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 第一百一十章 辽与回鹘

第一百一十章 辽与回鹘

作者:这一纸浅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97章 辽与回鹘

    话说杨惟忠在鼓舞将士备战时,古玉门关外这支来历不明的大军也注意到了他们前方的宋军。

    待斥候汇报情况后,这支大军的统帅十分诧异,“宋军真是无处不在,我辽国决意突袭兴庆府时能半路碰到宋军,这一次要突袭敦煌城,又在外围遭遇宋军,实在是可恶。”

    这支大军的主体是辽国驻扎在高昌回鹘境内帮助回鹘对抗喀喇汗王朝的契丹人,共有两万余人,不过他们全部是回鹘人装扮,主帅是曾在定州被宋军击溃的萧奉先。

    去年,他和耶律阿思败退临潢府后,耶律洪基勃然大怒,将耶律阿思贬官,由北院枢密使降级为北院大王。

    萧奉先反倒在耶律俨的力保下没有被责罚,耶律俨其人经过一番思量后认为辽国此败影响深远,为避免高昌回鹘脱离掌控,就派萧奉先到高昌回鹘境内搅乱两国关系。

    而费时一两个月才赶到高昌回鹘的萧奉先很快就发现回鹘王室担心大宋和喀喇汗王朝联手西征,有意同大宋和解,甚至不惜纳贡称臣。

    为了不使回鹘这个计划得逞,萧奉先决心先下手为强,率军扮做回鹘人突袭宋军,将回鹘彻底拉上贼船。

    这才有了这次的玉门关遭遇。

    这时观看完汴梁城盛景,返回驿馆休息的回鹘使者尚在思考觐见大宋天子的事,完全不知道玉门关将有人替他们回鹘做出重要决定。

    而使他们陷入如此境地的,恰恰是他们和辽国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两国复杂关系可以追溯到回鹘怀仁可汗骨力裴罗时期,那时他联合葛逻禄和拔悉密等部族一同攻灭后突厥汗国并杀死后突厥末代可汗白眉,此后回鹘的实力进入了极盛期。

    在此期间,回鹘和当时活动于东北亚地区的契丹人就发生了比较密切的接触。当时大唐王朝已经岌岌可危,而回鹘则处于极盛期,所以周边许多部族都曾向回鹘称臣,其中就包括契丹人。

    契丹人向回鹘称臣,除了定期向回鹘缴纳一定贡赋之外,还要接受回鹘派遣的监国,也就是在名义上要接受回鹘的统治。

    当然,这种“统治”只是名义上的,回鹘派遣的监国其实基本只负责让契丹人按时足量给回鹘上贡。后世的很多史料都表明,当时双方就有了大量人员往来是没有疑问的。

    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太久,中原陷入五代十国乱局后,回鹘上层也开始内乱。

    由于内耗严重,内讧不断,长期统治回鹘的药罗葛部被推翻,另外一个铁勒部族阿跌氏夺取了政权,回鹘由此有极盛陷入衰败,并最终在公元846年,回鹘被此前臣服于自己的黠戛斯(柯尔克孜)部灭亡。

    此后回鹘后裔一部分南下汉地,融入汉族之中,另外一些人则先后西迁,在后来形成了高昌回鹘、葱岭回鹘(喀喇汗王朝)和甘州回鹘等政权。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回鹘人则留在了回鹘故地。

    这一时期,因为回鹘和契丹双方的强弱发生逆转,双方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首先是位于天山东部的高昌回鹘开始向契丹称臣。不久之后,契丹反过来开始向高昌回鹘派驻了监国。

    后来契丹人建立辽国,双方正式确立藩属关系,在喀喇汗王朝东扩期间,辽国应回鹘人请求还在高昌回鹘领地内派驻重兵,与其一同防范喀喇汗王国的入侵。

    在此期间,曾有相当数量的契丹人迁入高昌回鹘领地内,契丹公主还曾嫁入高昌回鹘。

    此外,辽国还将盘踞在回鹘故地的黠戛斯驱逐,将回鹘故地占领。而一些史料记载,在辽国征服了回鹘故地之后,当地的许多回鹘部众融入了契丹各部之中。也就是说,后来的契丹人里,其实很大可能是包含有许多回鹘后裔的。

    但这些还远远不是辽国同回鹘复杂关系的全部。

    辽国从上到下所有的贵族和将领到普通牧民,都只有两个姓氏,一是辽国皇族姓氏耶律,另外一个就是与耶律氏长期联姻的萧氏。

    而皇后萧氏一族是具备回鹘血统的。

    契丹人的萧姓族人其实本来并不姓萧,而是来自辽国原有的几个不同部落。

    在契丹自立之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非常喜欢汉朝时萧何辅助刘邦(耶律阿保机曾有个汉名叫刘亿)的典故,所以将萧姓这个汉姓赐给了当时自己倚重的两个契丹部落拔里氏和乙室氏。在他的儿子耶律德光即位之后,则又把萧姓赐给了自己的母亲述律平(也就是耶律阿保机的皇后)所出身的述律家族。

    而这个述律家族,就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回鹘后裔家族

    因为根据《辽史》等权威史书记载,述律平的五世祖叫述律糯思,他就是一个回鹘人。

    通过这种互相通婚,辽和高昌回鹘之间形成了传统上只有中原王朝与周边部族才可能形成的“甥舅关系”和彼此较高的政治互信。

    正是基于此,辽国曾经多次干涉高昌回鹘的内政。统和(公元983——1012)初年,高昌回鹘曾经尝试与宋朝发展关系,宋遣使王延德回访高昌回鹘。

    彼时的大宋和辽国还是水火不容的死敌,觉察到威胁的辽国则遣使劝说高昌回鹘王室,“闻汉遣使入鞑靼而道出王境,诱王窥边,宜早送至鞑靼,无使久留……汉使来觇视封域,将有异图,王当察之。”宋使王延德探听到这一消息之后,直接告知高昌回鹘王:“契丹素不顺中国,今乃反间,我欲杀之。”在高昌回鹘王苦苦劝说后,宋使才放弃这一打算。

    此事件后,高昌回鹘对宋的朝贡,远远无法与对辽朝贡相比。

    在真实的历史上辽国君臣基于统和初年高昌回鹘有通宋之举,担心战局不明朗而对高昌回鹘再次通宋采取了防制举措。

    辽国开始专门设立回鹘国单于府,这一单于府可能不仅掌管辽境内的回鹘人事务,也秉持类似汉地的“因俗而治”原则,参与高昌回鹘的管理事务。

    重熙二十二年(1053),回鹘国单于府“诏回鹘部副使以契丹人充”,证明辽对于回鹘事务的重视。

    当然,作为宗藩关系的规范,辽有军事上救援藩属国的义务,也曾经在高昌回鹘国难迫近之时给予过协助,也就是派兵对抗喀喇汗王朝。

    这也是萧奉先所统帅的兵力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