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书(一)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主神崛起、全职高手、大道有贼、暗影神座、创世棍王、丑橘、传奇大英雄、暗黑破坏神之毁灭、王者游侠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内阁发的明旨,在五日后到了军中。
这十几日,四皇子已经主动担起了主将的责任。而且和民匪打了两仗,吃了一场败仗,还有一场惨胜。军中伤亡不少。
不管如何,到底顶住了压力,安稳住了军心。
前来宣旨的是兵部郎中。这位郎中姓赵,是濮阳侯的族人。平日和四皇子有来往,颇有些私交。内阁特意点赵郎中来宣旨,也有安抚四皇子之意。
赵郎中宣读完旨意后,一脸憔悴两眼发红的四皇子拱手接了旨。这半个月来,他没一日好吃好睡过,千钧压力在肩,憔悴消瘦都是难免。
四皇子倒是有些担当,并未退缩。关键时候,到底还是顶住了。
赵郎中低声安抚道:“四皇子殿下以安抚军心为上,打仗的事,只管派军中武将前去,一定要爱惜保重自身。”
四皇子打起精神应下:“放心,我知道自己的斤两,不会白白去送死。”
颇有些自嘲的勇气和幽默。
赵郎中见四皇子还算清醒理智,也稍稍松了口气:“殿下放心,朝中定不会缺了军粮。臣赶着来宣旨,后面有一个月的军粮已经在途中。不出五日,就能到了。”
打仗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将士们填饱了肚子,才有力气打仗。
四皇子点点头,忍不住问了一句:“宫中没闹出什么事来吧!”
赵郎中不愧是赵家人,和秦妃年龄相若,也算是一同长大的。一听就知道四皇子在问什么,咳嗽一声应道:“听说秦妃娘娘深明大义,亲自劝慰安抚太后娘娘。”
四皇子:“……”
这还是他亲娘吗?
以他对亲娘的了解,不应该是冲去椒房殿哀求乔皇后召他回京吗?什么时候变得这般深明大义了?
四皇子心念电转,口中笑道:“如此就好。”
然后,四皇子召来军中所有武将。赵郎中当着众武将的面,将旨意再次宣读了一遍。一众武将也没什么异议或不满。
反正,四皇子已经做了半个多月的主将,说话行事稚嫩些不要紧,重要的是身份尊贵,压得住众武将。
四皇子目光掠过一众武将,诚恳地说道:“我不懂军事,打仗平乱一事,还得靠你们。你们也只管放心,立下的战功,我一笔笔都给你们记着。日后大胜归京,我亲自替你们请功。”
有这样的主将,也是武将们的福气了。
武将们一个个拍着胸脯,慷慨激昂地表了一番忠心。
赵郎中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点头。
战场最能锻炼人。往日养尊处优笑嘻嘻爱耍嘴皮的四皇子,如今倒是有模有样了。这个主将,倒也做得。
……
赵郎中走后,四皇子接到了宫中的家书。
乔皇后那一封,中规中矩,以嫡母的身份赞许鼓励了他的所作所为。并鼓励他继续为大魏出力。
四皇子看了这样的信,心里没什么波澜。嫡母对他们这些庶子算不得特别好,却也不错了。
咦?二嫂竟然也给他写信了!
四皇子好奇地拆开薄薄的信封,一行字顿时引入眼帘。
好好做你的主将,稳定军心。打仗的事,让武将去。
四皇子:“……”
果然很有二嫂的风范气度。
四皇子最后拆开的,是亲娘秦妃的家书。
这封信就写得格外长了,一共六页。前三页是哭诉自己的无能为力和对陆明玉的恼怒指责,后三页是叮嘱他一定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关键时候,先扔下军队跑回京城再说。
四皇子:“……”
果然是他亲娘,还是这么浅薄无知,一派私心。
也不想想,他要是私逃回京,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做出这等为人不齿的事情来,他以后还有什么脸面见人?更何况,这关乎着三万士兵和数万黎民百姓。
兄弟们勾心斗角是一回事,到了这等时候,岂能毫无担当?
四皇子长叹一声,将亲娘的信收起来,最后看了赵瑜的来信。
赵瑜的来信同样很厚实,整整八页纸。前四页倾诉离别相思之情,后四页慷慨激昂,让他好好领兵打仗。如果他死了,她就上吊陪他共赴黄泉,到地下继续做夫妻。
四皇子:“……”
果然是他相中的媳妇,虽然笨了些,一颗心里只有他。
四皇子心里热乎乎的,将赵瑜的信塞进怀中。倒头先睡一觉。这半个多月来,还是第一次睡得这般安稳。
……
十日后,燕国边境。
大魏军营驻扎在山下,背靠山脉,易守难攻。且附近有河,方便取水。
在外行军打仗,没办法讲究吃穿住用。
便是军中主将,也住着军帐。最多是比普通的军帐大一些。一日三餐和将士同食,添一两个肉菜罢了。
太子李景住在荥阳军的军营里,三皇子李昊住在赵家军的军营里。
两军的军营相隔二十几里地,相互守望,快马疾驰,也就是半个时辰的事。这边烧火,那边都能看见。
李景这等清俊儒雅的人,进了军营后,也有了几分军中糙汉的模样。头发长了无暇修整,下巴上冒出了短短的胡茬,走路越来越快,说话声音越来越响,吃馒头要吃三个以上诸如此类。
如果陆明玉出现在这里,一定会惊讶自家夫婿变了个模样。
这几日暂时没打仗,郑重和陆非有了闲空,时常聚在李景身边。
对着连襟和舅兄,李景毫无太子架势,平易随和,言笑无忌。
“……离京城那么远,军情消息传递不便,一来一回就是一个月。”李景笑叹:“领兵打仗,靠的都是主将。怪不得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
太子军帐里,三人围着矮几坐着,桌子上放了几盘菜肴。
也没什么精美的好菜,军中伙头兵厨艺有限,特意开小灶炒出来的,也只普通寻常。除了四道素菜,还有一盘红烧肉和一大碗糖醋排骨,这就算是加餐了。
军中不能饮酒。李景便令人沏了一壶茶。
三人各自一杯清茶对饮,吃吃喝喝说说闲话,倒也自在。
内阁发的明旨,在五日后到了军中。
这十几日,四皇子已经主动担起了主将的责任。而且和民匪打了两仗,吃了一场败仗,还有一场惨胜。军中伤亡不少。
不管如何,到底顶住了压力,安稳住了军心。
前来宣旨的是兵部郎中。这位郎中姓赵,是濮阳侯的族人。平日和四皇子有来往,颇有些私交。内阁特意点赵郎中来宣旨,也有安抚四皇子之意。
赵郎中宣读完旨意后,一脸憔悴两眼发红的四皇子拱手接了旨。这半个月来,他没一日好吃好睡过,千钧压力在肩,憔悴消瘦都是难免。
四皇子倒是有些担当,并未退缩。关键时候,到底还是顶住了。
赵郎中低声安抚道:“四皇子殿下以安抚军心为上,打仗的事,只管派军中武将前去,一定要爱惜保重自身。”
四皇子打起精神应下:“放心,我知道自己的斤两,不会白白去送死。”
颇有些自嘲的勇气和幽默。
赵郎中见四皇子还算清醒理智,也稍稍松了口气:“殿下放心,朝中定不会缺了军粮。臣赶着来宣旨,后面有一个月的军粮已经在途中。不出五日,就能到了。”
打仗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将士们填饱了肚子,才有力气打仗。
四皇子点点头,忍不住问了一句:“宫中没闹出什么事来吧!”
赵郎中不愧是赵家人,和秦妃年龄相若,也算是一同长大的。一听就知道四皇子在问什么,咳嗽一声应道:“听说秦妃娘娘深明大义,亲自劝慰安抚太后娘娘。”
四皇子:“……”
这还是他亲娘吗?
以他对亲娘的了解,不应该是冲去椒房殿哀求乔皇后召他回京吗?什么时候变得这般深明大义了?
四皇子心念电转,口中笑道:“如此就好。”
然后,四皇子召来军中所有武将。赵郎中当着众武将的面,将旨意再次宣读了一遍。一众武将也没什么异议或不满。
反正,四皇子已经做了半个多月的主将,说话行事稚嫩些不要紧,重要的是身份尊贵,压得住众武将。
四皇子目光掠过一众武将,诚恳地说道:“我不懂军事,打仗平乱一事,还得靠你们。你们也只管放心,立下的战功,我一笔笔都给你们记着。日后大胜归京,我亲自替你们请功。”
有这样的主将,也是武将们的福气了。
武将们一个个拍着胸脯,慷慨激昂地表了一番忠心。
赵郎中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点头。
战场最能锻炼人。往日养尊处优笑嘻嘻爱耍嘴皮的四皇子,如今倒是有模有样了。这个主将,倒也做得。
……
赵郎中走后,四皇子接到了宫中的家书。
乔皇后那一封,中规中矩,以嫡母的身份赞许鼓励了他的所作所为。并鼓励他继续为大魏出力。
四皇子看了这样的信,心里没什么波澜。嫡母对他们这些庶子算不得特别好,却也不错了。
咦?二嫂竟然也给他写信了!
四皇子好奇地拆开薄薄的信封,一行字顿时引入眼帘。
好好做你的主将,稳定军心。打仗的事,让武将去。
四皇子:“……”
果然很有二嫂的风范气度。
四皇子最后拆开的,是亲娘秦妃的家书。
这封信就写得格外长了,一共六页。前三页是哭诉自己的无能为力和对陆明玉的恼怒指责,后三页是叮嘱他一定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关键时候,先扔下军队跑回京城再说。
四皇子:“……”
果然是他亲娘,还是这么浅薄无知,一派私心。
也不想想,他要是私逃回京,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做出这等为人不齿的事情来,他以后还有什么脸面见人?更何况,这关乎着三万士兵和数万黎民百姓。
兄弟们勾心斗角是一回事,到了这等时候,岂能毫无担当?
四皇子长叹一声,将亲娘的信收起来,最后看了赵瑜的来信。
赵瑜的来信同样很厚实,整整八页纸。前四页倾诉离别相思之情,后四页慷慨激昂,让他好好领兵打仗。如果他死了,她就上吊陪他共赴黄泉,到地下继续做夫妻。
四皇子:“……”
果然是他相中的媳妇,虽然笨了些,一颗心里只有他。
四皇子心里热乎乎的,将赵瑜的信塞进怀中。倒头先睡一觉。这半个多月来,还是第一次睡得这般安稳。
……
十日后,燕国边境。
大魏军营驻扎在山下,背靠山脉,易守难攻。且附近有河,方便取水。
在外行军打仗,没办法讲究吃穿住用。
便是军中主将,也住着军帐。最多是比普通的军帐大一些。一日三餐和将士同食,添一两个肉菜罢了。
太子李景住在荥阳军的军营里,三皇子李昊住在赵家军的军营里。
两军的军营相隔二十几里地,相互守望,快马疾驰,也就是半个时辰的事。这边烧火,那边都能看见。
李景这等清俊儒雅的人,进了军营后,也有了几分军中糙汉的模样。头发长了无暇修整,下巴上冒出了短短的胡茬,走路越来越快,说话声音越来越响,吃馒头要吃三个以上诸如此类。
如果陆明玉出现在这里,一定会惊讶自家夫婿变了个模样。
这几日暂时没打仗,郑重和陆非有了闲空,时常聚在李景身边。
对着连襟和舅兄,李景毫无太子架势,平易随和,言笑无忌。
“……离京城那么远,军情消息传递不便,一来一回就是一个月。”李景笑叹:“领兵打仗,靠的都是主将。怪不得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
太子军帐里,三人围着矮几坐着,桌子上放了几盘菜肴。
也没什么精美的好菜,军中伙头兵厨艺有限,特意开小灶炒出来的,也只普通寻常。除了四道素菜,还有一盘红烧肉和一大碗糖醋排骨,这就算是加餐了。
军中不能饮酒。李景便令人沏了一壶茶。
三人各自一杯清茶对饮,吃吃喝喝说说闲话,倒也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