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王阳明之驭心剑 > 第一百一十七章 稚萌圣意

第一百一十七章 稚萌圣意

作者:自然胡振夏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话说杨一清和张永处理完安化王叛乱的善后事宜之后,带兵回到了京城,那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杨一清将宁夏的事由一五一十的向首辅李东阳禀报,李东阳觉得事情非同小可,刘瑾有图谋不轨之心,于是连夜带着杨一清进宫面见皇上。

    此时的朱厚照正沉浸在平定安化王之乱的喜悦之中,在钱宁和江彬的陪同下喝花酒,豹房内欢天喜地,宫女和妃子们载歌载舞。夜渐入深,朱厚照已经有了七分的醉意,但兴致未尽,看着宫女们的舞蹈,举着杯醉醺醺的对江彬道:“喝、喝、喝、继续喝....”

    这时,一小太监进来道:“启禀皇上,内阁首辅李东阳李大人和平逆将军杨一清求见。”

    朱厚照道:“来的正好,快领他们进来,一起来喝酒,朕正要奖赏他们呢。”太监“是”一声转身出去传话。

    不一会儿,小太监领着李东阳和杨一清进入豹房,李东阳和杨一清刚要下跪致礼,朱厚照端着酒杯道:“两位大人免礼,来、来、来,坐下喝酒,朕正要奖赏你们呢。”

    李东阳看了看宫女和钱宁、江彬等人,向朱厚照道:“皇上,老臣深夜进宫,是有要事禀报。”

    “不管什么重要的事,都明日再说吧,今日良辰美酒,朕兴致正盛,先喝酒。”

    “皇上,此事非同小可。”

    “什么事如此着急,不能等到明天呀?”

    “此事,关系大明的江山社稷呀。”

    “大明自太祖以来传承一百多年了,江山稳固,国泰民安,有什么事能在一夜之间就撼动我大明江山的,不能等到明天?”朱厚照被坏了兴致,又是酒后,语气带着生气之意。

    李东阳见朱厚照生气,马上跪下哭泣道:“皇上,此事确实非同小可,早一日知晓,就少一份危险呀。”

    朱厚照见李东阳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跪下,心里也是一软道:“好吧,你起来说吧,什么事情这么重要?”

    李东阳起身环顾了一下周围道:“皇上,此事关系重大,可否屏退左右?”

    朱厚照不耐烦的对宫女和周围的人道:“你们都先退下吧。”

    李东阳见他人都出去了,拿出包袱放到朱厚照面前的茶矶上道:“皇上,这是杨将军在平定安化王叛乱时得到的,里面有安化王起兵的檄文和周东度田的证据。”

    “这檄文有什么好看的?”

    “皇上,这里檄文里细数罗列了刘瑾的十七条罪状。”

    “这叛逆份子的话,岂可当真?”

    “皇上,这里面都有刘瑾的罪证呀。”

    “李大人,朕知道你与刘瑾素来不合,整顿军屯,是朕的意思,刘瑾行事或有不妥,但刘瑾对朕忠心耿耿,岂可因叛逆的胡言乱语而怀疑忠义之士?”朱厚照一直还护着刘瑾。

    “皇上,这刘瑾是要造反呀。”

    朱厚照听后哈哈笑道:“他一个太监,造什么反呀?难道还想当皇帝不成?”

    李东阳见状大急道:“皇上,刘瑾就是想要当皇帝呀。”

    朱厚照醉醺醺的道:“他想要当皇帝,就让他当去吧。”

    李东阳见朱厚照如此儿戏,当即跪下大哭道:“皇上呀,要是让他当了皇上,您该当何处呀?”

    朱厚照醉意越来越浓,顿了一顿,看了看眼前这老泪纵横的李东阳道:“好了好了,李大人请起吧,先把这东西放这儿吧,朕明日再看。”

    李东阳和杨一清见朱厚照醉意正浓,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暂且告退,出了皇宫。而朱厚照也被李东阳扰乱了兴致,心里甚是不快,半醉半醒的来到寝宫就睡下了。

    次日一早,刘瑾就来到豹房,原来昨晚钱宁见李东阳和杨一清来到豹房,定然是向朱厚照禀报宁夏平叛事宜,连夜就去司礼监向刘瑾通风报信了。

    朱厚照迷迷糊糊的醒来,感觉头晕脑胀的,显然是昨夜喝多了酒。见刘瑾一早就来到了自己的寝宫,懒洋洋的道:“刘瑾,今日为何这么早就来见朕了?”

    “听说皇上昨日高兴,喝了不少御酒,老臣怕皇上酒后伤了身体,所以一早就吩咐御厨给皇上做了滋补汤和醒酒汤了,老臣怕皇上醒来后口渴,两个时辰前就在这里等着皇上醒来了。”

    “哦,还是你了解朕呀,朕确实有些口干舌燥,这御酒后劲还挺大的。”

    “皇上,您先漱漱口,喝点滋补汤。”刘瑾说着马上吩咐宫女把漱口水和面盆端上,朱厚照起身漱了漱口,洗了把脸,宫女端来滋补汤喂着喝了几口,感觉甚是清香可口,酒后的难受消去了大半。

    “嗯,这汤真不错,甚合朕意,还是你最懂朕呀。”

    “老臣服侍皇上多年,皇上龙体安康,是老臣最大的心愿,只要皇上龙体安康,老臣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呀。”

    “对了,朕依稀记得昨夜有人说你要造反,可有此事?”

    刘瑾听后心里一颤,立即跪倒道:“皇上,那可是李东阳等人诬陷老臣呀,老臣当年犯错,承蒙皇上所救才得以活下来,皇上对老臣不仅是皇恩浩荡,还有再造之恩,皇上的恩情胜过老臣父母百倍千倍,就算皇上掉根头发,老臣都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去换,老臣对皇上的忠心,天地可鉴呀。”

    “唉,起来说话,朕知道你的忠心,所以压根就没把他们说的放在心上。”

    “多谢皇上,老臣这条贱命就是皇上给的,老臣愿以身家性命为皇上排忧解难,挡风遮雨,确保皇上龙体安康,圣心愉悦。”

    “好了好了,朕就是随口一说,对了,宁夏之乱已经被平定,这次平叛谁的功劳最大?”

    “首功当属仇钺,陕西总兵曹雄拼死抵抗叛军,把叛军全部封堵在黄河以北,并率兵压境黄河边做出准备渡河的架势,吸引朱寘鐇把宁夏城的守军调走,把所有兵力都调到了黄河边,造成宁夏城内空虚,仇钺趁机组织几百义士攻陷王府,活捉了朱寘鐇;并以朱寘鐇的名义写信给前线的叛军首领何锦和周昂回城议事之际,中途活捉了两人,曹雄趁机渡河攻灭叛军,并带兵收复了宁夏全境。”刘瑾故意说是仇钺功劳最大,实际上句句都在说曹雄的功劳。

    “哦,这么说来曹雄功劳也很大呀。”

    “曹雄作为陕西总兵,带兵抵御叛军属于军人的本职,而仇钺却不同,他本属于宁夏总兵下属的游击将军,在宁夏沦陷,总兵姜汉被杀后,没有归顺朱寘鐇,而是一边在鞑靼边界安排了兵力抵御外敌入侵,一边以诈降的方式潜入宁夏城内部,取得朱寘鐇信任后,与曹雄配合,引导朱寘鐇把兵力全部调到前线,趁机攻陷安化王府,活着朱寘鐇,此等胆识与谋略,实乃难得的将才呀,当属首功。”刘瑾故意不让曹雄领首功,其实是以退为进。

    “据说这曹雄是你老家的亲属?”

    “正是老臣远房的侄女婿。”

    “这仇钺是何许人也?”

    “这仇钺原乃宁夏总兵府佣兵,后总兵府都指挥佥事仇理卒,无子嗣,遂令钺袭其职位,正德二年用总制杨一清荐,擢宁夏游击将军。”

    “哦,他还是杨一清的举荐的人?”

    “正是。”

    “嗯,在如此大功面前,你不为自己的亲属揽功,而是极力举荐杨一清的人,足见你做事公允,胸襟广阔,唯才是举,深得朕心。”

    “老臣向来做事都是为了皇上的龙体安康着想,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着想,为了百姓生活的富足着想,从来未曾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和私欲做过损害皇上和大明的事情。”

    “嗯,要是我大明的所有官员都像你这样,大公无私,勤政为民,我大明又何愁不能中兴呢?”

    “皇上宏图伟略,神功盖世,大明在皇上的治理下定能威震天下、四海归服,超越汉唐盛世。”

    “说的好,传旨:宁夏游击将军仇钺平叛有功,擢进署都督佥事(正二品),充宁夏总兵官,封咸宁伯,岁禄千石,予世券。陕西总兵曹雄讨平朱寘鐇叛乱,有居外布置功,升任左都督。”

    “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了,朱寘鐇押回京城没有?”

    “禀皇上,朱寘鐇已经押回京城。”

    “现在何处?”

    “关押在锦衣卫的诏狱里。”

    “把他放出来,朕要亲自带兵再捉他一次。”朱厚照玩兴又起,想着自己“武功盖世”,就想让人把朱寘鐇放出来,自己亲自来抓一次,满足一下自己打战的瘾。

    “皇上,万万不可呀,朱寘鐇生性狡诈,诡计多端,怕他对皇上不利呀。”

    刘瑾听后心里一颤,赶紧阻止。心想这朱厚照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在宫里是大家都让着他,他倒真以为自己神功盖世了,要是把朱寘鐇放出来,十个朱厚照也不够朱寘鐇一招打的。要不是仇钺及时出现,连自己都不一定能战胜朱寘鐇。

    “朕神功盖世,天下无敌,会怕他一个逆贼吗?”

    “皇上呀,真刀真枪的公平比试,十个朱寘鐇当然也不是皇上对手,可这朱寘鐇老谋深算、阴险毒辣,连造反都敢,还有什么龌蹉的阴谋诡计不会用呢?假如一不小心中他的诡计弄脏了皇上的龙袍或者伤了龙发,砍他十次脑袋也是无法弥补的,皇上龙体金贵,可不要为了这种小人涉险了。”刘瑾一边奉承,一边极力的劝阻。

    “嗯,你说的也对,那把他提出来,朕要亲自审问,朝廷向来对庆王一支不错,朕要亲自问问他为何不思皇恩,还要密谋造反?”

    “皇上无需屈尊去亲自审问,让大理寺提审就行了,造反向来就是为了自己当皇帝;朱寘鐇占着自己辈分高、老资格,向来对朝廷和皇上不满,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密谋,大量的侵占军屯,囤积粮草,大肆拉拢军中官兵,秘密制造兵器,就是想自己当皇帝;要不是这次整顿军屯,让周东去宁夏度田,及时发现了他的阴谋,使得他铤而走险,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起兵,后果还真是不堪设想。”刘瑾心想要是让朱厚照亲自审问了,那自己去了宁夏以及自己做的那些事都包不住了,只能极力的劝阻朱厚照不要亲自审问。

    “天子、天子乃上天之子,是上天指定的,岂是靠辈分来定?朕就要当面质问,让他羞愧难当。”

    “皇上,这种乱臣贼子无需跟他一般见识,皇上要怎么处理他,让老臣来办就是了。”

    “不,朕就要亲自审理朱寘鐇,也让其他各地的王爷看看,断了他们的非分之想。”

    刘瑾听后心里一阵慌乱,但马上调整过来道:“皇上,按辈分来说,朱寘鐇确实是皇上的曾祖辈,也是皇族血脉,要是以皇上的身份坐在堂上审他,家法与国法交织,礼法上比较难以安排呀,还不如直接让大理寺以国法处置更妥。”

    “朕意已决,不要再说了,朕就要亲自羞辱他,你去安排一下。”朱厚照耍起性子来,谁也拦不住,执意要亲自审问。

    “老臣遵命。”见朱厚照如此坚决,刘瑾只能先答应下来,回到司礼监再密谋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