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王阳明之驭心剑 > 第二十三章 为生民立命

第二十三章 为生民立命

作者:自然胡振夏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阳明见村民离去,赶紧放下手中书籍,飞奔向思州府衙,心想自己到了贵州以后,也是第一次来拜见本地的父母官,经过前几次的交往,夏高此人对自己本就有成见,这次事件又完全针对自己而设计的,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但如果自己不来向他低头,强行征收教育附加税,真的激起布依族老百姓造反,那朝廷大军一到,会让很多无辜的少数民族百姓白白流血牺牲,这于心何忍呢?

    王阳明到了州衙,樊洪文出来接待,王阳明上前抱拳道:“在下龙场驿丞王守仁,有要事拜见夏大人。”

    樊洪文假惺惺道:“哦,是阳明先生,久仰了!夏大人正在处理公务,请阳明先生稍等,我这就去禀报。”说着进入府衙。

    “多谢。”王阳明抱拳道。

    樊洪文进入府衙后,来到夏高跟前,夏高正拿着一些从缅甸进来的翡翠、玛瑙把玩。

    “大人,王守仁求见。”樊洪文道。

    “他来干嘛?他不是很清高吗?怎么也会有事求我?”夏高道。

    “估计是那教育附加税的事,据说有布依族的村民到他书院闹事了。”樊洪文道。

    “这是地方税收,由本官说了算,他一个小小的驿丞有什么权力干涉?不见。”夏高道。

    “既然来了,不妨听听他怎么说的?反正主动权都在大人手里。”樊洪文道。

    “嗯,让他等着。”夏高想了想道。

    “是,大人。”樊洪文说着走了出去,来到州衙门口。

    “阳明先生,夏大人正在处理紧急要务,你需要等一下,到里面先坐一下。”樊洪文带着王阳明进入州衙堂内。

    “好的,多谢。”王阳明说着跟了进去。

    “先生请在此等候一下,我去协助一下席大人处理完公务就过来。”樊洪文说着就走了出去。

    王阳明在州衙堂内四周挂满了字画,茶几上放着两块大的翡翠摆件,碧绿碧绿的,想必是上品。王阳明边端详着字画和翡翠等,渐渐的过了半柱香的时间,字画都看了几遍了,也未见夏高出来;心想有些着急,但毕竟是自己来拜见,有求于他,也不能流露出着急的样子,于是又静下心来看字画,突然发现其中有一张官员侍女图,其中官员的服饰和穿戴与大明的完全不同,而且房子的顶上都有塔状装饰,画中的注文弯弯曲曲的,也不是中文;王阳明博学多识,但也没见过如此文字,想必画的是西域一带的国家,正端详着,夏高和樊洪文走进来。

    “阳明先生,找本官何事?”夏高道。

    “夏大人,在下有事相求。”王阳明道。

    “何事?”夏高道。

    “最近思州是不是增加了教育附加税?”王阳明道。

    “是的,有何不妥吗?”夏高道。

    “夏大人,这思州地域多为少数民族,他们平常基本就没有文字,也很少接受教育,增加这税种,老百姓反响比较大呀。”王阳明道。

    “增加什么税种,老百姓反响不大呀?就刚开始那一会儿,习惯了就好了。再说了,就是因为他们接受教育少了,就应该多学习、听听课,接受教化,免得尽出刁民;这我还是受你的启发,还要谢谢你呢。”夏高讽刺道。

    “可这接受教化不应该增加他们的负担呀,应该让他们免费接受教化才对呀。”王阳明道。

    “天下哪来免费的东西?要都是免费的,不缴税,哪来的钱建书院?哪来的钱请先生?哪来的钱买教本?”夏高道。

    “可这税赋一加,当地百姓对上学就抵制了,不仅不愿来听课,不愿意接受教化,而且加重了他们生活的负担。”王阳明道。

    “他们自己愿不愿意接受教化,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反正朝廷是提供了教育的机会的,税自然也要收。”夏高道。

    “可现在整个思州也没有其他书院,只有龙冈书院,那里的任何建设都没有向朝廷要过一两银子,我讲学也都是不收任何银两的。”王阳明道。

    “你是否朝廷培养的进士?你是否领着朝廷的俸禄?难道这些不是朝廷给当地百姓的教化机会吗?再说了,以后还要在整个思州各地都开书院呢,没有银子怎么开?”夏高道,在王阳明等待的时候夏高早就想好了怎么对付王阳明。

    “夏大人,对民众的教化是朝廷长治久安的大计,贵州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本就对中原文化有排斥,如果再增加教育税,这怕是要激起民变啊。”王阳明道。

    “我看他们谁要敢造反,我就上报朝廷派兵镇压。”夏高道。

    “我愿意解散龙冈书院,还望大人能给当地民众免除新增的教育附加税。”王阳明无奈的道。

    “书院是你想建就建,想拆就拆的?思州是有规矩和律法的地方,不管你解不解散龙冈书院,思州的教化计划不会变,这个税种也不会免除。”夏高道,好不容易逮到整王阳明的机会,夏高自然不会放过。

    王阳明知道夏高是故意整他,不可能说动的,只能先回驿站;晚间,王阳明心想夏高如果执意要增收教育税赋,无疑是逼少数民族的民众造反;只能向席书求救了,于是提笔写信;娄佳走进来。

    “守仁哥哥,今天与州衙谈的怎么样?”娄佳问道。

    “夏高不肯免除税赋。”王阳明道

    “这个夏高太可恶了,就是想整我们,那也不要带上老百姓呀,要增加那么多税,老百姓太可怜了。”娄佳道。

    “是的,必须要想办法阻止他增税才行,不然会引起民变。”王阳明道。

    “啊?那怎么办呀?”娄佳道。

    “我在给席大人写信,看看他能不能协调。”王阳明道。

    “可他是提学使,只管教育类的,不管地方官府的税收政策呀。”娄佳道。

    “只能先把情况与他禀报了,看看他能不能与贵州布政使谏言下令取消了。”王阳明道。

    第二日,一早陈文学和汤伯元又带着布依族的民众来到书院,这次不像上次一来就是气冲冲的,他们希望王阳明还是能够说动夏高取消增税,毕竟他们也不想造反。

    “先生,昨日与州衙谈的怎么样?”陈文学道。

    “文学,请稍安勿躁,不瞒你们,昨日与州衙是没有谈妥,我已经写信给席书大人,希望他能够周旋。”王阳明道。

    “啊?没谈妥呀?那就是还要收了?”旁边的村民开始嚷嚷起来。

    “乡亲们,请不要着急,席书大人或许会有办法的。”王阳明道,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有底,虽然席书是自己的师兄,但毕竟他是管教育的,不是夏高的直接上司。

    “那还能有什么办法?就是你的书院害的,我们要砸你的书院。”一村民大声喊着冲进书院,其他的村民也纷纷跟着冲进书院,拿起桌椅板凳就砸。

    “喂,你们干什么?”娄佳见状要去阻止喊道。

    “佳儿,不要去。”王阳明一把抱住娄佳,心里想着这些都是不会武功的村民,纯粹是为了自身的基本权利而做出的冲动行为,说起来确实也是自己引起的,虽说自己武功高强,但绝对不能对普通民众动手,自己保护好娄佳就行了。

    “大家不要砸了,罪魁祸首不是先生,而是夏高。”陈文学见王阳明站着不动,知道阳明先生的为人,心里也有些愧疚,于是带着民众离去了。

    “守仁哥哥,这怎么办呀?”娄佳在王阳明怀里边哭边说道。

    王阳明望着砸得乱七八糟的书院,又望着愤愤而去的布依民众心里又是愧疚又是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