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布衣老祖母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太后调养了一个夏天,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内外命妇闻得太后大安,咸来恭贺。一时间通向太后松鹤斋的各条道路上俱是仪仗轿辇。

    晴翠坐在小步辇上,被人抬着慢悠悠往前走,偶尔有几个超过她的,也不甚在意。拐到中衡二街上,因道路窄了些,众妃嫔仪仗无法并排,只好依位次列作一队通过。

    行到前方三岔路口,东边一侧小路上来了个青布小轿,见晴翠这边仪仗到来,忙停止不前,让道给她。

    那轿子半卷着帘子,晴翠便看到里头坐着个身形干瘦的老太太,年纪仿佛古稀,眼窝深凹,嘴也瘪了,枯瘦的手紧紧抓着轿子上的扶杆,眼睛盯着松鹤斋的方向。

    晴翠没来由地鼻子一酸,只觉她与自己姥姥很像,心里不由得起了一丝悲戚,抬手示意队伍停下,又对那领头的老嬷嬷说:“是去给太后请安的吧?请先走吧。”

    后头李宝林不愿意了:“她一个外头妇人,瞧着品级也不高,如何敢走在宫嫔前面?小葡子,我们先走!”

    晴翠转头微笑:“妹妹位份在我之下,瞧着品级也不高,如何敢走在我前面?”

    李宝林哑然:“我,我是为姐姐不平。”

    “这老人家比我年长,我没什么不平的,”晴翠冷笑,“她既然有朝拜太后的资格,与我们有何不同?”

    张兰娘也点头道:“左右走到这里来的都是为朝贺太后,让一让也不妨事。”

    温婉道:“你们认得她?连个诰命服都没有,何来与我们一样?”

    听温婉这样一说,老妇人忍不住缩了缩,显得更加佝偻。

    晴翠见不得老人这样,硬是压着队伍,对那老嬷嬷说:“你们快过去吧。”

    老嬷嬷深深行了一礼,轻声唤轿夫继续前行。

    老妇人看着晴翠,冲她笑了笑,晴翠也回了个微笑。

    到了松鹤斋,众人在外头各自下辇,那青布小轿倒被云嬷嬷引着直接抬进了院内。众人不由得纳罕,跟着进了院子,却见太后急匆匆奔出来,看见老妇人竟眼泛泪花:“母亲!”

    众人傻眼了。

    太后扶着母亲入殿,刚坐下便急哄哄撵人:“知道你们孝心虔,都回去吧,大热天何必在这里闷着,都走吧。”

    早到的昭容昭华等人还好,晴翠等人都还没来得及列队朝贺,但见太后这番情景,显然宫嫔们的例行朝贺请安,远不如母女一叙天伦更能抚慰太后的心。

    众人识趣告退,出来各自诧异议论,晴翠好奇问道:“我们是民间的也就罢了,你们这些官家小姐难道也没见过太后的母亲?还是你们家规矩大,未出阁的女儿不让走亲戚?也不对啊!让出门的啊!”

    张兰娘、温婉等人一致表示:“蔡国公府太夫人我们也曾拜见过,不长这个样子啊!”

    皇后皱眉怒斥:“少议论,有你们什么事?还不都快回去!”说着又转身进了松鹤斋。

    众人扁扁嘴,三三两两携手离开,低声讨论着,徐昭华路过晴翠和宋静怡身边,轻声说:“大概这位老夫人是太后生母。”

    晴翠愣了愣,忽然想起,凌清辉曾说过,太后不受宠,她爹极重嫡庶。

    前后一盘算,“和嫡女几乎同时出生”,看来太后的母亲,是老国公的妾室?

    晴翠习惯了这些大家小姐们每月借着诰命请安的机会和母亲撒娇,还真没想过太后是庶出这事,忙向徐昭华道谢:“多谢昭华娘娘点拨。”

    徐昭华故意逗她:“晴娘子,改日你还登门骚扰不骚扰了?”

    晴翠哈哈大笑:“一定登门骚扰!”

    宋静怡扑哧一乐:“昭华娘娘,和你说话好有意思。”

    徐昭华笑道:“有意思就来坐坐,我在这宫里着实无聊。”

    晴翠问她:“你喜欢做什么?”

    徐昭华笑了半晌,眉间带了点淡淡的愁绪:“母亲怀着我的时候,特意给我预备了一匹矮腿小马驹,我小时候常骑着它玩。后来我长大了,那矮腿马不方便骑了,再后来,我就入宫了。现在也就是看看书,写写字。好在还有你们,闲了一起玩玩也是好的。”

    晴翠和宋静怡都说:“一定常来。”

    晴翠想了想,又说:“昭华娘娘,我听说沙场上是九死一生,守边疆是硬生生熬尽青春,所以很多驻守边关的武将都愿意让女儿入京入宫嫁人,不再跟着自己吃苦。你看李中平一个兵部尚书,照样时不时往外跑,前几天又跑玉门关去了。我想,云将军一生征战,所求的无非是像你这样千千万万的孩子能平安活着。”

    徐昭华沉默半晌,才轻轻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晴娘子,谢谢你。”

    温婉和李宝林走在另一条路上,也在谈论这事,只是两人都无甚头绪,李宝林轻哼一声:“倒是才人娘子好运道,想来她与圣上那么亲密,恐怕早就知道内情了,今日装着不认识,在太夫人面前极力表现,又叫她投机取巧讨好了太后!”

    温婉这次却没跟着应和,出了一会儿神才说:“她是她姥姥养大的,民间老寡妇能过什么好日子?想来也是形容枯槁,长得跟个鬼似的。她大概是想她姥姥了吧。”

    回到清都紫府,晴翠便去找凌清辉,跟他说了今日拜见太后的事:“那是你亲姥姥?”

    凌清辉点了点头:“太后病中很是思念母亲,我说行宫规矩宽松些,见一面也无妨。”

    晴翠问道:“陛下这话说得有点奇怪,难道贵为太后生母,还不能进宫来吗?”

    凌清辉长叹一口气,也不批改奏章了:“这事说来还是个陈腐老规矩惹的祸,当初嫡庶规矩严,我娘被封为太子妃后,按例要封赏父母。其实那时老国公已经有国公名号了,母后的嫡母也早是正经的国公夫人。只因孩子要认嫡母为母,所以哪怕浪费了夫人名号,也没有封赏生母。”

    晴翠说:“只一个嫡庶,差别就这么大?”

    “就这么大,平时养育可以不分嫡庶,但封赏最不容混淆,譬如庶子是和嫡子一样的读书,虽然爵位承袭无份,却可以走科举入朝为官。然而庶子挣来的诰命只能给嫡母,不能给生母,”凌清辉说,“若柳依蝉没死,轮不到我娘参选。柳值一个庶子,只因家里嫡子都死绝了,又有这么个皇后姐姐,国公府竟叫他继承了。恨得老嫡母咬牙切齿,凡一应节日朝拜,从不入宫。”

    晴翠诧异道:“啊?老国公夫人还活着呢?”

    “活着,还挺强健,但儿女都没了,又能如何呢?庶子尽得家产。我娘入宫做了太子妃,又生了我们仨,如今做太后最是享福,”凌清辉说着又不太高兴,“我姥姥在国公府过得也不算太好,我娘入宫后,所有封赏只能给父亲和嫡母,没她的份。直到朕登基,和大臣们闹了一场,才为姥姥加了夫人称呼,却也没有明确的品级,更没有具体封号名字,只是含糊着叫个夫人而已。”

    晴翠说:“也就是说,朝廷就没有这个封赏生母的规矩?”

    凌清辉摇头:“没有。嫡母才是母,你看那些不是中宫所出的孩子,也一样要喊她母后,生母只能是母妃。妃嫔生的孩子不能自己养,只能送到延年殿统一由保姆奶娘养着,皇后生的就可以养在自己身边。如果皇后仁爱一些,也可以把庶子女养在自己宫里,这个对孩子也好,中宫亲自抚育,是个长脸面的事。”

    晴翠若有所思:“怪不得太后那么疼爱衡阳王。”

    “也有这个缘故。不过惠太妃很受宠,先帝怜惜她,借口衡阳王体弱,没有适合搬家的日子,一直拖着没迁宫。到他五岁入学读书了,先帝又说衡阳王和我只差两岁,都养在中宫也好作伴。太后和惠太妃关系很好,常借口宫务繁忙,把我们俩一并送到惠太妃宫里,托她照看。”

    “这么说来,宫里宫外的,其实都只能看运气。正室夫人好,大家日子就过得好些。”

    “也可以这么说吧。毕竟礼法如此。”凌清辉不知想起了什么,又有些忧愁。

    殿中一时很安静。

    晴翠托着腮想了半天:“嫡母自然要尊敬,可我觉得,终究是生母生了这孩子,鬼门关是生母去走的,不是嫡母。礼法上咱们该尊敬嫡母,可人伦情感也不能违背呀!孩子一天天长大,看着自己母亲,岂有不心疼的呢?不让亲近生母,有违天性,也违孝道。就比如陛下,若不是孝敬太后,想必也不会为此和大臣们闹一场。再比如那礼部尚书,我就不在乎他是嫡出庶出,亲娘在家里得不得丈夫宠爱,因为他家好不好,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凌清辉眼前一亮:“常鹤还真是庶出的!他娘在家因为这个出息儿子,反受正室夫人的气,他爹宠爱的嫡子早早继承了爵位,他是没办法才科举出来的。”