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措手不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四百二十二章 措手不及
杨廷和府。
对这里孙淡已经算是常客的,在以前他同杨慎乃是好友,相交甚得。一个月中,总要来他三五次。
上次得了座师,刑部尚书赵鉴的指点,孙淡也有意于士林中人结交,巩固自己的下层人望。而杨慎因为是大明朝当之无愧的士林领袖,家中也是夜夜高朋满座,颇有些东坡居士的派头。相比之下,孙淡则有些孤芳自赏的味道。
既然有于士林中人结交的心思,孙淡来这里也勤了许多。也就是在这里,孙淡倒结识了诸如孙应奎等大大小小的京城官吏。
平素间,杨廷和因为身份特殊,也不出席,任由着儿子同一众读书人在家里闹。
可今日却怪,听说孙淡到访问,这个明朝首辅破例来到客厅。
此刻正值晚饭的点儿上,杨廷和索性让人摆了宴席,请大家一道去客厅旁边的饭厅里吃饭。
今日来的人不少,有王元正,有孙应奎,还有刑部的一个主事,一个礼部的员外郎和一个监察院的御使,加上杨家父子和孙淡,将一张八仙桌给占满了。
所有的下人都推了下来,菜肴也摆了一大桌,可却没有人动筷子,甚至没有人说话。
天已经黑尽,天气非常不好,黑云层层压下,好象都要压到房顶上了。闷热的空气如同凝滞了一般,憋得人透不过气来。
大家都还没有吃饭,也不是一道来杨府,先先后后用了一个多时辰才陆续到齐。不过,杨廷和衣食本就非常讲究,府中的厨子也是十二个时辰都有人当值,只需吩咐一声,就有热腾腾的饭菜呈将上来。
所有人面前都有一双象牙筷子,一只四川邛莱烧制的黑釉酒杯。虽然这杯子样式古朴,比不上景德镇的官窑细瓷,可杨首辅是一个念旧的人,日常用具都着人从四川购来。
灯光下,杨慎那双眼睛依旧亮的如同宝石,相比之下,他的父亲杨廷和则面皮松弛,一副老迈之状。
天气已经开始热了起来,刚才在客厅里又喝多了茶水,所有人都没有食欲,也没人动筷子。
在一片寂静之中,杨廷和慢慢提起筷子,夹了一快豆腐迟缓地放进孙淡面前的碟子里,道:“静远,这是我们四川有名的麻婆豆腐,这个厨子是我特意从成都府请过来的,原滋原味,你得试试。”
说完,他朝众人看了一眼,温和地笑了笑:“都动筷子吧,你们也别小看川菜。这川菜吧也没人珍贵的食材,像回锅肉、麻婆豆腐、水煮鱼,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儿。可越是普通的材料,越考量厨子的手艺。”
“是。”王元正站了起来,恭敬地夹了一块辣子鸡,正要给杨廷和请菜。
杨廷和却叫住了王元正,提起桌上的酒杯,逐一给众人倒酒:“这酒也是邛州所产,原本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可这年份上却有讲究,当年我儿杨慎要进京参加会考的时候,知道为父好酒,特意从老家带了一大坛子过来的。所谓甜不甜家乡水嘛。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一坛酒也只剩下这最后一壶了。哎,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我也老了。”
听到杨廷和感慨,众人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自从孙淡将通州那边的消息带过来之后,不知道怎么的,所有人的心情就如头顶着密云不雨的天气一般沉重。
听到杨廷和说起往事,王元正叹息一声站起来,端起已经斟满了酒的杯子一饮而尽:“阁老这些年不容易啊,大家都知道,朝廷这二十来年事事繁杂,先后三代君王更替,政局正如那风雨入楼,若不是有首辅,有一众正直君子在朝维持,却不知道这楼什么时候就塌了。在王元正看来,阁老这酒,有甜有苦,有酸又涩,万般滋味,无法用语言来概括。”
杨廷和却伸手示意王元正坐下,苦笑一声,叹息道:“老了,老了,真想挂冠而去,学了陶潜来个种菊南山。”
众人都是大惊:“阁老何出此言,你老人家走不得。你若一走,这朝廷的天立即就塌下来了。”
只孙淡和杨慎还坐着不动,孙淡面沉如水,而杨慎却有些伤感的样子。
杨廷和却是温和一笑:“我们南方人也就是南蛮子,说话也没那许多讲究。有一句话是这么说来着:死了杨屠户,难道还去吃带毛猪?人到了一定年纪就该退下来了,所谓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眼睛。若霸着位置不让,反阻了后人求进的道路,要招人嫌弃。还有,人若年纪一大,固然老成于世故,可却少了一翻锐气。而对一个国家来说,锐气却是最最要紧的东西。世界先是我们就个老朽的,将来却终归属于年轻一辈。”说着话,他将满含期待的目光落到孙淡和杨慎身上。
孙淡好像有些明白杨廷和想要说些什么,起身:“阁老。”
杨廷和将手放在他肩膀上,让孙淡坐下:“静远坐下,听我把话说完。通州那边的事情,我还没告诉大家。我就直说了吧,今儿个将大家请过来,皇帝那边肯定已经知道了。刚才就有我府中的下人来报,说府外看到有锦衣卫的人。不过,这不重要。我等行事,光明正大,却不怕被人知道。”
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大家的衣着也单薄,孙淡能够明显地感觉杨首辅的手又干又冷。
在座众人听说外面有锦衣卫的人,神色同时一变。但随即又镇静下来,甚至有些无所谓的模样。
不过,王元正还是有些惊讶,起立问道:“首辅大人,通州那边究竟怎么了?”
听到他这么问,包括杨慎,另外四人也都站起来看着杨廷和与孙淡。
“请坐,坐下说话。”杨廷和连连将双手往下压,回答道:“刚才静远将通州那边的消息带回来了,说是兴王太后准备回湖北了。”
“哄!”众人都小声议论起来,有的人甚至面露喜色。如果太后真得离开通州,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她这么不尴不尬地住在通州行宫,也不是一个办法,事情总得有个解决啊。
就在大家一阵雀跃的时候,孙淡发现身边的杨慎却一脸的震撼。
孙淡暗自点头:杨用修果然是个明白人,居然能看出其中的不对劲。
杨廷和见大家都是满面欢喜,也不制止,等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他才叹息一声:“你们却没看出这其中的不妥啊!其实,太后这进宫以何仪仗,关系到国本。可那黄锦和张璁一意讨好陛下,要以皇太后的规格迎接太后,朝中正直之士无不愤慨。我等应该做的就是尽早将太后以兴王后的仪仗接进城了,可现在太后却要回湖北,若传了出去,岂不有我等做臣子的逼走兴王太后的嫌疑,也显得不近人情。如此一来,在皇考问题上反对我等不利。哎,兹体积事大……疏忽了,疏忽了!”
听杨首辅这么一说,众人都是大惊,一时间都呆住了。
半天,王元正却问:“首辅,如今却该如何?”
还是没有风,屋子里满是川菜那充满花椒的麻味,熏得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还能怎么样,已经有不同的声音出来了。”杨廷和背着手绕着桌子走了一圈,这才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奏折的抄件递给杨慎:“这是兵部主事霍韬上的奏折,痛斥内阁逼走兴王太后,请为兴王,兴王太后上皇帝尊号。内阁接到折子后,值守的官员不敢耽搁,立即抄了一分送到我手里。大家都看看吧。”
“啊!”王元正吃了一惊,忙接过去。其他几个官员也是面上变色,立即明白这事的要紧之处。
这个时候已经顾不得再说吃饭的事情,就有几个官员手忙脚乱地收拾着桌上的碗筷。大概是心怀激荡,有一个官员手一抖,一串金灿灿的红油在桌上淋了下去。
等桌子收拾干净,王元正将抄件平放在上面,众人都默默地围了上去,定睛看着。连杨慎和孙淡也走了过去。
至于霍韬的折子里究竟写了什么,孙淡自然是一清二楚,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装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眼睛却飘都了另外一处。
那边,王元正从怀里掏出一副近视眼睛挂在鼻子上,虚着眼睛。
这个发现让孙淡觉得不可思议,他万万没想到这明朝也有眼睛。
不过,仔细搜索了一下脑子里的资料,孙淡这才知道。眼睛这种东西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高科技产品。据史料上记载,眼镜应该是在元朝以前就传到中国来的,马可波罗的书中就有记载“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时戴着眼镜。”
王元正早年读书刻苦,眼睛不是太好。特意找人用水晶磨了一个镜片,用玳瑁做边,用绳子系在后脑上,选材非常讲究,价格自然不菲。当然,没有验光的设备,度数上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看完这份抄件,杨慎首先发怒,他一拍桌子骂道:“小人,小人,这个霍韬也是进士出身,身居高位,怎么说出这种没廉耻的话来?此人相貌猥琐,相由心生,果然做出如此人神共愤之事。”
王元正为人没杨慎那般刚烈,只缓缓叹息一声:“霍韬虽然矮小瘦弱,可品行上却没任何问题。这事……哎,表面上看来,太后是被内阁逼走的,人家占着理啊!”
王元正的话让大家一阵憋屈,太后来的这一手实在厉害,让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说起来,人家占着理,而朝廷大臣们却有逼迫人家孤儿寡母的嫌疑。
孙应奎也是被鳖得胸膛一阵起伏,听瓦工内元正说出这种丧气的话来,喝道:“王大人,现在说这种话又有什么用,还是得快点想个应对的法子才好。”
听到这话,众人都将目光落到杨慎脸。
小杨学士乃是士林领袖,素有急智,如今,他或许还有补救的措施。
杨慎坐在桌前沉思片刻,突然一咬牙,道:“如今最最要紧的事情是立即着人将霍韬的折子驳回去,不能让内阁的人依照程序递到司礼监。对了,我马上去见霍韬,看能不能说服他。”
孙应奎连连点头:“这个法子好。”
“晚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众人同时回头,却见杨廷和不住摇头。
杨慎惊问:“父亲何出此言?”
杨廷和回答道:“就在方才,黄锦已经派人来将那份折子提前收了上去,想必霍韬上折子之前他已经提前知晓,否则不可能掐得这么准。你们看看,我这府外有这么多锦衣卫,难道还不明白吗?”
“这个霍韬似乎是投靠黄锦了。”杨慎气得手脚发颤,“败类,败类!”
众人也都同声大骂。
杨廷和被众人吵的头疼,他不觉得皱了下眉头。喊打喊杀固然痛快,却不是解决问题的的好方法。如今,他已经被逼到墙角了。在皇考问题上,他和朝臣一直都站在道理。只要站住了这个道理,天下人自然也不会说些什么。可是,如今逼走了太后,天下人的同情心自然会倒向皇帝和太后那边。如此一来,事情可就麻烦了。
儿子杨慎历练了这么多年,也算是个干才,可性格刚直,却缺少为人相者所应有的圆通手段。一味用强,未必是一个好手段。哎,他现在一遇到事就叫骂个不停,却想不出好法子。将来又如何放心将这个朝局交给他啊?
心中不免有些落寞,杨廷和将目光落到孙淡身上,突然问:“静远,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听首辅大人突然问孙淡的意见,众人都安静下来。
孙淡也不推辞,缓缓道:“首辅大人,事情不发生已经发生了,如今一意用强与陛下硬顶恐怕不妥。依孙淡看来,不如折中一下。”
杨廷和“哦!”一声,好象孙淡接下来要说的话已在他预料之中:“说说,怎么个折中法。”
孙淡:“首辅,各位大人,孙淡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廷和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孙淡:“说吧,说吧。”
孙淡道:“孙淡认为,这此大家都该退后一步,所谓退后一步,海阔天空。太后是无论如何不能回湖北的,她千里迢迢来京城与陛下团聚,若因为这个原因走了,岂不让人笑话我等逼人太甚。当然,皇考问题涉及国本,丝毫乱来不得。依我看来,不如尊兴王为兴献帝,称兴王妃为兴国太后。如此一来,天下人也可以接受了。”
此言一出,众人一阵大哗。
杨慎首先不答应:“静远,这个献字可不能乱用啊。”
“是啊,是啊。”孙应奎等人也同时点头。
“国家正要实行新政,改革弊制,若将精力都牵扯到皇考礼仪上面,对国家,对朝廷又有什么好处?至少,孙淡看不出来。”孙淡微微一笑,也不解释,只看着杨廷和:“首辅大人,这只是下官的一点管见,我只提出我的一点想法,至于如果定夺,还请大人一言而决。”
杨廷和想了想,却点了点头:“可。”
“首辅。”众人都觉惊讶。
杨廷和却叹息一声,暗道: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你们为什么就想不通着一点呢!
既然首辅就这么定了,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也只能默认了。
还是杨慎有些担心:“父亲这么定,儿子自然无话可说。可有一点,通州那边,兴王太后若离开,却不好收拾。”
杨廷和却冷笑:“放心,太后不会走的,她不过是做做姿态罢了。黄锦,黄锦是得了高人指点。如果不出意外,这事乃是张璁主使,霍韬在旁边帮衬。”他心中突然有些担心起来,单就皇帝和黄锦,他自然不惧,毕竟,朝中大臣和天下读书人都站在他这边。可现在出现了张璁和霍韬这样的名士,情况却有些不妙。
黄锦,此人并不想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愚蠢啊!
杨廷和想到这里,也不耽搁:“我立即去内阁同毛相和蒋相商议一下给兴王上尊号的事情,大家都散了吧。回去准备一下,给陛下上一个折子,说说这事。”
“是。”
众人也没心思再吃饭,纷纷起身告辞,各自去准备。
事情到了现在,总算有个圆满的解决。孙淡也松了一口气,既如此,通州那边自己也不用回去了。又可以成日在翰林院看书写字,逍遥快活了。
刚走出杨府,一步跨上自己来时坐的那乘轿子,却见里面端坐着一个身着锦衣的年轻人。
孙淡一惊,定睛看去,不是陆炳又是谁,还穿着北衙的官服,难怪刚才上轿子的时候,两个轿夫的神色有些不对劲。
孙淡:“小陆子,你怎么跑进我轿子里来了。”
“别说话,等离开这里再说。”陆炳拍了拍轿子。
两个轿夫抬起轿子飞快地跑了起来。
等离开杨府,陆炳这才道:“静远,陛下要见你,着我来寻你过玉熙宫去。”
孙淡:“哦,陛下要诏见我,正好,我也有事要去禀告陛下。”
陆炳却是一脸的忧愁:“静远,你我相交多年,可因为你我身份缘故,有些话我也不方便讲。”
孙淡:“怎么了?”
陆炳踌躇半天,才道:“陛下好象对你私自回京城一事很是不快,如今正在西苑发怒呢。”
第四百二十二章 措手不及
杨廷和府。
对这里孙淡已经算是常客的,在以前他同杨慎乃是好友,相交甚得。一个月中,总要来他三五次。
上次得了座师,刑部尚书赵鉴的指点,孙淡也有意于士林中人结交,巩固自己的下层人望。而杨慎因为是大明朝当之无愧的士林领袖,家中也是夜夜高朋满座,颇有些东坡居士的派头。相比之下,孙淡则有些孤芳自赏的味道。
既然有于士林中人结交的心思,孙淡来这里也勤了许多。也就是在这里,孙淡倒结识了诸如孙应奎等大大小小的京城官吏。
平素间,杨廷和因为身份特殊,也不出席,任由着儿子同一众读书人在家里闹。
可今日却怪,听说孙淡到访问,这个明朝首辅破例来到客厅。
此刻正值晚饭的点儿上,杨廷和索性让人摆了宴席,请大家一道去客厅旁边的饭厅里吃饭。
今日来的人不少,有王元正,有孙应奎,还有刑部的一个主事,一个礼部的员外郎和一个监察院的御使,加上杨家父子和孙淡,将一张八仙桌给占满了。
所有的下人都推了下来,菜肴也摆了一大桌,可却没有人动筷子,甚至没有人说话。
天已经黑尽,天气非常不好,黑云层层压下,好象都要压到房顶上了。闷热的空气如同凝滞了一般,憋得人透不过气来。
大家都还没有吃饭,也不是一道来杨府,先先后后用了一个多时辰才陆续到齐。不过,杨廷和衣食本就非常讲究,府中的厨子也是十二个时辰都有人当值,只需吩咐一声,就有热腾腾的饭菜呈将上来。
所有人面前都有一双象牙筷子,一只四川邛莱烧制的黑釉酒杯。虽然这杯子样式古朴,比不上景德镇的官窑细瓷,可杨首辅是一个念旧的人,日常用具都着人从四川购来。
灯光下,杨慎那双眼睛依旧亮的如同宝石,相比之下,他的父亲杨廷和则面皮松弛,一副老迈之状。
天气已经开始热了起来,刚才在客厅里又喝多了茶水,所有人都没有食欲,也没人动筷子。
在一片寂静之中,杨廷和慢慢提起筷子,夹了一快豆腐迟缓地放进孙淡面前的碟子里,道:“静远,这是我们四川有名的麻婆豆腐,这个厨子是我特意从成都府请过来的,原滋原味,你得试试。”
说完,他朝众人看了一眼,温和地笑了笑:“都动筷子吧,你们也别小看川菜。这川菜吧也没人珍贵的食材,像回锅肉、麻婆豆腐、水煮鱼,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儿。可越是普通的材料,越考量厨子的手艺。”
“是。”王元正站了起来,恭敬地夹了一块辣子鸡,正要给杨廷和请菜。
杨廷和却叫住了王元正,提起桌上的酒杯,逐一给众人倒酒:“这酒也是邛州所产,原本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可这年份上却有讲究,当年我儿杨慎要进京参加会考的时候,知道为父好酒,特意从老家带了一大坛子过来的。所谓甜不甜家乡水嘛。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一坛酒也只剩下这最后一壶了。哎,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我也老了。”
听到杨廷和感慨,众人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自从孙淡将通州那边的消息带过来之后,不知道怎么的,所有人的心情就如头顶着密云不雨的天气一般沉重。
听到杨廷和说起往事,王元正叹息一声站起来,端起已经斟满了酒的杯子一饮而尽:“阁老这些年不容易啊,大家都知道,朝廷这二十来年事事繁杂,先后三代君王更替,政局正如那风雨入楼,若不是有首辅,有一众正直君子在朝维持,却不知道这楼什么时候就塌了。在王元正看来,阁老这酒,有甜有苦,有酸又涩,万般滋味,无法用语言来概括。”
杨廷和却伸手示意王元正坐下,苦笑一声,叹息道:“老了,老了,真想挂冠而去,学了陶潜来个种菊南山。”
众人都是大惊:“阁老何出此言,你老人家走不得。你若一走,这朝廷的天立即就塌下来了。”
只孙淡和杨慎还坐着不动,孙淡面沉如水,而杨慎却有些伤感的样子。
杨廷和却是温和一笑:“我们南方人也就是南蛮子,说话也没那许多讲究。有一句话是这么说来着:死了杨屠户,难道还去吃带毛猪?人到了一定年纪就该退下来了,所谓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眼睛。若霸着位置不让,反阻了后人求进的道路,要招人嫌弃。还有,人若年纪一大,固然老成于世故,可却少了一翻锐气。而对一个国家来说,锐气却是最最要紧的东西。世界先是我们就个老朽的,将来却终归属于年轻一辈。”说着话,他将满含期待的目光落到孙淡和杨慎身上。
孙淡好像有些明白杨廷和想要说些什么,起身:“阁老。”
杨廷和将手放在他肩膀上,让孙淡坐下:“静远坐下,听我把话说完。通州那边的事情,我还没告诉大家。我就直说了吧,今儿个将大家请过来,皇帝那边肯定已经知道了。刚才就有我府中的下人来报,说府外看到有锦衣卫的人。不过,这不重要。我等行事,光明正大,却不怕被人知道。”
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大家的衣着也单薄,孙淡能够明显地感觉杨首辅的手又干又冷。
在座众人听说外面有锦衣卫的人,神色同时一变。但随即又镇静下来,甚至有些无所谓的模样。
不过,王元正还是有些惊讶,起立问道:“首辅大人,通州那边究竟怎么了?”
听到他这么问,包括杨慎,另外四人也都站起来看着杨廷和与孙淡。
“请坐,坐下说话。”杨廷和连连将双手往下压,回答道:“刚才静远将通州那边的消息带回来了,说是兴王太后准备回湖北了。”
“哄!”众人都小声议论起来,有的人甚至面露喜色。如果太后真得离开通州,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她这么不尴不尬地住在通州行宫,也不是一个办法,事情总得有个解决啊。
就在大家一阵雀跃的时候,孙淡发现身边的杨慎却一脸的震撼。
孙淡暗自点头:杨用修果然是个明白人,居然能看出其中的不对劲。
杨廷和见大家都是满面欢喜,也不制止,等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他才叹息一声:“你们却没看出这其中的不妥啊!其实,太后这进宫以何仪仗,关系到国本。可那黄锦和张璁一意讨好陛下,要以皇太后的规格迎接太后,朝中正直之士无不愤慨。我等应该做的就是尽早将太后以兴王后的仪仗接进城了,可现在太后却要回湖北,若传了出去,岂不有我等做臣子的逼走兴王太后的嫌疑,也显得不近人情。如此一来,在皇考问题上反对我等不利。哎,兹体积事大……疏忽了,疏忽了!”
听杨首辅这么一说,众人都是大惊,一时间都呆住了。
半天,王元正却问:“首辅,如今却该如何?”
还是没有风,屋子里满是川菜那充满花椒的麻味,熏得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还能怎么样,已经有不同的声音出来了。”杨廷和背着手绕着桌子走了一圈,这才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奏折的抄件递给杨慎:“这是兵部主事霍韬上的奏折,痛斥内阁逼走兴王太后,请为兴王,兴王太后上皇帝尊号。内阁接到折子后,值守的官员不敢耽搁,立即抄了一分送到我手里。大家都看看吧。”
“啊!”王元正吃了一惊,忙接过去。其他几个官员也是面上变色,立即明白这事的要紧之处。
这个时候已经顾不得再说吃饭的事情,就有几个官员手忙脚乱地收拾着桌上的碗筷。大概是心怀激荡,有一个官员手一抖,一串金灿灿的红油在桌上淋了下去。
等桌子收拾干净,王元正将抄件平放在上面,众人都默默地围了上去,定睛看着。连杨慎和孙淡也走了过去。
至于霍韬的折子里究竟写了什么,孙淡自然是一清二楚,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装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眼睛却飘都了另外一处。
那边,王元正从怀里掏出一副近视眼睛挂在鼻子上,虚着眼睛。
这个发现让孙淡觉得不可思议,他万万没想到这明朝也有眼睛。
不过,仔细搜索了一下脑子里的资料,孙淡这才知道。眼睛这种东西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高科技产品。据史料上记载,眼镜应该是在元朝以前就传到中国来的,马可波罗的书中就有记载“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时戴着眼镜。”
王元正早年读书刻苦,眼睛不是太好。特意找人用水晶磨了一个镜片,用玳瑁做边,用绳子系在后脑上,选材非常讲究,价格自然不菲。当然,没有验光的设备,度数上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看完这份抄件,杨慎首先发怒,他一拍桌子骂道:“小人,小人,这个霍韬也是进士出身,身居高位,怎么说出这种没廉耻的话来?此人相貌猥琐,相由心生,果然做出如此人神共愤之事。”
王元正为人没杨慎那般刚烈,只缓缓叹息一声:“霍韬虽然矮小瘦弱,可品行上却没任何问题。这事……哎,表面上看来,太后是被内阁逼走的,人家占着理啊!”
王元正的话让大家一阵憋屈,太后来的这一手实在厉害,让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说起来,人家占着理,而朝廷大臣们却有逼迫人家孤儿寡母的嫌疑。
孙应奎也是被鳖得胸膛一阵起伏,听瓦工内元正说出这种丧气的话来,喝道:“王大人,现在说这种话又有什么用,还是得快点想个应对的法子才好。”
听到这话,众人都将目光落到杨慎脸。
小杨学士乃是士林领袖,素有急智,如今,他或许还有补救的措施。
杨慎坐在桌前沉思片刻,突然一咬牙,道:“如今最最要紧的事情是立即着人将霍韬的折子驳回去,不能让内阁的人依照程序递到司礼监。对了,我马上去见霍韬,看能不能说服他。”
孙应奎连连点头:“这个法子好。”
“晚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众人同时回头,却见杨廷和不住摇头。
杨慎惊问:“父亲何出此言?”
杨廷和回答道:“就在方才,黄锦已经派人来将那份折子提前收了上去,想必霍韬上折子之前他已经提前知晓,否则不可能掐得这么准。你们看看,我这府外有这么多锦衣卫,难道还不明白吗?”
“这个霍韬似乎是投靠黄锦了。”杨慎气得手脚发颤,“败类,败类!”
众人也都同声大骂。
杨廷和被众人吵的头疼,他不觉得皱了下眉头。喊打喊杀固然痛快,却不是解决问题的的好方法。如今,他已经被逼到墙角了。在皇考问题上,他和朝臣一直都站在道理。只要站住了这个道理,天下人自然也不会说些什么。可是,如今逼走了太后,天下人的同情心自然会倒向皇帝和太后那边。如此一来,事情可就麻烦了。
儿子杨慎历练了这么多年,也算是个干才,可性格刚直,却缺少为人相者所应有的圆通手段。一味用强,未必是一个好手段。哎,他现在一遇到事就叫骂个不停,却想不出好法子。将来又如何放心将这个朝局交给他啊?
心中不免有些落寞,杨廷和将目光落到孙淡身上,突然问:“静远,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听首辅大人突然问孙淡的意见,众人都安静下来。
孙淡也不推辞,缓缓道:“首辅大人,事情不发生已经发生了,如今一意用强与陛下硬顶恐怕不妥。依孙淡看来,不如折中一下。”
杨廷和“哦!”一声,好象孙淡接下来要说的话已在他预料之中:“说说,怎么个折中法。”
孙淡:“首辅,各位大人,孙淡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廷和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孙淡:“说吧,说吧。”
孙淡道:“孙淡认为,这此大家都该退后一步,所谓退后一步,海阔天空。太后是无论如何不能回湖北的,她千里迢迢来京城与陛下团聚,若因为这个原因走了,岂不让人笑话我等逼人太甚。当然,皇考问题涉及国本,丝毫乱来不得。依我看来,不如尊兴王为兴献帝,称兴王妃为兴国太后。如此一来,天下人也可以接受了。”
此言一出,众人一阵大哗。
杨慎首先不答应:“静远,这个献字可不能乱用啊。”
“是啊,是啊。”孙应奎等人也同时点头。
“国家正要实行新政,改革弊制,若将精力都牵扯到皇考礼仪上面,对国家,对朝廷又有什么好处?至少,孙淡看不出来。”孙淡微微一笑,也不解释,只看着杨廷和:“首辅大人,这只是下官的一点管见,我只提出我的一点想法,至于如果定夺,还请大人一言而决。”
杨廷和想了想,却点了点头:“可。”
“首辅。”众人都觉惊讶。
杨廷和却叹息一声,暗道: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你们为什么就想不通着一点呢!
既然首辅就这么定了,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也只能默认了。
还是杨慎有些担心:“父亲这么定,儿子自然无话可说。可有一点,通州那边,兴王太后若离开,却不好收拾。”
杨廷和却冷笑:“放心,太后不会走的,她不过是做做姿态罢了。黄锦,黄锦是得了高人指点。如果不出意外,这事乃是张璁主使,霍韬在旁边帮衬。”他心中突然有些担心起来,单就皇帝和黄锦,他自然不惧,毕竟,朝中大臣和天下读书人都站在他这边。可现在出现了张璁和霍韬这样的名士,情况却有些不妙。
黄锦,此人并不想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愚蠢啊!
杨廷和想到这里,也不耽搁:“我立即去内阁同毛相和蒋相商议一下给兴王上尊号的事情,大家都散了吧。回去准备一下,给陛下上一个折子,说说这事。”
“是。”
众人也没心思再吃饭,纷纷起身告辞,各自去准备。
事情到了现在,总算有个圆满的解决。孙淡也松了一口气,既如此,通州那边自己也不用回去了。又可以成日在翰林院看书写字,逍遥快活了。
刚走出杨府,一步跨上自己来时坐的那乘轿子,却见里面端坐着一个身着锦衣的年轻人。
孙淡一惊,定睛看去,不是陆炳又是谁,还穿着北衙的官服,难怪刚才上轿子的时候,两个轿夫的神色有些不对劲。
孙淡:“小陆子,你怎么跑进我轿子里来了。”
“别说话,等离开这里再说。”陆炳拍了拍轿子。
两个轿夫抬起轿子飞快地跑了起来。
等离开杨府,陆炳这才道:“静远,陛下要见你,着我来寻你过玉熙宫去。”
孙淡:“哦,陛下要诏见我,正好,我也有事要去禀告陛下。”
陆炳却是一脸的忧愁:“静远,你我相交多年,可因为你我身份缘故,有些话我也不方便讲。”
孙淡:“怎么了?”
陆炳踌躇半天,才道:“陛下好象对你私自回京城一事很是不快,如今正在西苑发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