,全家人都是满怀憧憬,幻想着里面绿菜如荫,郁郁葱葱的样子,不由自主地脸上就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爸,我看人家大棚上面都是还盖着一层草帘子的。既能保温又能防寒,把咱家里盖白薯炕的苇帘子给它盖上呗?”
王海听了大儿子的话,没有吱声。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大棚的长度,不禁皱起了眉头。
“爸,爸!你怎么啦?你干啥呢?怎么不说话啊?”
“哦,啊!恐怕不行啊!咱家那个帘子不够长!”王海拧着眉毛,思考着怎么解决这个难题,一边敷衍着儿子。
“嗨!我当时啥事呢,就这个啊?一个不够长,咱们盖俩不就成了吗?”王勇挺着胸脯,白了一眼老爸,满不在乎地说道。
“傻儿子,咱家去哪找俩帘子啊?咱家的帘子就一个!”
田秀华显然知道丈夫在想什么,帘子这东西,谁家里也没有多余。旧的不是实在不能用了,没人会舍得买新的。所以想借都难,你用一冬天,又是冰啊雪的,明年人家还怎么用?
听了母亲的话,王勇还是毫不在乎的挥挥手,很有气魄的说道:
“咱家没有就去借呗!只要今年冬天咱这棚子能顺利长出菜来,明年买副新的还人家!”
大儿子的话让王海和田秀华都是眼前一亮,然后王海琢磨了一阵,才下定狠心一拍大腿,斩钉截铁地做出了最后的决断:
“我这就去你三姨夫家里搬帘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