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866章 土法制硝

第866章 土法制硝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八月底,南京城,王彦召回在江北负责赈济灾民,安排迁台的吏部右侍郎游友伦。

    他是何腾蛟的学生,在武昌赈济灾民,建设武昌的成绩不错,武昌府所纳税冠绝湖广诸府不说,比之前任,也增长了整整一倍多。

    中央朝廷很难了解地方官员的具体情况,所以升迁主要还是看政绩,看人口和赋税的增长。

    游友伦政绩突出,自然火线提拔,他的位置则由王彦大伯的一个旧友,崇祯年间的进士赵仁吉接任。

    在内阁资议堂内,王彦座在中堂,五名大员做在内堂,游友伦座在末位,镂空的梨木隔断外,还有几员要被询问的官员端坐着,等候召唤。

    “殿下,几位阁部,江北的情况,现在基本已经安定,每日都有福建、广东的船来到江北接送难民,然后运入台湾、占城。”游友伦对几人说道。

    王彦点点头,难民的问题,已经拖了大半年,是到解决的时候了。

    “两地安置的准备,怎么样?”

    游友伦笑了笑,“台湾方面的准备要不足一些,但占城方面早已准备妥当。从年初开始,占城就等着难民过去,结果一直等到现在。这次运送,不少广南的商号,都主动派船过来,帮助朝廷运送,分给占城的二十万难民,在下官回京之前,已经运送完成,不过台湾方面的动作迟缓一些,大概要九月中旬,才能结束。”

    听游友伦的话语,王彦笑了笑,对王夫之道:“看来户部对商号的改革,有了成效啊!”

    “商业发展,士绅百姓必然追逐利益,今岁棉价高,便蜂拥种棉,桑丝价高,又全部改种桑苗,使得稻田越来越少,朝廷约束不来,况且官府就是下令限制,民间也会偷着改种,根本阻止不住,因而只能从这些赚了大钱的商号入手。户部便出了个规定,想要做海贸的商号,都得帮助朝廷收一批粮食过来,然后市舶司在根据商号收粮的凭据,给其贸易份额。这就逼得商号,不得不四处找粮食,而内地百姓种粮又在减少,种粮成本高,收益低,便迫使这些海商在南洋大肆购买土地,准备种粮。不过南洋那边人少,土人懒惰,海商们在占城购买了大量土地,但却无人耕种,所以才急着从江北运人。”王夫之对周围几名阁部解释道,这是户部三月间出来的政令,因为是试行期间,所以还没有向内阁通报。

    明朝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阶段,商业发展,资本萌芽。

    万历年间,河南巡抚钟化民就上奏说,“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说明当时的河南,已经出现大规模改种经济作物的现象,而除了棉田之外,明朝还开始种烟草,烟草的获利,比稻田高出十倍,有记载“关外人致以马匹易烟一斤”,而崇祯朝也两次禁烟。

    这一是因为“吃烟”犯了燕藩一脉的忌讳,二是有大臣上书,说有些地方已经半地种烟。

    朝廷虽然明令禁止,但是民间追逐利益,却根本禁止不下来。明朝饥荒除了天灾之外,也与种植经济作物有关。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同一件事情,从多个方面来看,可以获得完全对立,却又都有道理的观点。

    资本萌芽,使得民间逐利,百姓大面积改种经济作物,造成粮食紧缺,致使饥荒,让明朝崩溃,但资本要萌芽,社会要转变,必然面临这种阵痛,西方资本萌芽的时候,不是一样圈地,一样的“羊吃人”,普通人照样没有活路,只不过西方找到美洲,将本国活不下去的人,往外赶,才渡过这段社会转型期。

    中国一直在内部寻求解决方案,但都以失败告终,唯一接近成功的就是宋朝,但被外族摧毁了这种进程。

    王彦总结历代教训,当然也是因为他本身代表了士绅阶层的利益,向内突破的阻力太大,所以他才将目光锁定在南洋。

    户部规定商号交粮,自然也不是白要,而是用粮食来代替一定额度的税款,商号完成指标之后,朝廷还会给予一定的免税额度,进行鼓励,不然商号也不会同意户部的方案。

    这个方案只是初步尝试,目前只在广州市舶司施行,具体情况怎么样,还要等到明年才有结果。

    这些事情户部对他进行过汇报,海商除开在占城买地,还在南洋诸藩购买了不少田地,王彦想了想,忽然对顾元镜说道:“这件是礼部方面也要注意,海商在南洋够买土地,必然容易引起地方矛盾,顾阁部要通知理藩院,让他们行文驻藩属的官员,要向藩国施压,保障海商的利益,但也要注意不要激化矛盾掌握尺寸。”

    “殿下放心,上次大阅之后,诸多藩属,对我朝都十分恭敬,下官回去就命理藩院行文嘱咐驻藩官员,保护本朝利益。”

    王彦又看向兵部陈邦彦,“兵部也要注意,行文占城总督,这么多难民涌入占城,当地人必然反感,兵部要给占城总督,足够的自主权,让他恩威并济,一定要为朝廷经略好占城。”

    占城孤悬海外,比琼州、台湾还难以同朝廷保证连续,所以王彦与内阁商议之后,吸取永乐间在安南的教训,又学荷兰人在台湾的一套,在占城设立总督一人,并给予极大的自主权利,诸多事宜,可先斩后奏,朝廷不插手占城事务,只需占城每年向朝廷缴税、纳粮即可。

    第一任占城督,也是王彦的人,还是资历比较老,山东就跟随他的钱一枫,因为一直在琼州照顾安置过去的扬州人,所以这几年来也没有什么提升,但琼州一岛在他的经营下,已经成了两广仅次于广州府的上等州府,政绩也足够醒目。

    王彦也正是因为看到他开发琼州的政绩,所以点了他的将,本来想让他总督台湾,但是因为与桂王交易,让他率先响应迁台,所以启用闲置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瞿式耜担任台督,而让他就任占城总督。

    陈邦彦明白王彦的意思,就是希望兵部能让占城督放开手脚,事实上,兵部也确实这么做了,否则等占城打来报告,兵部作出决断,再送回去,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殿下,兵部早以行文两广总督府,还有占城总督,南洋若是出了问题,占城总督可以直接调动占城军队,两广总督在未得朝廷命令之前,以配合占城总督为先,朝廷命令到达之后,以朝廷命令为主。”

    王彦点了点头,将话题扯了回来,“游侍郎,安置难民的事情,你要继续跟进,台岛方面要与瞿总督多沟通,争取九月上旬,将江北的难民全部运走。吏部征调的船要给朝廷腾出来,然后发往朝鲜。”

    “下官知晓,定然不负殿下和朝廷之托。”游友伦起身行了一礼。

    王彦挥了挥手,“游侍郎方回南京,一路劳顿,先回去歇息。”

    游友伦躬身后退几步,然后转身离去,待他出了内堂,王夫之说道:“殿下,准备要与满清开战了么?”

    王彦没有否认,“去岁满清粮荒,今岁夏收后,才得以缓解,现在朝鲜既然驻军三万,就该发挥作用,孤准备调郑成功的水师入朝,配合谢迁,在秋收之际,袭扰山东、北直沿海,破坏满清秋收。”

    “如此一来,和谈就拖不下去,扬州是否也要开打。”王夫之说道。

    王彦笑道,“不错,大半年了,时候也差不多,再等下去,煮熟的鸭子便要飞了。”

    说完,他看向外堂,说道:“工部宋侍郎进来说话。”

    外堂端座的几名官员中,立时站起一人,正是最进从广州入京的宋应星,广州的军器制造则由其兄宋应升统筹。

    宋应星从外堂走进来,给王彦和几位阁部行了一礼,王彦伸手让他入座,然后开口问道:“宋侍郎,广州那边的军器制造如何,现在又多少储备,能否支持朝廷进行一场十万人左右的大战。”

    明朝之前撤退到西南,所以许多军器作坊都在广东和湖广,还没有转移到江南来。

    宋应星刚从广州过来,对于军器的制造、储备无疑十分了解,他听了王彦的询问,开口说道:“回禀殿下,广州军器的储备到是十分充足,主要是修复、翻新了罩甲四万套,火铳两万杆,新造红衣炮八十门,佛朗机炮四百门,自身火铳四千杆,新甲一万套,再加上湖广那边的制造和储备,支持十万大军应该没有问题,就是火药有些欠缺。”

    这么多器械,不可能是半年内可以制造出来,大头还是去岁战损,从新修复,以及缴获清兵衣甲,进行改造后的成果,新造的器械其实并不多。

    王彦听了前面的话,还心中一喜,等听说火药不足,眉头便不禁皱了起来,“本朝大军半数以上使用火器,火药不足怎么作战,是缺少什么,导致火药不足,难道朝廷拨银不够吗?”

    宋应星忙起身行了一礼,摇了摇头,“殿下,不是没有银子,是没有足够的火硝。”

    王彦一脸懵逼,这些玩意儿他哪里懂,“有银子也买不到吗?”

    “火硝属于重要储备,之前能从日本买来一些,但现在我们军队规模扩大,火硝消耗太快,自产和从外面购买的火硝,已经跟不上军队消耗了。”

    王彦听明白了,沉吟一下,问道:“那军器监没有想解决的办法吗?可不可以扩大生产?”

    “回禀殿下,军器监已经在尝试土法制硝,目前以具有一定成效,但想要获取更大的产量,还是需要各地官府配合,下官已经写好折子,正准备送到内阁。”

    王彦没问什么土法制硝,说了他也搞不懂,他只要结果,专业的事情,让精通的人去干。

    “既然有办法解决,就是好事,内阁要尽快商谈宋侍郎所提方案,如果可行,便交代吏部下文地方,让他们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