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古今中外奇案录 > 第190章 货郎

第190章 货郎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民国初年的兴化,有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知事大人,姓杨。他的政绩斐然,为这一方土地带来了难得的和平与安宁。他的善举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百姓的心田,人们提起他,总是满怀敬意。

    就在这个平静的小城,一桩离奇的命案突然打破了宁静。一日,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县知事府的宁静,一位乡人面色惨白,气喘吁吁地闯了进来,声音颤抖地报告了一桩命案。

    杨公闻讯,立刻召集人手,火速赶往现场。只见一对夫妇惨死,丈夫倒在村外的田野上,而妻子则死于家中,两人的身体竟都一丝不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更为蹊跷的是,家中财物完好无损,显然凶手并非为财而来。

    杨公眉头紧锁,开始仔细勘察现场。他召来邻人和乡间干部,询问夫妇二人是否与人结怨。众人纷纷摇头,表示这对夫妇平日待人谦和有礼,从未与人发生过冲突。

    这时,一位近邻的乡人哽咽着述说了他的悲痛。他告诉杨公,这对夫妇是他见过的最善良的人。他时常因家境贫寒而向他们借贷,而这对夫妇总是慷慨相助,从未让他失望过。如今,这对好心人却惨遭毒手,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杨公听着乡人的诉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他深知,这桩命案背后必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决心要查出真相,为这对无辜的夫妇讨回公道。

    于是,他吩咐乡里主事的里正为死者穿好衣物,妥善安葬。同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揭开这桩命案的真相,让凶手受到应有的惩罚。而这一切,都将成为兴化小城一个悬疑重重的谜团,等待着杨公去一一解开。

    杨公回到县知事署衙后,立刻下令务必尽快缉拿凶手。然而,经过多方侦查,凶手仿佛人间蒸发,毫无踪迹可循。杨公反复查证核实案情,却仍未能找到新的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起案件逐渐变得扑朔迷离,成了一桩悬而未决的疑案,不知何时才能真相大白。

    一年多后,杨公奉调离任,新知事徐公接任。徐公乃江右才子,年纪虽轻但才华横溢,曾在省里屡建奇功,以审案有方、断案如神而着称。巡抚大人对他颇为器重,特地派他到兴化来。

    徐公上任后,听取狱官汇报此案时心生疑惑。他决定亲自下乡重新勘查现场,并决定开棺验尸。当棺木被打开时,死者尸体已经腐烂不堪,痕迹难辨。然而,徐公细心观察,竟发现致命伤口位于小腹处,似乎是一人所为。他查阅卷宗,比对伤口大小尺寸,越发确定两人是被同一人所杀,且凶器为同一把刀。

    徐公陷入沉思,他想不通为何凶手要同时杀害这对夫妇。若是与男子有仇,杀之尚可理解,但为何又要牵连无辜的妇人?更何况,夫妇二人一死在外,一死在室,且都赤身裸体,这究竟是何等诡异的动机?徐公眉头紧锁,一时难以作出判断。他命人将尸体重新掩埋,打道回府,心中却充满了对这起案件的疑惑和好奇。

    徐公自下乡勘查归来后,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仿佛被这桩离奇的案件牢牢牵住了心神,连吃饭睡觉都忘了。一日,他灵光一闪,突然意识到卷宗中记载的一个奇怪细节:凶手是在午后黄昏时分动手的,这个时间点人们通常还未就寝,为何男女死者都一丝不挂,而且家中财物并未遗失,也没有凌乱的迹象。徐公心中一动,暗想这莫非与奸情有关?这个念头让他看到了破案的曙光。

    第二天,徐公换上了便装,化身成一个普通的村民,开始在案发地附近进行暗访。他走访了十多日,几乎成了村里的熟人,连村里的男女老幼都认识他了。他常常在小茶店里坐着,一边喝茶一边和村民们聊天,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了村里最近发生的各种事情。

    让徐公失望的是,他并没有发现村里有什么作风不正的女人或者游手好闲的男人。他召来村中的里正,详细询问了自从夫妇二人被杀后,附近村落是否有无故失踪的人。里正回答说没有。徐公又问那男子生前是否有相好的女人,女子是否有外遇的男人,里正还是摇头说没有。徐公不甘心,又问村里是否有寡妇等着再嫁,或者鳏夫等着再娶的情况,里正依然回答没有。

    徐公感到无比困惑,他似乎已经问遍了所有可能的问题,但案件依然毫无头绪。这桩离奇的命案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凶手又是何方神圣?徐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知道,要想揭开这桩谜案,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徐公深思熟虑后,将死者的四方邻居都召集了起来,再次询问之前向里正提出的那几个问题。然而,这些人的回答都含糊其辞,缺乏坚定的否定。唯独邻居张某,他斩钉截铁地表示没有那些事情发生。徐公不禁好奇,追问道:“你为何如此确信没有那些事呢?”张某这才解释说,这对死者夫妇平日都以礼法自守,对自己也有恩,所以他十分了解他们。

    徐公听后,摸着下巴,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但他并未表露出任何情绪,只是让众人离去。他本打算再进行秘密调查,但担心被人认出,只好作罢。

    经过这一番深入的调查,徐公越发觉得,杀死这对夫妇的凶手必定就在附近。特别是那男子死于村外,他的衣物很可能还在凶手家中。徐公灵机一动,想到自己手下有不少江右人,其中有些游客会用瓷器换取衣物和铜钱为生。于是,他派手下李某挑着瓷器,到死者家附近进行交易。

    李某按照徐公的吩咐,第二天便出发了。他来到死者家门外,倚着担子,开始讲述死者夫妇的悲惨遭遇,以及凶手尚未落网的遗憾。他边说边抬头望向天空,仿佛在默默祈祷死者的灵魂能够安息,并帮助他们早日缉拿凶手。

    就在这时,死者的邻居妇人突然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把刀。她向李某推销这把刀,说它锋利无比,能切坚硬之物。但担心小孩子玩耍时会受伤,所以愿意用它换取瓷器。李某接过刀仔细察看,发现它确实锋利异常,刀背厚重而刀刃薄如蝉翼,分量十足。更让他惊讶的是,刀尖的大小与死者夫妇的伤口颇为相似。他心中一动,没有再多说什么,便给了妇人一对饭碗,换下了这把刀。

    夜幕降临,李某带着那把刀匆匆返回,将其呈献给徐公。徐公立刻取出卷宗,对照死者伤口的尺寸与刀尖进行对比,竟然分毫不差。他心中一阵狂喜,连声叹道:“案情终于明朗了!”他反思自己之前的调查,原来是舍近求远,难怪一直毫无头绪。回想起之前召见死者邻居时,只有张某的回答与众不同,当时他就心生疑虑。如今见到这把刀,他心中的疑惑烟消云散,确信凶手就是那位紧邻的张某。

    第二天一早,徐公立刻派人将死者的邻居们传唤到大堂。待众人到齐后,他坐在高台上,面色严峻地说道:“死者昨夜托梦于我,告诉我凶手就是他们的近邻,因奸情而起杀心。他还说,因奸杀人虽是大不敬,但望凶手能主动坦白,免受酷刑之苦。”这时,众人中有一人面色微变,正是那位紧邻的张某。徐公看在眼里,心中已有定数。

    他知道,若突然质问张某,他必定矢口否认;若立即用刑,又缺乏确凿证据,恐遭人非议。于是,他目光扫过众人,注意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相貌端庄,给人一种忠诚厚道的感觉。徐公与他寒暄几句后,便暂时退入内室。

    随后,他单独召见那位老者,用温和的语气与他交谈。他透露自己已经锁定凶手,但担心对方抵赖,希望老者能提供一些线索。他试探性地问道:“那位死者与张某的妻子是否有染?”老者闻言大惊,立刻反问:“公何以知之?”他坦言此事极为隐秘,除了自己以外,村里无人知晓。徐公点头微笑,嘱咐他不要泄露此事。

    回到大堂后,徐公让众人各自寻找保人,然后一一释放。唯有紧邻的张某因有嫌疑被暂时拘押在监狱中。徐公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徐公为了进一步查明真相,下令拘传张某的妻子前来询问。当她被带到大堂上时,徐公突然怒拍桌案,厉声质问道:“那对夫妇因你而死,你怎能心安理得,如此冷酷无情?如今,你丈夫已经招认是他杀了人,但他又供述说,实际上是你起了杀心,提出了杀人的计划。现在,你该如何为自己辩解?”

    听到徐公的话,那妇人顿时惊慌失措,大声喊道:“这简直是天大的冤枉啊!是我丈夫那个混蛋杀了人,现在又反过来诬陷我,这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徐公见状,立即下令将张某押到大堂,让他们夫妇二人当面对质。令人惊讶的是,在没有使用任何刑具的情况下,凶手张某很快就服罪了,案情终于真相大白。

    此事传出后,全县百姓无不称赞徐公断案如神。原来,被杀的那名男子私下里与张某的妻子有染,两人多次偷偷幽会。然而,这段秘密恋情最终被张某发现了。虽然张某心中愤怒,但他看到那男子的妻子相貌出众,远胜于自己的老婆,于是心生一计,打算用“以羊换牛”的计策来报复。

    张某虽然发现了妻子与那男子的私情,但他并没有揭穿,反而表面上与那男子保持友好关系。然而,那男子对张某的大度并不领情,反而对自己的妻子看管得更严了,不让张某有任何可乘之机。同时,他也觉得对不起张某,因此在与张某的交往中总是表现得十分宽厚。

    这样一来,张某就经常趁机去那男子家里,故意与其妻子调笑嬉闹。那妇人有时也参与其中,那男子虽然无法完全禁止,但心中却越来越不满。久而久之,张某觉得机会来了,开始暗中寻找合适的时机实施自己的计划。

    在一个阴郁的傍晚,张某精心策划了一场谋杀。他谎称外出有事,悄悄藏身于一座荒废的园子里,静待猎物上钩。天色渐渐暗下来,那男子如期前来敲打张某家的门,张某的老婆欢快地开门迎接,两人一同消失在屋内。

    张某见状,知道时机已到。他悄无声息地走出废园,蹑手蹑脚地来到那男子家门前,抬手轻轻叩门。屋内,那男子的老婆以为是丈夫回来了,端着油灯前来开门。她边开门边疑惑地问:“你不是说今晚可能不回来吗?怎么这么快又回来了?”张某含糊其辞,趁门刚开一道缝时,他迅速侧身挤了进去。

    一进屋,张某故意装作慌张的样子,一脚踢灭了地上的油灯。由于天色已晚且阴雨绵绵,屋内一片漆黑,那妇人看不清来人是谁。她责备张某动作粗鲁,弄灭了灯,害得她撞到石头,疼痛难忍。张某默不作声,迅速摸黑进入房间。由于他经常来这家,对房间布局了如指掌。他摸索着来到卧室床边,迅速宽衣解带,躺在了榻上。

    不一会儿,那妇人也来到床边。见男人不愿多说话,她也不再言语,脱下衣服上了床。躺下后,她自言自语地抱怨道:“也不知你跟谁怄气,问话也不答,叫你也不应,真能把人闷死。”张某趁机翻身而起,一把抱住妇人。那妇人正因气闷,见男人主动示好,便顺水推舟,与他缠绵起来。

    事后,那妇人感觉有些不对劲,急忙赤身下床点燃灯火查看。当她凑近床边一看,惊恐地发现床上之人并非自己丈夫,而是邻居张某。她惊呼出声,试图抓住张某的头发将其撕扯下来。张某见势不妙,劝说无果,又被抓住头发无法挣脱,情急之下瞥见桌上有一把刀子。原来这刀是妇人因丈夫常夜归而备来防身的。张某迅速拿起刀,用力刺向妇人腹部。由于用力过猛,妇人伤重倒地,再无声息。

    张某见闯下大祸,不敢久留。他慌忙抓起床边衣物盖在妇人尸体上,夺门而出。刚出门又返身回来,取走那把刀并吹熄灯火,这才仓皇逃窜。从此,这起离奇的谋杀案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张某的罪行也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张某逃出门后,本打算一走了之,却发现自己身无分文。想到家中还有些积蓄,他决定先回家搜刮些钱财再作打算。他心知妻子性格强悍,不会轻易交出钱财,于是心生一计,持刀而归,打算用这把刀作为威胁,迫使妻子交出财物。

    张某翻墙回到自家院内,悄悄来到窗下。他刚一站定,便听到屋内传来妻子与那男子亲昵的私语声,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再也按捺不住,猛地挥刀砍向窗棂,破窗而入。

    那男子见张某突然闯入,惊慌失措,想要起身逃跑。但就在他刚下床准备开门的时候,张某已经追到了他的跟前。男子情急之下转身想要夺下张某手中的刀,却被张某一刀刺入小腹,当场倒地身亡。

    这一幕把张某的妻子吓得魂飞魄散,她呆呆地躲在床角,直到情夫死去才回过神来。她惊恐地看着张某,颤声说道:“你……你杀人了,这可怎么办?”张某本想一不做二不休,将妻子也一并杀死,但想到平时妻子如虎似狼,他竟有些不敢下手。而且此时他心慌意乱,已经连杀两人,原先的勇气早已荡然无存。

    张某还没拿定主意该如何处置妻子时,突然听到妻子冷静地说:“那个男人已经死了,你如果现在逃走,岂不是授人以柄?不如你用小船把这具尸体运到村外荒僻处,然后回来安心待在家里。这样一来,谁还敢说是你杀的人?”

    张某一听,觉得妻子的主意似乎有些道理。他心中虽然仍有些慌乱,但已经渐渐冷静下来。他知道自己现在必须保持镇定,不能被恐惧和慌乱冲昏了头脑。于是,他按照妻子的建议,用小船将尸体运到了村外荒僻处,然后回来安心待在家里。

    他并不知道,这场谋杀案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阴影。他开始担心自己的罪行会被揭穿,整日提心吊胆,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张某听了老婆的建议,觉得颇有道理,便决定照做。趁着夜色朦胧,他小心翼翼地将那男子的尸体抱上小舟,然后摇船驶向村外。大约行了一里多地,张某将尸体扔下,然后迅速划船返回家中。

    回到家后,张某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开始处理现场。他将那男子的衣服收拾起来,扔进自家的一口枯井中,并在上面倾倒了一些烂泥等废物,以掩盖痕迹。处理完这些后,张某才告诉老婆,他还杀死了那男子的妻子,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张某和他的老婆都深知此事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两人共同约定,无论如何都不能向外界透露半点风声,必须严守同盟,以求了结此事。

    就这样,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似乎一切都风平浪静。然而,张某心中始终有一个隐忧——那把杀人的刀子还留在家中。他生怕某天因为这把刀子而牵连出整个案子。

    终于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以瓷器换物的货郎。张某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他用那把杀人的刀子换了一对瓷碗。他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彻底摆脱隐忧,过上太平日子了。

    张某哪里知道,他的这个举动正中了徐公的计策,落入了他的圈套之中。徐公为了查明真相,早已暗中布下了天罗地网。他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推理,最终锁定了张某为嫌疑人。

    徐公不忍死者含冤莫白,他深思熟虑,终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侦破了疑案,将罪犯张某绳之以法。死者终于得以昭雪,而张某也为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你如何精心策划、巧妙掩饰,最终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因一时的贪念或冲动而走上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