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红楼:我在大观园种菜 > 第六十六章 旌旗蔽空师叔祖好官威 (求追读!)

第六十六章 旌旗蔽空师叔祖好官威 (求追读!)

作者:幼稚园大师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就在宁国府大开中门,迎接上门的开国勋亲时。

    与此同时,神京城郊的码头官道上,肩摩毂击,车驾延绵不绝。

    码头的外围官道关卡前,已被大批手持刀枪、身披甲胄的军卒们实施戒严。

    码头里面则是人满为患,旌旗猎猎,有代表皇室的龙旒,亦有钦差的旌节。

    惟缺了一面,王命旗牌。

    因运河极其重要,是连接南下的运粮命脉,故而大周有专门清理河道的衙门,闲时便负责维护运河道的畅通无阻。

    运河的河道里,四艘破冰船迎风排头散开。

    两艘高大壮观的楼船,正安静地停泊在运河的河道上面。

    楼船的后面,则是十数艘官船,以及六艘运兵船,每艘运兵船的船头,各嵌进三门佛郎机火炮。

    所有船上的舵手们,正紧张忙碌地或扬帆或做启航的准备。

    码头上面的力夫们,则是不断地往官船上面补给淡水、食物。

    高台处,熙熙攘攘的青绿官袍小吏们,正有条不紊地将一箱箱木盒子,通过长长的栈桥搬运至河道中的楼船甲板。

    另一边的高台处,数不尽的披甲军士,正在队正的喝骂声响中整队,开始列队登船。

    隐约可见,其中还有一队甲士,人人手持大周的制式火器。

    其中一艘楼船甲板上,南下钦差副使之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俞,正神情不快地喝骂着随行人员,命他们加快手上的动作。

    甲板上一众随行官员、小吏们,无不是战战兢兢地驻足垂首听骂。

    等王副使骂完,他们这才点头哈腰复又紧张地忙碌开来。

    骂罢一众随同官员,王俞又喊来一位绿衣小吏,吩咐道:“你,马上往宁国公府跑一趟,让那贾玖赶紧过来,别让他担误了时辰。”

    与他并排而站的另一位副使、吏部右侍郎陆慎,见状,他的眉头轻轻皱起,这王副都御史,似乎是有想和钦差正使揽权的打算。

    从王俞一来到码头,便开始大包独揽,连他这位同属副使的正三品侍郎,都没被他瞧在眼里。

    不过,陆慎微微思忖,便猜到这王俞为何会目中无人,意欲揽权了。

    其人座师,乃首辅杨瑞和,而他又是杨首辅的得意门生。

    显然,科举出身的王俞,应是瞧不上武官出身的西宁伯,对于陛下用勋亲来当这个钦差正使,许是王俞,他的心里正憋着一肚子火呢。

    而目前的兵部尚书一职,恰好空缺!

    大周朝堂对于上位者来说,没有秘密。

    这王俞显然是得了他座师杨首辅的首肯,许是从南下回来,便能坐到兵部尚书的位置。

    陆慎也懒得瞧王俞在他面前耍威风,拱手一揖,和他打了声招呼,便回他的船舱去了。

    昨夜三更天,圣旨才传到府上。

    陆慎被惊醒后,接了南下的旨意送别天使的他,匆忙吩咐下人替他打点行装后,便一直睡不着。

    索性拉着新纳的小妾,吃起小酒,欣赏小妾的舞姿来,如今,他要补觉去了。

    王俞瞧着陆慎离去的背影,目光闪过一丝诧异,然而,他并没有因为陆大人的离开,而感到沾沾自喜。

    这陆慎,他的背后站着的是王易之王大学士。而他,亦是自己争那兵部尚书的强有力对手之一。

    倏地,王俞的注意力,被码头上面的一阵骚动给转移过去。

    下意识想开声训斥几句,话到嘴边却又给咽了回去,等他瞧见始作俑者后,眉头深深皱起。

    圣旨上面,可没有说绣衣卫和探事司的番子们会随行南下啊?

    只见不远处,缓缓驶来三条内务府的宫船,只见每艘宫船的甲板上面,站满了手按绣春刀的大批绣衣卫,以及十数名探事司的番子们。

    内务府宗室宫船上面,正打着数条旗旌、有绣衣卫南指挥司指挥同知,绣衣卫北指挥司千户、探事司千户等。

    却在此时,王俞瞧见两位太医院的太院,正被一名小吏引领着上了楼船。

    见状,王俞抬手,不由自住地抚了一把颌下胡须。

    陛下厚恩呀,自己一把老骨头了,陛下还不忘一路派太医随行。

    王俞的心底不由得万分激动。

    就这样,码头上面,装箱的装箱,往船上补给食品的,皆是有条不紊地紧张忙碌着。

    看见如此景象。

    王俞一甩正三品紫色官袍,双手负背立在楼船甲板上面,一时之间,意气风发!

    这趟南下,将是他王俞的仕途中,墨彩浓厚的一笔。

    ……

    午时三刻。

    一众南下的随行官员,总算是等到了钦差正使的到来。

    码头上面,启程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

    一队彪悍的绣衣卫,骑着有别于京营的战马,正打马朝码头奔来,烟尘滚滚的后面,则是好几辆随行车驾。

    官船甲板上面的官员小吏们,听见动静纷纷抬头。

    当他们瞧见后面的车驾时,众人面面相觑,默不作声!

    到底是小小年纪,骤然蒙受天恩,竟然胆大包天的带了女眷随行。

    王俞在船舱里面,听到官员前来传禀,钦差正史到了。

    当得知贾玖还带着一批女眷随行时。

    王俞的脸色见着一丝怒容,刚想起来的身子一顿,原本准备出船舱迎接的念头,登时便打消下来。

    原就对那贾玖迟迟不来,王俞心里早已生起一丝怨念,以及一丝羡慕妒忌,如果不是这个人,许是钦差正使就是自己的了。

    又因他自己的座师是当朝首辅,加上王俞经年坐衙都察院,对那位小小少年,何来尊敬之说。

    打发传禀的官员退下去之后,王俞冷笑一声:“看来,这竖子不足于谋也,如此也好,竖子如此行径,更加便于自己独揽大权。”

    另一边的陆慎,得闻钦差正使到了,遂马上在船舱整理一下官帽衣容。

    匆匆来到甲板,陆慎吩咐一众随行有品级的官员,随他下了楼船亲迎在码头高台上。

    ……

    “师傅快瞧!喔喔喔!”

    “好大的阵仗!发了发了。”

    “这下我可以仗着师叔祖的官威。”

    “我可以去扬州城那座山,那座庙,那座后山处,在妙玉师太面前抖抖威风啦!嘿嘿,让她老是一见我便要考教一翻。”

    骑在高头大马上面的游咏,甫一瞧见运河道上面,那一溜长排开的楼船、官船、宫船。

    一队队披甲的军士,立定甲板之上,旌旗蔽空。

    以及崁进了漆黑冰冷、佛郎机炮的六艘运兵船舰。

    游咏登时激动得脸红耳赤,大喊大叫起来!

    游方道长也是满脸兴奋之色,一改早前的萎靡不振。

    任怂受了游咏的情绪感染,一张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贾玖身披朱红色天竺绸飞鱼袍,头戴锦缎无翼乌纱帽,帽子的正端崁镶着宝石,束腰的玉带上面,斜挎着一柄御赐绣春刀,脚下踏着黑牛乌皮皂靴。

    听见游咏的呼喊,正骑在战马上眉头紧锁的贾玖,登时被吸引住。

    贾玖抬头远远一瞧,扬了扬剑眉,刚舒展的眉头又被心中的疑惑给填充。

    半响,长舒了一口气的贾玖,回首望了一眼身后的车驾。

    那辆马车里面,正是林黛玉、薛宝钗并雪雁她们,紧跟着她们的马车,便是她们的贴身嬷嬷和丫鬟们。

    再后面的一驾马车里面,则是茜雪、香菱、晴雯、封大娘她们。

    之后那辆,则是济世堂的杨大夫并她的孙女,以及两名侍女。

    以及,最后面的薛蟠、贾琏和一众随行的西府奴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