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风靡天下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一十七章风靡天下
嘉靖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是有自己一套办法,既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又把握大局不失控。抓大放小,就是其中之一。
在嘉靖眼中,根本没有什么山东参将李逢时,他眼中只有张经。张经是他定下平定倭寇的大臣,前方成也好,败也好,都是张经的事情,他才不去管李逢时打败仗有什么内情,冤枉不冤枉。他只是将李逢时当成杀给张经的一只鸡而已。
嘉靖杀巡抚都如杀狗一般,更不要一个参将了。根本不在乎。
太子却没有这个经历,一时间微微一愣。眼睛之中露出一丝茫然。
嘉靖见状心中暗暗摇头,心道:“朕怎么有一个这样的儿子?”
在嘉靖看来,作为一个皇帝,一定要下得去狠心,唯有如此,才能让人怕,让人知道,生杀大权操于上。不要说一参将了。到了某一日,要杀严嵩徐阶,嘉靖也不眨一下眼睛。眼前这个儿子却不然。
心太软,手腕也太软了。
嘉靖很清楚,东宫之中真正主事的人,不是别人,是高拱。他这个儿子,不过是高拱的提线木偶,简直是对高拱言听计从。
这更让嘉靖不满。
只是再多的不满,看见这个虽然胖了许多,但是很像自己的脸庞,心中轻轻一叹,暗道:“罢罢罢,贤也是我儿,愚也是我儿,我就这两个孩子了。制怒,制怒,慢慢教,慢慢教,急不得。”
嘉靖说道:“你说的已经不错,不过还不够,你回去之后,好好听你高师傅讲课。多读史书,多看看汉高,与太祖皇帝行事之道,须知恩威之道,乃是鞭策天下的大道,要好好揣摩。”
“还有你这一身肥肉。嗯----。今天看起来精神多了。今后好好保持。做太子总有一个太子的样子,总不能一身痴肥,如何让天下人信服?”
嘉靖随即打发太子走。
太子回到东宫之后,一直在想嘉靖说得每一句话,整个人站在穿衣镜前,来回转身,看自己的身材。
永远的土肥圆,并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让嘉靖觉得他好了一点。
太子终于发现,是衣服的原因。
薛料总体上要比毛呢要软一些,但是比寻常布料又硬太多了。女人穿上去,并不觉得什么。只是觉得保暖效果好一点,而今能流传开来,也是因为这样。但是到底还没有到了冷的时候,所以流传的程度不高。
但是在男人身上,却很显气质。再加上非常贴合身材的裁剪。比寻常的长袍大褂。更显瘦一点。
虽然仅仅是视觉效果而已。
但是在太子看来,这就够了。
太子立即传令,道:“将孤的所有衣服都换成这种布料。”
太子身边的侍女,面露难色。说道:“殿下,殿下很多礼服都不能用这种布料-----”
太子听了,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眉头轻轻一挤。这个侍女立即跪下来,说道:“奴婢知道。”
太子随即点点头,说道:“好生做便是了。”随即大步走开,去见高拱了。陛下的一言一行,太子都要复述给高师傅,听听高师傅是怎么想的。
这一件事情对太子来说,仅仅是一件小事。
但影响却是很大的。
一时间,太子身上所有秋冬服色,全部换成了这种布料。也让薛夫人很是费心,甚至从江南请来好几个绣娘。研究如何在薛料上绣龙。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总之,随着太子这个最佳带货。
在嘉靖三十三年,薛料作为一种达官贵人才会用的衣料,迅速火爆起来。
从一开始定价二三两一匹,到后来十两一匹,乃至有更多。毕竟,大明的财富两极分化很严重。比如周梦臣,数万两的身价在普通百姓看来,是高不可攀。但是北京城中,根本排不上号。
如果放在江南,更是排不上号了。
对他们来说,不管是一两一匹,还是十两一匹,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这种奢侈品要给各种销售渠道很大的分润,但是周梦臣手中也是立即回笼了一大批的资金。甚至让周梦臣有一种将这种生意长长久久做下去的想法。
不过,周梦臣很明白。这种奢侈品对于商人来说,更赚钱。但是对于大明来说,却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大宗商品。真正能够普及大众的商品。
周梦臣想了想就给北京写了一封书信,让薛夫人回大同。让她想办法精挑细选,从羊毛之中选出品质最好的羊毛。或者干脆是羊绒,与最好地棉花一起纺织,造出真正的上品薛料。
毕竟而今所谓的薛料,仅仅占了一些特性上的便宜。比如保暖,塑型的效果。但是真要说起来。薛料是比不上江南丝绸的。
大同纺织业也需要一个拳头产品。
随即周梦臣又将杨继盛招来。秋收将至,周梦臣不如之前那么关注了。但还是要问一问的。
杨继盛将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最后总结道:“今年,去年还有一些结余,加上今年的新粮,大概有一百万石的结余。另外,因为大同丰收。还有晋商持续不断的用粮食与鞑子交易。大同境内的粮食价格,还是比较平稳的。最低的时候,五百文一石,最高的时候也不过六百文,比起河北那边要好多了,另外我大致估算了一下,去年一年,大概有十万人在大同境内落户。官府精力有限,这还是落户的。有些黑户。也是不知道,我听徐师爷说过,大同青楼之中,多了一些河北口音的佳人。”
周梦臣一时间有些沉默。却也没有办法。
很多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难以有万全之策。
河北今年大旱,即便朝廷对河北很重视,方钝也是下了血本赈灾。但还是有些顾不上的地方。而山西的晋商却将山西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出玉林,与鞑子交易。带来源源不断的牛羊马匹皮毛,在大同加工之后,变卖到天下各地。
看似不顾大明百姓安危。但是周梦臣很清楚,大同而今的勃勃生机。乃至于山西的一些经济发展都是这一条贸易线导致的。一旦切断这一条贸易线。大同这边还好,周梦臣能够兜底。但是光禄局给北京的银子可就没有了。而且两年大旱,旱的不仅仅是大明,还有鞑子。当然了,在鞑子哪里嘉靖三十三年的大旱并不严重。但是一旦截断贸易。就不能不考虑辛爱的动静。
辛爱就是大同镇永远的敌人,即便签订和议了。大同做任何事情第一个要想到的,永远是鞑子怎么想?
北方大旱的时候,这再与鞑子打上一仗。对朝廷来说,也是不划算的。
再加上光禄局的二百万两银子,对户部也太重要。重要到了不能切断的地步。
不是二百万两太多,而是朝廷的赋税太少,盐税这么大的进项,只有区区一百万两,在方钝的敲打之下,不过到了一百一十万两,面对户部尚书的压力,他们多给了十万两。
面对这局面,方钝也无可奈何,谁让人家身后有后台啊?
所以,即便再缺少粮食的时候,也没有截断粮食出口。好在鞑子的胃口也是有限的,吃不了太多。而且开关一两年间爆炸交易,到了而今辛爱的家底,已经快要见底了。
毕竟,虽然周梦臣将羊肉,羊毛等之前几乎没有人采买的东西,变成了硬通货。但是有一点已经没有办法改变。那就是鞑子与大明的贸易逆差。
第一百一十七章风靡天下
嘉靖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是有自己一套办法,既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又把握大局不失控。抓大放小,就是其中之一。
在嘉靖眼中,根本没有什么山东参将李逢时,他眼中只有张经。张经是他定下平定倭寇的大臣,前方成也好,败也好,都是张经的事情,他才不去管李逢时打败仗有什么内情,冤枉不冤枉。他只是将李逢时当成杀给张经的一只鸡而已。
嘉靖杀巡抚都如杀狗一般,更不要一个参将了。根本不在乎。
太子却没有这个经历,一时间微微一愣。眼睛之中露出一丝茫然。
嘉靖见状心中暗暗摇头,心道:“朕怎么有一个这样的儿子?”
在嘉靖看来,作为一个皇帝,一定要下得去狠心,唯有如此,才能让人怕,让人知道,生杀大权操于上。不要说一参将了。到了某一日,要杀严嵩徐阶,嘉靖也不眨一下眼睛。眼前这个儿子却不然。
心太软,手腕也太软了。
嘉靖很清楚,东宫之中真正主事的人,不是别人,是高拱。他这个儿子,不过是高拱的提线木偶,简直是对高拱言听计从。
这更让嘉靖不满。
只是再多的不满,看见这个虽然胖了许多,但是很像自己的脸庞,心中轻轻一叹,暗道:“罢罢罢,贤也是我儿,愚也是我儿,我就这两个孩子了。制怒,制怒,慢慢教,慢慢教,急不得。”
嘉靖说道:“你说的已经不错,不过还不够,你回去之后,好好听你高师傅讲课。多读史书,多看看汉高,与太祖皇帝行事之道,须知恩威之道,乃是鞭策天下的大道,要好好揣摩。”
“还有你这一身肥肉。嗯----。今天看起来精神多了。今后好好保持。做太子总有一个太子的样子,总不能一身痴肥,如何让天下人信服?”
嘉靖随即打发太子走。
太子回到东宫之后,一直在想嘉靖说得每一句话,整个人站在穿衣镜前,来回转身,看自己的身材。
永远的土肥圆,并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让嘉靖觉得他好了一点。
太子终于发现,是衣服的原因。
薛料总体上要比毛呢要软一些,但是比寻常布料又硬太多了。女人穿上去,并不觉得什么。只是觉得保暖效果好一点,而今能流传开来,也是因为这样。但是到底还没有到了冷的时候,所以流传的程度不高。
但是在男人身上,却很显气质。再加上非常贴合身材的裁剪。比寻常的长袍大褂。更显瘦一点。
虽然仅仅是视觉效果而已。
但是在太子看来,这就够了。
太子立即传令,道:“将孤的所有衣服都换成这种布料。”
太子身边的侍女,面露难色。说道:“殿下,殿下很多礼服都不能用这种布料-----”
太子听了,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眉头轻轻一挤。这个侍女立即跪下来,说道:“奴婢知道。”
太子随即点点头,说道:“好生做便是了。”随即大步走开,去见高拱了。陛下的一言一行,太子都要复述给高师傅,听听高师傅是怎么想的。
这一件事情对太子来说,仅仅是一件小事。
但影响却是很大的。
一时间,太子身上所有秋冬服色,全部换成了这种布料。也让薛夫人很是费心,甚至从江南请来好几个绣娘。研究如何在薛料上绣龙。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总之,随着太子这个最佳带货。
在嘉靖三十三年,薛料作为一种达官贵人才会用的衣料,迅速火爆起来。
从一开始定价二三两一匹,到后来十两一匹,乃至有更多。毕竟,大明的财富两极分化很严重。比如周梦臣,数万两的身价在普通百姓看来,是高不可攀。但是北京城中,根本排不上号。
如果放在江南,更是排不上号了。
对他们来说,不管是一两一匹,还是十两一匹,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这种奢侈品要给各种销售渠道很大的分润,但是周梦臣手中也是立即回笼了一大批的资金。甚至让周梦臣有一种将这种生意长长久久做下去的想法。
不过,周梦臣很明白。这种奢侈品对于商人来说,更赚钱。但是对于大明来说,却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大宗商品。真正能够普及大众的商品。
周梦臣想了想就给北京写了一封书信,让薛夫人回大同。让她想办法精挑细选,从羊毛之中选出品质最好的羊毛。或者干脆是羊绒,与最好地棉花一起纺织,造出真正的上品薛料。
毕竟而今所谓的薛料,仅仅占了一些特性上的便宜。比如保暖,塑型的效果。但是真要说起来。薛料是比不上江南丝绸的。
大同纺织业也需要一个拳头产品。
随即周梦臣又将杨继盛招来。秋收将至,周梦臣不如之前那么关注了。但还是要问一问的。
杨继盛将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最后总结道:“今年,去年还有一些结余,加上今年的新粮,大概有一百万石的结余。另外,因为大同丰收。还有晋商持续不断的用粮食与鞑子交易。大同境内的粮食价格,还是比较平稳的。最低的时候,五百文一石,最高的时候也不过六百文,比起河北那边要好多了,另外我大致估算了一下,去年一年,大概有十万人在大同境内落户。官府精力有限,这还是落户的。有些黑户。也是不知道,我听徐师爷说过,大同青楼之中,多了一些河北口音的佳人。”
周梦臣一时间有些沉默。却也没有办法。
很多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难以有万全之策。
河北今年大旱,即便朝廷对河北很重视,方钝也是下了血本赈灾。但还是有些顾不上的地方。而山西的晋商却将山西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出玉林,与鞑子交易。带来源源不断的牛羊马匹皮毛,在大同加工之后,变卖到天下各地。
看似不顾大明百姓安危。但是周梦臣很清楚,大同而今的勃勃生机。乃至于山西的一些经济发展都是这一条贸易线导致的。一旦切断这一条贸易线。大同这边还好,周梦臣能够兜底。但是光禄局给北京的银子可就没有了。而且两年大旱,旱的不仅仅是大明,还有鞑子。当然了,在鞑子哪里嘉靖三十三年的大旱并不严重。但是一旦截断贸易。就不能不考虑辛爱的动静。
辛爱就是大同镇永远的敌人,即便签订和议了。大同做任何事情第一个要想到的,永远是鞑子怎么想?
北方大旱的时候,这再与鞑子打上一仗。对朝廷来说,也是不划算的。
再加上光禄局的二百万两银子,对户部也太重要。重要到了不能切断的地步。
不是二百万两太多,而是朝廷的赋税太少,盐税这么大的进项,只有区区一百万两,在方钝的敲打之下,不过到了一百一十万两,面对户部尚书的压力,他们多给了十万两。
面对这局面,方钝也无可奈何,谁让人家身后有后台啊?
所以,即便再缺少粮食的时候,也没有截断粮食出口。好在鞑子的胃口也是有限的,吃不了太多。而且开关一两年间爆炸交易,到了而今辛爱的家底,已经快要见底了。
毕竟,虽然周梦臣将羊肉,羊毛等之前几乎没有人采买的东西,变成了硬通货。但是有一点已经没有办法改变。那就是鞑子与大明的贸易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