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任尔东南西北风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初二走外婆,初三拜丈人。
这两天和他们仨无关,闲着在家里晒晒太阳,给念娣辅导辅导课文,书本是找富贵他弟借的旧的,一年级二年级的都有,话说富贵读书不咋样,他弟还不错,两人现在都在同一个班,都读五年级。
“吃,嗯,陈。你看这个叫声母,拆开单独读次c,这个读喝h,组在一起读吃ch……”
“先喝再吃?”念娣仰脸认真道。
“呃…也对,你觉得怎么好记就怎么记,嗯我们继续写下一个…”
念娣很聪明,二十六个拼音字母两天时间就学会了,就是口音还有点重,得慢慢纠正。
白天学文科,晚上就是理科了。
四方桌上,油灯下,念娣一板一眼的在本子上写数字,虽然慢却很认真,陈平安告诉她,这一个本子要两毛钱,她可不敢浪费了。
十以内的她会,现在学的是百以内的,还附带加减等号这些常用到的符号。
大姐在一旁借着灯光缝布料,陈平安以前那件旧棉袄彻底报废下岗了,她舍不得就这么扔了,用剪刀把好点的都裁剪下来,留着以后用。
“太简陋了。”陈平安放下旧课本,感叹道。
现在的小学只教两样,语文和算术,算术就是以后的数学,现在他们这就叫这名。
每一本书都只有指甲厚,教学量在陈平安看来还不如后世幼儿园大班来的多,内容就不说了,充满了这个时代的特色,特别是语文,都是思(预)想语(防)录。
陈平安挑了挑灯芯,走过去俯身看了眼念娣写的,字迹娟秀工整,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可以加快点教学速度。
次日,全家出动,他们要去公社姑奶奶家拜年。
往年都是姑奶奶家几个表叔先来给爷爷拜年,爷爷现在走了,姑奶奶就为长,该他们先去拜。
路上都是走路赶亲戚的人,手里都提着点拜年的节礼,陈平安家也不例外。
一挂二斤肥猪肉,一包白糖一把粗粮面条。
这算是比较重的年礼了,在家商量过了,几个表叔不熟,但姑奶奶一直都对他们几个很好,只要他们去了公社上她家,都会偷偷塞点吃的给他们带回来。
越靠近公社人越多,陈平安还看到了有人骑着自行车,这在农村可是个稀罕物件,整个茅草村都没一辆。
倒是牛马驴子挺多的,但那都是队里的公共财产,平时没人能用。
姑奶奶家靠近公社学校边,老两口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其他几个儿女都嫁人的嫁人了,分家的分家了。
姑老爷以前在街上粮站里上班,他们住的这地以前是老粮站宿舍,七八年前粮站搬到新街那边去了,这里就慢慢有些破败了。
从一扇锈迹斑斑的铁栅门进去,穿过一片晒粮的平地,就到了一排青砖青瓦的宿舍屋前,中间贴对联那家就是。
明显陈平安几人的到来,让他们有些错愕,小表叔连忙上前接过礼物,招呼他们进屋。
“你们这三孩子,来就来提这些东西干嘛?嚯,好家伙,还有肉!”
小表叔提着东西,站在一边有些不知所措,抬眼望向他爹娘,等他娘点头了才送到里屋。
“来,平安,招娣里面坐。”
一番寒暄过后,姑奶奶给他们一人调了碗麦乳精,陈平安尝了尝,还挺甜。
“平安啊,过完年你们有什么打算?你们队长给你们派工没?”姑老爷问道。
“姑老爷,我们不上工,我和二姐去念书,大姐要在家带小妹哩。”陈平安放下碗,恭敬回答道。
他这位姑老爷可不得了,出了名的死板固执,做什么事都一板一眼,就这性格以前在单位得罪不少人,要不然也不会一直住在这。
几个孩子也不和他亲***时来往的少。
“念书是好事。”姑老爷先是点头赞同,接着马上话一转:“你们都不上工,吃什么?喝什么?我看有一个人去念书就行了,其他人上工赚工分养家才是正理啊。”
姑老爷话里虽然没明说,但大家都明白,他想说的是啥,他反对念娣去念书。
老一辈嘛,重男轻女观念根深固蒂,陈平安听了也没生气,他现在唯一认的长辈就是这两位了,话虽难听,但也是为他们这个小家好。
还好,念娣她们姐俩去后面厨房帮忙做饭去了,没在现场听。
“姑老爷,念娣很聪明,不读书可惜了,我们不上工,我也能赚钱养住这个家,您放心。”
“还去送福吗?这年都过完了。”
陈平安心头一惊,怎么他们住在公社也知道了。
又是一番苦口婆心的规劝,见陈平安不为所动,姑老爷就停下了话头,他只是个姑老爷,不是他嫡亲爷,今天说这么多已经是看在他们几个年纪都小,才耐着性子多说几句。
“小表婶呢?”陈平安叉开话头问道,从进来起就没看到人,平日话多的小表叔今天也表现的异常安静。
“噢,有事回娘家去了。”表叔说完就又低着头无语了。
这是有事啊,估计小两口闹矛盾了,陈平安不再多问。
中午吃了顿饭,陈平安几人告辞回家,姑奶奶和表叔一直送他们到公社大路口才返回。
“姐,你拿着吧。”
陈平安哭笑不得的把手中的两块钱递给念娣,这是姑奶奶强行塞到他口袋的,大路边实在不好过多推让,只得接着。
姑老爷早就退休让大儿子接班了,小表叔也才结婚两年,还在电站跟人当学徒,老两口能有什么钱,平时都过的艰难,中午那顿饭,唯一的肉菜还是他们提过去的。
回家的路上,念娣一改往日的活泼笑脸,沉默不语跟在后头。到家开门时,她突然说道:
“平安,我还是不去念书了吧,姑老爷说的在理,我们现在是有点钱,总有一天会花没的,再说,我也不想你再去送福了,村里好多人都说你是乞讨要饭的拐子,我和姐轮流去上工赚工分,我们不要被人看不起。”
“你听到了?”
“嗯。”
陈平安推开门,回头从大姐手里抱上丫头,不容置疑说道:
“书必须读,村里人爱说啥让他们说去,我不在乎,咱们自己过好就行了。”
…………
初二走外婆,初三拜丈人。
这两天和他们仨无关,闲着在家里晒晒太阳,给念娣辅导辅导课文,书本是找富贵他弟借的旧的,一年级二年级的都有,话说富贵读书不咋样,他弟还不错,两人现在都在同一个班,都读五年级。
“吃,嗯,陈。你看这个叫声母,拆开单独读次c,这个读喝h,组在一起读吃ch……”
“先喝再吃?”念娣仰脸认真道。
“呃…也对,你觉得怎么好记就怎么记,嗯我们继续写下一个…”
念娣很聪明,二十六个拼音字母两天时间就学会了,就是口音还有点重,得慢慢纠正。
白天学文科,晚上就是理科了。
四方桌上,油灯下,念娣一板一眼的在本子上写数字,虽然慢却很认真,陈平安告诉她,这一个本子要两毛钱,她可不敢浪费了。
十以内的她会,现在学的是百以内的,还附带加减等号这些常用到的符号。
大姐在一旁借着灯光缝布料,陈平安以前那件旧棉袄彻底报废下岗了,她舍不得就这么扔了,用剪刀把好点的都裁剪下来,留着以后用。
“太简陋了。”陈平安放下旧课本,感叹道。
现在的小学只教两样,语文和算术,算术就是以后的数学,现在他们这就叫这名。
每一本书都只有指甲厚,教学量在陈平安看来还不如后世幼儿园大班来的多,内容就不说了,充满了这个时代的特色,特别是语文,都是思(预)想语(防)录。
陈平安挑了挑灯芯,走过去俯身看了眼念娣写的,字迹娟秀工整,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可以加快点教学速度。
次日,全家出动,他们要去公社姑奶奶家拜年。
往年都是姑奶奶家几个表叔先来给爷爷拜年,爷爷现在走了,姑奶奶就为长,该他们先去拜。
路上都是走路赶亲戚的人,手里都提着点拜年的节礼,陈平安家也不例外。
一挂二斤肥猪肉,一包白糖一把粗粮面条。
这算是比较重的年礼了,在家商量过了,几个表叔不熟,但姑奶奶一直都对他们几个很好,只要他们去了公社上她家,都会偷偷塞点吃的给他们带回来。
越靠近公社人越多,陈平安还看到了有人骑着自行车,这在农村可是个稀罕物件,整个茅草村都没一辆。
倒是牛马驴子挺多的,但那都是队里的公共财产,平时没人能用。
姑奶奶家靠近公社学校边,老两口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其他几个儿女都嫁人的嫁人了,分家的分家了。
姑老爷以前在街上粮站里上班,他们住的这地以前是老粮站宿舍,七八年前粮站搬到新街那边去了,这里就慢慢有些破败了。
从一扇锈迹斑斑的铁栅门进去,穿过一片晒粮的平地,就到了一排青砖青瓦的宿舍屋前,中间贴对联那家就是。
明显陈平安几人的到来,让他们有些错愕,小表叔连忙上前接过礼物,招呼他们进屋。
“你们这三孩子,来就来提这些东西干嘛?嚯,好家伙,还有肉!”
小表叔提着东西,站在一边有些不知所措,抬眼望向他爹娘,等他娘点头了才送到里屋。
“来,平安,招娣里面坐。”
一番寒暄过后,姑奶奶给他们一人调了碗麦乳精,陈平安尝了尝,还挺甜。
“平安啊,过完年你们有什么打算?你们队长给你们派工没?”姑老爷问道。
“姑老爷,我们不上工,我和二姐去念书,大姐要在家带小妹哩。”陈平安放下碗,恭敬回答道。
他这位姑老爷可不得了,出了名的死板固执,做什么事都一板一眼,就这性格以前在单位得罪不少人,要不然也不会一直住在这。
几个孩子也不和他亲***时来往的少。
“念书是好事。”姑老爷先是点头赞同,接着马上话一转:“你们都不上工,吃什么?喝什么?我看有一个人去念书就行了,其他人上工赚工分养家才是正理啊。”
姑老爷话里虽然没明说,但大家都明白,他想说的是啥,他反对念娣去念书。
老一辈嘛,重男轻女观念根深固蒂,陈平安听了也没生气,他现在唯一认的长辈就是这两位了,话虽难听,但也是为他们这个小家好。
还好,念娣她们姐俩去后面厨房帮忙做饭去了,没在现场听。
“姑老爷,念娣很聪明,不读书可惜了,我们不上工,我也能赚钱养住这个家,您放心。”
“还去送福吗?这年都过完了。”
陈平安心头一惊,怎么他们住在公社也知道了。
又是一番苦口婆心的规劝,见陈平安不为所动,姑老爷就停下了话头,他只是个姑老爷,不是他嫡亲爷,今天说这么多已经是看在他们几个年纪都小,才耐着性子多说几句。
“小表婶呢?”陈平安叉开话头问道,从进来起就没看到人,平日话多的小表叔今天也表现的异常安静。
“噢,有事回娘家去了。”表叔说完就又低着头无语了。
这是有事啊,估计小两口闹矛盾了,陈平安不再多问。
中午吃了顿饭,陈平安几人告辞回家,姑奶奶和表叔一直送他们到公社大路口才返回。
“姐,你拿着吧。”
陈平安哭笑不得的把手中的两块钱递给念娣,这是姑奶奶强行塞到他口袋的,大路边实在不好过多推让,只得接着。
姑老爷早就退休让大儿子接班了,小表叔也才结婚两年,还在电站跟人当学徒,老两口能有什么钱,平时都过的艰难,中午那顿饭,唯一的肉菜还是他们提过去的。
回家的路上,念娣一改往日的活泼笑脸,沉默不语跟在后头。到家开门时,她突然说道:
“平安,我还是不去念书了吧,姑老爷说的在理,我们现在是有点钱,总有一天会花没的,再说,我也不想你再去送福了,村里好多人都说你是乞讨要饭的拐子,我和姐轮流去上工赚工分,我们不要被人看不起。”
“你听到了?”
“嗯。”
陈平安推开门,回头从大姐手里抱上丫头,不容置疑说道:
“书必须读,村里人爱说啥让他们说去,我不在乎,咱们自己过好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