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红楼:我在大观园种菜 > 第一百九十七章 魏王的当机立断,林黛玉代掌宁国府。

第一百九十七章 魏王的当机立断,林黛玉代掌宁国府。

作者:幼稚园大师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96章 魏王的当机立断,林黛玉代掌宁国府。

    绣衣卫衙署。

    公房内。

    贾玖的脑海转了无数个念头,他当下作出决定。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告知许宿,让他务必盯紧永福坊正门,不管何人出入,都给我记下来,如是有人出了永福坊,马上安排人手盯梢。

    我这边想个计策,待我安排一下,马上前往永福坊。还有,你离开前,先找一下张华,让他带着你去吃点东西,填一填肚子。”

    “卑职记下了,嘿嘿,谢大人记挂,我不饿,一会我走之前,拿上十来个包子就好,正好拿给许百户他们。”说着,送信的密探朝着贾玖抱拳礼退。

    贾玖从条案后面走了出来,徒步来到轩窗下,想了一会,遂朝门外喊了一声。

    话落,一直候在门外的两名亲军,走了进来。

    “伱们去请季安与周成前来,另,把路狄也给我喊来。”

    两名灰衣亲军敬礼离开。

    不多会,闻报的季安与周成双双来到贾玖的公房候命。

    “季安,辛苦一下,留下一批人手歇息,其余的缇骑全给我派到永福坊,势必给我将整个永福坊监视起来,但凡有人秘密出入,统统给我严密临视,我要知道,他最终的去向。”

    季安神色一凛,目光有所迟疑,遂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嘴:“伯爷,这般大动静,指定是满不过探事司的,宫里那位,会不会?”

    贾玖一摆手,沉声道:“如是别个时候,我亦是有所顾虑,但我的人却是亲眼瞧见,白莲魔女被人接应至永福坊,单是这一条,陛下便不会苛责于我。”

    “明白,卑职这就下去布置。”季安不再多言,也不多问伯爷的人手,为何会在永福坊发现的白莲逆徒。

    季安朝伯爷告退一声,而后,对着周成点了点头,这才大步出了公房当中。

    周成望着季安的背影,若有所思。

    贾玖见状,问道:“你可是担心,这季安原是戴权的手下,我这般信任于他,这人会不会坏了我们的事情?”

    闻言,周成赶紧收回门外的目光,斟酌道:“正是,毕竟,马甲眼下所做的事情,实乃大逆不道!许宿和路狄他们那批人,也是天子最为忌惮的事情。”

    贾玖重新落座到条案后面,替周成斟了一盅热茶,说道:“还没有到那个地步,天子没有子嗣,他当是要在皇室当中,挑选一位‘雄才大略’的子侄过继。

    只要我与皇室之人闹得不愉快,他才会放心。眼下的他,注意力不会放在这里,他现在的重心,是将内阁和都督府,真正掌握在手里。

    我在绣衣卫这边,发现这些皇室子弟当中,略略惟有赵王次子、韩王次子,他们二人的性子,如是得继大宝,当算一位守成之君。”

    贾玖只是稍作点评,便住口不说。

    崇德帝,他很难评价。

    观他对待晋王来说,委实算得上一位视兄弟如手足之人。

    但他对魏王的心思,却又让贾玖嗅到一丝不同寻常。

    只能说,崇德帝是一位极其矛盾之人。

    周成晒然一笑,说道:“大人,这些夺嫡之事,对咱们这些从偏远地方过来的边军来说,太过遥远。”

    说着,周成目光灼灼地望着贾玖,正声道:“我只知道一点,如不是大人,咱们或许还在西北那边吃着风沙。

    亦或许,咱们的尸骨,早已经不知道埋在何处,这些,都是我们四人一致的观点。”

    打大人命许宿与路狄两人,从斥候出身的边军中挑选人手,组建情报刺探一事来看,周成就已经知道,大人的心里面,根本就没有皇权和天家四字。

    与此同时,路狄在骆恒的带领下,步入贾玖的公房当中。

    贾玖摆手免了路狄与骆恒的见礼,直接朝路狄问道:“我找你过来,是想问问你,你的人,可有将货通天下车马行给摸透了?”

    匆匆而进的路狄也不客气,直接端过周成面前那盏喝掉一半的温茶,一口而尽,说道:“大人,大安坊我就不说了,都是明面上的事情。”

    “经我进入绣衣卫甲库查探一番,及甘肃镇那边传回来的消息显示。”

    “有一件事情,大人你一定会感觉到吃惊。”

    “于忠,并不是车马行商队护卫的统率,而是另有其人,一位名叫陈述的人。”

    “陈述在西北的手下,一共有着整整三百重骑、另外还有接近两千的轻骑!”

    “之前与咱们有过接触的黑云寨,背后之主实际就是这位陈述。”

    路狄呷了一口茶汤,复又道来:“而这个陈述来历极其神密,连绣衣卫甲库里面,都没有存放他这人的案卷。”

    闻言,贾玖神色一惊!

    下意识便认为这个情报有误,车马行怎么能够偷偷摸摸养得起三千骑?且里面还有重骑,这得需要多大的财力物力?

    不过,当后面路狄说出黑云寨,贾玖旋即释然。

    黑云寨,他在西北时,曾与他们并肩作战过,一同对抗过北虏精锐铁骑。

    而他也是经过于忠的认识,才会和黑云寨有所接触。

    黑云寨,专司在西北干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不过,他们从不掠抢大周的布衣百姓,而是多以北虏人为主,及一些大周的走私商队,也会收上一些,贬货往返大周,那些阿拉伯商队的过路费。

    因这个原因,贾玖当时,才会选择与黑云寨联手,也曾并肩作战过。

    只不过,他从来没有见过陈述其人。

    蓦地,贾玖目光精茫一闪。

    他想到了废太子,曾在承安三十年的时候于民间宠幸一名女子。

    而车马行与白莲圣女之间的关系?

    会不会,那名白莲圣女,实际就是废太子的遗孤?

    车马行?竟是废太子的余孽?

    念及这里,贾玖的目光变得凝重起来,遂即,他马上连声吩咐起来。

    “周成,将你手下所有能抽调的甲士,全给抽调到东城,重点是将永福坊,给我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围起来!

    路狄,除了大安坊监视的人手,其余人你都调至东城,配合周成的甲士。

    你们记住,除王爷公主出行,其余人,全给我严密盘查,比对黄册,核实其人在京的生活轨迹。”

    “骆恒,早前路狄挑选前往耽罗岛的人手,你马上回去通知他们,明天一早,马上启程。”

    ……

    ……

    与此同时,魏王府。

    一间静室内,茶味夹杂着酒气,淳香四溢。

    一夜没睡的洞明道长与慧可大师,正在焦虑地等着消息。

    “今夜行刺西宁伯的两批人手,除开白莲教,另一拨人手究竟是何人?”洞明彼时的神色虽有萎靡,目光却是暴射出一道精茫。

    慧可大师一直半闭着的眼睛,微微睁了开来,若有所思道:“未必会是白莲教,从早前传回来的消息来看,行刺西宁伯的人,动用的是军弩。

    在南方,白莲教有这个势力,老纳不会觉得奇怪,但在神京城,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

    洞明道长微一思索,便猜到和尚的言下之意。

    行刺西宁伯的两拨人马,使用的皆是军中兵器及弓弩,而能够动用这些的,神京城里面的人,屈指可数。

    正这时,室外传来一道敲门声响。

    洞明道长沉声喊了一声进。

    王府外院管事佟才元,手里拿着一封信件,匆匆走了进来。

    “两位大师,这是探子传来的消息,因今晚全城布满兵马司的兵丁,送信的人不得已动用了王府的令牌,这才得以在街面上通行,还请两位大师知晓一声,早作安排。”

    慧可伸手将佟才元手中的密信取了过来,吩咐着道:“你去通知王管家,让他通知内殿的人,请王爷过来一趟。”

    佟才元闻言,并没有第一时间应下,而是面有疑色,斟酌着语气道:“大师,目下的时辰已经来到了午夜,会不会扰了王爷的清梦,不如明儿一早再行禀告。”

    只不过是一位绣衣卫指挥使遇刺,何必如此惊慌,佟才元直觉得这两位大师过于忧虑了。

    “无妨,这是王爷交待过的事情,你只管去传报。”脾性温和的慧可,并没有现出恼怒之色,而是提点了一句。

    有些事,显然不是佟才元能够知道的,而他,也不可能窥透到其中的深意。

    佟才元听了,这才大为放心地出了静室之内。

    另一边,洞明在慧可说话之时,已经从他的手中拿过了那封密信,眼下的他,愈往下面瞧去,脸色愈是难看。

    “这个郑青和!简直是胆大包天!!!”

    “王爷如此信任他,他竟敢私自带人去行刺西宁伯。”

    慧可闻言,神色微动,果不愧是被他猜中了。

    他就知道,两拨人马当中,定然有一路人马,必然会是这位化名郑镇的郑青和。

    蓦地,慧可一双明亮的眸子里面,暴射出一道摄人心魂的目光来,寒声道:

    “如是这般,拿马丛的身份抛出来,留给西宁伯发现,由此追查到马丛的出身,实际是前东宫一事。

    以此借机引发绣衣卫,疑似被废太子余孽掌控一事,而让崇德帝对绣衣卫有所忌惮这个计谋,被郑青和这一搅和,直接胎死腹中!”

    唰地一声,洞明直接从椅子上面,惊得坐了起来,脸色急剧变化。

    紧接着,室内一片静谧。

    良久,慧可大师似乎是醒悟过来,失声惊呼出来。“不好,这个郑青和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再留着他,显然已是没用。”

    “你是担心,那些尸体是隐患?”洞明稍一思索,便明白过来。

    郑青和的那批手下,一直在神京郊外生活,平时扮作农夫、猎手,贩夫走卒,甚么都有,他们在神京城指定是有过露面的机会。

    但凡绣衣卫将那些人的首级砍下,以石灰封存,再拿到城里城外找人一一辩认。如此一来,迟早会查到郑青和的身上去。

    正这时,魏王带着贴身太监刘向,大步踏进静室,听了洞明这一句话,疑惑问道:“甚么尸体是隐患?”

    “见过王爷!”

    两人双双见了礼。

    洞明便将郑镇私自调集人手行刺贾玖一事,说了出来。

    “啪!”

    魏王刚端起的龙泉青瓷茶杯,直接摔了个粉碎。

    “你们怎么说?”魏王接过刘向递来干净的手帕,擦拭着手上溅出来的茶渍。

    洞明大师直接一扬手,做了个抹脖子的打算。

    魏王见状,瞳孔微微收缩起来,而后垂着脑袋沉思起来。

    慧可稍作斟酌,遂劝说道:“王爷,老纳知道,郑将军乃是王爷手里得力干将,如是就这般将他处理,王爷心里必定不会舒服,老纳也知道,王爷这是念着郑将军数十年来的苦劳。

    可是,王爷当知,眼下满城都是绣衣卫,据下面的人回报,最近大明宫的那位戴权,与贾玖可是走得颇为亲近,老纳猜测,许是探事司的番子,都被那戴权调派出来。

    而郑将军,如是没有咱们的人出手,离他最终落网,只是时间的问题,但王府的那批人,绝不能在这个节骨眼,暴露在大明宫那位的眼里。”

    洞明接过话头,沉声道:“王爷,当断不断,王爷如是不忍,大可以将抚恤金,给郑将军的家人,赐予丰厚一些。”

    闻听此言,魏王骤然抬头,目光露出一丝复杂难言之色,最终点着头应下。

    刘向见状,旋即说道:“殿下,老奴这就下去安排。”

    魏王无力地摆了摆手,复又严声吩咐一句:“城外,郑青和的那些手下,你也安排人过去,一并处理了。”

    闻言,洞明和慧可满意地轻轻点着头。

    这才叫斩草除根。

    ……

    ……

    就在魏王下达袭杀郑镇命令的时候。

    神京城,南郊。

    十数骑风尘仆仆的骑士,于一处河边落马歇息。

    这十数赶着夜路的骑士,只见他们腰挎横刀,每匹马的马腹上面,还悬挂着一支军中制式的强弩,马腹的另一面,满是锋利的弩箭,正整齐收纳在牛皮袋里面。

    就在他们停下没多久,不远处便传来几骑快马的声响。

    经过一番暗号盘问,来者显然是十数骑的同伙。

    其中一骑一勒马缰急跳,翻身落了马背,朝着不远处那个高大身影行了过去,双手抱拳便单膝跪了下去,说道:

    “禀端木首领,邢千户的人与西宁伯的人交上手了,前面,邢千户手下的一名百户遵循首领的命令,他们的人一直在忍让,缩手缩脚,那名百户的十数人手,死伤惨重。

    最后,邢千户带了人赶过去,不得已之下,将对方一位疑似带头之人杀了,紧接着,大批绣衣卫开始接手城门,邢千户为免多生事端,便下令撒退,留下对方九人得以逃生。”

    那个高大身影,正是随着太上皇南下的端木公明,闻报,他马上抓住那句绣衣卫接手城门一事,好奇道:“京师里发生了甚么大事?好端端的,绣衣卫怎么会接手城门?”

    来者打头之人,正是梅花卫的一位百户,见首领问询,马上将西宁伯入夜时被人行刺一事,说了出来。

    “你说甚么?”端木公明的语气带着一丝森然,他的右手,煞时握紧腰间沉重的横刀刀柄上面。

    那名百户见状,浑身打了个冷颤!

    素来不苛言笑的首领大人,哪怕是火烧眉毛,也不会皱一下眉头,而此时,当他闻听西宁伯遇刺时,却是如此大反应!

    他不记得是甚么时候,上次首领大人如此震怒,可是死了不少人的,用血流成河一点也不为过。

    百户牙齿打着颤地复又讲述一遍。

    “西宁伯眼下如何了?”

    “回首领,西宁伯眼下已无大碍,幸得他的护庄卫队赶了过去,这才得已幸免,眼下的西宁伯,正带着大批甲士前往永福坊。”

    “永福坊?可是绣衣卫发现逃脱的刺客就藏在永福坊?”

    “这个,属下不清楚!”

    “你回去告诉邢立章,让他的人全部退出宁荣街,他眼下要做的事情,是全力找出行刺西宁伯的凶徒。”

    “属下这就回城转告邢千户。”

    望着远去的三匹马影,端木公明低头沉思一会,这才对其他手下吩咐道:“先回重华宫。”

    ……

    ……

    宁国府。

    整个宁国府有人影走动的地方,皆是烛火明亮。

    许多婆子丫鬟坐在抄手游廊下面,打着瞌睡。

    彼时整个宁国府无人敢躺下,毕竟,西府的一众太太夫人,可还在宁安堂那边候着玖大爷。

    而未来主母的林姑娘,彼时亦是没有睡下,他们这些作为下人的,如何敢睡下。

    门房里面,烛火通明,正坐着五六个嗑着瓜子的门子,百无聊赖地讨论着东西两府,近来发生的事情。

    这时,只见街面上传来一阵马蹄声响,一位年轻的门子马上探出头去,借着月色,只见远处打马奔来的正是一位绣衣卫。

    那名绣衣卫勒马急停,一面跳下马背。一面朝迎出来的宁国府门子,和声道:“烦请告诉府里一声,我家指挥使大人,今夜因刺客一事暂不能归家,想来还会在绣衣卫衙署待上几天。

    季指挥命在下前来拿几件大人换洗的衣裳,另外,大人明儿一早要上朝,还请府里的人将大人的蟒袍拿上两件。

    还有,麻烦告知府里的林、薛二位姑娘一声,大人那边的伤口已经没有大碍,务必请她们不用担心,大人不在的这几天,尚请林姑娘,代我家大人打理整个宁国府。

    大人有过交待,大人不在的时候,府里不管发生任何事情,林姑娘,皆可一言而决,大人说了,哪怕发生天大的事情,有他在,林姑娘,务必不用担心。”

    那位年轻的门子,张着大嘴巴拼命记下,这又是拿衣裳又是不归家的,还有交待林姑娘管家的事宜。

    待绣衣卫大人说完,他楞是没有记全多少。

    来者穿着一身银白飞鱼袍,正是一位绣衣卫百户。

    百户见状,情知对方没有完全记下,复又说道:“这样罢,你且带我进去,我当面与你家管事叙说。”

    年轻门子闻言当即大喜,连忙点着头将这名绣衣卫大人请进西角门。

    宁安堂。

    时辰已经来到了午夜,彼时的宁安堂,人影绰绰,衣香鬓影。

    因贾母不见着玖哥儿,便不回西府,林黛玉无奈,惟有请王熙凤将老太太请至偏厢安置,请老太太暂时歇下。

    老太太没有回府,王夫人、薛姨妈等人又不好先行回去,众人满是憔悴地候在宁安堂。

    早一个时辰之前,林黛玉已经安排府里的厨子,打点好膳食。

    这时,众人正用罢膳食,来到宁安堂且坐。

    宁安堂正首下面,两张黄花梨木的太师椅,分左右两边摆放,中间是一张檀木的四方条案。

    众人推让一番,林黛玉羞红着脸颊,仍是不肯落坐正首,而是选择下方右边椅子上面。

    左边四张黄花梨木,王夫人居上首的位置落了座,薛姨妈挨着姐姐落了座,其次是宝钗、宝琴两位堂姐妹。

    右边,则是坐着林黛玉、王熙凤、李纨、邢岫烟。

    三春及湘云,则是让丫鬟搬了张绣墩,落坐着林黛玉她们的前面。

    尤氏及秦可卿两人,在用过宵夜后,便被林黛玉叫去歇息了,她们二人想了一会,拗不过林姑娘,便就与西府众人道恼一声,下去歇息了。

    雪雁紫娟等人已经熟悉宁国府的环境,此时她们两人,正带着司棋、侍书、入画等人,给诸位太太及姑娘们奉上热茶。

    睡眼惺忪的薛姨妈,朝雪雁道谢一声,接过对方手中的热茶,登时将她的瞌睡虫给赶跑,诧异道:“咦,这可是明后的龙井茶罢?没想到玖哥儿这里,有如此好茶!”

    王夫人端着手中的热茶,默然不语。

    挨着李纨落座的王熙凤,彼时的她,亦是萎靡不振,闻听姑妈所言,忙端起来细嗅一下,一双摄人的丹凤眼眸望向旁边落座的林黛玉,掩嘴笑道:“林妹妹,一会嫂嫂回去,你可得给嫂嫂包上几两好茶。”

    林黛玉的脸颊晕起一丝绯红,假装抿着素手上面的香茗,以避开凤辣子的眸光,没好气道:“这又不是我家,如是你想要,只待玖大哥回府,你找他要去。”

    挨着薛姨妈落座的薛宝钗闻言,不动声色地端起手中的茶汤,浅抿了一小口,回想起今天晚间与玖大哥经历的种种。

    薛姨妈听了内侄女的话语,眉眼之间,略显尴尬,不着痕迹般垂落的脸庞,眉头轻轻蹙了起来。

    凤哥儿这番话头,岂不是在叙说,玖哥儿不在府里的时候,阖府皆是由着林姑娘作主?那她的闺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