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求生在西晋末 > 第79章 参观船坊

第79章 参观船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一会儿,远处跑来一群人,打头的是个老汉,旁边跟着两个精壮汉子。.ww.■

    向导凑到卫朔身前指着来人介绍道:“前面那个就是船坊的东主何老头,也是附近有名的造船技师,后面那两个汉子是何老头的儿子们。

    “哦?是吗?”卫朔眼中精光一闪,崂山的船坊最缺的就是技师人才,若能在此地招募几名熟练的技师前往崂山,那可就太好了。

    “不知贵客来临,老汉有失远迎,失礼失礼呀!”何东主冲着卫朔连连拱手致歉。

    卫朔微微一笑道:“何东主客气了,在下青州卫朔,添为崂山商社社长,想要买几艘海船回去,不知这何家船坊内是是否出售海船?”

    “海船?”何东主闻言眉头一皱有些为难道:“其实别看我这何家船坊规模不大,几年前我这儿还能产一千料的海船,可最近以来官府只收购在江河行驶的船只,导致海船价格直线下跌。像我们这种小船坊,就只能砍掉生产海船的船坞。◆▼”

    卫朔点点头非常理解对方的举动,如果换成他也会做出同样的决策。小船坊规模不大,资金不宽裕,受政策的影响最明显,一有风吹草动,必然随之做出调整。

    “何东主,你这船坊内都生产些什么船?”

    何东主一听这个来了兴头,只见他指着沿河分布的船坞介绍道,“要说这个,那我这何家船坊造的船可就多了,除了不能造大型楼船、蒙冲等战船外,像什么客舟、漕船一类的商用船只都能造。”

    “不过,我家船坊主要还是造平底沙船,这类船适用于在内河或者近海行驶,还可以被改造成小型蒙冲战船。除了可以销售给一般商贾当作运输商船外,还能卖给官府充当战船,销路非常好,订单也多!”

    “就在几天前,刚刚有个本地商贾在我这儿购买了三艘中型平底沙船,载重都在一千料左右,可载大米两千石,很多来往于南北两地的商贾都喜欢用买这种船。▼◆◆”

    卫朔听到这话咋舌不已,想当初他在徐州本地见到的最大船只的载重才不过一千石,可两千石的船在江东本地才是中型船,真不敢想象当初东吴时江东造船业最鼎盛的时候,是何等景象!

    “咱们江东别的不说,唯有造船这一行绝对称得上是天下之最,其实不光晋人来这儿买船,还有海外来的蛮夷商贾曾在这里买船。对那些海外蛮夷来说,咱们的船不但运载量大,且稳定性强、船还快,非常的安全可靠。”

    “哦?你这儿还有海外客商前来买船?”卫朔闻言一动,忙问道。

    “有,怎么没有?那个,像什么林邑人呀、扶南人呀,还有叫什么来着……对,堂明人,自吴主孙权遣广州刺史吕岱占据交州后,先后多次派遣从事前往南海诸国,宣扬吴国声威后,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堂明(今泰国境内)诸王,纷纷各遣使奉贡。后来吴国与这些国家的海上交易就没断过,直到现在还有商贾来往两地。”

    “在我小的时候,听长辈们说,吴黄武年间,还有来自波斯、大秦的大海船来江东贸易。.ww.●当时有个叫秦什么的大秦商贾,坐着海船到了交趾,被交趾太守吴邈遣送建邺拜访吴主孙权,后来吴主还派遣使者刘咸护送该使者返回。”

    “真……真的,假的?”卫朔有些不敢相信这事是真的,古代华夏称之为大秦的国家,一般都指的是古罗马或者近东一带的国家。他不敢相信在三国的时候,华夏就能在海上往来于罗马。

    “东家,这事是真的,据吴人康泰撰写的《吴时外国传》记载,‘从加那调州,乘大海船,张七帆,时风一月余,乃入秦,大秦国也。’可见当时的确有海船来往于江东与大秦之间。”何东主还未说什么,旁边的曹宏却开口证实此事不假。

    “看看,我说什么来着,在下怎敢欺瞒诸位呢?”说完何东主一副早知如此的样子。

    “何东主,我能到你们船坊中参观一下吗?”

    “可以呀!这又什么不能的?走吧,我陪卫东家走一遭。着何东主率先走向了船坞,卫朔等人紧随其后。

    刚一进船坊,卫朔就看到四周堆满了木料,他扭头对何东主笑道:“何东主,没想到你这儿生意不错呀,竟然存了这么多木料。”

    “呵呵,这都是大伙儿给面子,这些木料都是为了应付之前接到的订单,眼下还有十艘二百料到五百料不等的船只等着交付呢。”何东主满脸喜色,可见最近何家船坊的生意有多红火。

    “何东主,你这儿造一艘船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这要看造什么船啦,如今我这船坊内大概有老船师十人,普通工匠五十人,打杂的有二三百人。若要造八百料以下的小型船只,全部人工用上顶多月余就能完工,最多不过两个月。”

    “一千料以上的中型船只耗时较长,没个三五月根本造不出来。主要还是我这儿人手不足,像那些大船坊,造三千料的沙船顶多三个月就能完工。若要赶上朝廷急需,船坊日夜赶工的话,五千料的大船用不了半年就能造出来。”

    “你这船坊内都有近三百人了,竟然还只是小船坊,那些大船坊岂不要有上千人?”

    何东主显然对本地的船坊非常熟悉,闻言不假思索道:“呵呵,那是当然,如今侯官最大的船坊内光是工匠就有两千余人。每年可造数百艘各种船只,比咱这儿可强多了。”

    “何东主,若我要在你这儿订购一艘三千料的大海船,你们何家船坊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完工。”

    听到卫朔问,何东主一时有些紧张,他明白这是卫朔在考校何家船坊的实力,能不能拿到订单,就看这一遭了。他深思了一会儿答道:“至少得半年时间。”

    “半年呐?时间有些长。”卫朔有点儿失望,不过考虑到何家船坊的实力,知道何东主没有说瞎话糊弄他,可见人家是个实诚人。

    何东主见大主顾卫朔眉头紧皱,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可他也不能编瞎话骗人啊。何家船坊的实力就在那儿摆着,就算蒙骗得了一时,却无法骗得了一世。只要卫朔出了船坊,四周一打听就可知虚实。

    “不过,虽然何家船坊无法承接三千料以上的大海船,但接一些中小型的海船还是可以的,只是不知道何东主愿不愿放弃河船造海船?”

    看着纠结的何东主,卫朔一点儿都不意外,晋朝远不如东吴那么重视海上贸易,这也就造成了河船远比海船受欢迎。如今来江东购买海船的商贾,除了还在跑南北贸易的大商贾外,大多数都是来自南海的蛮夷商人。

    “何东主实话跟你说了吧,在下麾下有个商社,专门从事海外贸易,不但跟辽东有往来,就是高句丽、三韩也有贸易往来,将来我还打算往南海一趟。这就需要大量的海船,如果何东主愿意重新造海船的话,在下可以跟何家船坊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长期合作协议?有多长?”何东主一听可签长期合作协议,顿时心动了。像何家船坊这样的小作坊,如果能签一个长期协议,就等于今后几年内不愁吃饭的问题啦,完全是旱涝保收啊。

    “三年起步,五年不限,具体看双方协商的结果。跟我们崂山商社合作,在下虽不敢保证何东主什么横财,但可以让何家船坊不再为日后的生存担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