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互市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过,入股——
这倒是个新奇的词汇。
“所谓入股,就是由朝廷牵头,以官府的名义组织起,商队、战船、水手,从民间募集的钱款全都用来购买货物,等到商队归国之后,再将利润按照投入股资多少给大家分配。”
朱厚璁简单的解释了一下,虽然现在大明官方的远洋贸易基本上还停留在作者决心好好写书,新建文档未命名的阶段,但朱厚璁丝毫不介意给这帮武将们画一张大饼。
要钱要官,简单啊,到时候直接跟内阁和东南地主豪商抢就完了呗。
商路要抢,土地要抢,手工业产品,丝绸,瓷器的制造作坊这些挣钱的玩意都可以抢。
你们负责抢,我负责在朝堂上和稀泥,顺便战利品我来分配,没问题吧。
不给?小心被朝廷直接打成反贼,皇帝钦点的头号乱臣贼子哦?
“可……”
“还不谢过陛下。”
蒋定在一旁打断了隐隐感觉有点不对的刘安的询问。
陛下,是否太能忽悠——我是说,圣恩太过隆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而看到蒋定脸上的表情,刘安也只能叹息一声,无奈的乖乖闭嘴。
“最后还有一件事……关于边将勾结蒙古,在我大明边界走私盐铁茶叶军械等物资,自仁宗以来,朝廷屡禁不止,诸位可有什么头绪吗?”
尽管朱厚璁是以一种颇为轻松的语气说着,但是在场众人很多人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
也许对于这些北方边将而言,侵吞卫所土地官田最多只能算是日常不经意的小错误,那么向蒙古和女真人走私朝廷严令禁止的兵械物资,就完全可以称得上的找死了。
可惜的是,最近几十年来,因为明朝皇帝和内阁常年不是撕逼就是冷战,导致实在没有人有心思去讨论这种小事,而北方武备废弛,缺粮缺饷银,军屯土地也被将官豪强联手吞没殆尽,朝廷禁令更是被地方豪强边将当作空气。
武将贪污军饷,走私兵戈火器,铁锅茶叶给蒙古人更是在这几十年中成为了家常便饭。
甚至于蒙古人在南下劫掠之后北上的过程中有时还会主动给边镇留下一部分物资,以结清去年的欠款。
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了属于是
但,有个很严肃的问题,眼前的这位小天子是怎么知道的。
众人的神情惊骇,毕竟,从资料上来看,朱厚璁和王府众人可都是安陆人。
地地道道的南方原住民,从没有到过北方去。
而看朱厚璁如此高深的神情。
难道真有生而知之者?是神灵告诉朱厚璁的吗?
“臣等失职……还请陛下发落。”
良久,面对朱厚璁这平静的,似乎早有答案的提问,武将们显得格外的安静,和沉默。
直到刘玉站出来,叹息一声。
“臣等失职,一时疏忽,竟让不法商贾走私资敌,还请陛下责罚。”
失职?疏忽——
朱厚璁挑了挑眉毛,对于武将们的这点小心思,他心知肚明。
但现在最要紧的并非是这个,朱厚璁也不是真的想要真的治他们的罪。
“我并非要处罚,北方边患历来有之,汉唐之时也有先例,互市也未尝不可……今后朝廷会主动开关于蒙古人贸易,但只能在朝廷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否则便是有通敌之嫌。”
朱厚璁旁敲侧击的提醒了一下这些武将,示意他们的不要搞得太过分,要是敢主动收受蒙古人的贿赂,放蒙古人入寇,朱厚璁保准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商人逐利而忘义,边境走私,大部分都是其假借边将名号,强行攀附,我等回去一定对这些无良奸商细细严查。”
刘玉说道,闻听此言,周围武将纷纷附和。
“对对,都是那些商人的错,假借朝廷名号私自于蒙古人互市,该杀!”
“回去就把这些商人们全抓起来,细细的检查到底谁是蒙古间谍。”
“……”
朱厚璁看着面前武将们的吵吵闹闹的拙略表演,心中感到好笑。
没有这些北方边将的默认,什么商人能比蒙古人还勇猛,能直接绕过大明边塞堡垒跑到草原上和蒙古人做生意。
他们也不怕被蒙古人和流亡的军户黑吃黑给劫了,或者干脆被边将们噶了人头当军功。
“不过,现在到是有个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
朱厚璁看着眼前的众人,说道。
“近来朝廷北方情报机构臃肿,情报不达……负责此事的指挥使不知边事的也大有人在,以至于蒙古南侵而朝廷不明实情,地方堡垒更不知守备,以至被蒙古突骑所陷。”
朱厚璁说道,他看着面前这些边将们‘纯质’的面容,心中微微叹息。
很多人直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状况,也难怪被东南士族给拿捏了。
蒙古人来了,我上报了,怎么会信息不畅呢?再说,情报系统,不是人数越多越好吗?
尽管这些武将们的经验着实丰富,但是因为常年远离京城的政治中心,对于目前朝廷现状可能还没有朱厚璁本人清楚。
正常情况下,北方边报将在明朝驿站系统之中由相关人员轻骑,直达京城,递交兵部,然后兵部审核,给出一个对于事态严重性的评估和处理意见之后递交给皇帝处理。
然后皇帝与内阁商议,就兵部给出的参考意见进行讨论,最后确定应对方案,内阁票拟表决,皇帝首肯,奏章递到司礼监进行披红,然后将指导意见再次传达给兵部。
听起来很好,但这是建立在皇帝能够控制内宫司礼监,有实权,并且和兵部和内阁的关系尚可,没有什么利益冲突的基础上。
但现在,朱厚璁很尴尬的发现,自己两个一个都没有。
首先一直效忠皇帝的司礼监现在牢牢地被掌握在张太后手里。
而自己因为改认张太后为母的问题和首辅杨廷和和六部官员也弄的很不愉快。
甚至于,相比于明朝的其他皇帝,朱厚璁作为藩王入继,现在甚至连锦衣卫都不敢信任。
鬼知道里面有多少张太后的人。
不过,入股——
这倒是个新奇的词汇。
“所谓入股,就是由朝廷牵头,以官府的名义组织起,商队、战船、水手,从民间募集的钱款全都用来购买货物,等到商队归国之后,再将利润按照投入股资多少给大家分配。”
朱厚璁简单的解释了一下,虽然现在大明官方的远洋贸易基本上还停留在作者决心好好写书,新建文档未命名的阶段,但朱厚璁丝毫不介意给这帮武将们画一张大饼。
要钱要官,简单啊,到时候直接跟内阁和东南地主豪商抢就完了呗。
商路要抢,土地要抢,手工业产品,丝绸,瓷器的制造作坊这些挣钱的玩意都可以抢。
你们负责抢,我负责在朝堂上和稀泥,顺便战利品我来分配,没问题吧。
不给?小心被朝廷直接打成反贼,皇帝钦点的头号乱臣贼子哦?
“可……”
“还不谢过陛下。”
蒋定在一旁打断了隐隐感觉有点不对的刘安的询问。
陛下,是否太能忽悠——我是说,圣恩太过隆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而看到蒋定脸上的表情,刘安也只能叹息一声,无奈的乖乖闭嘴。
“最后还有一件事……关于边将勾结蒙古,在我大明边界走私盐铁茶叶军械等物资,自仁宗以来,朝廷屡禁不止,诸位可有什么头绪吗?”
尽管朱厚璁是以一种颇为轻松的语气说着,但是在场众人很多人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
也许对于这些北方边将而言,侵吞卫所土地官田最多只能算是日常不经意的小错误,那么向蒙古和女真人走私朝廷严令禁止的兵械物资,就完全可以称得上的找死了。
可惜的是,最近几十年来,因为明朝皇帝和内阁常年不是撕逼就是冷战,导致实在没有人有心思去讨论这种小事,而北方武备废弛,缺粮缺饷银,军屯土地也被将官豪强联手吞没殆尽,朝廷禁令更是被地方豪强边将当作空气。
武将贪污军饷,走私兵戈火器,铁锅茶叶给蒙古人更是在这几十年中成为了家常便饭。
甚至于蒙古人在南下劫掠之后北上的过程中有时还会主动给边镇留下一部分物资,以结清去年的欠款。
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了属于是
但,有个很严肃的问题,眼前的这位小天子是怎么知道的。
众人的神情惊骇,毕竟,从资料上来看,朱厚璁和王府众人可都是安陆人。
地地道道的南方原住民,从没有到过北方去。
而看朱厚璁如此高深的神情。
难道真有生而知之者?是神灵告诉朱厚璁的吗?
“臣等失职……还请陛下发落。”
良久,面对朱厚璁这平静的,似乎早有答案的提问,武将们显得格外的安静,和沉默。
直到刘玉站出来,叹息一声。
“臣等失职,一时疏忽,竟让不法商贾走私资敌,还请陛下责罚。”
失职?疏忽——
朱厚璁挑了挑眉毛,对于武将们的这点小心思,他心知肚明。
但现在最要紧的并非是这个,朱厚璁也不是真的想要真的治他们的罪。
“我并非要处罚,北方边患历来有之,汉唐之时也有先例,互市也未尝不可……今后朝廷会主动开关于蒙古人贸易,但只能在朝廷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否则便是有通敌之嫌。”
朱厚璁旁敲侧击的提醒了一下这些武将,示意他们的不要搞得太过分,要是敢主动收受蒙古人的贿赂,放蒙古人入寇,朱厚璁保准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商人逐利而忘义,边境走私,大部分都是其假借边将名号,强行攀附,我等回去一定对这些无良奸商细细严查。”
刘玉说道,闻听此言,周围武将纷纷附和。
“对对,都是那些商人的错,假借朝廷名号私自于蒙古人互市,该杀!”
“回去就把这些商人们全抓起来,细细的检查到底谁是蒙古间谍。”
“……”
朱厚璁看着面前武将们的吵吵闹闹的拙略表演,心中感到好笑。
没有这些北方边将的默认,什么商人能比蒙古人还勇猛,能直接绕过大明边塞堡垒跑到草原上和蒙古人做生意。
他们也不怕被蒙古人和流亡的军户黑吃黑给劫了,或者干脆被边将们噶了人头当军功。
“不过,现在到是有个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
朱厚璁看着眼前的众人,说道。
“近来朝廷北方情报机构臃肿,情报不达……负责此事的指挥使不知边事的也大有人在,以至于蒙古南侵而朝廷不明实情,地方堡垒更不知守备,以至被蒙古突骑所陷。”
朱厚璁说道,他看着面前这些边将们‘纯质’的面容,心中微微叹息。
很多人直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状况,也难怪被东南士族给拿捏了。
蒙古人来了,我上报了,怎么会信息不畅呢?再说,情报系统,不是人数越多越好吗?
尽管这些武将们的经验着实丰富,但是因为常年远离京城的政治中心,对于目前朝廷现状可能还没有朱厚璁本人清楚。
正常情况下,北方边报将在明朝驿站系统之中由相关人员轻骑,直达京城,递交兵部,然后兵部审核,给出一个对于事态严重性的评估和处理意见之后递交给皇帝处理。
然后皇帝与内阁商议,就兵部给出的参考意见进行讨论,最后确定应对方案,内阁票拟表决,皇帝首肯,奏章递到司礼监进行披红,然后将指导意见再次传达给兵部。
听起来很好,但这是建立在皇帝能够控制内宫司礼监,有实权,并且和兵部和内阁的关系尚可,没有什么利益冲突的基础上。
但现在,朱厚璁很尴尬的发现,自己两个一个都没有。
首先一直效忠皇帝的司礼监现在牢牢地被掌握在张太后手里。
而自己因为改认张太后为母的问题和首辅杨廷和和六部官员也弄的很不愉快。
甚至于,相比于明朝的其他皇帝,朱厚璁作为藩王入继,现在甚至连锦衣卫都不敢信任。
鬼知道里面有多少张太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