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一年一个万元户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平子,你将来是国家干部,和你达我不一样,千万不要学我吹牛。我是没办法,当个生产队长,不会吹牛不行。
你作为将来的国家干部,说话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乱说话。”父亲一本正经的教育着张俊平。
张俊平又是好笑又是感动,父亲为了教育自己,不惜拿自己当反面教材。
“达,明天咱爷俩去一趟县城,我带您去转转,您就知道,我不是吹牛了。”
张俊平没有解释,而是准备带父亲去县城转一圈,亲眼看看现在的市场有多么繁荣,物资又是如何紧缺。
“去县城转转也好,马上过年了,去县城转转,顺便买点年货回来。
你寄回来的钱和粮票,你娘都留着呢,今年过个好年。”
之前张俊平从黑市兑换了不少全国粮票和钱一块寄回家。
“达,你也劝劝娘,钱该花就花,老二老三,英子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好的。”
“你娘的脾气,我可是劝不了。”父亲赶紧摇头,这活没法接,“不过你也不用替他们操心,自从你寄钱回来,咱家的鸡蛋你娘就没再卖过,都给老二他们补身体了,一天一个做不到,两天一个鸡蛋还是能保证的。”
在农村,能够两天吃一个鸡蛋,已经是让绝大多数农村孩子羡慕的眼珠子发红的生活了。
这一夜,张俊平半睡半醒,没有睡好。
一是不习惯和男人睡一张床,哪怕那个男人是自己的父亲,也一样不习惯。
二是父亲的呼噜太响了,不仅响,而且还带吹哨的,也不知道母亲怎么受的。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悄悄起来了,以为张俊平还在睡觉,所以起床很小心。
没有在床上穿衣服,而是抱着衣服准备到外面穿,为的就是怕吵醒张俊平。
见此张俊平也不好继续装睡,从床上做起来,“达!你怎么起这么早?”
“把你吵醒了?”父亲有些愧疚的问道。
“没有,我醒了一会儿了,在学校习惯早起。”张俊平边穿衣服边笑道。
儿子醒了,也就不用再去外面穿衣服,张英尧直接坐在床上开始穿衣服。
这个年代的衣服还是很还穿的。
哪怕冬天的棉衣也一样。
直接把腿往大棉裤里一捅,一提,腰上用绳子一系,把腿扎起来,然后棉袄往身上一套完活。
这还是条件好的,里面有个秋裤绒裤。
很多就直接光着腚穿棉裤,上身也差不多是光着身子穿棉袄,腰上多加一道绳子。
开门出来,母亲也已经起来,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做饭。
看到张俊平和父亲一块出来,先对张俊平笑道:“怎么不多睡一会?”
接着又对张英尧训斥道:“起床不知道动静小点?老大做了十几个小时的车,都被你给吵醒了。”
“……”张英尧一肚子委屈没地说理。
“娘,我习惯早起了,我比达醒的还早,怕吵醒他,才没起床。”
“你看看,还不如个孩子,老大都知道醒了躺床上等着你……”母亲继续唠叨着训斥父亲。
张俊平只能同情的看了一眼父亲,没办法,我也帮不了你。
吃过早饭,张俊平骑着自行车驮着父亲,前往县城。
父亲作为生产队长,有一辆自行车。
当然,这辆自行车还是用张俊平寄回来的钱买的,公社给解决的工业卷,算是给生产队长的福利。
这个福利早就有,可是张英尧拿不出买车的钱。
别人家是装穷,谁家不藏着个二三百块钱。
他们家是真穷,光是几个孩子上学,每年不光攒不下钱,还要拉不少饥荒。
这种情况,直到张俊平考上大学才好点。
父子俩个骑着自行车来到县城,绕了一圈,找到一个早市。
早市上卖什么的都有,大白菜,青萝卜,小米,面粉,鸡蛋,活鸡,猪肉,羊肉,倒腾粮票的、卖荆条编的生活用品的,卖家具的。
还有卖早点,小吃的,卖对联、门钱、年画的,很是热闹。
每走一处,张俊平都要耐心的问一问价,基本上每一次问价,都会买上不少。
在一处猪肉摊子上,张俊平还买了一个猪头,一副猪下水。
又到卖羊肉的摊子上,买了半只羊。
不大会功夫,自行车上就挂满了买来的东西。
再去问价,摊主明显比之前更加热情,哪怕张俊平问的比较多,很多和买东西没啥关系,人家也愿意告诉他。
最后,张俊平卖了四条潍河鲤鱼,才离开早市。
转了一圈,买了一大堆东西,出了早市,才早上八点。
“达,你有什么想法?”回家的路上张俊平问道。
“啥想法?”
“你对早市有什么想法?”
“挺热闹,买东西的人很多,东西很贵。”
“是啊,鸡蛋八分钱一个,猪肉不要票,一块三一斤……
您说,咱要是养上一千只鸡,一年光卖鸡蛋能卖多少钱?也不按八分,就按五分钱一个算。”
“多少钱?”父亲算了一会,也没算明白。
“咱们集中饲养的话,一只小鸡大约四五个月就能下蛋,咱们就按五个月吧,一年还剩七个月的嬎蛋期,一千只母鸡,按平均每天八百只鸡蛋算,一天就是四十块钱,一个月就是一千二百块钱,半年就是八千四百块钱,再刨除饲料成本五千块钱,以及买小鸡的钱五百块钱,基本上这一年下来,就能白赚一千只鸡,还能赚两千九百块钱。
咱刚买的这只鸡,花了三块钱。也就是说,一千只鸡,一年之后卖掉,最少能赚六千九百块钱。”
“平子,账不是那么算的,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
这鸡要是死起来,那可是一死一片,一千只鸡几天功夫就能死光。”父亲很不认同张俊平算的账。
“您说的没错,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
您刚才也说了,这是老话。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咱们养鸡也要讲究科学养鸡,您认识畜牧站的人,找个技术员过来指导一下,能花几个钱?
国家现在提倡,鼓励老百姓搞农业生产,您要是养一千只鸡,公社畜牧站肯定乐意派技术员过来指导养鸡。”
“平子,你将来是国家干部,和你达我不一样,千万不要学我吹牛。我是没办法,当个生产队长,不会吹牛不行。
你作为将来的国家干部,说话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乱说话。”父亲一本正经的教育着张俊平。
张俊平又是好笑又是感动,父亲为了教育自己,不惜拿自己当反面教材。
“达,明天咱爷俩去一趟县城,我带您去转转,您就知道,我不是吹牛了。”
张俊平没有解释,而是准备带父亲去县城转一圈,亲眼看看现在的市场有多么繁荣,物资又是如何紧缺。
“去县城转转也好,马上过年了,去县城转转,顺便买点年货回来。
你寄回来的钱和粮票,你娘都留着呢,今年过个好年。”
之前张俊平从黑市兑换了不少全国粮票和钱一块寄回家。
“达,你也劝劝娘,钱该花就花,老二老三,英子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好的。”
“你娘的脾气,我可是劝不了。”父亲赶紧摇头,这活没法接,“不过你也不用替他们操心,自从你寄钱回来,咱家的鸡蛋你娘就没再卖过,都给老二他们补身体了,一天一个做不到,两天一个鸡蛋还是能保证的。”
在农村,能够两天吃一个鸡蛋,已经是让绝大多数农村孩子羡慕的眼珠子发红的生活了。
这一夜,张俊平半睡半醒,没有睡好。
一是不习惯和男人睡一张床,哪怕那个男人是自己的父亲,也一样不习惯。
二是父亲的呼噜太响了,不仅响,而且还带吹哨的,也不知道母亲怎么受的。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悄悄起来了,以为张俊平还在睡觉,所以起床很小心。
没有在床上穿衣服,而是抱着衣服准备到外面穿,为的就是怕吵醒张俊平。
见此张俊平也不好继续装睡,从床上做起来,“达!你怎么起这么早?”
“把你吵醒了?”父亲有些愧疚的问道。
“没有,我醒了一会儿了,在学校习惯早起。”张俊平边穿衣服边笑道。
儿子醒了,也就不用再去外面穿衣服,张英尧直接坐在床上开始穿衣服。
这个年代的衣服还是很还穿的。
哪怕冬天的棉衣也一样。
直接把腿往大棉裤里一捅,一提,腰上用绳子一系,把腿扎起来,然后棉袄往身上一套完活。
这还是条件好的,里面有个秋裤绒裤。
很多就直接光着腚穿棉裤,上身也差不多是光着身子穿棉袄,腰上多加一道绳子。
开门出来,母亲也已经起来,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做饭。
看到张俊平和父亲一块出来,先对张俊平笑道:“怎么不多睡一会?”
接着又对张英尧训斥道:“起床不知道动静小点?老大做了十几个小时的车,都被你给吵醒了。”
“……”张英尧一肚子委屈没地说理。
“娘,我习惯早起了,我比达醒的还早,怕吵醒他,才没起床。”
“你看看,还不如个孩子,老大都知道醒了躺床上等着你……”母亲继续唠叨着训斥父亲。
张俊平只能同情的看了一眼父亲,没办法,我也帮不了你。
吃过早饭,张俊平骑着自行车驮着父亲,前往县城。
父亲作为生产队长,有一辆自行车。
当然,这辆自行车还是用张俊平寄回来的钱买的,公社给解决的工业卷,算是给生产队长的福利。
这个福利早就有,可是张英尧拿不出买车的钱。
别人家是装穷,谁家不藏着个二三百块钱。
他们家是真穷,光是几个孩子上学,每年不光攒不下钱,还要拉不少饥荒。
这种情况,直到张俊平考上大学才好点。
父子俩个骑着自行车来到县城,绕了一圈,找到一个早市。
早市上卖什么的都有,大白菜,青萝卜,小米,面粉,鸡蛋,活鸡,猪肉,羊肉,倒腾粮票的、卖荆条编的生活用品的,卖家具的。
还有卖早点,小吃的,卖对联、门钱、年画的,很是热闹。
每走一处,张俊平都要耐心的问一问价,基本上每一次问价,都会买上不少。
在一处猪肉摊子上,张俊平还买了一个猪头,一副猪下水。
又到卖羊肉的摊子上,买了半只羊。
不大会功夫,自行车上就挂满了买来的东西。
再去问价,摊主明显比之前更加热情,哪怕张俊平问的比较多,很多和买东西没啥关系,人家也愿意告诉他。
最后,张俊平卖了四条潍河鲤鱼,才离开早市。
转了一圈,买了一大堆东西,出了早市,才早上八点。
“达,你有什么想法?”回家的路上张俊平问道。
“啥想法?”
“你对早市有什么想法?”
“挺热闹,买东西的人很多,东西很贵。”
“是啊,鸡蛋八分钱一个,猪肉不要票,一块三一斤……
您说,咱要是养上一千只鸡,一年光卖鸡蛋能卖多少钱?也不按八分,就按五分钱一个算。”
“多少钱?”父亲算了一会,也没算明白。
“咱们集中饲养的话,一只小鸡大约四五个月就能下蛋,咱们就按五个月吧,一年还剩七个月的嬎蛋期,一千只母鸡,按平均每天八百只鸡蛋算,一天就是四十块钱,一个月就是一千二百块钱,半年就是八千四百块钱,再刨除饲料成本五千块钱,以及买小鸡的钱五百块钱,基本上这一年下来,就能白赚一千只鸡,还能赚两千九百块钱。
咱刚买的这只鸡,花了三块钱。也就是说,一千只鸡,一年之后卖掉,最少能赚六千九百块钱。”
“平子,账不是那么算的,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
这鸡要是死起来,那可是一死一片,一千只鸡几天功夫就能死光。”父亲很不认同张俊平算的账。
“您说的没错,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
您刚才也说了,这是老话。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咱们养鸡也要讲究科学养鸡,您认识畜牧站的人,找个技术员过来指导一下,能花几个钱?
国家现在提倡,鼓励老百姓搞农业生产,您要是养一千只鸡,公社畜牧站肯定乐意派技术员过来指导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