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唐宋传奇 > 第一百章 从儿皇帝到父皇帝

第一百章 从儿皇帝到父皇帝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却说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索勋被杀,李弘愿、李弘定、李弘谏三兄弟拥立张淮鼎之子张承奉为节度使。

    按照惯例,张承奉立即派出使者前往长安,向朝廷奏请节度使旌节。次年十月,唐朝派出使者至敦煌,授予张承奉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监察御史、上柱国官职,但没有任命他为归义军节度使。

    显然,唐昭宗对索勋印象不错,索勋被杀,唐昭宗持保留态度,他决定先给张承奉一些虚衔,观察张承奉的表现,再作打算。

    唐朝的赐官,虽然未达到张承奉的预期,但也聊胜于无。张承奉欣然接受,并上表谢恩。

    此时对于张承奉来说,他最大的问题不是与朝廷的关系,而是与扶他上台的李氏兄弟【表兄】的关系。

    张夫人拥立张承奉上台后,大权掌握在她的儿子李氏兄弟手里,并以张夫人(此时应称之为“太夫人”)为精神领袖。

    张太夫人并不直接执掌军中事务,而是身居幕后垂帘听政,由他的几个儿子出面主持归义军的日常工作,儿子们遇到疑难问题才来向太夫人请示,请她“见机取胜”。

    参与杀死索勋政变的是李弘愿、李弘定、李弘谏三兄弟。张太夫人还有一个儿子叫李弘益。大概是因为年纪小,李弘益并未参与政变,但在李氏掌权的时期,李弘益也出任侍御史,成为归义军实权派人物之一。

    在李氏兄弟中,核心人物是李弘愿和李弘谏。而李弘定一直担任瓜州刺史,主要负责瓜州军事防务,其人不在沙州敦煌,所以参与归义军幕府事务比较少。

    李弘愿和李弘谏被敦煌人称为“长史”和“司马”。所谓长史、司马,其实就是一个管政、一个管兵,两人分别掌握文武大权的意思。可是长史、司马在唐朝是州一级的属官,李弘愿、李弘谏称长史、司马,有点纡尊降格的意思。李弘愿、李弘谏吸取索勋过于张扬而失败的教训,希望低调行事,掩盖独揽大权的事实。

    李弘愿、李弘谏掌握实权,张承奉被架空,成为可有可无的傀儡。

    公元893年,李氏兄弟压抑不住自己的野心,直接派遣使节东去长安,向朝廷夸耀自己的功绩。李弘愿直接请求朝廷授予他“归义军节度使”的头衔,并请求让他最小的弟弟沙州司马接任沙州刺史一职。

    李弘愿赤裸裸的野心引起了朝廷的警惕。尽管皇帝不愿意看到张氏执政。但对于这样一个毫不掩饰自己野心的李氏家族,朝廷对他们的忌惮比对张家更多几分。

    于是朝廷只承诺让李弘愿担任沙州刺史,归义军节度副使。尽管这也是一个看上去位置很高的职位,但是将来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显然比这个节度副使更具有权威。

    随着张承奉的日渐成长,李氏兄弟越来越担忧自己的前程,因为他们这几年的所作所为都落在张承奉的眼里,虽然他没有表示任何不满,可是不代表他的内心对此毫无波动。

    不过李氏兄弟保护张承奉免受索勋之害,对张承奉是有恩的。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张承奉不甘心权力落入两位表哥之手,他暗中联合敦煌的张氏家族,伺机夺回属于他的阿肯宝石。

    张议潮家族自称南阳张氏,但敦煌还有一个规模更大、门第更高的清河张氏。张承奉在张文彻等人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张太夫人以及李弘愿、李弘谏、李弘益均被张承奉的部队控制。考虑到张太夫人【姑母】和李氏兄弟曾对自己有恩,张承奉没有杀死他们,而是让张太夫人出家为尼,将李弘愿贬为西州刺史、李弘谏贬为侍御史、李弘益贬为衙推,再勒令三兄弟自杀,以保全他们个人和家族的名声,免受牢狱之苦。

    张太夫人有四个儿子,这里只提到三个,还有一个儿子李弘定,时为瓜州刺史,因为没有直接参与李弘愿的揽权行为,所以张承奉没有让他自杀。

    张承奉发动政变后,重用了大量出自清河张氏的人士。

    首先是张文彻,他在张承奉建立西汉金山国后出任“头厅宰相”。西汉金山国实行集体宰相制,宰相兼任吏部尚书者称“头厅宰相”,也称“大宰相”,是众宰相中的首席,文官中的首班。

    张承奉和他的前任们一样,派使节去长安请求朝廷颁敕任命节度使。这一次唐昭宗没有给予任何答复。但是唐廷虐归义军千百遍,归义军待唐廷如初恋。张承奉仍然坚持每年派一次使团到长安,就算得不到想要的封官,顺路做些买卖赚点外快也是好的;万一哪天皇帝老儿一高兴,就答应封官了呢?

    一切都有可能!就在张太夫人孤独地为三个亡男超度亡灵的两个月后,张承奉终于等来了意想不到的好消息,朝廷颁下敕书,正式任命张承奉为归义军节度使。

    说来奇怪,之前张承奉每年派人到长安,唐昭宗都是爱理不理,怎么突然改变主意,变得爽快起来了呢?

    其实唐昭宗没有变,变的是唐朝的政局。

    就在光化三年(900年)之前的几年间,唐昭宗所依赖的神策军被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打败,唐昭宗被迫出奔华州,投靠节度使韩建。不料韩建不仅解散了唐昭宗的殿后侍卫军二万人,还杀掉唐昭宗用以统兵的八王。为了对抗李茂贞和韩建,执政的宰相崔胤打开潘多拉的魔盒,召来比李茂贞和韩建更加可怕的大魔头——朱温。在这之后,朝廷就只能夹在各大藩镇之间苟延残喘,任何一个藩镇只要略施手段,就可以灭掉如同风中烛火的唐朝。因为各藩镇之间相互忌惮,唐朝在奄奄一息中又存续了几年时间。

    光化三年(900)六月,反对朱温的宰相王抟、枢密使宋道弼、景务修先后被杀。唐朝廷处于朱温的完全控制之下,宰相崔胤不过是朱温的代理人而已。此时的唐朝朝廷,以朱温支持的崔胤为一派,李茂贞支持的刘季述、韩全诲为一派,两派在危局之中内斗不止,早已没有心思对远在河西的归义军玩弄什么纵横捭阖之术了。

    于是,当张承奉的使者到达长安时,崔胤等执政者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方针,顺水推舟地给了张承奉想要的各种官职头衔。

    张承奉获颁朝廷敕书,高兴得不得了。为了迎接朝廷派来宣敕的使者,张承奉专门成立了负责接待使者的机构“天使院”,以兵马使、衙前都判官刘善通为接应使,率领部队到甘州迎接。宣敕使者一进入甘州,就受到高规格的接待,一路上敲锣打鼓、吃吃喝喝,直到次年二月才到达敦煌。宣敕之后,又在敦煌吃喝玩乐了两个月,于四月十日才离开敦煌。

    此时的唐朝已是风雨飘摇日簿西山,但对远在西方流沙之地的敦煌人来说,仍然是中央权威的象征。张承奉超高规模地接待朝廷使者,实际上是向辖区内的人们宣示自身的权势,极大地提升了张承奉在归义军内部的声望,巩固了其地位。

    天复四年(904年),唐昭宗被朱温杀害,朱温改立唐昭宗第九子李柷为帝,改元天佑。当时唐朝和归义军来往密切,信息沟通十分及时且毫无障碍,像新君即位、改元这样的大事,张承奉不可能一无所知,至少应该有所耳闻,但归义军一直坚持使用唐昭宗“天复”年号,极少使用朱温所改的“天佑”这一“伪号”。天佑四年(907年),唐哀帝“让位”于朱温,唐朝正式灭亡。朱温改国号为梁,改年号为开平。张承奉对此采取“我不听、我不听”的态度。继续使用早已死去的唐昭宗的“天复”年号。

    唐朝的天复时代只有不到四年时间,可张承奉将“天复”年号一直使用到了天复十六年(916年),可见张承奉在唐朝灭亡后仍以唐室忠臣自居。

    张承奉奉唐朝正朔,自命为唐朝遗臣,就和李克用、李茂贞、杨行密一样,采取了与朱温敌对的立场。在朱温篡唐后的一段时间,张承奉的这一做法确实为他赢得不少名声。但随着后梁统治的稳定,张承奉的做法未免不合时宜。而且唐朝已亡,张承奉再怎么尽忠,也不可能再获得新的官职,其手下文武将官的职务也无法再晋升。

    为了适应唐朝已经灭亡,无法再依靠朝廷权威的新形势,张承奉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来重新获取统治的权威性与合法性。

    909年,张承奉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建国称帝。这是一个相当霸气的决定。就像某女星说的“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一样,傲娇的张承奉大概也是这么想的:“我不求朝廷,我就是朝廷!”

    张承奉给新建的国家命名为“西汉金山国”,国以白色为祥瑞,张承奉自号白衣天子、金山国圣文神武帝。节度使衙改成皇宫,又设文武官属,所有幕臣将士皆获提拔擢升。西汉金山国自称拥有沙、瓜、肃、鄯、河、兰、岷、廓八州,但实际上归义军只能控制瓜、沙二州。

    张承奉建国称帝,准备并不充分,甚至连年号也没有想好,也没有立宗庙,给祖先追谥庙号,以至于西汉金山国只能用干支纪年,或者干脆沿用唐朝的“天复”年号。

    此外,西汉金山国的官制十分混乱。既设有宰相厅、中书省、六部、御史台、金吾卫等机构,有大小宰相、中书舍人、六部尚书、御史中丞、金吾将军等中央官职,同时又沿用兵马使、虞候、押衙、都头、孔目等藩镇体制下的官职。

    因此,西汉金山国其实是一个由藩镇向帝国过渡,而过渡只进行了一小步就停止不前的不伦不类的政权。张承奉则是这个政权中的不伦不类的皇帝。

    张承奉称帝时,兵力不过万人左右,而且面临东西两个回鹘政权的威胁,加上与后梁的敌对关系,不排除后梁派出一支偏师联合甘州回鹘进攻敦煌的可能。以归义军极为有限的兵力,要抵挡势力鼎盛的后梁,可以说根本没有胜算。

    张承奉态度谨慎,实际上野心不小,西汉金山国大宰相张文彻诗中写道:

    龙泉宝剑出丰城,

    彩气冲天上接辰。

    不独汉朝今亦有,

    金鞍山下是长津。

    天符下降到龙沙,

    便有明君膺紫霞,

    天子犹来是天补,

    横截河西是一家。

    神剑新磨须使用,

    定疆广宇未为迟。

    东取河兰广武城,

    西取天山瀚海军。

    北扫燕然□岭镇,

    南当羌戎逻莎平。

    结亲只为图长国,

    永霸龙沙截海鲸。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要开拓如此疆域,靠张承奉手里的一点点兵力是不可能的。但这表明张承奉的政治野心甚至超越了他武功煊赫的祖父张议潮,企图将势力扩张到河西以外的地区。

    张文彻笔锋一转,接着写道:

    前日城东出战场,

    马步相兼一万强。

    我皇亲换黄金甲,

    周遭尽布阴沉枪。

    可惜《龙泉神剑歌》写到这里后,后面的文字就没有了。

    为打通东、西交通,与回鹘交战。公元911年,金山国被甘州回鹘击败。双方订立城下之盟,又叫“父子之约”。盟约规定,回鹘可汗为父,西汉金山国白衣天子为子,子向父献城投降,称臣纳贡,结“父子之国”,回鹘退兵撤围,西汉金山国势力不得越出敦煌。如有反悔,敦煌城破之日,鸡犬不留!从此金山国成为回鹘政权的附庸,西汉金山国更名为西汉敦煌国,张承奉由西汉金山国白衣天子改称敦煌国天王,成了甘州回鹘可汗的儿皇帝。

    想当年张议潮横扫河西,吐蕃、党项、回鹘无不归服,可谓威震诸夷。但孙子张承奉却被甘州回鹘打得惨败,不得已跪下叫爸爸,自称儿皇帝,真的是颜面尽失,愧对祖宗。

    张承奉与甘州回鹘签订耻辱的父子之盟后,在人心复杂的归义军内部,张承奉的声望一落千丈。张承奉本人也是精神抑郁日渐消沉,终于一病不起。

    张承奉卧病期间,将西汉敦煌国军政事务委托给沙州长史曹议金。

    曹议金其实也不是外人。曹议金是索勋的女婿,也就是说,曹议金是张议潮女婿的女婿,所以曹议金称张议潮“外公”。算起来曹议金应该是张承奉的表姐夫或表妹夫。

    914年中秋节前后,张承奉病死,曹议金毫无悬念地成为西汉敦煌国王。从此张氏家族对归义军66年的统治彻底结束,归义军进入了曹氏时代。

    张承奉过于自大,四面树敌,以至于兵败受辱,被迫签下父子之盟。为此,曹议金需要一项一项地修正张承奉的政策。

    当曹氏家族取代张氏掌权之后,却发现摆在他们面前的归义军完全是一个烂摊子:尽管金山国已经灭亡,但是归义军和甘州回鹘之间仍然是“父子关系“。哪怕曹氏家族的首长,归义军领袖曹议金,也无法打破目前的僵局。

    曹议金继承张承奉之位,可是却没有继承其“西汉敦煌国王”的称号,他自称“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使”,不声不响地撤销了“西汉敦煌国”的国号以及宰相、尚书等中央官职。

    “西汉敦煌国”撤销后,整个政权的规格由国家降格为地方,连“国王”都被降格为“节度兵马留后使”,其他人的职务头衔自然也要相应地降格。用现在的改革术语来说,这叫“套改”。

    当年唐朝灭亡,张承奉不愿向朱温称臣,才有自立为帝之举。到了曹议金继位的914年,唐朝灭亡已经八年,新王朝后梁如日中天,连李克用的沙陀骑兵都被压制得抬不起头。这个时候选择与后梁对抗,并非时宜之策。

    于是,在中原仍旧纷乱,且很多诸侯都不承认后梁朝廷之时,远在敦煌的曹议金第一时间就认定了后梁即是唐朝的后继者,并吹捧后梁君臣:“大梁帝主,永治乾坤,愿照边陲,恩加无滞。“;“大梁帝主,永坐蓬莱,十道争驰,誓心献献。“。

    后梁贞明四年(918年),曹议金致信朔方节度使韩洙。请求他帮忙引荐使者入朝觐见后梁皇帝。

    事实证明,曹议金找对人了。

    就在年底,后梁朝廷的使者带来敕书,授予曹议金尚书左仆射的官职,曹议金欣然接受。

    923年,李存勖攻破开封,后梁灭亡,李存勖在洛阳建立后唐,改年号同光。

    924年五月,曹议金派遣使者至洛阳朝见李存勖,李存勖新君即位,对于远人来朝自然非常高兴,而且李存勖自命为唐朝继承人,像归义军这样的唐朝遗臣来朝见,具有不同寻常的政治意义。所以曹议金如愿以偿,被授予“检校司空、守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等一系列头衔。

    为了加强与中原朝廷的联系,曹议金迫切需要改善与甘州回鹘的关系。不过张承奉当年被迫签订的父子之盟是个很大的心理障碍。

    要解决父子之盟的心理障碍,曹议金的办法是和甘州回鹘联姻。曹议金迎娶天睦可汗的女儿为妻,这样一来,天睦可汗就成了曹议金的岳父,曹议金叫天睦可汗爸爸顺理成章,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

    曹议金是索勋的女婿,已经有了一个妻子索氏。不过回鹘实行多妻制,曹议金有妻子索氏,又再娶天睦可汗之女为妻,两人同为正妻,一点问题都没有。

    曹议金通过联姻,改变了父子之盟的性质,张承奉叫回鹘可汗爸爸是被迫的、屈辱的,而曹议金叫回鹘可汗爸爸是自愿的、喜庆的。如果没有这次婚姻,天睦可汗死后,曹议金还得叫下一任可汗为爸爸。因为有了婚姻关系,新可汗就不能让曹议金叫爸爸了,曹议金的妻子是新可汗的姐姐,新可汗总不能让姐夫叫自己爸爸吧?

    于是天睦可汗死后。曹议金称顺化可汗为“弟天子”,自己则自称“兄大王”。归义军与甘州回鹘的父子关系变成了兄弟关系,曹议金再也不用叫爸爸了。虽然归义军仍奉回鹘可汗为“天子”,自己只称低一等的“大王”,但这比张承奉叫爸爸好多了!

    顺化可汗在位时间不长就死了,弟弟仁美继位。后来仁美弟弟狄银发动政变,杀死仁美后自立为可汗。

    狄银一上台,就展现出鹰派的面目,断绝了和后唐的联系,同时关闭了与归义军与后唐来往的大门,为了重新打通去往中原的道路,曹议金主动发起对甘州回鹘的战争。

    交战期间狄银死去,狄银的侄子阿咄欲继任可汗。阿咄欲一上任就和归义军讲和,双方停止战争,恢复友好关系。

    经此一战,归义军和甘州回鹘达成协议,双方划定势力范围,归义军管辖沙、瓜二州,甘州回鹘管辖甘、肃二州,双方互不谋求扩张,由此奠定了此后多年和平的基础。

    后来曹议金把女儿嫁给阿咄欲。阿咄欲成了曹议金的女婿,曹议金成了阿咄欲的岳父。岳父也就相当于爸爸了。

    当年张承奉被迫叫天睦可汗爸爸,如今阿咄欲可汗自愿叫曹议金爸爸,曹议金逆袭甘州回鹘的这一波操作,不得不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