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西瓜地命案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成化年间的江西吉安县,古朴宁静的田园画卷下,隐藏着一股暗潮汹涌的危机。一日清晨,乡民王俭如常牵着他的耕牛,踏着朝露,迈向城郊那片熟悉的放牧之地。牛儿悠然漫步,直至一片黄土坡前,被眼前的一簇鲜嫩稻禾吸引。那稻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犹如绿宝石镶嵌在黄土之上,引得牛儿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低头咀嚼起来。
牛儿大快朵颐间,粗壮的脖颈奋力摆动,牵动稻草丛一阵翻飞。随着稻草被扯开,一个原本隐蔽的黄土洞赫然显现,宛如大地睁开的一只神秘眼眸。牛儿似乎察觉到异样,停下进食,凑近洞口,鼻翼翕动,发出不安的嗷嗷嘶鸣。
王俭闻声疾步上前,只见那黄土洞幽深难测,洞口边缘的土壤新翻,显然并非天然形成。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洞中似乎有物体微微晃动,依稀可见白骨般的轮廓在昏暗中若隐若现。王俭心头一紧,意识到那可能是两具尸体,被有意或无意地藏匿于此。他顿时汗毛倒竖,惊恐之情难以言表。
慌乱之中,王俭匆忙拽起牛绳,不顾牛儿的抗议,强行将其拉离这诡异之地。他一路狂奔回家,牛儿的铃铛在身后响彻乡间小径,那是恐惧与警告的交响。甫一踏进家门,王俭顾不上喘息,抓起挂在墙上的斗笠,奔向县衙,急切的脚步声在静谧的巷陌间回荡,敲击着每一个听者的心弦。
县衙门前,王俭气喘吁吁,脸色煞白,断断续续地向衙役们描述了所见之怪状。消息迅速传入县令耳中,一场关乎生死、关乎正义的追查旋即在吉安县拉开帷幕。黄土洞中的两具尸体,如同开启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将揭开一段被岁月掩埋的罪恶过往,牵引着官府与乡民共同步入一场扣人心弦的悬疑迷局。
县令唐昭敏一接到报案,立刻带领一群衙役,火速赶往黄土洞勘验现场。众人小心翼翼地搬开堆积的稻草,突然,一阵阴森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黄土洞深处,赫然露出两具惨白的尸体,竟是一对母子!
那女子浑身赤裸,衣物被扯得七零八落,随意丢弃在一旁。她身形修长,皮肤白皙,生前必定是位绝色佳人。然而,她死前却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脖子上留有一个清晰的手印,显然是被人用力掐住,窒息而亡。
而女子身旁,则躺着一个小男孩,年纪约莫四五岁。他的头部遭受了重创,颅骨破裂,凝固发黑的血液令人触目惊心。很显然,他是被钝器狠狠击打致死。
看着这对母子凄惨的死状,众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很显然,这是有人贪图女子美色,起了色心。但女子身边带着孩子,成了他行凶的绊脚石。于是,凶手残忍地先用钝器打死了孩子,再对女子实施强暴。事后,为了掩盖罪行,他又将女子掐死,并将两具尸体藏入黄土洞中,用稻草掩盖洞口,企图逃避法网。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王俭的牛在吃稻草时,无意间扯开了洞口,露出了这对母子的尸体,从而揭开了这桩惊天命案。
唐县令见状,立即下令将尸体抬出,安放在路边的一处凉亭里,用席子轻轻盖住。同时,他秘密派遣地保前往附近村庄探访,寻找这对母子的身份和来源,誓要将凶手绳之以法,为这对母子讨回公道。
夜幕低垂,城郊一处阴森的停尸所内,突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悲泣。一名面容憔悴、名为高锡禄的男子步履蹒跚地闯入,目光直勾勾地投向那具被白布覆盖的腐烂遗体。颤抖的手指揭开面纱的一瞬,他无法抑制的情感如潮水般决堤,哀嚎声回荡在空旷的屋宇间,惊动了沉寂的夜色。
“是她,我的盛氏,还有我们的宝崽!”高锡禄语带哽咽,双肩剧烈颤抖,泪水混杂着绝望,滴落在冰冷的地砖上。他的话语犹如一道闪电,瞬间揭示出这具神秘尸体背后隐藏的悲剧故事。
追溯至城南边缘,那座被世人遗忘的高宅,曾是高锡禄与盛氏温馨的小世界。彼时,高锡禄身为乡间私塾的教书先生,以满腹诗书与俊逸风度赢得盛氏芳心。盛氏,这位出自四五里外陆家庄的才女,不仅书香门第,更是远近闻名的绝色佳人。她的父亲,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私塾先生,与高锡禄之父乃莫逆之交。出于对女婿满腹经纶的赏识与对女儿未来生活的期许,老先生亲手将掌上明珠嫁予高锡禄,寄望他能高中举人,携妻儿步入富贵之门。
新婚燕尔,夫妻琴瑟和谐,爱情结晶宝崽的到来更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欢乐。然而,命运的车轮无情逆转,高锡禄双亲相继病殁,家族的繁荣如梦幻泡影般骤然破灭。此后,高锡禄屡试不第,加之经营之道上的笨拙,家庭经济每况愈下,昔日的欢声笑语被贫困的阴霾取代。
就在生活濒临绝境之际,盛氏的父亲以其深厚的人脉,为高锡禄谋得另一处私塾的教席。这份工作虽微薄,却如同救命稻草,维系着这一家三口在困苦中挣扎求生。然而,此刻,高锡禄眼前的惨状揭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事实——那曾经竭力支撑起的家庭支柱,那美丽而坚韧的妻子,那懵懂可爱的幼子,竟在某个未知的时刻,一同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阳光斜洒下的午后,宁静的高宅却被一阵尖锐的哭闹声打破。宝崽,那个平日里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此刻正因渴望得到心仪的玩具而在地上打滚,哭声震耳欲聋。高锡禄,这位本已为生计焦头烂额的教书先生,被这突如其来的噪音激得心绪大乱。烦躁与压力交织之下,他忍不住扬起腿,朝着儿子稚嫩的身体踢了几脚。
这一幕恰巧被妻子盛氏撞见,她眼见丈夫对孩子施暴,心中的怒火瞬间点燃。盛氏素来温婉贤淑,但此刻再也按捺不住,指责高锡禄科场屡败、生财无术,导致家中日益拮据,日子过得举步维艰。面对妻子的埋怨,高锡禄亦不甘示弱,夫妇俩的争执犹如烈火遇油,瞬间升级为激烈的争吵。
盛氏满腔愤懑,抱着哭泣不止的宝崽,决然转身,踏上了回娘家的路。高锡禄看着妻子离去的背影,心中虽有不舍,却因一时赌气未能及时追上去挽留。他以为这只是夫妻间的寻常斗嘴,盛氏过两天气消了自然会回来。
时日推移,盛氏母子竟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高锡禄忐忑不安地前往陆家庄询问岳父母,得到的却是他们未曾见过盛氏归来的答复。此刻,高锡禄方寸大乱,恐慌感如同寒冰般刺骨。他疯狂地搜寻每一处可能的线索,却始终一无所获。
直到今日,一则关于地保协助查找无名尸源的消息传来,高锡禄才如五雷轰顶般得知,那具惨遭毒手的尸体,竟然是他朝思暮想的妻子与儿子。悔恨如同巨浪般席卷而来,高锡禄痛苦地意识到,倘若那天没有与盛氏争吵,或许这场人间惨剧便不会上演。
唐县令目睹高锡禄痛不欲生的模样,下令让他暂时回家等候传唤,同时告知盛氏母子的遗体将由县衙妥善保管,待案件查明真相后方可允许高锡禄领回安葬。高锡禄泪流满面,颤抖着向县令行礼告别,而后步履沉重地离开了县衙,背影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格外凄凉。一场家庭纷争引发的悲剧,如今已然演变为一桩亟待破解的悬案,萦绕在这座小城上空,令人不寒而栗。
高锡禄心如刀绞地退出县衙,唐县令旋即召来地保核实其所述,确认了其妻儿遇害的真实性。为揭开这宗惨案的谜团,唐县令亲自率队,率领一众衙役循着盛氏当日归家之路展开了细致勘查。
烈日炙烤大地,一行人马沿着蜿蜒小径深入城郊,不消片刻,一片生机盎然的西瓜地跃入视野。路边,碧绿的瓜叶铺成一片翠绿的海洋,其间点缀着无数圆滚滚的西瓜,仿佛一颗颗翡翠明珠镶嵌在泥土之上。炎炎夏日,瓜田边赫然搭建起一座简易凉棚,为这片热浪滚滚的土地平添了几分清凉。
凉棚入口一侧,醒目地摆放着一枚拳头大小的西瓜,其小巧玲珑的模样在满目硕果中尤为引人注目。唐县令目光停留在这枚小瓜上,心中暗生疑窦,遂迈步踏入凉棚。棚内空空荡荡,不见瓜农踪影,仅有清风穿堂而过,带走些许暑气。唐县令环顾四周,棚壁简陋,物品摆放整齐,一切看似并无异样。
当唐县令步出凉棚时,一把沾染湿气、附着青草根的锄头映入眼帘。锄头木柄与铁锋连接处尚有水珠滑落,显然是刚使用不久,而其上粘连的稻草根与锄刃上逗留的苍蝇更是引起了唐县令的高度警觉。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寻常农具背后可能隐藏着与案件相关的线索。
唐县令果断下令,命衙役将这把疑点重重的锄头与小西瓜一并取走,送往县衙作进一步查验。同时,他安排两名精干衙役在此地秘密蹲守,严阵以待瓜农归来。一旦目标出现,立即将其拘捕,押解至县衙接受问询,期望能从瓜农口中撬出与盛氏母子失踪乃至遇害有关的蛛丝马迹。
烈日当空,午时已至,两名负责监视西瓜地的衙役匆匆返回县衙,身后紧随一名肩挑瓜担的中年男子。此人肤色黝黑,身着粗布衣裳,一看便是那瓜田的主人。刚一踏入庄严的大堂,瓜农尚未站稳脚跟,便急切地高喊冤屈,声称自己无辜,不解为何会被衙役们无端扣押至此。
唐县令端坐公案之后,目光如炬,对于瓜农的主动辩白并未急于回应,反而沉声反问道:“本县尚未发问,你如何知晓本县所问之事关乎人命?难道你心中已有所指,知道真凶何人不成?”
此言一出,瓜农如遭雷击,面露惊愕,瞠目结舌。他忙不迭解释,称自己只是出于对官府审讯常态的揣测,认为老爷们传唤百姓,往往不是涉及命案便是盗窃,而他身为瓜农,既无杀人之心,亦无窃物之举,不明白为何会被无端牵扯进这等是非之中。瓜农还扬言,若无确凿理由将其拘捕,他定会向上级官府申诉,讨个公道。
唐县令闻听此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峻的微笑:“看来你倒是有几分见识。不错,本县正是怀疑你不仅犯下杀人大罪,更有盗窃之实。既然已被带到此处,你是否打算继续矢口否认,还是愿意坦诚以告?”瓜农听罢,面色陡变,眼中闪过一抹愤怒与困惑,厉声质问唐县令有何证据足以指控他这等滔天罪行。一场关乎生死荣辱的对决,就此在县衙大堂内紧张地拉开序幕。
唐县令端坐堂上,眼神锐利如鹰,从容不迫地抛出首问:“你可曾娶妻?”瓜农面露苦涩,坦言:“小人因家贫,至今未能娶妻。”
唐县令紧接着追问:“今晨我等至瓜棚查访,何以未见你在田间?”瓜农解释道:“大人明察,因西瓜正值丰收,小人清晨便挑担赴市售卖,故未在田头。此事有瓜担及市井购瓜人可作证。”
县令步步紧逼:“你瓜田附近,可常有孩童嬉戏?”瓜农答道:“小人无妻无子,且瓜田远离村落,罕有孩童涉足。”
衙役呈上那把疑点重重的锄头,唐县令厉声质问:“此锄可是你的?”瓜农确认:“确为小人日常耕作之物。”
然而,唐县令听罢,未作片刻犹豫,命人将瓜农戴上枷锁。瓜农惊怒交加,极力申辩。唐县令见其顽固不认罪,遂逐一揭露其罪行:
“一、盛氏母子遇害之事,本县严密封锁消息,仅地保暗中查访尸源。高锡禄清晨便来认领,地保已无必要继续探查。你此刻正挑瓜赶往市集,理应不知命案。然你甫至县衙便矢口否认杀人,足见你已知悉此事,欲盖弥彰,实则暴露了罪行。
“二、本县亲测路径,盛氏母子于傍晚前应行至西瓜地附近。此处距村落、驿站不远,盛氏方敢负气归家。故此地乃最佳作案地点。
“三、凉棚门前有一小西瓜,圆润如球,不应被弃。其上留有小指甲痕与孩童齿印,你却坚称瓜田无孩童来访。此痕何来?
“四、凉棚边锄头湿漉,沾有稻草,盛夏之日,锄头无理由清洗。且锄头木柄铁锋交接处,苍蝇盘旋不去,实因曾沾血腥。经拆解检验,铁锋细缝处果有血迹。宝崽颅骨遭重击致死,此锄头嫌疑重大。
“五、据高锡禄所述,盛氏离家时头戴三支银钗,现尸首钗失发乱,显系遭人抢夺。凶手不仅行凶杀人,更劫取财物,罪行昭彰。
“综上五点,你罪证确凿。必是你见盛氏貌美,心生邪念,以锄头杀害宝崽,继而强暴盛氏,终将其扼毙。母子二人的尸首被你藏匿于黄土洞中,岂非事实如此?”
唐县令言毕,雷霆震怒,厉声喝令瓜农速速认罪,否则严刑伺候。瓜农面如死灰,惶恐不已。一场关乎人性与罪恶的较量,在县衙大堂内激烈上演。
夕阳斜照,瓜农杨和独自在瓜棚内精心挑选着明日上市的西瓜,汗水沿着黝黑的脸颊滑落,浸湿了破旧的布衫。忽闻远处脚步声渐近,抬眼望去,只见一袭素雅衣裙的年轻少妇牵着一个约摸四五岁的小男孩步入了瓜田边缘。杨和目光一凝,认出那是村里远嫁县城的盛氏,那张令他垂涎已久的秀美容颜此刻就在眼前。盛氏选择高锡禄为夫,一直是杨和心头难以释怀的痛。
此刻,杨和见盛氏母子独行至此,心中暗忖:莫非她与高锡禄起了争执,才会携子归宁?这无疑是他接近盛氏的绝佳时机。于是,他放下手中瓜藤,大步跨出瓜地,主动向那对母子走去。
杨和顺手摘下一个圆润如球的小西瓜,笑眯眯地递到宝崽面前。小男孩一见那宛如小皮球般的西瓜,眼中闪烁出惊喜的光芒,迫不及待地伸手掐捏,又用稚嫩的乳牙在瓜皮上留下浅浅的齿痕。一旁的盛氏见状,急忙制止,告诫孩子不可随意食用。
杨和装作关切地询问盛氏为何行至此处。盛氏见对方是娘家村里的熟人,未起戒心,便坦诚相告,讲述了与丈夫争吵,决定带孩子回娘家暂避的经过。杨和听罢,心中暗喜,表面却装出同情之态,一边与盛氏攀谈,一边不动声色地策划着接下来的罪恶行动。殊不知,这看似寻常的瓜田邂逅,竟成为盛氏母子悲剧命运的转折点。
杨和听罢盛氏的遭遇,故作关切道:“天色渐晚,你们母子孤身归家实在危险,不如就在我的瓜棚暂住一宿,明早我亲自送你们回娘家。”盛氏冰雪聪明,早已洞察其险恶用心,婉言拒绝道:“不必麻烦杨兄了,我们自会小心。”杨和听罢,色心难抑,言语愈发粗鄙,开始肆无忌惮地调戏与引诱盛氏。盛氏面露愠色,厉声呵斥其无礼之举。
夜幕降临,杨和见时机已至,悍然出手,将盛氏紧紧抱住,意图行那禽兽之举。盛氏拼尽全力挣脱,宝崽见母亲受辱,小小身躯竟奋不顾身扑向杨和,死死抱住其大腿撕咬。杨和被阻挠,兽性大发,怒不可遏地将盛氏猛力推倒在地。他目光狠辣,瞥见一旁闲置的挖沟锄头,毫不犹豫地抄起,对准毫无防备的宝崽头部狠砸下去。宝崽瞬间倒地,杨和丧心病狂地连砸数下,直至宝崽再无生息。
目睹爱子惨遭毒手,盛氏惊骇至极,精神几近崩溃。杨和残忍地扯下她的衣物,撕破后强行塞入她口中,防止其呼救。接着,他将盛氏双手牢牢捆绑,丧失理智的杨和在完成对盛氏的玷污后,深知此事已无转圜余地,决意斩草除根。他狠下毒手,用力扼住盛氏咽喉,直至其断气身亡。
事后,杨和从盛氏头上扯下三支银钗据为己有。为掩盖罪行,他趁夜色将盛氏母子的尸体悄悄背至一处隐蔽的黄土洞穴中藏匿。为防止被人发现,他还割取田间青翠的稻禾堵塞洞口,企图以此瞒天过海,待日后寻机处理尸体。一场由贪欲引发的罪恶行径,就这样在黑暗中悄然落幕,而盛氏母子的冤魂,只能在黄土洞中无声地控诉着人间的残酷与无情。
杨和将盛氏母子的尸体藏匿妥当后,心慌意乱地携锄头潜至河边,试图洗净上面的血迹。他慌不择路地胡乱搓洗锄头,心中惶恐难安,只盼能抹去一切罪证。清洗完毕,杨和将锄头带回凉棚,立于门侧,试图让它看起来如同寻常农具一般。与此同时,那个被宝崽咬过的西瓜也被他带回,计划次日下午带回家喂猪。杨和自以为行事周密,无人能察,便如常于次日清晨挑瓜进城贩卖。
命运弄人,一头在田间觅食的牛意外发现了藏匿的尸体,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调查。唐县令凭借敏锐洞察与严谨推理,从细微之处抽丝剥茧,逐渐逼近真相。杨和浑然不知,仍在市场忙碌,直至中午卖瓜归来,准备收拾锄头与小西瓜返家,却在踏入西瓜地的那一刻,被早已布控的衙役一举擒获。
随着杨和的供述,案情真相浮出水面。他因贪恋盛氏美色与觊觎其财物,犯下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手段之残忍,震惊乡里。唐县令依法判处杨和死刑,于市集公开斩首,以儆效尤。盛氏头上的三支银钗被追回,返还给高家作为遗物。杨和的所有财产,包括西瓜地与房屋,悉数被官府没收拍卖,所得款项作为对高家的赔偿。
高锡禄因与妻子争吵后未及时追回,间接导致惨剧发生,作为丈夫未能尽到保护之责,被依法杖责二十大板,以示警醒。杨和伏法后,盛氏母子的真实死因公诸于世,他们得以入土为安,冤魂得以告慰。这场由贪婪与冷漠交织而成的悲剧,最终在正义的裁决下画上了句号,留给世人无尽的反思与哀叹。
成化年间的江西吉安县,古朴宁静的田园画卷下,隐藏着一股暗潮汹涌的危机。一日清晨,乡民王俭如常牵着他的耕牛,踏着朝露,迈向城郊那片熟悉的放牧之地。牛儿悠然漫步,直至一片黄土坡前,被眼前的一簇鲜嫩稻禾吸引。那稻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犹如绿宝石镶嵌在黄土之上,引得牛儿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低头咀嚼起来。
牛儿大快朵颐间,粗壮的脖颈奋力摆动,牵动稻草丛一阵翻飞。随着稻草被扯开,一个原本隐蔽的黄土洞赫然显现,宛如大地睁开的一只神秘眼眸。牛儿似乎察觉到异样,停下进食,凑近洞口,鼻翼翕动,发出不安的嗷嗷嘶鸣。
王俭闻声疾步上前,只见那黄土洞幽深难测,洞口边缘的土壤新翻,显然并非天然形成。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洞中似乎有物体微微晃动,依稀可见白骨般的轮廓在昏暗中若隐若现。王俭心头一紧,意识到那可能是两具尸体,被有意或无意地藏匿于此。他顿时汗毛倒竖,惊恐之情难以言表。
慌乱之中,王俭匆忙拽起牛绳,不顾牛儿的抗议,强行将其拉离这诡异之地。他一路狂奔回家,牛儿的铃铛在身后响彻乡间小径,那是恐惧与警告的交响。甫一踏进家门,王俭顾不上喘息,抓起挂在墙上的斗笠,奔向县衙,急切的脚步声在静谧的巷陌间回荡,敲击着每一个听者的心弦。
县衙门前,王俭气喘吁吁,脸色煞白,断断续续地向衙役们描述了所见之怪状。消息迅速传入县令耳中,一场关乎生死、关乎正义的追查旋即在吉安县拉开帷幕。黄土洞中的两具尸体,如同开启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将揭开一段被岁月掩埋的罪恶过往,牵引着官府与乡民共同步入一场扣人心弦的悬疑迷局。
县令唐昭敏一接到报案,立刻带领一群衙役,火速赶往黄土洞勘验现场。众人小心翼翼地搬开堆积的稻草,突然,一阵阴森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黄土洞深处,赫然露出两具惨白的尸体,竟是一对母子!
那女子浑身赤裸,衣物被扯得七零八落,随意丢弃在一旁。她身形修长,皮肤白皙,生前必定是位绝色佳人。然而,她死前却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脖子上留有一个清晰的手印,显然是被人用力掐住,窒息而亡。
而女子身旁,则躺着一个小男孩,年纪约莫四五岁。他的头部遭受了重创,颅骨破裂,凝固发黑的血液令人触目惊心。很显然,他是被钝器狠狠击打致死。
看着这对母子凄惨的死状,众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很显然,这是有人贪图女子美色,起了色心。但女子身边带着孩子,成了他行凶的绊脚石。于是,凶手残忍地先用钝器打死了孩子,再对女子实施强暴。事后,为了掩盖罪行,他又将女子掐死,并将两具尸体藏入黄土洞中,用稻草掩盖洞口,企图逃避法网。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王俭的牛在吃稻草时,无意间扯开了洞口,露出了这对母子的尸体,从而揭开了这桩惊天命案。
唐县令见状,立即下令将尸体抬出,安放在路边的一处凉亭里,用席子轻轻盖住。同时,他秘密派遣地保前往附近村庄探访,寻找这对母子的身份和来源,誓要将凶手绳之以法,为这对母子讨回公道。
夜幕低垂,城郊一处阴森的停尸所内,突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悲泣。一名面容憔悴、名为高锡禄的男子步履蹒跚地闯入,目光直勾勾地投向那具被白布覆盖的腐烂遗体。颤抖的手指揭开面纱的一瞬,他无法抑制的情感如潮水般决堤,哀嚎声回荡在空旷的屋宇间,惊动了沉寂的夜色。
“是她,我的盛氏,还有我们的宝崽!”高锡禄语带哽咽,双肩剧烈颤抖,泪水混杂着绝望,滴落在冰冷的地砖上。他的话语犹如一道闪电,瞬间揭示出这具神秘尸体背后隐藏的悲剧故事。
追溯至城南边缘,那座被世人遗忘的高宅,曾是高锡禄与盛氏温馨的小世界。彼时,高锡禄身为乡间私塾的教书先生,以满腹诗书与俊逸风度赢得盛氏芳心。盛氏,这位出自四五里外陆家庄的才女,不仅书香门第,更是远近闻名的绝色佳人。她的父亲,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私塾先生,与高锡禄之父乃莫逆之交。出于对女婿满腹经纶的赏识与对女儿未来生活的期许,老先生亲手将掌上明珠嫁予高锡禄,寄望他能高中举人,携妻儿步入富贵之门。
新婚燕尔,夫妻琴瑟和谐,爱情结晶宝崽的到来更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欢乐。然而,命运的车轮无情逆转,高锡禄双亲相继病殁,家族的繁荣如梦幻泡影般骤然破灭。此后,高锡禄屡试不第,加之经营之道上的笨拙,家庭经济每况愈下,昔日的欢声笑语被贫困的阴霾取代。
就在生活濒临绝境之际,盛氏的父亲以其深厚的人脉,为高锡禄谋得另一处私塾的教席。这份工作虽微薄,却如同救命稻草,维系着这一家三口在困苦中挣扎求生。然而,此刻,高锡禄眼前的惨状揭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事实——那曾经竭力支撑起的家庭支柱,那美丽而坚韧的妻子,那懵懂可爱的幼子,竟在某个未知的时刻,一同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阳光斜洒下的午后,宁静的高宅却被一阵尖锐的哭闹声打破。宝崽,那个平日里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此刻正因渴望得到心仪的玩具而在地上打滚,哭声震耳欲聋。高锡禄,这位本已为生计焦头烂额的教书先生,被这突如其来的噪音激得心绪大乱。烦躁与压力交织之下,他忍不住扬起腿,朝着儿子稚嫩的身体踢了几脚。
这一幕恰巧被妻子盛氏撞见,她眼见丈夫对孩子施暴,心中的怒火瞬间点燃。盛氏素来温婉贤淑,但此刻再也按捺不住,指责高锡禄科场屡败、生财无术,导致家中日益拮据,日子过得举步维艰。面对妻子的埋怨,高锡禄亦不甘示弱,夫妇俩的争执犹如烈火遇油,瞬间升级为激烈的争吵。
盛氏满腔愤懑,抱着哭泣不止的宝崽,决然转身,踏上了回娘家的路。高锡禄看着妻子离去的背影,心中虽有不舍,却因一时赌气未能及时追上去挽留。他以为这只是夫妻间的寻常斗嘴,盛氏过两天气消了自然会回来。
时日推移,盛氏母子竟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高锡禄忐忑不安地前往陆家庄询问岳父母,得到的却是他们未曾见过盛氏归来的答复。此刻,高锡禄方寸大乱,恐慌感如同寒冰般刺骨。他疯狂地搜寻每一处可能的线索,却始终一无所获。
直到今日,一则关于地保协助查找无名尸源的消息传来,高锡禄才如五雷轰顶般得知,那具惨遭毒手的尸体,竟然是他朝思暮想的妻子与儿子。悔恨如同巨浪般席卷而来,高锡禄痛苦地意识到,倘若那天没有与盛氏争吵,或许这场人间惨剧便不会上演。
唐县令目睹高锡禄痛不欲生的模样,下令让他暂时回家等候传唤,同时告知盛氏母子的遗体将由县衙妥善保管,待案件查明真相后方可允许高锡禄领回安葬。高锡禄泪流满面,颤抖着向县令行礼告别,而后步履沉重地离开了县衙,背影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格外凄凉。一场家庭纷争引发的悲剧,如今已然演变为一桩亟待破解的悬案,萦绕在这座小城上空,令人不寒而栗。
高锡禄心如刀绞地退出县衙,唐县令旋即召来地保核实其所述,确认了其妻儿遇害的真实性。为揭开这宗惨案的谜团,唐县令亲自率队,率领一众衙役循着盛氏当日归家之路展开了细致勘查。
烈日炙烤大地,一行人马沿着蜿蜒小径深入城郊,不消片刻,一片生机盎然的西瓜地跃入视野。路边,碧绿的瓜叶铺成一片翠绿的海洋,其间点缀着无数圆滚滚的西瓜,仿佛一颗颗翡翠明珠镶嵌在泥土之上。炎炎夏日,瓜田边赫然搭建起一座简易凉棚,为这片热浪滚滚的土地平添了几分清凉。
凉棚入口一侧,醒目地摆放着一枚拳头大小的西瓜,其小巧玲珑的模样在满目硕果中尤为引人注目。唐县令目光停留在这枚小瓜上,心中暗生疑窦,遂迈步踏入凉棚。棚内空空荡荡,不见瓜农踪影,仅有清风穿堂而过,带走些许暑气。唐县令环顾四周,棚壁简陋,物品摆放整齐,一切看似并无异样。
当唐县令步出凉棚时,一把沾染湿气、附着青草根的锄头映入眼帘。锄头木柄与铁锋连接处尚有水珠滑落,显然是刚使用不久,而其上粘连的稻草根与锄刃上逗留的苍蝇更是引起了唐县令的高度警觉。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寻常农具背后可能隐藏着与案件相关的线索。
唐县令果断下令,命衙役将这把疑点重重的锄头与小西瓜一并取走,送往县衙作进一步查验。同时,他安排两名精干衙役在此地秘密蹲守,严阵以待瓜农归来。一旦目标出现,立即将其拘捕,押解至县衙接受问询,期望能从瓜农口中撬出与盛氏母子失踪乃至遇害有关的蛛丝马迹。
烈日当空,午时已至,两名负责监视西瓜地的衙役匆匆返回县衙,身后紧随一名肩挑瓜担的中年男子。此人肤色黝黑,身着粗布衣裳,一看便是那瓜田的主人。刚一踏入庄严的大堂,瓜农尚未站稳脚跟,便急切地高喊冤屈,声称自己无辜,不解为何会被衙役们无端扣押至此。
唐县令端坐公案之后,目光如炬,对于瓜农的主动辩白并未急于回应,反而沉声反问道:“本县尚未发问,你如何知晓本县所问之事关乎人命?难道你心中已有所指,知道真凶何人不成?”
此言一出,瓜农如遭雷击,面露惊愕,瞠目结舌。他忙不迭解释,称自己只是出于对官府审讯常态的揣测,认为老爷们传唤百姓,往往不是涉及命案便是盗窃,而他身为瓜农,既无杀人之心,亦无窃物之举,不明白为何会被无端牵扯进这等是非之中。瓜农还扬言,若无确凿理由将其拘捕,他定会向上级官府申诉,讨个公道。
唐县令闻听此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峻的微笑:“看来你倒是有几分见识。不错,本县正是怀疑你不仅犯下杀人大罪,更有盗窃之实。既然已被带到此处,你是否打算继续矢口否认,还是愿意坦诚以告?”瓜农听罢,面色陡变,眼中闪过一抹愤怒与困惑,厉声质问唐县令有何证据足以指控他这等滔天罪行。一场关乎生死荣辱的对决,就此在县衙大堂内紧张地拉开序幕。
唐县令端坐堂上,眼神锐利如鹰,从容不迫地抛出首问:“你可曾娶妻?”瓜农面露苦涩,坦言:“小人因家贫,至今未能娶妻。”
唐县令紧接着追问:“今晨我等至瓜棚查访,何以未见你在田间?”瓜农解释道:“大人明察,因西瓜正值丰收,小人清晨便挑担赴市售卖,故未在田头。此事有瓜担及市井购瓜人可作证。”
县令步步紧逼:“你瓜田附近,可常有孩童嬉戏?”瓜农答道:“小人无妻无子,且瓜田远离村落,罕有孩童涉足。”
衙役呈上那把疑点重重的锄头,唐县令厉声质问:“此锄可是你的?”瓜农确认:“确为小人日常耕作之物。”
然而,唐县令听罢,未作片刻犹豫,命人将瓜农戴上枷锁。瓜农惊怒交加,极力申辩。唐县令见其顽固不认罪,遂逐一揭露其罪行:
“一、盛氏母子遇害之事,本县严密封锁消息,仅地保暗中查访尸源。高锡禄清晨便来认领,地保已无必要继续探查。你此刻正挑瓜赶往市集,理应不知命案。然你甫至县衙便矢口否认杀人,足见你已知悉此事,欲盖弥彰,实则暴露了罪行。
“二、本县亲测路径,盛氏母子于傍晚前应行至西瓜地附近。此处距村落、驿站不远,盛氏方敢负气归家。故此地乃最佳作案地点。
“三、凉棚门前有一小西瓜,圆润如球,不应被弃。其上留有小指甲痕与孩童齿印,你却坚称瓜田无孩童来访。此痕何来?
“四、凉棚边锄头湿漉,沾有稻草,盛夏之日,锄头无理由清洗。且锄头木柄铁锋交接处,苍蝇盘旋不去,实因曾沾血腥。经拆解检验,铁锋细缝处果有血迹。宝崽颅骨遭重击致死,此锄头嫌疑重大。
“五、据高锡禄所述,盛氏离家时头戴三支银钗,现尸首钗失发乱,显系遭人抢夺。凶手不仅行凶杀人,更劫取财物,罪行昭彰。
“综上五点,你罪证确凿。必是你见盛氏貌美,心生邪念,以锄头杀害宝崽,继而强暴盛氏,终将其扼毙。母子二人的尸首被你藏匿于黄土洞中,岂非事实如此?”
唐县令言毕,雷霆震怒,厉声喝令瓜农速速认罪,否则严刑伺候。瓜农面如死灰,惶恐不已。一场关乎人性与罪恶的较量,在县衙大堂内激烈上演。
夕阳斜照,瓜农杨和独自在瓜棚内精心挑选着明日上市的西瓜,汗水沿着黝黑的脸颊滑落,浸湿了破旧的布衫。忽闻远处脚步声渐近,抬眼望去,只见一袭素雅衣裙的年轻少妇牵着一个约摸四五岁的小男孩步入了瓜田边缘。杨和目光一凝,认出那是村里远嫁县城的盛氏,那张令他垂涎已久的秀美容颜此刻就在眼前。盛氏选择高锡禄为夫,一直是杨和心头难以释怀的痛。
此刻,杨和见盛氏母子独行至此,心中暗忖:莫非她与高锡禄起了争执,才会携子归宁?这无疑是他接近盛氏的绝佳时机。于是,他放下手中瓜藤,大步跨出瓜地,主动向那对母子走去。
杨和顺手摘下一个圆润如球的小西瓜,笑眯眯地递到宝崽面前。小男孩一见那宛如小皮球般的西瓜,眼中闪烁出惊喜的光芒,迫不及待地伸手掐捏,又用稚嫩的乳牙在瓜皮上留下浅浅的齿痕。一旁的盛氏见状,急忙制止,告诫孩子不可随意食用。
杨和装作关切地询问盛氏为何行至此处。盛氏见对方是娘家村里的熟人,未起戒心,便坦诚相告,讲述了与丈夫争吵,决定带孩子回娘家暂避的经过。杨和听罢,心中暗喜,表面却装出同情之态,一边与盛氏攀谈,一边不动声色地策划着接下来的罪恶行动。殊不知,这看似寻常的瓜田邂逅,竟成为盛氏母子悲剧命运的转折点。
杨和听罢盛氏的遭遇,故作关切道:“天色渐晚,你们母子孤身归家实在危险,不如就在我的瓜棚暂住一宿,明早我亲自送你们回娘家。”盛氏冰雪聪明,早已洞察其险恶用心,婉言拒绝道:“不必麻烦杨兄了,我们自会小心。”杨和听罢,色心难抑,言语愈发粗鄙,开始肆无忌惮地调戏与引诱盛氏。盛氏面露愠色,厉声呵斥其无礼之举。
夜幕降临,杨和见时机已至,悍然出手,将盛氏紧紧抱住,意图行那禽兽之举。盛氏拼尽全力挣脱,宝崽见母亲受辱,小小身躯竟奋不顾身扑向杨和,死死抱住其大腿撕咬。杨和被阻挠,兽性大发,怒不可遏地将盛氏猛力推倒在地。他目光狠辣,瞥见一旁闲置的挖沟锄头,毫不犹豫地抄起,对准毫无防备的宝崽头部狠砸下去。宝崽瞬间倒地,杨和丧心病狂地连砸数下,直至宝崽再无生息。
目睹爱子惨遭毒手,盛氏惊骇至极,精神几近崩溃。杨和残忍地扯下她的衣物,撕破后强行塞入她口中,防止其呼救。接着,他将盛氏双手牢牢捆绑,丧失理智的杨和在完成对盛氏的玷污后,深知此事已无转圜余地,决意斩草除根。他狠下毒手,用力扼住盛氏咽喉,直至其断气身亡。
事后,杨和从盛氏头上扯下三支银钗据为己有。为掩盖罪行,他趁夜色将盛氏母子的尸体悄悄背至一处隐蔽的黄土洞穴中藏匿。为防止被人发现,他还割取田间青翠的稻禾堵塞洞口,企图以此瞒天过海,待日后寻机处理尸体。一场由贪欲引发的罪恶行径,就这样在黑暗中悄然落幕,而盛氏母子的冤魂,只能在黄土洞中无声地控诉着人间的残酷与无情。
杨和将盛氏母子的尸体藏匿妥当后,心慌意乱地携锄头潜至河边,试图洗净上面的血迹。他慌不择路地胡乱搓洗锄头,心中惶恐难安,只盼能抹去一切罪证。清洗完毕,杨和将锄头带回凉棚,立于门侧,试图让它看起来如同寻常农具一般。与此同时,那个被宝崽咬过的西瓜也被他带回,计划次日下午带回家喂猪。杨和自以为行事周密,无人能察,便如常于次日清晨挑瓜进城贩卖。
命运弄人,一头在田间觅食的牛意外发现了藏匿的尸体,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调查。唐县令凭借敏锐洞察与严谨推理,从细微之处抽丝剥茧,逐渐逼近真相。杨和浑然不知,仍在市场忙碌,直至中午卖瓜归来,准备收拾锄头与小西瓜返家,却在踏入西瓜地的那一刻,被早已布控的衙役一举擒获。
随着杨和的供述,案情真相浮出水面。他因贪恋盛氏美色与觊觎其财物,犯下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手段之残忍,震惊乡里。唐县令依法判处杨和死刑,于市集公开斩首,以儆效尤。盛氏头上的三支银钗被追回,返还给高家作为遗物。杨和的所有财产,包括西瓜地与房屋,悉数被官府没收拍卖,所得款项作为对高家的赔偿。
高锡禄因与妻子争吵后未及时追回,间接导致惨剧发生,作为丈夫未能尽到保护之责,被依法杖责二十大板,以示警醒。杨和伏法后,盛氏母子的真实死因公诸于世,他们得以入土为安,冤魂得以告慰。这场由贪婪与冷漠交织而成的悲剧,最终在正义的裁决下画上了句号,留给世人无尽的反思与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