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红楼:我在大观园种菜 > 第一百四十章 时刻警惕今日这般情形

第一百四十章 时刻警惕今日这般情形

作者:幼稚园大师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39章 时刻警惕今日这般情形

    辞别薛宝钗与薛蟠后,贾玖便准备折身往盐院那边行去。

    刚出了大门,一名亲卫急急来报。

    “伯爷,林大人有请,任管事那边也派了人过来找伯爷,说是林姑娘那边请伯爷务必在今晚过去一趟。”

    贾玖星眸一凝,他们寻自己这么急,应该是知道自己要回京的事情了。

    点了点头,贾玖脚下加快,朝着林府的中路院疾走而去,他准备先与林如海见一面,再前往东路院与林黛玉好好告别。

    没想到,自己才刚答应陪林黛玉春游,这就要失信于她了,也不知道,那位潇湘妃子会如何懊恼于自己。

    等贾玖举步行进林府时,便被满院子人影,到处乱七八糟的情形恍了神。

    此时,林府的下人们,正在林立的指挥下,紧张忙碌地收拾着行李物什那些。

    贾玖一面朝林如海的书房行去,一面在心里忖着:林府这是要搬出盐院,看来,接替林如海的巡盐御史到了扬州。

    林如海内书房。

    贾玖举步而入时,见林如海正在文淮的帮助下,正整理着书架上面的书籍,和一些重要的文书往来。

    另一边,任怂正在指挥着盐院的衙差处理盐院的文书案牍。

    见状,贾玖疾走几步,准备将正在忙碌的林如海拉到椅子上面落座。

    “姑父,别忙了,让任怂他们去弄就好,你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切记要注意休养,不能太过操劳。”

    听见贾玖的声响,任怂朝小主笑着点头示意,接着继续整理起文牍,文淮点头打了声招呼,继续替好友整理一些重要的公文要录。

    林如海无奈,任由贾玖将他拉到椅子上面落了座,朝贾玖问道:“你那边收拾好了?我这里的东西多,许是要装上一整条官船,幸好恒舟才来几日,他的东西不多,到时候便就委屈他与我同乘一条船了。”

    ???

    贾玖脑海闪过三个大大的问号。

    “姑父,你和文学士也要回京?”

    文淮将最后一本书籍收入箱子,拿手翻过去轻轻捶起他的老腰来,一面朝书案这边行来,一面叹道:“陛下旨意,命我与如海跟随伱的坐船一并回去,如此,路上也有个照应。”

    看来金陵卫锦那边,不单只是收到一封旨意,还有给文淮与林姑父的。

    “如此看来,那盐务总署,内阁廷推时被腰斩了?”贾玖闻言并没有感觉到高兴,反而是忧心仲仲地问了一句。

    林如海替好友斟了一盏茶,闻言,笑道:“通过了,陛下命我回去当这个总署署长,正三品,加右副都御史衔。”

    贾玖大喜,自己还是低估了崇德帝的魄力。

    没想到,圣上竟然一天一夜之间便作了定夺。

    文淮接过好友递过来的热茶,闻言摇了摇头,长嘘了一口气。道:“虽说加了一个右副都御史衔,但我还是觉着,你进翰林院更好,如此一来,再过几年,你便可以入阁帮我了。”

    文淮呷了一大口茶,继而说道:“历年来,想要进入内阁,必须先进入六部,至少要有任一部侍郎的经历,才能晋升为大学士。”

    许是想到自己也没有正经任职过侍郎的经历,摇头一笑,复又加了一句:“当然,这也包括兼任,譬如我,我来江南之前,圣上给我挂了吏部右侍郎一职。”

    贾玖是第一次听说文淮要入阁,他的眼睛一亮,如此一来,自己在文臣那边,还多了一位内阁帮手?

    念及此处,贾玖望向文淮的目光,炽热了几分。

    尚还在可惜的文淮,并没有瞧见贾玖那耐人寻味的目光,而是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谁能想到,上皇竟然到了如斯地步,此时的京中,必然是刀光剑影。

    西宁伯,你速回去准备一翻,等你那边收拾完,我和你马上前往金陵,待交接完钦差之事,我们再回扬州接上如海一家子,尽早赶回神京再作打算。”

    看来,文淮还是对林如海进入盐务总署而耿耿于怀。

    林如海朝贾玖点了点头,正声道:“恒舟说的没错,牧之回京之后,切记勿要掺和过继一事。”语气颇为严厉说完,林如海复又换了上轻松的语气道:“玉儿那边找人寻你,你回去之前先去东路院一趟。

    眼下府上乱七八糟的,我也没能顾及到她那边,你且帮我过去看一眼,让她能带的便带,不能带的便留下来,我会留下几个老仆来处理拿不走的东西。”

    贾玖点了点头,起身告罪一声,独自前往东路院。

    文淮望着贾玖离去的背影,回味着好友适才嘱咐的话。

    “如海,你这是有了招婿的打算?看来,我回京之后,要婉拒顾家的请礼了。”

    林如海一怔,蹙眉望向好友,奇道:“可是皇后娘娘的顾家?”

    文淮点了点头,道:“不过,并不是娘娘的胞妹,而是顾家偏房的一位嫡长女,和娘娘是堂兄妹。”

    另一边,贾玖神色愉悦地向着东路院行去。

    盐务总署落实下来,且还让他得知文淮未来会入阁这一消息。这让贾玖的心情,无比轻松。

    还有一点让他没想到的是,回京这件事,竟然锋回路转。

    如此一来,自己倒也不算失言于林黛玉,虽说没能陪她去春游踏青,但至少自己可以陪她过生儿了。

    不多会,贾玖便来到林黛玉的小院。

    这边大体与林府相同,到处是忙得团团转的林府下人。

    紫娟正蹲在院落地上,整理着姑娘的笔、墨、纸、笔格、笔屏,以及指挥着数名嬷嬷,将姑娘的书籍分门别类装箱封箱。

    雪雁此时不知去向。

    “呀,玖大爷可算来了,我家姑娘与老爷要回神京了,姑娘寻了玖大爷一下午,我家姑娘正想与玖大爷道恼一声。”紫娟抬头时望见贾玖,当即惊喜地打了一声招呼。

    许是听见紫娟的声响,不多会,一名丫鬟打起门帘,少顷,林黛玉的身影俏生生地立在屋门前。

    “玖大哥,你来了,听爹爹那边说,圣上降旨命我爹爹即时启程返京,小妹也要跟着爹爹一起回去,玖大哥早前说过的春游,如今是没有机会了。”

    说到后面,林黛玉的声音压低了少许,纤纤玉手上面的绣帕不由得攥了攥。

    诚然,林如海那边并没有和林黛玉说明,贾玖会与他们一道回京。

    故而,林黛玉认为贾玖钦差的身份,许是还要留在江南一段时日。

    彼时的林黛玉,情绪不高,眉眼虽是垂了下去,但贾玖还是捕捉到林黛玉美眸深处闪过的那抹失落。

    贾玖凝眸望去,那道娇小的身影立在门前不知所措的样子,他的目光,不由得温和了几分。

    “没事,今年不能去踏青,那就等上明年,不管何时,只要你想,去哪处地儿我都会陪你。”

    说着,贾玖环视一圈忙乱的院落,朝林黛玉举步行去,道:“姑父让我来告诉你,有些东西不方便拿的,便留下来,姑父会安排人手留下来处理。

    你只须拿些紧要、轻便的就行,一会我让我的亲兵过来帮你将这些书籍搬运上船,林府的下人,就让他们去帮姑父那边。”

    林黛玉素手攥紧绣帕,心底里不知不觉浮起一丝怅然若失。

    恰在此时,雪雁的声音从院外传来。

    “姑娘,姑娘,我在门口瞧见了玖大爷的亲兵,听他们说,玖大爷是去找老爷去了,那些亲兵还说了,玖大爷也和我们一道回京,姑娘也就不用起相思了,如此……”

    至此,雪雁的声音戛然而止。

    林黛玉朝呆愣在院门的雪雁横眉而视,没好气地训斥道:“你胡吣个什么,这院落里都忙成怎么样的情形了,就知道瞎跑乱嚼舌根,一会,你仔思你的皮。”

    训着,林黛玉的两腮以肉眼可见,霎时间浮现出清晰的绯红,感受着旁边那人炽热的目光,林黛玉慌忙拿起绣帕掩脸,逃也似地转身进了屋。

    贾玖转过身来,朝呆立着的雪雁投去赞许的眼色,而后举步直入黛玉的房间。

    雪雁愣神过后,旋即憨憨笑着过去帮一把忙得团团转的紫娟。

    许是听见屋外的脚步声响,羞恼不已的林黛玉,只好坐到床榻上面,背向屋门,心头却是砰砰地跳动起来。

    贾玖进了门,便瞧见林黛玉以整颗后脑勺对着他,借着西斜的光线,隐隐可见她雪白嫩滑的脖颈,上面正自绯红一片。

    而她两边的耳垂亦是红晕着。

    贾玖搬了张绣墩距床沿两步远,落座,先是咳嗽一声,这才温声问着床沿上坐着的林黛玉。

    “林妹妹,我听任叔说了,你已经收下我的折扇,如此一来,作为礼仪,你是不是应该回送我一点什么?”

    床榻上面的林黛玉闻听此言,两旁的削肩微微颤动了一下。

    旋即,林黛玉忍着两颊滚烫的热意,她从枕头下面拿出那把象牙折扇,低垂螓首板着脸色,侧过身来一把丢进贾玖的怀里,恼道:

    “拿去,谁稀罕你的破扇子,没的还占着我屋里的地方,如是你不问,我正想让人拿去卖了,好换钱给紫娟雪雁她们置办一身夏衣裳。”

    转过螓首的林黛玉,脸颊早已经是绯红一片,尽态极妍,罥烟眉下的那双美眸,秋波流动蕴含一丝情意。

    贾玖拿起怀里的折扇,起身向黛玉行近。

    林黛玉闻听后面的声响,双手搭在被褥上面的纤纤玉指,猛地攥紧了一下。

    “那怎么行呢,收了人家的礼儿再丢还回去,可不是待客之道。”贾玖笑说着,将那把象牙扇重新放至林黛玉的枕头之下。

    接着,他从云纹海棠书案上面,随手拿起一柄小镜子,一语双地正经道:“夏天脸上容易长东西,这小镜子刚好可以让我随身带着备用,也好时刻警惕今日这般情形。”

    贾玖将那柄小镜子收进怀里放好,又道:“林妹妹且收拾先,我回庄园那边准备一下,我们后日官船再见。”

    早在玖大哥说要拿她的小镜子时。

    林黛玉那张千娇百媚清丽容颜已经晕起绯红一片,旋即羞涩不已,她虽有一股冲动去将玖大哥拦下抢回自己的小镜子,但她的身体却是不听使唤似的,坐在床沿上面挪动不开。

    这时,听见脚步声远去,林黛玉这才羞红着玉容,从轩窗外望向那道朱红飞鱼服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院落之中。

    半响,林黛玉伸出素手,一双美眸忽闪着,将枕头下面的那把折扇小心奕奕拿起,细细察看起来。

    适才她那么一丢,可千万别给摔破扇面了。

    周而复始地再三检查,最终确认没有损坏,林黛玉这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

    与此同时。

    扬州,林府西路院。

    彼时林府一片繁忙现象。

    荣国府的琏二爷,此时正满脸春风地落坐条几前。

    案几上面摆了一壶乔家白,另有几道精美的淮扬菜。

    贾琏心情大好,是因为他没想到姑父一家也要返回神京。

    如此一来,也就省掉了他返回都中的客船费用。

    这是一方面,另外,搭乘官船舒适,总比窝在客船狭隘的客舱里面来得好。

    再者,这次他是随着姑父回京,那玖哥儿总不会再将他丢到底层的船舱了罢?

    他不顾及荣国府,总归是要顾虑林姑父的脸面罢?他还听说了,林姑父是要回京加官升职的。

    贾家,总算是自敬老爷之后,又要在朝廷上面,出一位三品要员了。

    念及此处,贾琏连着干了三盅乔家白。

    只是让贾琏当下心有忧虑的是。

    只能委屈采儿姑娘,让她在官船上面尽可能地不要露面,不然传回神京凤辣子的耳中,那就不好了。

    恰在此时,荣府的一位嬷嬷神色古怪地走进厅来,朝二爷请安后,奇道:“琏二爷,外面有一家子,说是二爷的亲戚,还说是二爷的舅家。”

    “什么?爷甚么时候多出一个舅家来了?”贾琏举杯的手一顿,酒盅里的乔家白,差点没酒了出来。

    我甚么时候多了个舅舅?是不是哪里来的撞客骗子,诳钱来了,贾琏如是想着。

    蓦地,他想到大太太好像是有这么一个弟弟,名字好象叫……对,邢忠!

    却说另一边,盐院大门旁。

    邢忠两口子手里提着粗麻布制成的大包小包,正满脸紧张之色盯紧盐院大门。

    夫妇两人,一个心底里局促不安,另一位的心头,则是惴惴不安。

    而于他们两人形成鲜果对比的,则是俏立在他们身后,惟一的闺女邢岫烟。

    此时的邢岫烟,正自亭亭玉立地站着父母身后,瓜子脸形、柳眉杏眼,冰肌玉骨,神态悠然,目光恬淡。

    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衣裳,上身是藕荷色印花交领长袄,白色交领袄子,水红长裙的颜色,已经被她洗得暗淡了许多。

    一身旧衣,亦是丝毫掩饰不了她那高挑的身段儿,楚腰卫鬓。

    邢忠家的回首望了一眼恬静的女儿,复又回过头来,忧心仲仲地问着邢忠:“当家的,你说的那个琏二公子,会不会愿意捎带我们一趟,这去神京的路途千里迢迢,咱们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了。”

    “别人愿不愿意,咱们等一会儿便就知道,你当下问我,我怎么回答,我又不是人家肚子里面的蛔虫。”

    邢忠心烦意乱地答着,在心里面长叹了一口气,他这个名义上的舅舅,在对方国公府的哥儿眼里,根本不值当什么。

    如若不是寺里突然间要收回房子,他们全家也用不着流落街头。

    念及此处,邢忠回过头来,朝邢岫烟带着一丝怨言地问了一句:“闺女,你不是与那妙玉师太很是相熟吗?咋就不好言哀求一下人家,说不定你求一求师太,师太她一心软就应承下来,让我们一家子继续租住下去了。”

    闻听此言,邢岫烟依然是一副娴静的模样,并没有多说什么,眼睛通透而明亮,如同一泓清泉。

    倒是她的老娘这时接过话头来:“当家的,咱们家闺女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听那位师太说过,好像是城里好几位富户,在上个月被京里来的大官给抄家杀头了,寺里的香火也就下降的厉害。

    听妙玉师太说,她准备和她的师傅进京投奔她的师叔去,这才将寺院下面的那些屋子出手……”

    恰在这时,林府的门子脸带笑意地行了出来,他的后面,则是带着审视目光的兴儿。

    就在邢忠一家子被林府的门房与兴儿迎进门后。

    薛大爷大咧咧地迈着八字步由街面行来。

    他欲准备借着替贾琏送行,好好地与他吃上最后一次酒。

    ……

    翌日,午时。

    金陵燕子叽渡口码头。

    手里握着钦差印信锦盒的陆慎、以及东平侯、王植等人将官船目送驶离码头,众人这才开始说笑着往金陵城的方向而回。

    这西宁伯总算是离开江南了,今晚他们倒是要好好庆祝一翻了!

    如此,金陵还能够以自由身前来送行官船的人,自然是大喜所望。

    王植若有所思地望着远去的官船。

    这次圣上连三千京营都抽调回去,而他们这些人,也就是留下来,替那西宁伯和文淮善后的。

    念及此处,老好人王植的心头沉甸甸的。

    收回目光后,王植朝他旁边的陆慎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起来。

    等下了码头,话锋一转,奇道:“陆钦差,绣衣卫千户季安,不是已经接手金陵千户所了吗?怎么他也跟着回神京了。”

    “老夫听行辕里面传出一些风言风语,据说陛下已经重新选派探事司的人过来,全权清查紫金山匪军一案,你作为钦差,可知是否有此事?”

    这件事情,从昨日就一直像根刺一样,扎在王植的心窝里面,如是这般,那还叫他们三法司来江南作甚?

    圣上从神京另指派一人过来,那他们这些三法司组成的人员,就如同摆设,没地让江南的官员当成了笑柄。

    陆慎将手中装着钦差关防印信的锦盒,小心仔细地藏进怀里,道:“王大人,昨日本使才接到圣旨,季千户是以押送人犯的身份回京。”

    说着,陆慎驻下足来,正声道:“至于你们三法司,原就是下来审议李观光一案,如今关于杭州一与案已经装订成册,你们三法司审议过人范,以及核实过案宗,此事,也就完结了。”

    “王大人,如今,你与我们钦差使团接下来,首要便是将官粮一案整理好。等下面各府城的涉案官员到案后,咱们再将这些人押递进京,至于紫金山一案。”

    说到这里,语气一顿,陆慎抬眼望着不远处的东平侯。继而压低声音道:“许是不久后,命东平侯回京候旨的行文,便会下发到金陵。”

    “陛下已经在昨日的旨意中言明,接替东平侯提督位置的人选已经出京,想来,那人才是接手紫金山一案的最终人选。”

    王植敛神望着低头走路的东平侯,问着陆慎。“嗯?如你这般说来,接替东平侯的是哪一位勋贵?”

    陆慎笑道:“提前告诉王大人也无妨,反正你迟早会看到邸报,接替两江提督的人是,节制神机营的宋国公,以及,镇国公府现袭一等伯的牛继宗为宋国公副手。”

    闻听此言,王植微微在心里一惊。奇怪道:“宋国公打从封侯起,便一直没有离开过神京,怎么陛下就将他调任两江提督府了?”

    说完,王植忧心仲仲地加了一句。“更何况,陛下还给宋国公,调派了一位开国元勋出身的一等伯,牛继宗为宋国公的副手。”

    这怎么让王植感觉到,有点荒唐的感觉!

    这?承安勋贵和开国元勋。

    他们搭档在一起?

    此二人,难道不会在提督府衙门掐架吗?

    “王大人,这些武勋的事情,与我们钦差使团,与我们文臣有何干系,咱们还是回去想一想,尽快处理完官粮一案,而后赶紧回京才是咱们的头等要事。”

    闻听陆慎最后一句话,王植旋即在心底里喊了句诲气。

    才刚眼巴巴地跑到江南水乡这边,远离朝野上的尔虞我诈。

    没想到,再过不了多长时间,这便又要回去听那些言官们的呱噪了。

    感谢书友灵心寒水大帅比的月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