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进入苏俄境内,林子轩和冯程程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苏俄,而不是宣传中的苏俄。
在北平的时候,一些去过苏联的学者告诉林子轩,苏联人虽然会安排参观活动,但不会限制人身自由,参观者可以在莫斯科随意走动。
如果懂得俄语,还能和莫斯科的市民交流。
苏联政府并不介意展现自身不好的一面,这种事情无法避难,只能说是革命过程中的阵痛,他们更在意展现自身未来的光明前景。
他们会宣传苏联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富人被打倒,穷人得自由,消灭了社会阶级,摆脱了压迫和剥削,没有了贫富差距,最终实现人人平等,世界解放。
这无疑是一种完美的社会制度。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着“大同世界”的说法,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是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可以说,这是中国思想家对于社会制度的终极追求。
不少中国学者被这种光明的前景吸引,觉得苏俄的思想和中国的传统思想有相通之处。
但要想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就需要大革命,用鲜血铺平理想的道路。
这恐怕是中国学者和苏联人的分歧之处。
中国的学者大多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他们希望通过和平的手段来获得执政权,逐步的改善社会生活,而不是用这么极端的方式。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
林子轩在沿途的火车站点看到苏俄人的生活状况。
火车站上有不少乞讨的儿童,还有做生意的小贩和麻木的人群,看到火车进站,他们活动起来,朝着火车涌来,希望能够讨要到食物和钱财。
不少苏俄人乘坐火车前往中国的东北三省讨生活,在东北的哈尔滨和奉天等城市做生意。
在后世。东北地区的城市里都有俄国风格的建筑。
林子轩在上海租界见过俄国人,那些人大多是从苏联流亡的俄国贵族,他们带着财富逃离苏联,到上海定居。
一场大革命。赶跑了贵族,留下的都是吃不饱饭的平民。
这时候,西方社会对苏联采取经济和政治封锁的策略,警惕着这个新生的国家。
直到1929年,西方国家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才让苏联获得了发展机遇,从西方国家引进大量的机器设备和先进技术,加速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冯程程透过车窗把食物递给乞讨的孩子,那些孩子争抢起来,乱作一团。
她有点难过,为这群孩子伤心。
其实,在中国这种情况相当普遍,一旦到了饥荒之年,或者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难民们都会朝着大城市涌来。
就算是在上海。吃不饱饭的也大有人在。
林子轩和冯程程是资本家,住在租界内,平时很少接触到这种情况。
冯程程曾经去看望在工厂里做工的童工,已经觉得够可怜了,想不到苏联的情况更糟糕。
苏联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贫穷。
3月20日傍晚,林子轩来到莫斯科。【ㄨ】
前来迎接他们的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人员,这所大学虽然是苏联人出资筹建,校长和教员也都是苏联人,但名义上是一所中国学校。
为了照顾好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里也有中国的管理人员。
莫斯科中山大学施行两年制。第一年以学习俄语为主,第二年学习革命历史和军事训练。
对于林子轩的到来,学校很重视,派人迎接。
“林先生。你知道了吧?”在车上,一名管理人员询问道。
“什么?”林子轩不解道。
“前两天在北平执政府门前发生了血案。”那人义愤道,“段祺睿政府竟然向着游行的学生开枪,打死了几十人,真是令人发指的暴行。”
林子轩装出惊讶的模样,冯程程捂住了嘴。一副不敢置信的神情。
在北平有各国的记者驻扎,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不久各国记者就通过电报把消息传回国内,在莫斯科的留学生知道了这件事。
“我们准备在莫斯科举行一场游行示威,抗议段祺睿政府的暴行。”那名管理人员继续说道,“林先生,你会参加吧?”
“这是自然,我实在没想到竟会如此。”林子轩断然道。
随后,他询问了详细的情况。
不过因为事情刚刚发生,中国留学生只知道一个大概,还没有详细的信息传到莫斯科。
莫斯科的报纸上倒是报道了三一八惨案的情况,林子轩看不懂俄文,也就没有去买。
反正事情已经发生,剩下的只有纪念了。
莫斯科中山大学位于莫斯科沃尔洪卡大街16号,原本是一位俄国贵族的官邸。
校园里有一座三层楼的小别墅,还有花园、篮球场、排球场、溜冰场。
屋顶浮雕华美,室内吊灯堂皇,每一间房屋都高大敞亮。
林子轩和冯程程被安排在教职工宿舍歇息,条件不错,看得出苏联在这所大学上花费了不少心思,在住宿和饮食方面对中国学生都有优待。
3月21日,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生预备游行。
他们请林子轩发表演说,谴责段祺睿政府制造的三一八惨案。
林子轩对此颇为熟悉,便进行了一次短暂的演说,声讨段祺睿政府的暴行,高度赞扬了学生的英勇行为。
在演讲的尾声,他如此说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最伟大的事业——为中国的解放而斗争。”
“那些学生虽然倒下了,但会有千千万万的学生站起来,我们会将他们铭记在心底,继续前行,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
听演讲的不仅有中国留学生,还有苏联的校长和教员。
这位校长听到身旁翻译人员的话,觉得林子轩说的真好,如果把“中国的解放”变成“全世界的解放”那就更好了。
就这样,林子轩的莫斯科之行从一场游行开始了。(未完待续。)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进入苏俄境内,林子轩和冯程程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苏俄,而不是宣传中的苏俄。
在北平的时候,一些去过苏联的学者告诉林子轩,苏联人虽然会安排参观活动,但不会限制人身自由,参观者可以在莫斯科随意走动。
如果懂得俄语,还能和莫斯科的市民交流。
苏联政府并不介意展现自身不好的一面,这种事情无法避难,只能说是革命过程中的阵痛,他们更在意展现自身未来的光明前景。
他们会宣传苏联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富人被打倒,穷人得自由,消灭了社会阶级,摆脱了压迫和剥削,没有了贫富差距,最终实现人人平等,世界解放。
这无疑是一种完美的社会制度。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着“大同世界”的说法,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是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可以说,这是中国思想家对于社会制度的终极追求。
不少中国学者被这种光明的前景吸引,觉得苏俄的思想和中国的传统思想有相通之处。
但要想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就需要大革命,用鲜血铺平理想的道路。
这恐怕是中国学者和苏联人的分歧之处。
中国的学者大多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他们希望通过和平的手段来获得执政权,逐步的改善社会生活,而不是用这么极端的方式。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
林子轩在沿途的火车站点看到苏俄人的生活状况。
火车站上有不少乞讨的儿童,还有做生意的小贩和麻木的人群,看到火车进站,他们活动起来,朝着火车涌来,希望能够讨要到食物和钱财。
不少苏俄人乘坐火车前往中国的东北三省讨生活,在东北的哈尔滨和奉天等城市做生意。
在后世。东北地区的城市里都有俄国风格的建筑。
林子轩在上海租界见过俄国人,那些人大多是从苏联流亡的俄国贵族,他们带着财富逃离苏联,到上海定居。
一场大革命。赶跑了贵族,留下的都是吃不饱饭的平民。
这时候,西方社会对苏联采取经济和政治封锁的策略,警惕着这个新生的国家。
直到1929年,西方国家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才让苏联获得了发展机遇,从西方国家引进大量的机器设备和先进技术,加速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冯程程透过车窗把食物递给乞讨的孩子,那些孩子争抢起来,乱作一团。
她有点难过,为这群孩子伤心。
其实,在中国这种情况相当普遍,一旦到了饥荒之年,或者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难民们都会朝着大城市涌来。
就算是在上海。吃不饱饭的也大有人在。
林子轩和冯程程是资本家,住在租界内,平时很少接触到这种情况。
冯程程曾经去看望在工厂里做工的童工,已经觉得够可怜了,想不到苏联的情况更糟糕。
苏联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贫穷。
3月20日傍晚,林子轩来到莫斯科。【ㄨ】
前来迎接他们的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人员,这所大学虽然是苏联人出资筹建,校长和教员也都是苏联人,但名义上是一所中国学校。
为了照顾好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里也有中国的管理人员。
莫斯科中山大学施行两年制。第一年以学习俄语为主,第二年学习革命历史和军事训练。
对于林子轩的到来,学校很重视,派人迎接。
“林先生。你知道了吧?”在车上,一名管理人员询问道。
“什么?”林子轩不解道。
“前两天在北平执政府门前发生了血案。”那人义愤道,“段祺睿政府竟然向着游行的学生开枪,打死了几十人,真是令人发指的暴行。”
林子轩装出惊讶的模样,冯程程捂住了嘴。一副不敢置信的神情。
在北平有各国的记者驻扎,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不久各国记者就通过电报把消息传回国内,在莫斯科的留学生知道了这件事。
“我们准备在莫斯科举行一场游行示威,抗议段祺睿政府的暴行。”那名管理人员继续说道,“林先生,你会参加吧?”
“这是自然,我实在没想到竟会如此。”林子轩断然道。
随后,他询问了详细的情况。
不过因为事情刚刚发生,中国留学生只知道一个大概,还没有详细的信息传到莫斯科。
莫斯科的报纸上倒是报道了三一八惨案的情况,林子轩看不懂俄文,也就没有去买。
反正事情已经发生,剩下的只有纪念了。
莫斯科中山大学位于莫斯科沃尔洪卡大街16号,原本是一位俄国贵族的官邸。
校园里有一座三层楼的小别墅,还有花园、篮球场、排球场、溜冰场。
屋顶浮雕华美,室内吊灯堂皇,每一间房屋都高大敞亮。
林子轩和冯程程被安排在教职工宿舍歇息,条件不错,看得出苏联在这所大学上花费了不少心思,在住宿和饮食方面对中国学生都有优待。
3月21日,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生预备游行。
他们请林子轩发表演说,谴责段祺睿政府制造的三一八惨案。
林子轩对此颇为熟悉,便进行了一次短暂的演说,声讨段祺睿政府的暴行,高度赞扬了学生的英勇行为。
在演讲的尾声,他如此说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最伟大的事业——为中国的解放而斗争。”
“那些学生虽然倒下了,但会有千千万万的学生站起来,我们会将他们铭记在心底,继续前行,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
听演讲的不仅有中国留学生,还有苏联的校长和教员。
这位校长听到身旁翻译人员的话,觉得林子轩说的真好,如果把“中国的解放”变成“全世界的解放”那就更好了。
就这样,林子轩的莫斯科之行从一场游行开始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