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同旱情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四十二章大同旱情
大同城下,周梦臣看着大同城的城门。周梦臣内心之中有了几分沉甸甸的感觉。
顶着大太阳来一路没有怎么停歇,此刻来到大同城下,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只看外面的麦田,已经长得很高了。只是周梦臣却也看出一些端倪。那就是麦田长势似乎不大好,在河道边的麦田还是能保持原来的长势,但是在远离河道的地方,麦子就长得很是矮小,甚至有一些枯黄之色。
周梦臣心中顿时多了几分担忧。
杨继盛知道周梦臣会来了,立即来到大同城外迎接。
周梦臣见了杨继盛,根本没有怎么寒暄,直接问道:“各地有没有组织抗旱了?”
杨继盛说道:“已经在办了。只是天时如此。无可奈何。今岁恐怕要减产。”
周梦臣听了,嘴巴开合几分,说道:“减产几分?”
杨继盛说道:“不知道,这要看情况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很多旱田,能收七斗就不错了。如果继续旱下去,这情况就非常不乐观了。”
一时间,两人目光焦虑,相对无言。
粮食生产从来是古代的根本要事,今日这情况,在后世根本不算是旱情。甚至可以说,很多地方年年用井水浇地,已经习惯了。都不关注下雨不下雨了。但是而今却不行。
下雨不及时,收成就不够。
收成不够,很多方面都要受到影响。
而且这偏偏不是周梦臣能够控制的住了。
徐渭说道:“大人,杨大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回去再说吧。”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说道:“是我失态了,顶着大太阳也不是一回事,回去再说。”
在巡抚衙门之中。
杨继盛将地图铺开。说道:“而今可以确保收成的,最多三万顷土地,也就是御河,十里河,已经桑干河以北这一片地方。南边各府县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太大,旱情主要集中在桑干河以北地区。当然了,我也打听了,宣府那边也旱。总之老天爷没有想让我过好日子。”
周梦臣看着说道:“可挖水渠了?”
杨继盛说道:“已经组织人办了。各地训练的民兵全部停止训练去挖水渠。只是有水渠又怎么样?没有水啊。御河与十里河水位下降的厉害,桑干河倒是有水,但是桑干河附近本来就不是太旱的,真正的旱情都在北边。特别是长城内外,旱情尤其严重。”
周梦臣说道:“组织打井了没有?”
杨继盛说道:“打了,只是大同地势太快高,最少在五丈以下,才能出水。这样的水井,实在是太费事了,根本快不起来。我也是没有办法了。”
周梦臣心中也很是无奈。
地下水在五丈以下,是什么概念,也就是十五米。
虽然并不是所有地方的地下水都这么深,一般来说,都是靠近河流的地下水比较浅,但问题是,靠近河流的地方,根本不需要掘井。
这十五米的深井,周梦臣当年在武昌搞打井机器排不上用场。因为太深了。
压水井的原理是用大气压将水给压上来,一个标准大气压在是十点三米,也就是说,在密封完好的情况下,也不过能压十点三米,更不要说这个时代的密封并不完好。连十点三米的这个极限都达不到。
所以,这种深井就不可能只打一个眼了。必须放开了挖掘。能容纳一个水桶打水。
这工程量就大多了。
而且做工面有限,也摆不开人手,非常危险。一旦遇见榻方,就等于活埋了。
周梦臣说道:“不管怎么说,而今多打一口井,将来再遇见这样的事情,百姓就多一分活路。这样吧,传令下去,还是如春耕时候一样,让马芳放出探马,戒备鞑子,其余人统统去给我抗旱去。”
“是。”下面人纷纷说道。
周梦臣对徐渭说道:“徐先生,立即写奏疏给朝廷报急,让他加大对大同粮食,即便不能加大,本年的粮食能不能提前运到,记住不要折银,只要粮食。另外,你让朔州监先停下打造兵器,给我打造一套东西?算了,不用朔州监了,就在大同打造。另外哪里李宽渊最近怎么样?你亲自去联系,问一问鞑子那边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周梦臣有几分忧虑的说道:“秋天快要到了。”
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杀戮的季节。
徐渭立即说道:“是。”
在这个一件事情,徐渭插不上什么手。
人才与人才是不一样的,徐渭虽然智计百出,不管是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还是战场上临阵设谋都有上佳的表现,但问题在这些政务问题上,任何奇谋妙计都没有什么作用。
徐渭毕竟没有当过地方官,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也只能给周梦臣打下手,处理一些文字来往。
在这方面,杨继盛却比徐渭强多了。
杨继盛虽然没有当过地方官,他是真正的底层出身。自己下过田的,懂的种田是怎么一回事,在遇见旱情的时候,更需要什么。
就在周梦臣忙于抗旱的时候。
徐渭在李宽渊哪里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他二话不说将李宽渊拉来见周梦臣。周梦臣听到之后,立即大喜过望,说道:“此话当真,今年秋天,鞑子可能不会南下。”
“的确如此。”李宽渊说道:“刚刚得到消息,辛爱与把都儿闹翻了。已经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此战不管是胜是败,鞑子都要休养生息。想来不会轻易动武。”
周梦臣长出一口气,说道:“谢天谢地。”
不是周梦臣仗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周梦臣手中是一个烂摊子,什么事情都做不了,钱不够,粮不够,人丁不够,军队不够。后方该给的资源不够,周梦臣不休养生息一两年,不要说反攻鞑子了,自己内部不出乱子都不行。
周梦臣不求蒙古内战的规模有多大。只求拖住两三年时间,让大同镇喘口气。
只是,周梦臣并不知道,李宽渊的消息并不准确。
当然了,不能说不准确。应该说落后了一点。
就在李宽渊告诉周梦臣时候,蒙古的内战已经结束了。
毕竟这是蒙古,并不是大明。大明如果一方叛乱,到了最后都会有一个据城而守的阶段,这个阶段要拖上很长时间,但是蒙古却是没有的。
此刻在丰州滩上。
无数具尸体铺平草原。
人马枕籍。看上去一片慌乱,鲜血就好像是小河一般流淌。
辛爱骑着马,在卫士的簇拥之下走在刚刚厮杀过的战场之上,两侧有大量的降兵,密密麻麻的跪了一地。
萧芹从远处带着白莲教的将领飞奔而来,随即在马上行礼说道:“恭喜大汗,平定叛逆。”
辛爱看着萧芹,哈哈一笑,说道:“此战乃是先生之功,有本汗一日,萧先生就是本汗的国师,天下共享之。”
短短一年之内,辛爱变化非常之大。
已经不是当初对政治非常不成熟的台吉贝勒,而成为一个虽然稚嫩,但有几分成熟的大汗了。
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的,不经历一些,永远不会成长。
萧芹自然不会在意辛爱的画饼,但是他从辛爱的身上,看出了几分俺答的影子,果然是亲父子。不过,萧芹也不是太在乎的。因为当初的白莲教,与而今的白莲教,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从北京城下回来的一年,是辛爱坐稳汗位的一年,也是白莲教大扩张的一年。
第四十二章大同旱情
大同城下,周梦臣看着大同城的城门。周梦臣内心之中有了几分沉甸甸的感觉。
顶着大太阳来一路没有怎么停歇,此刻来到大同城下,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只看外面的麦田,已经长得很高了。只是周梦臣却也看出一些端倪。那就是麦田长势似乎不大好,在河道边的麦田还是能保持原来的长势,但是在远离河道的地方,麦子就长得很是矮小,甚至有一些枯黄之色。
周梦臣心中顿时多了几分担忧。
杨继盛知道周梦臣会来了,立即来到大同城外迎接。
周梦臣见了杨继盛,根本没有怎么寒暄,直接问道:“各地有没有组织抗旱了?”
杨继盛说道:“已经在办了。只是天时如此。无可奈何。今岁恐怕要减产。”
周梦臣听了,嘴巴开合几分,说道:“减产几分?”
杨继盛说道:“不知道,这要看情况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很多旱田,能收七斗就不错了。如果继续旱下去,这情况就非常不乐观了。”
一时间,两人目光焦虑,相对无言。
粮食生产从来是古代的根本要事,今日这情况,在后世根本不算是旱情。甚至可以说,很多地方年年用井水浇地,已经习惯了。都不关注下雨不下雨了。但是而今却不行。
下雨不及时,收成就不够。
收成不够,很多方面都要受到影响。
而且这偏偏不是周梦臣能够控制的住了。
徐渭说道:“大人,杨大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回去再说吧。”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说道:“是我失态了,顶着大太阳也不是一回事,回去再说。”
在巡抚衙门之中。
杨继盛将地图铺开。说道:“而今可以确保收成的,最多三万顷土地,也就是御河,十里河,已经桑干河以北这一片地方。南边各府县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太大,旱情主要集中在桑干河以北地区。当然了,我也打听了,宣府那边也旱。总之老天爷没有想让我过好日子。”
周梦臣看着说道:“可挖水渠了?”
杨继盛说道:“已经组织人办了。各地训练的民兵全部停止训练去挖水渠。只是有水渠又怎么样?没有水啊。御河与十里河水位下降的厉害,桑干河倒是有水,但是桑干河附近本来就不是太旱的,真正的旱情都在北边。特别是长城内外,旱情尤其严重。”
周梦臣说道:“组织打井了没有?”
杨继盛说道:“打了,只是大同地势太快高,最少在五丈以下,才能出水。这样的水井,实在是太费事了,根本快不起来。我也是没有办法了。”
周梦臣心中也很是无奈。
地下水在五丈以下,是什么概念,也就是十五米。
虽然并不是所有地方的地下水都这么深,一般来说,都是靠近河流的地下水比较浅,但问题是,靠近河流的地方,根本不需要掘井。
这十五米的深井,周梦臣当年在武昌搞打井机器排不上用场。因为太深了。
压水井的原理是用大气压将水给压上来,一个标准大气压在是十点三米,也就是说,在密封完好的情况下,也不过能压十点三米,更不要说这个时代的密封并不完好。连十点三米的这个极限都达不到。
所以,这种深井就不可能只打一个眼了。必须放开了挖掘。能容纳一个水桶打水。
这工程量就大多了。
而且做工面有限,也摆不开人手,非常危险。一旦遇见榻方,就等于活埋了。
周梦臣说道:“不管怎么说,而今多打一口井,将来再遇见这样的事情,百姓就多一分活路。这样吧,传令下去,还是如春耕时候一样,让马芳放出探马,戒备鞑子,其余人统统去给我抗旱去。”
“是。”下面人纷纷说道。
周梦臣对徐渭说道:“徐先生,立即写奏疏给朝廷报急,让他加大对大同粮食,即便不能加大,本年的粮食能不能提前运到,记住不要折银,只要粮食。另外,你让朔州监先停下打造兵器,给我打造一套东西?算了,不用朔州监了,就在大同打造。另外哪里李宽渊最近怎么样?你亲自去联系,问一问鞑子那边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周梦臣有几分忧虑的说道:“秋天快要到了。”
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杀戮的季节。
徐渭立即说道:“是。”
在这个一件事情,徐渭插不上什么手。
人才与人才是不一样的,徐渭虽然智计百出,不管是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还是战场上临阵设谋都有上佳的表现,但问题在这些政务问题上,任何奇谋妙计都没有什么作用。
徐渭毕竟没有当过地方官,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也只能给周梦臣打下手,处理一些文字来往。
在这方面,杨继盛却比徐渭强多了。
杨继盛虽然没有当过地方官,他是真正的底层出身。自己下过田的,懂的种田是怎么一回事,在遇见旱情的时候,更需要什么。
就在周梦臣忙于抗旱的时候。
徐渭在李宽渊哪里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他二话不说将李宽渊拉来见周梦臣。周梦臣听到之后,立即大喜过望,说道:“此话当真,今年秋天,鞑子可能不会南下。”
“的确如此。”李宽渊说道:“刚刚得到消息,辛爱与把都儿闹翻了。已经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此战不管是胜是败,鞑子都要休养生息。想来不会轻易动武。”
周梦臣长出一口气,说道:“谢天谢地。”
不是周梦臣仗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周梦臣手中是一个烂摊子,什么事情都做不了,钱不够,粮不够,人丁不够,军队不够。后方该给的资源不够,周梦臣不休养生息一两年,不要说反攻鞑子了,自己内部不出乱子都不行。
周梦臣不求蒙古内战的规模有多大。只求拖住两三年时间,让大同镇喘口气。
只是,周梦臣并不知道,李宽渊的消息并不准确。
当然了,不能说不准确。应该说落后了一点。
就在李宽渊告诉周梦臣时候,蒙古的内战已经结束了。
毕竟这是蒙古,并不是大明。大明如果一方叛乱,到了最后都会有一个据城而守的阶段,这个阶段要拖上很长时间,但是蒙古却是没有的。
此刻在丰州滩上。
无数具尸体铺平草原。
人马枕籍。看上去一片慌乱,鲜血就好像是小河一般流淌。
辛爱骑着马,在卫士的簇拥之下走在刚刚厮杀过的战场之上,两侧有大量的降兵,密密麻麻的跪了一地。
萧芹从远处带着白莲教的将领飞奔而来,随即在马上行礼说道:“恭喜大汗,平定叛逆。”
辛爱看着萧芹,哈哈一笑,说道:“此战乃是先生之功,有本汗一日,萧先生就是本汗的国师,天下共享之。”
短短一年之内,辛爱变化非常之大。
已经不是当初对政治非常不成熟的台吉贝勒,而成为一个虽然稚嫩,但有几分成熟的大汗了。
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的,不经历一些,永远不会成长。
萧芹自然不会在意辛爱的画饼,但是他从辛爱的身上,看出了几分俺答的影子,果然是亲父子。不过,萧芹也不是太在乎的。因为当初的白莲教,与而今的白莲教,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从北京城下回来的一年,是辛爱坐稳汗位的一年,也是白莲教大扩张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