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灾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镇子西边的刘大壮,看了看躺在炕上的老爹,看了看躲在媳妇怀里饿得直哭的小闺女,当下蹲到了地上,眼圈红了起来。
怪他,没本事啊!
家里本来就穷,除了这两间破旧的老房子以外,再也找不出啥值钱的东西了。家里没有地,吃粮吃菜,都得花钱买。全家老的老,病得病,全指着他这一个壮劳力去外头做零活,打短工过活。
要过年的时候,他揣着二百多个大钱进了家门,先给老爹抓了两副药,又买了点年货,买了点粮。想着跟家人过个年,等过了初五他就出去找活干,再挣钱。本来挺有奔头的,可是这一切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给打乱了。大雪把房子压塌了,好在家里是两间房,塌了一间,可以挪到另一间去住,挤一挤,更暖和。可是刘大壮现在愁啊!天气这么冷,家里没炭也没米了,老爹还在床上病着呢,大雪堵门,出都出不去,他上哪儿去挣救命的钱去?
“妞子她爹,要不,咱上邻居那借点米?”刘大壮的媳妇王氏,是个非常脸小的人,平时说话都是细声细气的,一提跟邻居借粮,脸就先红了。
“跟谁借啊!大家都是啥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家里有老有少的,这种天气,唉……”你让他咋张那个嘴嘛。
王氏低头看着怀里饿得直掉眼泪的孩子,眼圈也红了。
家里就剩下两个地瓜了,那点东西,根本不够四口人吃的,况且老人还有病呢,这可咋办才好?
就在这时,门外有人道:“大壮,大壮在不?”
“好像是李大哥。”王氏擦了擦眼泪,推了刘大壮一下,“你出去瞧瞧。”刘家人口简单,夫妻俩又都是老实性子,平时跟邻居们相处的不错,所以王氏想这会儿有人上家来,指不定有啥好事呢。
刘大壮叹了一声,起身迎了出去。
“哟,李大哥,过年好。”两个人在刘家的灶间碰了面。
“兄弟,别说那些没用的了……”李大哥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长得结实,平时说话就是个大嗓门,为人实在,热情,与刘家相处的十分不错。
“我问你,你家是不是没米下锅了。”
刘大壮很尴尬,这种事情,谁也不想对别人说。可是家里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他又了解李大哥的脾气,故而迟疑的点了点头。
“唉,这雪下的不是时候,我来的时候,看到你家房子好像也塌了。”
“李大哥,唉,都是我没本事啊!”
“兄弟跟你说,大家都一样的,没谁会瞧不起你。不过,我来是跟你说重要事的,镇上富户周家,在街上立了个粥棚,正在施粥呢!你赶紧,让弟妹抱上孩子,拿上碗,去领粥去。”
“施粥?”刘大壮有点懵了。
“啊!可不是嘛!你还愣着干啥啊,麻溜的。”
刘大壮这才反应过来,谢过李大哥,转身进了屋,带上媳妇,孩子,拿上家里的粗瓷碗,领粥去了。
许多像刘大壮一样的穷困人家,都在初五这天早上,跟刘大壮一样得着周家在镇上施粥的消息。
人们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拿着碗,朝东市走去。远远的,就看到了周家设的粥棚。黑色的毡布被几根木棍撑起来,搭成了一个临时的棚子,几口大锅就支在周家豆腐铺子和熟食铺子的门口,冒着滚滚的热气,很打眼。
周家铺子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人们都伸着脖子,朝那几口大锅张望,想知道到底是不是在发粥。
不时有米香味儿传来。有人一边走,一边喝粥。吞咽的声音更加刺激了人们饥饿的肠胃。
站在队伍里的刘大壮轻声对白氏怀里的闺女说,“妞妞,等会儿你就能喝上粥了,乖乖的啊!”
瘦弱的小女孩乖巧的应了,大眼睛里写满了期待。
动队慢慢的移动,很快轮到了刘大壮他们。
刘大壮颤巍巍的把碗递了过去。
他拿的是家里的大瓷碗,那种宽口,深底的碗,能装。刘大壮有些不好意思,可是这个时候,能多装一口就是一口啊!
“你叫什么名字?”
刘大壮一愣,不安的看了一眼自己面前一身贵气的少年,战战兢兢的道:“小的叫刘,刘大壮。”
周翼虎是个不苟言笑的性子,他没把身上的杀气放出去,就算得上是平易近人了,根本不可能冲着陌生笑。
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上去不那么严肃,“我看你身子骨还算结实,有没有兴趣加入除雪维修队?”
“什,什么队?”刘大壮一头雾水。
“是除雪难修队,主要是帮着清除这镇上大小道路的积雪,还有就是帮忙修葺一些被雪压坏的房屋。如果你肯来,我们可以发给你工钱,要粮食还是要钱,都行。”
还有这样的好事?
王氏看着傻掉的刘大壮,连忙抻手捅了捅他,“他爹,你傻愣着干啥,赶紧答应恩人啊!”
刘大壮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给周翼虎鞠躬行礼,“谢谢恩人,我愿意。”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他这算是找到活干了啊!
周翼虎让人给他盛粥,还道:“你可以到那边登记,随时可以过来干活,每天干完活后,都有人给你结工钱,要粮,要钱都行。”
刘大壮又千恩万谢了一番,捧着粥碗飘飘忽忽的离开了粥棚,到了隔壁做了登记。
王氏也领了粥,找到了刘大壮。
“他爹,咋说的。”
“回,回家说。”他还是像往常那样卖力气,帮着清雪,修屋顶,做一些体力活,每天就可以领半斤米,或者等价的钱。那可都是新米啊,白花花的,就是过年也吃不上几顿的米,居然每天可以领半斤,足够全家人每天吃了。要是省着点吃,还能有剩余。
跟刘大壮有同样心情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不少像刘大壮一样的壮劳力,都怀着感恩,激动的心情报了名。
也有人不理解,周家图什么啊!
那上好的,白花花的大米,就这样便宜了与周家毫无相关的人。雇那么多人去清雪,修葺房屋,出工出料的往里面搭钱,图什么呢?
有人看得明白,便道:“你不懂,周家现在不缺钱,缺的是名声,要的是名气。”
是啊,周家要的是名气,想要一个好名声,这对他们将来做生意都是极有力的。周家缺,林家不缺吗?赵家不缺吗?
都缺。
可惜啊,凡事都要讲究一个抢占先机。等林家集镇上的其他富商反应过来时,周家招募的工人已经将进出林家集镇的道路积雪清除掉了。天气冷,积雪一时半会儿化不了,周家就让人用马车将雪拉到镇外的荒地上,这样一来既解决了交通问题,又解决了民生问题,可以算得上一举两得。
而且有心人一打听,还发现周家把镇上的两间破庙收拾了出来,门窗都已经修好,有了挡风挡雪的能力,空地上多了许多干稻草,木板,屋里还有炭火,热水,为的就是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粥棚那边还在继续施粥,听说粥很稠,跟以往稀得似米汤一样的粥完全不同。
当然,雪灾没有林氏想象的那么恐怕,影响不算太大,暴民的事情自然没有发生。周家的雪后工作没做几天,朝廷就派人下来了。
当朝廷派发下来的赈灾粮发到林家集的时候,那些衙门里的人惊讶的发现,林家集镇似乎一点也没受到影响似的,道路畅通,没有发生自扫门前雪的现象,更没有因为堆积积雪而发生口角的问题。镇上干干净净的,完全没有雪灾后该有的样子,一些破损的房屋好像也被人自发的修好了,人们脸上都带着感激的笑容,没有因为大雪的问题,饥饿的问题,发生什么抢,偷之类比较恶劣的事情。人们没有颓废,街道上甚至看不到流离失所的人。
好奇怪,雪灾来得突然,别的县,镇都被打得措手不及,灾后情况非常不好,怎么林家集镇就这么特殊呢!
当头头的就派手底下人打听去了,这一打听,自然就把周家给打听出来了。
周家人心善,施粥,雇人帮着清雪,修葺房屋等等的事情把那个头头弄一愣。
无奸不商啊!这年头商人的觉悟都这么高了?
再一查,可不得了。
这周家,有三个不得了的儿子,两个是举人老爷,其中一个还是解元公!另外一个则是禁军营的人,听说还是个卫队长,从七品。
难怪,能为朝廷分忧解难呢!若是所有的商人都有这种觉悟,朝廷也就省心了。
这事儿,得如实上报,不为别的,就为这一趟走的神清气爽,没看到百姓麻木不仁的苦瓜脸,没听到怨声载道的报怨声。
周家又掏钱,又费力,他们这个名,得扬。
于是乎朝廷派来的人,跟县衙的人为了周家的事儿,碰了碰头,两边的人似乎都觉得,这是个好事。一家出了两位举人老爷啊,那是啥样的前途?周家的将来,恐怕不好说啊!现在巴结,总比日后溜须拍马好吧?况且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很快,就有人找上了周家,周翼虎代表周家,出来跟那人见了面。
来找周家的人,正是朝廷派下来体察灾情的官员之一,他来首先是肯定了周家做出的贡献,其次是想向周家人透露,自己会与黑河县令交涉一下,拟一个为周家请功的折子上去。当然,像这种地方上的小事,基本上劳动不着上头那位的大驾,不过周家的所作所为,确实起到了表率作用,到上头走个过场,让上面的人对周家有个印象。毕竟像周家这样一门双举人的人家,想让人忽略都难。
周翼虎是聪明人,好歹他也算是混迹官场的人了,这点话再听不明白,在汴京城的这几年,他就算是白待了。
周翼虎客气了两句,然后把人送出了门。
他还真是客气了,一点要“意思”的意思都没有。
周翼兴过后问他,“大哥,你就没想着跟人家意思意思?”塞钱的意思。
“凭什么?”周翼虎拿眼睛斜他,道:“这种情况下,谁敢意思谁就是找死。别人要不给你捅出来,算你小子命大,而且你就算意思了,他们也未必敢要。”遇到大灾的时候,你还敢跟官员意思意思!除非是不要命了!当今圣上最恨的就是这种发灾难财的人,要是被有心人捅了出去,那可是掉脑袋的事。就算你周家没做啥十恶不赦的大坏事,但是你敢这么顶风作案,就得有随时被抄家掉脑袋的觉悟。
古代律法就是这么规定的,皇权大过天!皇上说杀,哪个敢留?
周翼兴细细的琢磨了一下,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呢!原本不怎么重视这些弯弯道道的周翼兴,也开始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想要出去看一看的念头,就更强烈了。
没过几天,艳阳高照。
街上又热闹起来,好像一点也没受影响的样子,大家正在准备过正月十五呢!这对于百姓们来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
不过,街上的气氛有些奇怪。
过节,特别是像上元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各家各户肯定是要庆祝一番的。中国人的庆祝方式,也就是讲究一家团圆,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大家的购买力都是十分强悍的,不说别的,元宵总得买上一些吧,熟食总得买点吧?就算老人不吃,还有孩子呢?总得切几个钱的。
今年人们也不例外,百姓们揣着自己的辛苦钱,小心翼翼的挑选着自己要买的东西。只不过,正泰兴门前冷冷清清,完全没有光顾的样子。
反观周记熟食铺子那边,倒是生意兴隆,不少人宁可排长队,也不愿意到别人家去买。
而且周家豆腐铺子的生意也出奇的好,人们好像就认准了周家似的,就乐意去他们家花钱。
林家铺子里的两个伙计悄声聊天,“你说周家怎么突然就火起来了?”铺子里生意不好,摘得他们这些伙计的收入都下降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镇子西边的刘大壮,看了看躺在炕上的老爹,看了看躲在媳妇怀里饿得直哭的小闺女,当下蹲到了地上,眼圈红了起来。
怪他,没本事啊!
家里本来就穷,除了这两间破旧的老房子以外,再也找不出啥值钱的东西了。家里没有地,吃粮吃菜,都得花钱买。全家老的老,病得病,全指着他这一个壮劳力去外头做零活,打短工过活。
要过年的时候,他揣着二百多个大钱进了家门,先给老爹抓了两副药,又买了点年货,买了点粮。想着跟家人过个年,等过了初五他就出去找活干,再挣钱。本来挺有奔头的,可是这一切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给打乱了。大雪把房子压塌了,好在家里是两间房,塌了一间,可以挪到另一间去住,挤一挤,更暖和。可是刘大壮现在愁啊!天气这么冷,家里没炭也没米了,老爹还在床上病着呢,大雪堵门,出都出不去,他上哪儿去挣救命的钱去?
“妞子她爹,要不,咱上邻居那借点米?”刘大壮的媳妇王氏,是个非常脸小的人,平时说话都是细声细气的,一提跟邻居借粮,脸就先红了。
“跟谁借啊!大家都是啥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家里有老有少的,这种天气,唉……”你让他咋张那个嘴嘛。
王氏低头看着怀里饿得直掉眼泪的孩子,眼圈也红了。
家里就剩下两个地瓜了,那点东西,根本不够四口人吃的,况且老人还有病呢,这可咋办才好?
就在这时,门外有人道:“大壮,大壮在不?”
“好像是李大哥。”王氏擦了擦眼泪,推了刘大壮一下,“你出去瞧瞧。”刘家人口简单,夫妻俩又都是老实性子,平时跟邻居们相处的不错,所以王氏想这会儿有人上家来,指不定有啥好事呢。
刘大壮叹了一声,起身迎了出去。
“哟,李大哥,过年好。”两个人在刘家的灶间碰了面。
“兄弟,别说那些没用的了……”李大哥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长得结实,平时说话就是个大嗓门,为人实在,热情,与刘家相处的十分不错。
“我问你,你家是不是没米下锅了。”
刘大壮很尴尬,这种事情,谁也不想对别人说。可是家里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他又了解李大哥的脾气,故而迟疑的点了点头。
“唉,这雪下的不是时候,我来的时候,看到你家房子好像也塌了。”
“李大哥,唉,都是我没本事啊!”
“兄弟跟你说,大家都一样的,没谁会瞧不起你。不过,我来是跟你说重要事的,镇上富户周家,在街上立了个粥棚,正在施粥呢!你赶紧,让弟妹抱上孩子,拿上碗,去领粥去。”
“施粥?”刘大壮有点懵了。
“啊!可不是嘛!你还愣着干啥啊,麻溜的。”
刘大壮这才反应过来,谢过李大哥,转身进了屋,带上媳妇,孩子,拿上家里的粗瓷碗,领粥去了。
许多像刘大壮一样的穷困人家,都在初五这天早上,跟刘大壮一样得着周家在镇上施粥的消息。
人们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拿着碗,朝东市走去。远远的,就看到了周家设的粥棚。黑色的毡布被几根木棍撑起来,搭成了一个临时的棚子,几口大锅就支在周家豆腐铺子和熟食铺子的门口,冒着滚滚的热气,很打眼。
周家铺子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人们都伸着脖子,朝那几口大锅张望,想知道到底是不是在发粥。
不时有米香味儿传来。有人一边走,一边喝粥。吞咽的声音更加刺激了人们饥饿的肠胃。
站在队伍里的刘大壮轻声对白氏怀里的闺女说,“妞妞,等会儿你就能喝上粥了,乖乖的啊!”
瘦弱的小女孩乖巧的应了,大眼睛里写满了期待。
动队慢慢的移动,很快轮到了刘大壮他们。
刘大壮颤巍巍的把碗递了过去。
他拿的是家里的大瓷碗,那种宽口,深底的碗,能装。刘大壮有些不好意思,可是这个时候,能多装一口就是一口啊!
“你叫什么名字?”
刘大壮一愣,不安的看了一眼自己面前一身贵气的少年,战战兢兢的道:“小的叫刘,刘大壮。”
周翼虎是个不苟言笑的性子,他没把身上的杀气放出去,就算得上是平易近人了,根本不可能冲着陌生笑。
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上去不那么严肃,“我看你身子骨还算结实,有没有兴趣加入除雪维修队?”
“什,什么队?”刘大壮一头雾水。
“是除雪难修队,主要是帮着清除这镇上大小道路的积雪,还有就是帮忙修葺一些被雪压坏的房屋。如果你肯来,我们可以发给你工钱,要粮食还是要钱,都行。”
还有这样的好事?
王氏看着傻掉的刘大壮,连忙抻手捅了捅他,“他爹,你傻愣着干啥,赶紧答应恩人啊!”
刘大壮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给周翼虎鞠躬行礼,“谢谢恩人,我愿意。”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他这算是找到活干了啊!
周翼虎让人给他盛粥,还道:“你可以到那边登记,随时可以过来干活,每天干完活后,都有人给你结工钱,要粮,要钱都行。”
刘大壮又千恩万谢了一番,捧着粥碗飘飘忽忽的离开了粥棚,到了隔壁做了登记。
王氏也领了粥,找到了刘大壮。
“他爹,咋说的。”
“回,回家说。”他还是像往常那样卖力气,帮着清雪,修屋顶,做一些体力活,每天就可以领半斤米,或者等价的钱。那可都是新米啊,白花花的,就是过年也吃不上几顿的米,居然每天可以领半斤,足够全家人每天吃了。要是省着点吃,还能有剩余。
跟刘大壮有同样心情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不少像刘大壮一样的壮劳力,都怀着感恩,激动的心情报了名。
也有人不理解,周家图什么啊!
那上好的,白花花的大米,就这样便宜了与周家毫无相关的人。雇那么多人去清雪,修葺房屋,出工出料的往里面搭钱,图什么呢?
有人看得明白,便道:“你不懂,周家现在不缺钱,缺的是名声,要的是名气。”
是啊,周家要的是名气,想要一个好名声,这对他们将来做生意都是极有力的。周家缺,林家不缺吗?赵家不缺吗?
都缺。
可惜啊,凡事都要讲究一个抢占先机。等林家集镇上的其他富商反应过来时,周家招募的工人已经将进出林家集镇的道路积雪清除掉了。天气冷,积雪一时半会儿化不了,周家就让人用马车将雪拉到镇外的荒地上,这样一来既解决了交通问题,又解决了民生问题,可以算得上一举两得。
而且有心人一打听,还发现周家把镇上的两间破庙收拾了出来,门窗都已经修好,有了挡风挡雪的能力,空地上多了许多干稻草,木板,屋里还有炭火,热水,为的就是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粥棚那边还在继续施粥,听说粥很稠,跟以往稀得似米汤一样的粥完全不同。
当然,雪灾没有林氏想象的那么恐怕,影响不算太大,暴民的事情自然没有发生。周家的雪后工作没做几天,朝廷就派人下来了。
当朝廷派发下来的赈灾粮发到林家集的时候,那些衙门里的人惊讶的发现,林家集镇似乎一点也没受到影响似的,道路畅通,没有发生自扫门前雪的现象,更没有因为堆积积雪而发生口角的问题。镇上干干净净的,完全没有雪灾后该有的样子,一些破损的房屋好像也被人自发的修好了,人们脸上都带着感激的笑容,没有因为大雪的问题,饥饿的问题,发生什么抢,偷之类比较恶劣的事情。人们没有颓废,街道上甚至看不到流离失所的人。
好奇怪,雪灾来得突然,别的县,镇都被打得措手不及,灾后情况非常不好,怎么林家集镇就这么特殊呢!
当头头的就派手底下人打听去了,这一打听,自然就把周家给打听出来了。
周家人心善,施粥,雇人帮着清雪,修葺房屋等等的事情把那个头头弄一愣。
无奸不商啊!这年头商人的觉悟都这么高了?
再一查,可不得了。
这周家,有三个不得了的儿子,两个是举人老爷,其中一个还是解元公!另外一个则是禁军营的人,听说还是个卫队长,从七品。
难怪,能为朝廷分忧解难呢!若是所有的商人都有这种觉悟,朝廷也就省心了。
这事儿,得如实上报,不为别的,就为这一趟走的神清气爽,没看到百姓麻木不仁的苦瓜脸,没听到怨声载道的报怨声。
周家又掏钱,又费力,他们这个名,得扬。
于是乎朝廷派来的人,跟县衙的人为了周家的事儿,碰了碰头,两边的人似乎都觉得,这是个好事。一家出了两位举人老爷啊,那是啥样的前途?周家的将来,恐怕不好说啊!现在巴结,总比日后溜须拍马好吧?况且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很快,就有人找上了周家,周翼虎代表周家,出来跟那人见了面。
来找周家的人,正是朝廷派下来体察灾情的官员之一,他来首先是肯定了周家做出的贡献,其次是想向周家人透露,自己会与黑河县令交涉一下,拟一个为周家请功的折子上去。当然,像这种地方上的小事,基本上劳动不着上头那位的大驾,不过周家的所作所为,确实起到了表率作用,到上头走个过场,让上面的人对周家有个印象。毕竟像周家这样一门双举人的人家,想让人忽略都难。
周翼虎是聪明人,好歹他也算是混迹官场的人了,这点话再听不明白,在汴京城的这几年,他就算是白待了。
周翼虎客气了两句,然后把人送出了门。
他还真是客气了,一点要“意思”的意思都没有。
周翼兴过后问他,“大哥,你就没想着跟人家意思意思?”塞钱的意思。
“凭什么?”周翼虎拿眼睛斜他,道:“这种情况下,谁敢意思谁就是找死。别人要不给你捅出来,算你小子命大,而且你就算意思了,他们也未必敢要。”遇到大灾的时候,你还敢跟官员意思意思!除非是不要命了!当今圣上最恨的就是这种发灾难财的人,要是被有心人捅了出去,那可是掉脑袋的事。就算你周家没做啥十恶不赦的大坏事,但是你敢这么顶风作案,就得有随时被抄家掉脑袋的觉悟。
古代律法就是这么规定的,皇权大过天!皇上说杀,哪个敢留?
周翼兴细细的琢磨了一下,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呢!原本不怎么重视这些弯弯道道的周翼兴,也开始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想要出去看一看的念头,就更强烈了。
没过几天,艳阳高照。
街上又热闹起来,好像一点也没受影响的样子,大家正在准备过正月十五呢!这对于百姓们来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
不过,街上的气氛有些奇怪。
过节,特别是像上元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各家各户肯定是要庆祝一番的。中国人的庆祝方式,也就是讲究一家团圆,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大家的购买力都是十分强悍的,不说别的,元宵总得买上一些吧,熟食总得买点吧?就算老人不吃,还有孩子呢?总得切几个钱的。
今年人们也不例外,百姓们揣着自己的辛苦钱,小心翼翼的挑选着自己要买的东西。只不过,正泰兴门前冷冷清清,完全没有光顾的样子。
反观周记熟食铺子那边,倒是生意兴隆,不少人宁可排长队,也不愿意到别人家去买。
而且周家豆腐铺子的生意也出奇的好,人们好像就认准了周家似的,就乐意去他们家花钱。
林家铺子里的两个伙计悄声聊天,“你说周家怎么突然就火起来了?”铺子里生意不好,摘得他们这些伙计的收入都下降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