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红楼:我在大观园种菜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盐政改制和俘虏新去向

第一百三十二章 盐政改制和俘虏新去向

作者:幼稚园大师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31章 盐政改制和俘虏新去向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金陵这边的早春二月,万物开始复苏。

    各种植物都在蓄势待发,吐露新芽。

    庄园别墅的厢房,茶香袅袅。

    众人等西宁伯落了座,汪益春、江琯和黄文初三人这才礼让一番落座。

    “嚯,老朽没想到,伯爷竟然与那位桂公公私交颇深。”汪益春瞥了一眼面前的极品龙井茶,脱口而出,随后端起面前的那盏龙井茶,放至鼻子前陶醉地闻了起来。

    “还是伯爷有面子,这留守桂公公虽说是看守皇陵,但他还兼着南边的茶课司。

    据说,这上贡给神京的极品龙井茶,每年的产量才几斤。没想到他竟然舍得赠予伯爷。

    咱们今日,有口福了。”江琯今天的心情本就大喜,眼下还可以借伯爷之手,能够品上一品这极品贡茶。

    早前花银子如流水的心情,也就不那么痛恨了,毕竟得了水泥这一利器。

    黄文初小心翼翼地端起,吹了一口气,便迫不及待小呷了一口。

    虽说这三人都是身家巨富的大盐商,但这种极其难得的贡茶,却不是他们有钱便能够买到的。

    别说是他们了,就连神京城里面的那些亲王郡王,都难能品到这种极品龙井贡茶。

    “我也就是借花献佛,既然你们喜欢喝,我让人给你各自弄上一点,你们且带回去喝。”

    贾玖朝旁边女扮男装的吴招笑道:“伱去替他们每人包上一两。”

    等吴招下去后,贾玖转身,朝三人解释了一下,道:“那桂公公就给了我八两,今日招呼你们用了差不多三两。

    我那边也没多少了,剩下的,便拿回扬州给我那位林姑父品尝一下。”

    等西宁伯说完,汪益春三人简直是受宠若惊,连忙从坐椅上起身,拱手连声相谢。

    “伯爷打算什么时候回扬州,到时候,我们应该要设宴款待的。”落座后的江琯问了一嘴。

    贾玖环视三人一圈,摆手说道:“宴席什么时候吃都行,今晚你们与我一道返回扬州,我替你们引见一下东阁文学士。”

    三人一听,顿时被贾玖的话语给吸引住。

    汪益春捻着胡子问道:“莫非是伯爷早前在信中,与我们提过一嘴的盐引改制一事?”

    早前,西宁伯从信件中曾经与他们提过一嘴。

    陛下或许在未来不久将会革新盐政,这一段时日来,他们三人正处于天人交加之中。

    他们本身就是靠着盐引起家,盐政改制,这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切身利益。

    西宁伯信中虽只是简单提了一嘴。

    但他们却是知道,西宁伯表面看似是在给他们提前打了个预防。

    殊不知,这或许就是西宁伯的一番警示,让他们不要螳臂当车。

    如今他们已经上了西宁伯的贼…船难下。

    惟一的盼望。

    就是希望朝廷这次革新盐引,一刀砍下,不要过于严重才好。

    贾玖端起龙井茶抿了一小口,笑道:“果然是瞒不过汪老的慧眼。”

    “在神京来扬州的路途中,我已经对盐政改革隐隐有了一丝想法。

    盐制革新,必然会削减许多盐商的利益,但新政一出,却是可以替朝廷增加更多的税赋。

    仅凭这一点,就是大势所趋。”

    当然,这个大前提,需要龙椅上的那位,有没有这个决心和魄力。

    贾玖从三人的身上徐徐环视开来,继而说道:

    “除了税收提高,还能保障民生,解决用盐难与制盐之苦。

    这一点,就是动了那些私盐贩子的立身之本。”

    “鉴于此,我会向陛下建议,新组建一个衙门。

    这个衙门独立于六部之外,命名为盐务总署,它的下面分设三司,税务司、盐务稽核司、销售司。”

    “盐务署下面除了职能官吏,工坊人员,我还会建议陛下组建一支军队。

    暂且将他们命名为税警。税,即为收税,警、乃警示之举。

    这支税警,是专门镇压那些私盐贩子的武装力量而设立。”

    说到这里,贾玖停了下来,故意给他们三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闻言,汪益春除了震惊之余,他的心里面更是百转千回。

    说是镇压私盐贩子,殊不知,更加是对付那些反对改革的大盐商?

    毕竟,每一位盐商的手底下面,他们或多或少都会豢养一些武装人员。

    汪益春与江琯对视一眼,都瞧见对方眼中的那一抹凝重和担忧。

    看来,这才是西宁伯南下的真正意图!

    不幸中的大幸,幸好他们提前上了西宁伯这艘船。

    良久,汪益春咳嗽一声,问道:“却是不知,朝廷是怎么个革新法,还请西宁伯示下,我们三人必将尽力配合。”

    “不是尽力配合,是必须配合。”贾玖将手中的茶盅放下,抬眼示意一下身后的倪惜。

    倪惜装模作样抱了一个拳头礼退一声,接着离开去拿伯爷早前拟好的一份盐革文书。

    “新的盐政,我会建议陛下取消总商制度,直接成立一间商号,这间商号只负责制盐、运盐,不负责贩卖。

    而你们这些盐商,只有得到盐务总署颁发的执业文书,方自可以到那间商号订盐,而后才可准许设立盐铺售卖。”

    “而监管这间商号和你们这些盐商的,就是盐务稽核司。

    盐务稽核司直接与户部、内务府、都察院三个衙门对接,都察院成立专门的税收御史,负责监督复核盐务稽核司。”

    其实最后面这段话,是贾玖深思熟虑过后才加上去的。

    毕竟,如果不让那些六部之人参与进来,想必这个新政也是很难实施下去。

    一声惊雷,直接砸向汪益春三人。

    这这这?

    那他们这些以盐为立身之本的商贾,该何去何从?

    瞧见汪益春他们如丧考妣的脸,贾玖复又说道:“放心,那间负责产盐的商号,我已经预留了你们三人的份额。”

    闻言,汪益春等人这才勉强陪起笑脸,三人重新有了一丝笑容。

    虽说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时随地控制盐的售卖价格。

    但这间商号,可是承包了整个大周所有的盐场。

    可想而知,这里面的利润简直是一笔天文字数!

    成立这间商号,也是贾玖不得已之下,选择拉拢分化的一种手段。

    说穿了,也就是为了分配蛋糕做的准备。

    如此一来,前期所反对的声音也就相对减少。

    当然,这间商号的大头还是在内务府和户部的手中,剩下的,才是给那些有实力的盐商们来分配。

    只有在前期安抚到这些大盐商,下面才不会出乱子,新的盐政也才会顺利推行。

    等这个盐政实施之后。

    贾玖相信,那些私盐贩子不需要朝廷去打压,只要将官盐的价格降下去,他们也就不复存在。

    至于贾玖为什么会先和汪益春他们透露这事。

    主要是,贾玖知道这个盐政革新肯定不能全国推行,只能选择一个行省或者两个行省试验。

    而汪益春他们,就是贾玖选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至于崇德帝和内阁那边,自从有了精盐方子,想必有心之人,或者有所抱负的人。

    他们早就想实行改革盐政了。

    当然,朝野反对的声音一定是会有的,就看皇帝到时候能不能顶住压力了。

    这时,倪惜和吴招双双折身回来。

    贾玖将具体实施的文书递给汪益春三人,说道:“你们先看一看,我一会还要回城一趟,如果有任何疑惑不解的地方,咱们今晚再详谈。”

    说着,贾玖便欲起身告辞,刚行至门口外,又驻下足来朝汪益春说道:

    “汪老板,还有一件事尚需要你们帮忙,你们提前准备好一万人半年的粮食运往太湖,钱银那些,我会找人与你们对接。”

    汪益春三人起身相送。

    闻言,他知道这是事关太湖的建设,连忙答应下来。“好的,伯爷。”

    “留步。”说着,贾玖带着吴招两人出了厢房。

    三人等贾玖出了大门,复又落座。

    “两位,你们怎么看?”等西宁伯的身影消失之后,黄文初忧心忡忡地问了出来。

    “诶,老夫这才清楚,想来,这便就是西宁伯一开始寻我们合作那个对外贸易和钱庄的意图了。

    西宁伯,他这是在变相笼络我们。”汪益春苦笑一声,复而落座,面前的那盏极品龙井茶,突然不香了。

    江琯和黄文初都读懂汪老的言下之意,无可奈何地苦笑了一下。

    “这几日,我一直揣摩西宁伯给我们的那份…策划书,我倒是觉得,西宁伯说的那两个商号有搞头。

    如西宁伯所说,这次朝廷来势汹汹,咱们,势不可挡。”江琯接上汪益春的话头,显然,三人当中他是第一个选择站边的人。

    汪益春凝神沉思半响,这才轻轻点头。道:“且等咱们与文学生见过一面再作决定。”

    江琯心情舒畅,开始品着龙井茶贡茶,汪老板的言下之意,无非是想和朝廷争取一下那间商号的份额罢了。

    黄文初见两位大佬都没有什么异议,他这个小虾米也就心安理得品着贡茶来了,这可是喝完一杯便少一杯的极品贡茶。

    ……

    贾玖从工纺回到金陵城,便来到了钦差行辕。

    他准备和陆慎见一面交待一些事情。

    陆慎领着从神京过来的几位郎中一同在钦差行辕迎候贾玖。

    当然,王植他们并没有出来迎接。

    这也是因为,他们是奉旨意过来复审李观光一案,与贾玖他们并没有上下级的关系。

    众人与钦差正使依次见礼。

    礼毕。

    此时,南下钦差的这批官员,他们的神色间颇为兴奋。

    这次私军一案,对于金陵的官员是遭受了沉重打击。

    对于他们京官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晋阶之举。

    “牧之,你总算是过来了,紫金山那边的缴获初步清点出来。

    共有军粮十万石,白银六十万两,各种器械还在清点之中。”

    说到这里,陆慎苦着一张脸,说道:“就是那批俘虏着实难办。

    接近4000张口,每日耗费的口粮就是一笔天文之数,咱们一会得好好想个法子才是。”

    贾玖来之前已经对这批俘虏有了想法,这次过来寻找陆慎,便是准备和他说这件事情。

    听完陆慎大诉苦水,贾玖昧着良心说道:

    “启观兄,且等我完成陛下交给我的事情,我一定接过启观兄的重任,好让启观兄歇上一歇。”

    陆慎闻言,先是傲骄地冷哼一声,而后压底声音道:“我且听着,关于那两名女子,让牧之费心了,。

    如若你要真心想谢我,等回京之后,弈吟居请我一顿。”

    贾玖捂了捂自己的荷包,心疼地说道:“诶诶,以我的奉禄,顶多够请你一回的。

    那只能就此一回,下回得换你来请我。”

    “你少来,两浙一案你查抄的2000万两白银,以及宋士维盗卖官粮案所牵出来这个私军一案。

    虽说还没有点验完战利品,但我估摸着,差不多又是几百万两,还有今次,你亲自率兵剿灭的私军一案。

    以上种种,别说你回京后的奉禄会增加,就连内阁那边,他们都要头疼瞧见你的叙功奏本了。

    说不得咱们这些人还在金陵,加爵你的旨意,便会在神京城传开。”

    说到后面,陆慎的语气神色颇为认真。

    “哎,升不升爵那些我倒不在乎,如是肯给我加多一些奉禄我倒是盼着。”

    说着话的功夫,他们便进了行辕大门。

    贾玖后面这句话,恰巧被刑部左侍郎章文桥给听了去。

    章文桥冷哼一声,继而别过脸去。

    “牧之,来来,我替你介绍一下,这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植王大人。

    这是大理寺少卿路丛学路大人,这一位,是刑部右侍郎章文桥。”

    听完陆副史的介绍,路丛学拱手长揖见礼:“下官大理寺少卿,见过贾钦差。”

    章文桥这时却不能装作不见,拱手道:“下官刑部左侍郎,见过西宁伯。”

    贾玖一一回礼。

    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植捻住胡子轻声一笑,朝贾玖打着招呼道:“贾牧之的名声,我四年前便已知晓。

    只是可惜了,牧之你以生员之身投身边军,我朝,这是痛失一位阁臣之机啊。”

    闻言,贾玖微微一怔,老家伙,你这是在捧杀我还是在奉承我?

    “总宪大人谬赞,玖、就是情知自己的斤量,这才选择从军。

    替我朝替陛下戍守边关,这原也是我这位勋亲弟子应该做的。”

    王植听完,微一摇头长嘘一口气,说道:“不然,牧之你谦虚了,我早前曾瞧过你那份举人应试考卷。

    所答考题中规中矩,只是不合当时主考官的取士之意,换作是我,牧之去年应该是进士之身了。”

    闻言,众人微微愣了一下神。

    王植这位总宪大人,虽说在朝中脾气软和了点。

    但他却是有真才学识之人,曾有一位天下闻名的大名士说过,王植如若静下心来做学问,必然能够与他齐名之举。

    今日,由王植亲口所说。

    如此看来,贾牧之少时中试,并不是运气使然这么简单。

    贾玖再一次摆手,他不接总宪这个话头。

    这个老头坏得很。

    众人一时寒暄礼毕,而后再礼辞谢让一番。

    王植年纪最长,便坐了主位。

    他旁边直接坐了陆慎,贾玖落座在王植的下首。

    “总宪大人,诸位大人,玖此次前来,是与诸位大人商量那批俘虏一事。

    等处理完此事,我便要赶往扬州与文学士见上一面。

    江蕃江大人一案所有的案卷案宗,我已经交待绣衣卫季安。到时候,烦请总宪大人与他对接。

    接下来的事情,便就麻烦诸位大人与陆大人了。”

    贾玖端起衙役奉上的热茶,说完便呷了一口。

    王植听完前面所说,不停地点头。

    待听见俘虏一事,他先是皱起眉头,半响才将心中考量过的话给说了出来。

    “这四千张口,每人每天浪费掉的便是天大的口粮。

    依老夫之见,不若咱们几个商量一下,将他们直接打散开来。

    挑选那些身强力壮之人,直接发往九边得了。再不,就是发往盐场也不失为好的去处。”

    其他诸人听了,纷纷点头附和起来。

    王大人所说不失为老成之举。

    见贾玖脸露笑意却没有表示,王植抬手一指贾玖,笑道:

    “看来,是老夫过于瞎操心了,想必牧之早已心有腹稿。”

    贾玖将手中的茶盅放下,容色端正,说道:

    “我今日过来,一是拜会诸位大人,二就是和陆副使商量这批俘虏的去处。”

    “这批俘虏最大的难处,不管最终如何处理,这每日消耗的口粮就是一笔大的开销。

    咱们这些经手人只需将人移交就好,愁的是户部的那些人,可是巧了,陆副使便是户部侍郎之职。”

    听贾玖如此说,众人下意识点头。

    除了陆慎,他在听到讨论俘虏时,眉头紧皱起来后就没有松开过。

    贾玖瞥了一眼陆慎,暗自在心里偷笑了一下,这才道来:

    “两浙盐引因为江蕃大人的事情,我不得不请扬州那边的盐商出面施于援手。

    如今,对方求到我头上一件事,可巧今日正要与诸位商议此事。”

    闻听是事关盐商的事情,众人登时来了兴趣。

    “扬州盐务总商汪老板找我出面,他那边需要这批俘虏,他应承,关于这些俘虏的口粮,他们扬州盐商一概包了。

    除了俘虏的口粮,还包括押送看管这批俘虏的官军口粮,他还承诺,他会代替官府,替那些看守俘虏的官军们支付军饷。”

    听完,诸位官员面面相觑。

    这些大盐商果不愧财大气粗,想来他们需要这批俘虏,就是要压榨他们在盐场的劳动力了。

    王植直接捻胡子笑道:“此举大善,想来大司徒那边会感谢牧之替他消除了一个难题。”

    说着,王植环视四周,他见其他人没有异议,便抬首望向陆侍郎。

    在座的都是官场老人,这事一旦拒绝,便是得罪扬州盐商之举,更加会得罪神京那边的大司徒,自然是无人反对。

    陆慎此时眉头尽舒,他笑道:“如此一来,我倒是要感谢牧之一翻了。”

    王植微笑着点了点头,见陆侍郎这边也没有异议,他当即拍下板子。开口道:

    “如此,这些俘虏便交给牧之处理,不知牧之准备派哪一卫过去看守俘虏?要不,直接派一个甲等卫过去驻守如何?”

    对于那些财大气粗的大盐商们要替朝廷养军。

    王植觉得这些大盐商的嘴脸,也并不是那么可恶了。

    众人对于总宪大人最后的那句话,皆是心领神会。大家微笑着望向贾玖。

    对于贾玖会不会与盐商在台面下交换利益。

    他们这些人皆是认为不会。

    早前贾玖奉给陛下的精盐方子,一早已经在官场顶层流传开来。

    按照贾玖这一做法,显然他是不屑参与盐事的。

    贾玖闻言,心底里快速盘算了一下。

    他认为还是不要坑老汪为好,一旦他替老汪开了这个口子。

    想来以后,户部和兵部那边,便会时不时地找老汪喝茶谈心。

    “三千人就好,恰巧我从扬州卫调派了三千人随行,刚好就让扬州卫的人将那批俘虏押往盐商指定之处,想来这事也就三两年的时间。”

    “啊这?才三年啊,要不,贾大人和对方再商量一下,加多几年?”另一边,一位兵部的官员下意识脱口而出。

    很显然,一旦这三千人的军饷有了着落,他们兵部,便可以放心挪用这批军饷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故而,兵部那位官员才会失礼之下说了出来。

    贾玖笑道:“具体几年,且看盐商那边罢。咱们在这说了不算数。”

    兵部官员听了,只能点头应下。

    将那批俘虏解决好。

    贾玖与王植、陆慎他们,在钦差行辕简单用罢饭,便起身告辞离开。

    陆慎将贾玖送至行辕门口,长嘘一口气,说道:“你且放心罢,我会将具体事情落实下去。”

    贾玖点头,笑道:“那好,这段日子劳你多费心了。

    你放心,回京之后,咱们找一个时间,我请你去那间最贵的青楼吃花酒。”

    陆慎笑骂一句,等贾玖的身影消失之后,这才抬脚返回行辕。

    …

    另一边。

    马甲于昨夜带兵,将金陵绣衣卫缴械之后。

    除同知大人得见事败,便在自己的家中自尽身亡。

    经薛蟠派人送来的那本账目追查,牵涉进来的绣衣卫全被马甲打入绣衣卫诏狱。

    指挥同知一职,贾玖准备动议季安来担任。

    此次南下,季安的功劳足够他坐到指挥同知一职。

    不过,这些还要贾玖和季安商量一下。

    毕竟贾玖将他提到这个位置,原意是希望季安替他坐镇金陵。

    主要是帮忙看守太湖和玄武湖两边的产业。

    燕子叽码头,季安已经候在码头一间酒楼中。

    在门口将西宁伯迎进雅间落了座。

    季安满脸疲倦,一面替贾玖堪茶,一面问道:

    “不知伯爷寻卑职过来有什么吩咐,其实伯爷大可不必亲自跑一趟,直接寻人,告知卑职一声便可。”

    贾玖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你这次南下立了功,回京之后陛下定然会重用你。

    不过,我却另有想法,这次过来是想问一下你的意思。”

    接过季安递来的茶盅,贾玖示意他落座。

    “京师绣衣卫里面一个萝卜一个坑,我准备上本奏请陛下,将你提到金陵绣衣卫指挥同知一职。

    如今整个金陵绣衣卫乱糟糟的,我这一提议,陛下那边想必会直接通过。”

    抬手制止季安想要接话,贾玖直接说道:

    “你听我说,文学士此次南下,应是为了盐引改制一事。

    到时候你当了这个指挥同知,其一可以为这件事保架护航。

    其二,也就是我的私事了,你在金陵替我好好看着两处产业。

    时间大概在一两年之内,等盐改一事见效过后,有我举荐,你提为北司指挥一职并不是什么难事。

    你是随我回京,还是留在金陵任指挥同知,你自己好好想一下,来之前,我已经命人将叙功之人核验完毕。

    过一会,我会将发现私军一事飞报陛下,再在其中,给陛下上一道叙功的奏章,在此之前,你自己权衡利弊过后,给我答复。”

    季安听后根本没有多想。

    他先是从坐位起身,神色颇认真地抱拳一礼,而后肃声道:“我听伯爷的,便先留在金陵,等伯爷这边的产业稳定下来后,我再回京替伯爷效力。”

    贾玖拍了拍季安的肩膀,直言道:“你放心,这盐改一事,陛下无比看重。

    哪怕以后改制不成功,但你在金陵这边,身兼指挥同知一职却是有苦劳的,

    等时机成熟,我会上本让陛下将你调回神京,这个时机不会太久。

    如若盐制事成,而你在这边干得也不错,我会替你直接谋取绣衣卫都指使一职。”

    说完,贾玖俯首压了压声音,道:“梁州那个小岛,你多替我留点心,别让有心之人给我破坏掉。

    那处小岛是我主要赚钱的工具,未来,我已经算上你的那份在里面了。”

    季安听完,心头里面流过一股暖流。

    正声道:“伯爷但请放心,梁州如今是伯爷的私人地方,明面上有官府的人照应,暗地里,卑职绝不会让有心之人活着离岛。”

    贾玖抬手压了压,示意季安坐下。

    “接下来,你的任务就是将南边所有盐商的背景,还有他们与朝中哪些大员有所往来,给我打探清楚。”

    而后,待季安落了座,贾玖仔细嘱托起他一些细节来。

    感谢飘翎羽矢老板的打赏,谢谢。

    pS:江南篇接下来是过渡几章,假酒就回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