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青城上任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奋斗在大明
第五十三章青城上任
徐渭也试探了一下李成梁的心机。毕竟周梦臣是想让李成梁接管青城那边的情报网的。发现李成梁是心思机敏得很,足以称之为上智。
于是李成梁也过了徐渭这一关,送到了周梦臣面前。
李成梁说道;“大人,李某为国家效力,不惜生死。”
对李成梁来说,这还有得选。他立即就知道该选什么了。
当然是经历官,因为这是文官啊。而且是七品文官。而且非常容易立功。大明文武之间的差别有多大,根本不用说,李成梁为什么刻苦攻读一个秀才。虽然说辽东的考试难度要比江南容易不知道多少,但是任何一个秀才都不是容易考的。
不就是想从文,不想从武。
从文的话,将来未必没有领兵打仗的一日,但是从武,即便是封爵了又怎么样?除非是家底非常厚实,否则依然是文官门下走狗。比如马芳。对周梦臣一直很恭敬,即便是封爵了也没有一点变化。
本来李成梁也息了这一辈子当文官的心思了。毕竟一个秀才,连佐贰官都混不上,最多混一个教谕,一辈子也不得升迁。
但是而今,忽然有这样一个机会。直接行权当七品官。将来还有广大的前程。至于什么入阁,什么成为尚书总督,李成梁从来没有想过,只要他一辈子能混了四五品官,今后他李家也算是混入士大夫圈里了。将来子弟再考科举就容易多了。
至于为什么混入文官圈子里面之后,子弟考科举就容易多了,却是一个不能多说,大家都知道的秘密。
为了这一点,他根本不怕危险。
一来,打仗就没有危险了。二来,李成梁也是艺高人胆大。虽然周梦臣说,被发现了万人敌也杀不出来。但是李成梁自己有计较,实在不行,他自己先走一步,出了青城的城墙之外,就是大草原,以李成梁的本事,一人数马,千里孤行,未必不能。
说起来,危险也是有限的。
既然如此此事不搏,更在何时。
周梦臣听李成梁这样说,也就没有说什么了。毕竟这一件事情,必须要人做的。而且越来越不能拖了。
毕竟晋商也担心鞑子不守信,出关行商也不敢多远,也就是到了青城再回来而已。但是将来却未必了,周梦臣从来不敢低估商人为了利润而冒险的决心与勇气。所以经历官这个位置,不能一直空缺。
周梦臣说道:“既然如此,你等会儿出
去后,去见徐先生,他会交代你怎么做的。”
李成梁说道:“下官明白。”
周梦臣说道:“此去十分危险,我丑话说在前面。你有什么要求可以现在提。我能答应的都答应了。”
李成梁说道:“大人,下官此去虽然危险,但是朝廷自有抚恤,下官不管妄求,只是而今下官自有一个孩子,担心下官去后,孩子没有依靠。能不能让我那孩儿拜徐先生为师?”
李成梁这番话,说得很有技巧,弄得周梦臣不答应都不好意思了。
周梦臣说道:“这是我给徐先生说,应该没有问题的。”
李成梁大喜过望,说道:“如此下官死而无憾。”
其实李成梁之前想过,让自己儿子拜周梦臣为师,一来孩子太小,嘉靖二十八年出身,而今才五岁。二来周梦臣最近似乎也没有收过弟子,他也不敢贸然开口,不过在他想来徐渭就不错了。
江南才子,文坛宗师。有这个老师,将来李如松考上进士的可能性就大增了。
李成梁在周梦臣这个表了态,随即到徐渭哪里领了任务。
徐渭也知道李如松是自己的弟子了,虽然徐渭对教李如松这个小屁孩,没有任何兴趣。不过,周梦臣已经答应了。他也不好拒绝,索性先找了一个秀才给李如松开蒙,只有教授弟子,那是将来的事情。
不过,看在这个弟子的面子上,对李成梁的态度不错,将青城的局面细细说给李成梁听。最好说:“你在青城也就这几年事情,第一据理力争,捍卫朝廷利益。第二接应暗间,第三就是在关键时候,促成鞑子谋反。”
“除此之外,你可以自由决断。”
李成梁听了,直接到热血在内心之中滚烫。他不是寻常人,越是危险的事情,他越是兴奋,正应了那一句话,富贵险中求。
李成梁觉得他一辈子的富贵,就在这青城之中。
李成梁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安顿了家小之后,立即一路向北而去。
在大同境内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一副大兴土木的样子,全部是在想办法抗旱。看此情形,李成梁不由得对周梦臣多了几分佩服。一来佩服他的爱民之心,二来也佩服周梦臣治民之能。
爱民之心就不用说了。
周梦臣如果没有爱民之心,又怎么会紧急上马这么多水利工程。几乎将府库消耗一空。治民之能也很简单。很多事情,下决定是容易的,执行是困难的。而今整个大同都
是大兴土木,却没有出现太多的乱子,可见周梦臣的能力。
其实这也是大量大同书院学子的帮忙,几乎每一个工程都有大同书院的学子在,这省了周梦臣很多的功夫。
只是李成梁一过玉林,立即感觉到不同。
蒙古民生凋敝。
李成梁是铁岭人,距离草原本来就不远,他年轻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去过草原之上。对与草原生态有自己理解。他看得出来,这草原上看似一片碧色,但是细细看看就知道草色不一。就是因为水源的缘故。
李成梁虽然之前没有来过草原之上。但是他知道,不是正常的现象。
毕竟靠近边墙这一部分,可是漠南最好的草原。
李成梁随即想到:“大同旱情都很严重,而漠南岂能不受灾,只是不是时候啊。”李成梁想起徐渭的特别交代,逼反鞑子这一件事情,要从长计议,等候命令。最少今年是不行的。
今年旱情已经影响到了军事行动。
只是李成梁非常清楚鞑子的习性,鞑子一旦遇见这么大的旱情。会做的事情非常有限,最大的可能,就是出兵南下。想起正在大兴土木的大同,李成梁忽然觉得这一个任务,或许有些棘手。
要小心自己成为鞑子骑兵用来祭旗的那一个人。
李成梁越往北走,就越是担心。
因为他看见了,一行数辆车,十几个壮汉,还有一些老弱的队伍,正在南下。他们一见李成梁一行人,纷纷警惕起来,弯弓拔剑的。李成梁放下武器,孤身过去,询问了一下情况。
果然如李成梁所想。
鞑子放牧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数千人一起放牧迁徙的,这种模式其实就是鞑子的军事组织模式。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另外就是这种以家庭为规模,一个家族不过十几个人。牲口数量也不多。
铁木真发家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生产模式。
但是随着草原战争的不断进行,这些零散的户口都被兼并了。已经不多见了。而且一家人在草原上放牧,听起来很田园牧歌。但是实际上,一旦遇见什么事情,都死的无声无息。
这些人称为野鞑子。
其实不会太多的。家庭生产的脆弱性导致他们承受不了太多风险。很少见的。李成梁今日却看见了。他其实看出来了,这不是野鞑子。野鞑子一般都比较穷,这是一些脱离部落的蒙古牧民。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蒙古牧民逃离部落?
,奋斗在大明
第五十三章青城上任
徐渭也试探了一下李成梁的心机。毕竟周梦臣是想让李成梁接管青城那边的情报网的。发现李成梁是心思机敏得很,足以称之为上智。
于是李成梁也过了徐渭这一关,送到了周梦臣面前。
李成梁说道;“大人,李某为国家效力,不惜生死。”
对李成梁来说,这还有得选。他立即就知道该选什么了。
当然是经历官,因为这是文官啊。而且是七品文官。而且非常容易立功。大明文武之间的差别有多大,根本不用说,李成梁为什么刻苦攻读一个秀才。虽然说辽东的考试难度要比江南容易不知道多少,但是任何一个秀才都不是容易考的。
不就是想从文,不想从武。
从文的话,将来未必没有领兵打仗的一日,但是从武,即便是封爵了又怎么样?除非是家底非常厚实,否则依然是文官门下走狗。比如马芳。对周梦臣一直很恭敬,即便是封爵了也没有一点变化。
本来李成梁也息了这一辈子当文官的心思了。毕竟一个秀才,连佐贰官都混不上,最多混一个教谕,一辈子也不得升迁。
但是而今,忽然有这样一个机会。直接行权当七品官。将来还有广大的前程。至于什么入阁,什么成为尚书总督,李成梁从来没有想过,只要他一辈子能混了四五品官,今后他李家也算是混入士大夫圈里了。将来子弟再考科举就容易多了。
至于为什么混入文官圈子里面之后,子弟考科举就容易多了,却是一个不能多说,大家都知道的秘密。
为了这一点,他根本不怕危险。
一来,打仗就没有危险了。二来,李成梁也是艺高人胆大。虽然周梦臣说,被发现了万人敌也杀不出来。但是李成梁自己有计较,实在不行,他自己先走一步,出了青城的城墙之外,就是大草原,以李成梁的本事,一人数马,千里孤行,未必不能。
说起来,危险也是有限的。
既然如此此事不搏,更在何时。
周梦臣听李成梁这样说,也就没有说什么了。毕竟这一件事情,必须要人做的。而且越来越不能拖了。
毕竟晋商也担心鞑子不守信,出关行商也不敢多远,也就是到了青城再回来而已。但是将来却未必了,周梦臣从来不敢低估商人为了利润而冒险的决心与勇气。所以经历官这个位置,不能一直空缺。
周梦臣说道:“既然如此,你等会儿出
去后,去见徐先生,他会交代你怎么做的。”
李成梁说道:“下官明白。”
周梦臣说道:“此去十分危险,我丑话说在前面。你有什么要求可以现在提。我能答应的都答应了。”
李成梁说道:“大人,下官此去虽然危险,但是朝廷自有抚恤,下官不管妄求,只是而今下官自有一个孩子,担心下官去后,孩子没有依靠。能不能让我那孩儿拜徐先生为师?”
李成梁这番话,说得很有技巧,弄得周梦臣不答应都不好意思了。
周梦臣说道:“这是我给徐先生说,应该没有问题的。”
李成梁大喜过望,说道:“如此下官死而无憾。”
其实李成梁之前想过,让自己儿子拜周梦臣为师,一来孩子太小,嘉靖二十八年出身,而今才五岁。二来周梦臣最近似乎也没有收过弟子,他也不敢贸然开口,不过在他想来徐渭就不错了。
江南才子,文坛宗师。有这个老师,将来李如松考上进士的可能性就大增了。
李成梁在周梦臣这个表了态,随即到徐渭哪里领了任务。
徐渭也知道李如松是自己的弟子了,虽然徐渭对教李如松这个小屁孩,没有任何兴趣。不过,周梦臣已经答应了。他也不好拒绝,索性先找了一个秀才给李如松开蒙,只有教授弟子,那是将来的事情。
不过,看在这个弟子的面子上,对李成梁的态度不错,将青城的局面细细说给李成梁听。最好说:“你在青城也就这几年事情,第一据理力争,捍卫朝廷利益。第二接应暗间,第三就是在关键时候,促成鞑子谋反。”
“除此之外,你可以自由决断。”
李成梁听了,直接到热血在内心之中滚烫。他不是寻常人,越是危险的事情,他越是兴奋,正应了那一句话,富贵险中求。
李成梁觉得他一辈子的富贵,就在这青城之中。
李成梁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安顿了家小之后,立即一路向北而去。
在大同境内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一副大兴土木的样子,全部是在想办法抗旱。看此情形,李成梁不由得对周梦臣多了几分佩服。一来佩服他的爱民之心,二来也佩服周梦臣治民之能。
爱民之心就不用说了。
周梦臣如果没有爱民之心,又怎么会紧急上马这么多水利工程。几乎将府库消耗一空。治民之能也很简单。很多事情,下决定是容易的,执行是困难的。而今整个大同都
是大兴土木,却没有出现太多的乱子,可见周梦臣的能力。
其实这也是大量大同书院学子的帮忙,几乎每一个工程都有大同书院的学子在,这省了周梦臣很多的功夫。
只是李成梁一过玉林,立即感觉到不同。
蒙古民生凋敝。
李成梁是铁岭人,距离草原本来就不远,他年轻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去过草原之上。对与草原生态有自己理解。他看得出来,这草原上看似一片碧色,但是细细看看就知道草色不一。就是因为水源的缘故。
李成梁虽然之前没有来过草原之上。但是他知道,不是正常的现象。
毕竟靠近边墙这一部分,可是漠南最好的草原。
李成梁随即想到:“大同旱情都很严重,而漠南岂能不受灾,只是不是时候啊。”李成梁想起徐渭的特别交代,逼反鞑子这一件事情,要从长计议,等候命令。最少今年是不行的。
今年旱情已经影响到了军事行动。
只是李成梁非常清楚鞑子的习性,鞑子一旦遇见这么大的旱情。会做的事情非常有限,最大的可能,就是出兵南下。想起正在大兴土木的大同,李成梁忽然觉得这一个任务,或许有些棘手。
要小心自己成为鞑子骑兵用来祭旗的那一个人。
李成梁越往北走,就越是担心。
因为他看见了,一行数辆车,十几个壮汉,还有一些老弱的队伍,正在南下。他们一见李成梁一行人,纷纷警惕起来,弯弓拔剑的。李成梁放下武器,孤身过去,询问了一下情况。
果然如李成梁所想。
鞑子放牧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数千人一起放牧迁徙的,这种模式其实就是鞑子的军事组织模式。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另外就是这种以家庭为规模,一个家族不过十几个人。牲口数量也不多。
铁木真发家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生产模式。
但是随着草原战争的不断进行,这些零散的户口都被兼并了。已经不多见了。而且一家人在草原上放牧,听起来很田园牧歌。但是实际上,一旦遇见什么事情,都死的无声无息。
这些人称为野鞑子。
其实不会太多的。家庭生产的脆弱性导致他们承受不了太多风险。很少见的。李成梁今日却看见了。他其实看出来了,这不是野鞑子。野鞑子一般都比较穷,这是一些脱离部落的蒙古牧民。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蒙古牧民逃离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