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大局已定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昨晚荷兰人被突然袭击,总督科尔瑞仓皇而逃,不过当时情况混乱,大量的荷兰人还在与明军在西城区激战,科尔瑞也没有机会全部通知,所以撤走的只是少数,堡内还有大量的荷兰人滞留。
这些荷兰人的散兵游勇,躲在仓库和屋宅中,与明军进行巷战,堡内的大火和枪声,持续到第二天的下午,还在继续。
这时城中依然不时会有一声枪响传出,但紧接着便会有成片的枪响随之连续响起,直到明军将躲着开枪的荷兰人射杀。
战事本来不用这么惨烈,可是因为荷兰人被分割在各个街区,不知道总督和议员们已经撤了,他们没有得到命令,所以一些死硬份子,便据屋而守与明军死抗。
再加上堡外的苦役,加入到搜捕荷兰人的行动中后,他们为了给亲人报仇,发泄心中的仇恨,许多投降的荷兰人都被打死,使得一些在暗中看到的荷兰人,不再投降,而是负隅顽抗。
从昨夜持续到此时的巷战,给明军造成了大量的伤亡,这又使得原本还比较克制的明军,在同袍伤亡的刺激下,也红了眼,不在接受投降。
这时几名被明军搜出来的荷兰人,被押到街道旁,反绑着手背对明军跪下,明军士卒从后面抬起火铳,扣动扳机,在一阵“砰砰砰”的铳响中,这些荷夷全部后脑勺开花,身体栽倒下去。
明军士卒杀完人,也不清理,领队的小旗,便带着手下继续沿着街道逐屋搜索。
等到傍晚时分,城中粮仓引燃的大火,还在滚滚燃烧,浓密的烟尘,盘旋着上升,数十里外都可以看见,但城中的枪声却终于停歇下来。
李定国在护卫的保护下,走过横尸满街的街道,踩着满地的血浆,进入荷兰人的总督府,然后召集部署前来议事。
“大帅,堡内的荷兰人尽皆授首!”铠甲上血迹斑斑的明军将领,大声禀报道。
将领话刚说完,周岱、胡升等人也进入屋内。
李定国看着他们,笑道,“这次能取下荷夷的堡垒,周岱你们功不可没,本帅看能不能给你谋个千户,你等着封赏吧!”
“卑职谢过大帅,不过堡垒能打下,全都是弟兄们用命,大帅指挥有方,卑职不敢居功!””周岱等人心中虽然高兴,但却忙行礼道。
李定国摆摆手,“赏罚分明,这是大明的规矩,你们不用谦虚。”说着他看向众人,“既然荷夷已经肃清,那就赶快组织人手扑灭大火,不要让火焰烧毁其他仓库,赶紧将堡内的物资统计出来!另外不要再杀俘了!”
七月初四,明军完全控制了巴达维亚,结束了荷兰人于此数十年的统治。
明军清点出来的物质十分巨大,银两与物资将近五百万两,其中一半乃南洋的明人所有,监军钱秉镫到了之后,按着抄出荷兰人的账目,将一部分还给了南洋的百姓,引得南洋的百姓一阵欢呼。
明军既然拿下了巴达维亚和马六甲,荷兰人在南洋便算彻底失败,几乎完全被赶出了南洋,剩下一淡目等地还有极少数的荷兰人,已然不足为虑,就算明朝不出手,估计马打蓝苏丹国也不会留这批荷兰人。
如今明朝控制了马六甲、巴达维亚、泗水等城,等于将荷兰人在南洋的势力范围全部兼并,由此而来,对于南洋自然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其实在明朝打下马六甲时,这种影响就已经体现,在马六甲对面的苏门答腊岛上,原来明朝起义军领袖张琏所立飞龙国的后裔,便希望能够请为藩臣,亚齐王国也表示愿意进贡。
整个南洋的局势一下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明朝现今对于藩臣却有很多规矩,并不是谁都可以来抱大腿的。
成为藩臣,不仅是形成军事上的联盟,在经济和贸易上,明朝也会给藩属便宜,但其它各国显然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
如果明朝的藩属与它国冲突,明朝会纠集整个藩国体系内的国家,率大军为藩属出头,只此一点,就不是一般国家能够享受的。
想要进入大明的藩属体系,并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今后将是个欲做走狗而不得的时代。
不过明朝也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样会引起这些欲进贡而不得的国家产生敌对的情绪,影响明朝的贸易,所以钱秉镫便上书,除了现有的藩臣之外,还得有个预备藩臣的制度,允许一些国家朝贡,将他们纳入势力范围,不许它国染指,但这些国家,不享有藩属国与明朝在贸易等各个方面的便宜。
随着西方强国的崛起,殖民主义的盛行,弱小的国家,就只能联盟或者找靠山,不然只能灭亡。
明朝的藩属和朝贡体系,将为这些国家提供一个很好的选择,先努力成为一个有资格朝贡的国家,然后再想办法成为藩臣,那么此国在大明朝庞大国力的加持下,仅仅是军事联盟一项,就能立马让一个不入流的国家,成为三流国家,甚至更强。
在拿下巴达维亚之后,接下来,主要便是对马六甲和巴达维亚更改汉名,恢复两地的繁荣,并设立像占城一样的总督区域,保持明朝对此地的控制。
这时李定国和南洋的陆师,剩下的任务,基本只剩下维持马六甲、巴达维亚、泗水等地的安定,没了作战任务。
南洋的捷报,很快就被送到南京,王彦看到之后,立时大喜,兵部也觉得大势以定,内阁在折子上批注着的意见也是,“南洋两夷,今荷夷以败,所余者,惟西班牙盘踞于苏禄小岛,虽难骤拔,但除之不过早晚而已,监国大可安心。”
这日王彦在议政堂内,看了详细的军报之后,笑道:“南洋战事于去岁起,直今已经大半载,终于快要结束,李定国这次做的还算不错,他报功的折子也上来了,该怎么赏,可以大度一些,毕竟据说缴获就在五百万两以上。这一战,我们是赚了的!”
几位大学士也跟着笑了笑,方逢年笑着站起来行礼道:“奖赏的事情,内阁已经在议了,监国可以放心,必然让将士们满意。另外,内阁想给马六甲和巴达维亚更改个名字,还请殿下赐名!”
这个名字是得改一改,没道理再用荷夷取的名字,不过王彦一时间也没有好主意,他沉吟一下后,开口笑道:“不如将此事登在邸报上,向天下才学之士征名,如何?”
“朝廷扩海疆数万里,这是普天同庆的事情。监国之策,可以让百姓知道我朝之盛,让士子参与其中,乃是与民同乐。臣以为可行!”张肯堂笑着捋了捋胡子道。
这确实也是王彦的一点小心思,做好事,做大事,就得留个名。扩海疆万里,他这样的功绩怎么能不让天下知道,不听一听百姓对他的吹捧哩。
不过这事后来,虽然讨论激烈,但也并不是如王彦所想的那样,一片吹捧歌功之声,其中不少人便说王彦不务正业,不忙着统一天下,实现大一统,赶紧灭了金国,却舍本求末,去蛮荒之地,穷兵黩武,让人大失所望。
当然这是后话,王彦当即笑道:“那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众人自然没有意见,这时陈邦彦便起身道:“监国,如今荷夷以败,剩下就是西夷盘踞于苏禄,陆师以无太多作用,是不是可以将李都督调回南京呢?”
王彦想了想,“李定国可以调回,不过军队暂时留在南洋,等水师击败了西班牙,局势稳定后,再将陆师抽调一批回来。另外,孤有个想法,南洋之地水师为主,但有时候难免遇上陆上之事要解决。孤准备从陆师之中,调拨一部精锐,也不须要太多,大概万人左右,交给水师指挥,诸位以为可行吗?”
“这次南洋作战,我朝出动陆师三万人,但实际而言根本不需要如此多的人马。如果给水师一支万人的陆氏,那么许多问题,水师就能解决,不用再去调配陆师,临时拼凑人马,臣以为可行!”陈邦彦点了点头。
这次南洋作战,明军抽调三万人,但马六甲战事一结束,就有近两万人,因为天气和水土不服的原因返回广州,为水师训练一支能够适应南洋气候的陆师,确实很有必要。
南洋的利益关系到商会和五德号的利益,那也就关系到官绅的利益,众人都不会反对加强南洋水师的提议,当下王彦又与几人商议了南洋的贸易和藩属的问题。
可以说,明朝这次与西方的交锋,基本已经大胜,而且将意义深远。
之前明朝也与西方交手几次,但可以说只是小规模的交手,但这次却不同,算得上是一场正面的碰撞,而荷兰人的失败,必然给西方其他的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明朝与西方在南洋激烈碰撞之时,其实在伏尔加河畔,另一场东西方的碰撞,也拉开了序幕······
昨晚荷兰人被突然袭击,总督科尔瑞仓皇而逃,不过当时情况混乱,大量的荷兰人还在与明军在西城区激战,科尔瑞也没有机会全部通知,所以撤走的只是少数,堡内还有大量的荷兰人滞留。
这些荷兰人的散兵游勇,躲在仓库和屋宅中,与明军进行巷战,堡内的大火和枪声,持续到第二天的下午,还在继续。
这时城中依然不时会有一声枪响传出,但紧接着便会有成片的枪响随之连续响起,直到明军将躲着开枪的荷兰人射杀。
战事本来不用这么惨烈,可是因为荷兰人被分割在各个街区,不知道总督和议员们已经撤了,他们没有得到命令,所以一些死硬份子,便据屋而守与明军死抗。
再加上堡外的苦役,加入到搜捕荷兰人的行动中后,他们为了给亲人报仇,发泄心中的仇恨,许多投降的荷兰人都被打死,使得一些在暗中看到的荷兰人,不再投降,而是负隅顽抗。
从昨夜持续到此时的巷战,给明军造成了大量的伤亡,这又使得原本还比较克制的明军,在同袍伤亡的刺激下,也红了眼,不在接受投降。
这时几名被明军搜出来的荷兰人,被押到街道旁,反绑着手背对明军跪下,明军士卒从后面抬起火铳,扣动扳机,在一阵“砰砰砰”的铳响中,这些荷夷全部后脑勺开花,身体栽倒下去。
明军士卒杀完人,也不清理,领队的小旗,便带着手下继续沿着街道逐屋搜索。
等到傍晚时分,城中粮仓引燃的大火,还在滚滚燃烧,浓密的烟尘,盘旋着上升,数十里外都可以看见,但城中的枪声却终于停歇下来。
李定国在护卫的保护下,走过横尸满街的街道,踩着满地的血浆,进入荷兰人的总督府,然后召集部署前来议事。
“大帅,堡内的荷兰人尽皆授首!”铠甲上血迹斑斑的明军将领,大声禀报道。
将领话刚说完,周岱、胡升等人也进入屋内。
李定国看着他们,笑道,“这次能取下荷夷的堡垒,周岱你们功不可没,本帅看能不能给你谋个千户,你等着封赏吧!”
“卑职谢过大帅,不过堡垒能打下,全都是弟兄们用命,大帅指挥有方,卑职不敢居功!””周岱等人心中虽然高兴,但却忙行礼道。
李定国摆摆手,“赏罚分明,这是大明的规矩,你们不用谦虚。”说着他看向众人,“既然荷夷已经肃清,那就赶快组织人手扑灭大火,不要让火焰烧毁其他仓库,赶紧将堡内的物资统计出来!另外不要再杀俘了!”
七月初四,明军完全控制了巴达维亚,结束了荷兰人于此数十年的统治。
明军清点出来的物质十分巨大,银两与物资将近五百万两,其中一半乃南洋的明人所有,监军钱秉镫到了之后,按着抄出荷兰人的账目,将一部分还给了南洋的百姓,引得南洋的百姓一阵欢呼。
明军既然拿下了巴达维亚和马六甲,荷兰人在南洋便算彻底失败,几乎完全被赶出了南洋,剩下一淡目等地还有极少数的荷兰人,已然不足为虑,就算明朝不出手,估计马打蓝苏丹国也不会留这批荷兰人。
如今明朝控制了马六甲、巴达维亚、泗水等城,等于将荷兰人在南洋的势力范围全部兼并,由此而来,对于南洋自然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其实在明朝打下马六甲时,这种影响就已经体现,在马六甲对面的苏门答腊岛上,原来明朝起义军领袖张琏所立飞龙国的后裔,便希望能够请为藩臣,亚齐王国也表示愿意进贡。
整个南洋的局势一下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明朝现今对于藩臣却有很多规矩,并不是谁都可以来抱大腿的。
成为藩臣,不仅是形成军事上的联盟,在经济和贸易上,明朝也会给藩属便宜,但其它各国显然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
如果明朝的藩属与它国冲突,明朝会纠集整个藩国体系内的国家,率大军为藩属出头,只此一点,就不是一般国家能够享受的。
想要进入大明的藩属体系,并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今后将是个欲做走狗而不得的时代。
不过明朝也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样会引起这些欲进贡而不得的国家产生敌对的情绪,影响明朝的贸易,所以钱秉镫便上书,除了现有的藩臣之外,还得有个预备藩臣的制度,允许一些国家朝贡,将他们纳入势力范围,不许它国染指,但这些国家,不享有藩属国与明朝在贸易等各个方面的便宜。
随着西方强国的崛起,殖民主义的盛行,弱小的国家,就只能联盟或者找靠山,不然只能灭亡。
明朝的藩属和朝贡体系,将为这些国家提供一个很好的选择,先努力成为一个有资格朝贡的国家,然后再想办法成为藩臣,那么此国在大明朝庞大国力的加持下,仅仅是军事联盟一项,就能立马让一个不入流的国家,成为三流国家,甚至更强。
在拿下巴达维亚之后,接下来,主要便是对马六甲和巴达维亚更改汉名,恢复两地的繁荣,并设立像占城一样的总督区域,保持明朝对此地的控制。
这时李定国和南洋的陆师,剩下的任务,基本只剩下维持马六甲、巴达维亚、泗水等地的安定,没了作战任务。
南洋的捷报,很快就被送到南京,王彦看到之后,立时大喜,兵部也觉得大势以定,内阁在折子上批注着的意见也是,“南洋两夷,今荷夷以败,所余者,惟西班牙盘踞于苏禄小岛,虽难骤拔,但除之不过早晚而已,监国大可安心。”
这日王彦在议政堂内,看了详细的军报之后,笑道:“南洋战事于去岁起,直今已经大半载,终于快要结束,李定国这次做的还算不错,他报功的折子也上来了,该怎么赏,可以大度一些,毕竟据说缴获就在五百万两以上。这一战,我们是赚了的!”
几位大学士也跟着笑了笑,方逢年笑着站起来行礼道:“奖赏的事情,内阁已经在议了,监国可以放心,必然让将士们满意。另外,内阁想给马六甲和巴达维亚更改个名字,还请殿下赐名!”
这个名字是得改一改,没道理再用荷夷取的名字,不过王彦一时间也没有好主意,他沉吟一下后,开口笑道:“不如将此事登在邸报上,向天下才学之士征名,如何?”
“朝廷扩海疆数万里,这是普天同庆的事情。监国之策,可以让百姓知道我朝之盛,让士子参与其中,乃是与民同乐。臣以为可行!”张肯堂笑着捋了捋胡子道。
这确实也是王彦的一点小心思,做好事,做大事,就得留个名。扩海疆万里,他这样的功绩怎么能不让天下知道,不听一听百姓对他的吹捧哩。
不过这事后来,虽然讨论激烈,但也并不是如王彦所想的那样,一片吹捧歌功之声,其中不少人便说王彦不务正业,不忙着统一天下,实现大一统,赶紧灭了金国,却舍本求末,去蛮荒之地,穷兵黩武,让人大失所望。
当然这是后话,王彦当即笑道:“那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众人自然没有意见,这时陈邦彦便起身道:“监国,如今荷夷以败,剩下就是西夷盘踞于苏禄,陆师以无太多作用,是不是可以将李都督调回南京呢?”
王彦想了想,“李定国可以调回,不过军队暂时留在南洋,等水师击败了西班牙,局势稳定后,再将陆师抽调一批回来。另外,孤有个想法,南洋之地水师为主,但有时候难免遇上陆上之事要解决。孤准备从陆师之中,调拨一部精锐,也不须要太多,大概万人左右,交给水师指挥,诸位以为可行吗?”
“这次南洋作战,我朝出动陆师三万人,但实际而言根本不需要如此多的人马。如果给水师一支万人的陆氏,那么许多问题,水师就能解决,不用再去调配陆师,临时拼凑人马,臣以为可行!”陈邦彦点了点头。
这次南洋作战,明军抽调三万人,但马六甲战事一结束,就有近两万人,因为天气和水土不服的原因返回广州,为水师训练一支能够适应南洋气候的陆师,确实很有必要。
南洋的利益关系到商会和五德号的利益,那也就关系到官绅的利益,众人都不会反对加强南洋水师的提议,当下王彦又与几人商议了南洋的贸易和藩属的问题。
可以说,明朝这次与西方的交锋,基本已经大胜,而且将意义深远。
之前明朝也与西方交手几次,但可以说只是小规模的交手,但这次却不同,算得上是一场正面的碰撞,而荷兰人的失败,必然给西方其他的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明朝与西方在南洋激烈碰撞之时,其实在伏尔加河畔,另一场东西方的碰撞,也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